我国的历史文化中,都是仙女下凡的故事,为何偏偏没有男仙子呢?

崔雨锴


聊斋中怎么都是温柔善良的女鬼,而没有翩翩风流的男鬼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书是男人写的。为什么女鬼偏偏都看上了赶考的穷书生呢?因为写这些书的男人都是落魄的书生。

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仙女坠落凡尘爱上凡间男子的故事,而且这些男子大多是农民、落魄书生,反正都是底层社会的人。

例如:

《天仙配》中七仙女下凡爱上了农民董永,并帮助董永赎身,最后被玉帝强令召回的故事;

《牛郎织女》中放牛郎将七仙女禁锢,而七仙女竟然爱上了他,还给他生了一子一女,最后被王母拆散之后,还要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宝莲灯》中三圣母爱上了凡间书生刘玺,生下了沉香,最后被困华山数十年;

《白蛇传》中白素贞修炼千年,嫁给了采药人许仙;

等等,诸如此类的民间传说着实不少,且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传说故事,很多景点都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痴情怨女”故事。山间一个自然形成的洞穴也能借此讲述一个传奇的白富美爱上穷书生的故事。

那么这些故事都是谁编的?

倘若一个书生,进士及第,位极人臣,黄金屋、颜如玉纷至沓来,哪有闲情逸致编造这些“意淫故事”,自己的人生原本就比故事中的男主角更加丰富。

传说和故事也是需要人来编撰才能口口相传的,而在封建社会,女子学文读书仅是消遣娱乐,仅是官宦子弟、书香门第才有的。大部分女子都目不识丁,哪有编撰故事的能力。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些故事的缔造者大部分都是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书生,在穷困潦倒之下,只能YY来获取一丝枕藉。穷书生总不能YY“王子追灰姑娘”的故事,他们没有王子的体验,

只能YY“公主嫁农夫”。

关于这一点,请参照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这本鬼怪志异书籍成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蒲松龄借此名声大噪,但是蒲松龄本身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开始应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从此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为贡生,可以说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范。

而《聊斋志异》在蒲松龄4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书了,这个时候的他用“落魄”二字尚显不足,走到了人生的底谷。所以书中大量鬼怪故事一方面抨击了黑暗的封建社会统治,另一方面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综上:我国的历史文化中,都是仙女下凡的故事,是有其历史背景在其中的,属于男权社会之下的衍生物。


小屏窥人生


因为仙女下凡都是落魄文人意淫出来的

同时,它也是男女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不平衡的体现!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仙女下凡的故事,都是男人编的,而且是男性文人!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们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学而优则仕,然后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寒窗十余载,只为了考进士,当大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名名就,青史留名!

这叫为万世开太平!

然后次一点的状态干嘛呢?治经著书,研究学问,教育学生培养人才,《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宋濂请教的“乡之先达”不就是这种大儒喽!

接着顺便研究学问,研究还不能研究下里巴人的东西,因为范仲淹曾经说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是古代文人准则,不管你心里怎么想,做都是要这么做的!

什么男女爱情,什么美食服饰,统统都不上台面,必须得高大上得禁欲学术,必须是形而上的经史子集,或者是高大上的治国方略,比如说给某部儒家经典作注作释什么的,给某个皇帝写万言书什么的,所以你看中国历史上才有浩如烟海的二十四史,十三经,诸子经典,名家文集等等!

这叫为往圣继绝学!

那最次的在干嘛呢?就是从事写通俗文学创作,干什么呢,他们落榜之后,如果不能教书,他们也要生活啊,写小说,编戏剧,搞野史故事,卖卖字画什么的,或者给人代写书信!

所以我们后世读过的大部分古典小说,是这些人所写的,当然元朝是个例外,因为元朝没有科举制度,很多优秀的文人也只能从事通俗文学写作,因此元朝的戏剧创作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戏剧的高峰。

但是这种职业在古代依旧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当然到了明清这种经济繁荣的时代,虽然文人的梦想依旧是考进士举人,做大官,但是那些的落魄秀才们在这个时代看到了一种新的出路,就是写有市场的通俗文学嘛,因为有人看喽,跟现在网文盛行的原因差不多……

这叫靠手艺养活自己!


而你会发现四大名著,三部都是在明朝才出现的,这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市井小说,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等等。

社会的主流意识依旧不承认这些书的价值,甚至对他们有些鄙视,甚至于对于创作者本身而言,他们自己也认为这是不入流的末技而已,只是消遣。

你会发现这一时期,诸多小说的作者,大多都不采用自己真实的名字。诸如什么楼主,什么堂主,寨主都是采用笔名,而最著名的就是写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但毫无疑问,《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高峰,只是当时的作者都没想过罢了。

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知道,作者蒲松龄这个人是什么人,他就是典型的落魄文人。19岁时考中秀才,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是直到56岁,始终没有再进一步。

因此他就边教书,边写作聊斋志异。他的聊斋志异中有许许多多,狐仙鬼怪,而这些狐仙们往往会在深山古刹中遇见一个落魄的书生,然后成就一段美满的爱情。

其实就是典型的落魄文人的意淫嘛?他们在仕途失意之时,希望能够突如其来撞上仙女,聊慰那颗受伤的心,仙女下凡,狐妖成人总是很容易与书生在一起,无论是七仙女还是聊斋志异中的狐仙女鬼,都是这种形象。

这些意淫出来的艳遇,满足了落魄文人这种寂寞心态!而且他们也面临现实中儒家各种教条的束缚,所以把自己被压抑的内心在文学作品中凸显出来。

男女社会地位和话语权不平衡的体现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用今天网文生态的一个现象,那就是网文里的主角,是具有代入功能的,读者很容易把自己代入为主角,打怪升级有艳遇,换而言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或者它具有这种特质的小说,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古代的网文而已。

唯一不同的是今天有言情小说,而言情小说的霸道总裁,或者超纯情暖男,或者超女主模式,其实你仔细想想,言情小说里的霸道总裁,不就是女生视角下的仙男或者是狐妖鬼怪吗?

所以就是,古代社会,没有仙男,而现代社会,仙男下凡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就是,古代女性的地位低下,女子很少有读书识字的,所以他们无法消费的了承载在文字书籍上的故事,他们所看到的故事,都是那些男性文人编写的,以男性视角角度创作的,多是男性第一主角的王侯将相史,权谋争斗故事,你看四大名著,三部都他么纯爷们,什么七侠五义,历朝演义,莫不如是!

即便有女主,女性愿意看的,无论是莺莺传,还是杜十娘,其实都是一种悲剧的女性形象,只能是引起同情的争几滴眼泪,至于明清时期的才子佳人小说,由于佳人的身份和才学太高,根本不是一般女性能带入的,比如《平沙落雁》,对一般女性而言,门槛有点高了!不是让女性在文学里感受到舒服和爽的大女主感。

今天女性地位直线上升,女性的识字率大幅度上升,女性的创作能力也大幅上升,可以从自己心里的欲望,自己的角度来把握做到作品中的人物。

他们在读者市场中有很大的话语权,她们的阅读市场中需要的是把自己当成“书生”,遇见寺庙里的狐仙或者仙女下凡,于是就有了霸道总裁,也就有了花千骨里的白子画,杀阡陌,东方,这些纵横一方的霸道总裁们,都对女主花千骨一个人好!

这些人其实不就是女性视角里的仙女吗?或者应该叫仙男!花千骨其实不就是女性视角里能够带入的“书生”嘛!

再引申到当前的娱乐行业流量明星时代,颜值小鲜肉的盛行,其实不就是证明在“另一种仙男”流行吗?

在女性市场主导的文娱行业,今天这种仙男经济,正是由广大的女性捧起来的,所以古代的文人眼里中的仙女,或许就是,今天很多追星女性眼中的小鲜肉,女性追星不是个例,追星是现象级的,因为那些流量明星们其实就是她们的“仙男”。

当今天话语权平衡的时候,社会地位平衡的时候,女性也就开始了他们的仙男下凡运动,甚至当她们更热衷为“仙男文化”买单时,市场里她们也就成了主导力量,追星最明显,屏幕上的他们就是完美无缺的仙男!


看看这些年的这些年大热剧是什么就知道了!女性,对于文娱行业来说,是目前最重要的客户!

所以综上,在我国古代,以一个男权社会为基础的主流意识中,所有的仙女下凡,其实都是落魄文人的意淫,同时也是社会话语权不平衡在通俗文学上的体现!


历史好奇怪


根源很简单,我国古代,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必然造成仙女下凡,讨得男心的故事众多。

中国文化博深,蛇妖,狐妖,七仙女下凡,这些都是文人所编,可当时确只有男人可以读书,女子读书寥寥无几,更别说写书啦。

那些文人墨客,尤其是士途不得志的书生,更是幻想有那么一位漂亮能干,知书达理,认劳认怨的美女扶其走上青天。

其实多读些名著你会发现,《封神榜》,《西游记》里还是存在男仙下凡,讨好女人的。

著名的剧本《猪八戒背媳妇》不就是取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吗。



《西游记》原著18回:那两个从小儿配与本庄人家,止有小的个,要招个女婿,指望他与我同家过活,做个养老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不期三年前,有一个汉子,模样儿倒也精致,他说是福陵山上人家,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我老拙见是这般一个无羁无绊的人,就招了他。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只是一件,有些会变嘴脸。”

“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如今你身上穿的锦,戴的金,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你还有那些儿不趁心处,这般短叹长吁,说甚么造化低了?”


吴承恩笔下的猪妖起出,不也是个有模有样的黑胖子,干起活来勤奋,收割田地,晚上出去,早上归来。中国古人对胖子的看法正好与今天相反,古人可不喜欢小鲜肉,小白脸,猪妖正彻夜加班干活。这在农耕时代的古代是多么优秀的男人,高庄主不也乐开了花吗。

《西游记》原文“漫头一料,扑的掼下床来。那怪爬起来,扶着床边道:“姐姐,你怎么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来得迟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既不怪我,怎么就丢我这一跌?”行者道:“你怎么就这等样小家子,就搂我亲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时,便起来开门等你了。”

原文中描述了猪八戒对高小姐的爱之真诚,这段虽写的是孙悟空的假高小姐,但从字里行间,从猪八戒的行动上看出高小姐应该是不反感猪妖的,还有些舍不得。

(注:《西游记》原著里没有猪八戒背媳妇的桥段)

但后人将这段进行改编,独自成戏,不恰好成为了男仙下凡的经典。

《白蛇传》大家都看过,白素真身怀的许仕林,不是文曲星转世吗?



刘邦斩蛇故事,传成并被认定刘邦一定是“赤帝”下凡。

例子很多,这3个是大家最熟悉的啦。


淘小孩创意


我们是崇拜女性的国家,我们对古代女性的认识,更多的是清朝时期的女性。其实宋之前女性的地位比人们想象的高得多,而且中国的仙女都被塑造成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美人,所以仙女下凡来,无非是人们对美女的向往。为什没男神呢?泥做的骨肉恐怕不配吧,但牛朗算不算男神呢,却使算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一个牵牛的娃儿,尽管当时“牵牛的”相当于现在一个开奔驰的。

印度却有些怪,他们也崇拜女性,但他们的女神只有象征意义,和现实中的女性没有任何关系,不象中国的仙女可以下凡与俗人婚配,他们的仙女非男非女,甚到连中性人都不是,更象一个冷冰冰的符号,现实中的女人没能粘一点光。

可见与崇拜有一点关系。


峨眉老虎


因为古代文人大多是男的,女的很少,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能续得起书的都是大户人家,官员之家,是通过家庭的教学方式来学习的,社会没有可供学习的学院。

一搬家庭的女子没有机


会读书,读书也没什么用,又不能考取功名利禄。即使是个才女也只能用做相夫教子,你想写个男仙下凡的书,那也是个道得问题,若人非议。你写好的书也得不到出版、得不到传承。

真要是有写出来的,估计应该都是写那些负心汉啊,没良心的,然后伤心欲绝怎么怎么的…

真要是有仙,我想那男仙也不会动凡心。天上仙女那么多,个个是貌美如花,皮肤白嫩,吹弹可破,看着口水都会直流。人间的女子那里有比得上的,跟人间女子结合还要冒着犯天规的危险,划不来。


來去空空


因为古代写书的都是男作者啊!这种书其实也是古代男人的意淫!!现在的女作者和女人发言权多了,所以韩剧和男偶像大行其道,这是一个道理!


帝子乘风2


因为天庭里包括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在内,都是生的女儿多,所以,天上总体来说是仙女比仙子多的,而仙女又比凡间的女人漂亮、有能耐,所以,仙子们要找也是在天上找仙女,条件好的还可以多找几个,没必要下来凡间找凡尘女😀。


WILLSON39


男人是种田的料,都飞走了。女人吃什么?


万法归宗621


因为写这些传奇故事的都是男的啊


江滔7


凡间女子不如仙女漂亮,所以男仙不下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