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1917年,一位患有瘧疾的士兵被誤送到了奧地利的一個精神病診所。當大家準備將這位患者轉送到別的診所接受治療的時候,走廊的另一頭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蓄著小鬍子的醫生跑了過來,在知道這位患者未接受治療後,欣喜若狂,緊接著就從他的身上抽取了一些血液

這位醫生名字叫朱利葉斯·瓦格納·賈雷格(Julius Wagner-Jauregg),此時的賈雷格正打算用這位患者的血液乾點“大事”[1]。

到底賈雷格要用這位瘧疾患者的血液幹什麼呢?謎底的揭曉要從賈雷格還是小鮮肉的時候說起。

發熱療法

1883年,從維也納大學畢業不久的賈雷格來到了奧地利的一家精神病診所工作。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朱利葉斯·瓦格納·賈雷格 Julius Wagner-Jauregg(圖源wordpress.c

在這裡,賈雷格見到了各種各樣的精神疾病患者,其中也包括很多晚期梅毒的患者。

說到這很多人會納悶,晚期梅毒與精神病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知道在抗生素沒有出現的年代裡,梅毒就像一個行走在人間的幽靈,所到之處哀嚎遍野。

起初梅毒患者在感染後常常會出現生殖器的潰瘍以及全身的皮疹,之後感染加重,疾病逐漸侵蝕患者的大腦和中樞神經,患者會出現無症狀的腦膜炎、癱瘓、癲癇、進行性痴呆等表現。這種現象也被叫做神經梅毒(neurosyphilis )。因為神經梅毒常常出現在梅毒的晚期,因此也被稱作晚期梅毒[2]。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神經梅毒患者被侵蝕的頭骨(圖源 wiki)

作為一種性傳播疾病,梅毒也被烙下了淫蕩和汙穢的印記。

因此,很多人即便得了梅毒也不願聲張,更別提治療了。更有甚者還偷摸地服用水銀治療,水銀毒性猛烈,有很多人病還沒治好就先被自己毒死了

即使有一些患者僥倖沒死,到了梅毒的晚期,痴呆、癲癇等症狀就會讓他們失去活動的能力。所以,很多的患者都是被抬著送進了賈雷格所在的診所。

面對這種魔鬼一樣的疾病,年輕的賈雷格實在是束手無策。

但是賈雷格沒有放棄,他翻閱了很多文獻,發現了一種古老的治療方法,或許是拯救神經梅毒患者的希望。這種方法的名字叫發熱療法。

發熱療法,顧名思義,就是人為將患者體溫升高的治療方法[3]。

最早提出發熱療法的人依舊是我們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希波克拉底這位哥哥放在現在絕對是男神級別的人物,還是拿獎拿到手軟的那種(圖源 howstuf

希波克拉底發現,發熱可以對癲癇患者產生鎮靜作用。後來蓋倫也在一位抑鬱症患者身上發現了相同的現象。

之後的幾百年裡,相繼有醫生用過這樣的方法,也有一些文獻討論了發熱療法對於精神疾病的潛在治療價值

。但是遺憾的是,這個方法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關注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當然,賈雷格對這樣的方法,也只是有所耳聞,並沒有親眼瞧過。所以,他也不確定這樣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得通。

直到有一天,一位女性患者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賈雷格的治療思路[4]。

這是一位被丹毒感染的女性精神病患者。丹毒是一種細菌性疾病,感染者通常會出現高燒、顫抖等症狀。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丹毒感染者出現的症狀(圖源 diseasespictures.com)


當賈雷格以為這又是一個疑難雜症的時候,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丹毒帶來的高熱卻意外的讓這位女性患者的精神疾病得到了改善

這樣的結果讓賈雷格極為震驚,他開始堅信發熱療法是治療精神疾病的有效途徑

隨後,賈雷格就一直試圖將這種發熱療法應用在他的病人身上。可是隨之而來,也產生了一個難題,就是該如何複製這樣的發熱狀態

高熱帶來的諾獎

接下來的幾年,賈雷格開始嘗試將一些丹毒患者的血液注射到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體內。但卻始終沒有再現當年那位女性患者的情況,這種治療方法甚至一度進行不下去。

1890年,新的轉機出現了。

海因裡希·赫爾曼·羅伯特·科赫(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 )發現了結核菌素[5],當時被用來治療結核感染,但一部分患者在使用後會出現高熱的情況。

這樣的高熱反應讓賈雷格找到了新的曙光。

於是,心急的賈雷格立即將結核菌素注射到一些病人體內,結果確實有些療效。但是等發熱退去,他的病人又恢復了之前的樣子

這樣容易反覆的情況讓賈雷格意識到,想要有持久的效果,就必須要持續高熱才行

怎麼才能做到讓患者一直維持高熱狀態呢

通常,我們如果發燒燒到38℃左右,就會明顯感到不舒服,更別提一直持續高燒了,現在想想當時賈雷格的想法得有多瘋狂。

正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執念可能是賈雷格成功的原因之一。

為了能讓患者持續高熱,賈雷格竟然想到了瘧疾

。瘧疾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傳染性疾病,感染後最突出的症狀就是高熱,反覆的高熱。

但當時瘧疾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並不亞於梅毒。所以對於這個想法,賈雷格並沒有立刻提出來。

直到1917年6月的一天,也就像文章開頭所描述的那樣[1]。

賈雷格最終還是決定嘗試一下,他採集了瘧疾患者的血樣,並將這些血樣注射到了9名神經梅毒患者的體內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賈雷格正在給他的病人接種瘧疾(圖源 science.com)

不得不說,賈雷格很會選擇時機,因為這時候已經有成型的針對瘧疾的藥物——奎寧。只要這9名患者的精神疾病有所緩解,再給他們用奎寧治療瘧疾即可。

那這效果如何呢?你還別說,效果看起來還不錯。

這9個人裡,有6個人的症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1人去世,剩下2個人則沒有什麼反應。在這康復的6個人中有一名話劇演員,一名職員和一名軍官[6]。

儘管後來有4人復發,但是這樣的結果足以讓賈雷格興奮一陣了。

在這樣的勢頭下,賈雷格繼續進行研究。到1921年底,賈雷格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彙總、撰寫在了一篇文章裡,並發表了出去。

文章顯示,賈雷格已經給包括神經性梅毒在內的200名精神疾病患者成功的接種了瘧疾。其中50名患者已經康復,回到工作崗位上了[7]。

文章一經發表,學術界簡直炸開了鍋。大家都在驚歎,這種通過一種病疊加在另一種病上的治療方法,簡直太神奇了。還有報道這樣描述賈雷格,一位精神科醫生偶然找到了治療梅毒的強效解毒劑。

1927年,賈雷格更是憑藉著這些研究成為第一位因瘧疾治療神經梅毒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精神科醫生[8]。

發熱療法的風靡與棄用

諾獎加身,讓這種“發熱療法”更快地風靡全球,成為治療曾經無法治癒的神經梅毒的有效手段。

接著,成千上萬的神經梅毒患者陸續開始接受瘧疾感染治療。

很多神經科醫生都急於複製賈雷格的研究成果,文章發表的數量也開始成倍的增長,到1929年,關於瘧疾和神經梅毒的文章就已經達到160篇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醫生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賈雷格在沒有知會病人的基礎上,擅自讓病人感染了瘧疾。

而且如果在瘧疾感染期間有蚊子進行傳播,將會帶來一場無法想象的公共衛生災難[9]。

然而這一切的爭吵都在青黴素的出現以後,歸於平靜。


“瘧”死梅毒!這位精神科醫生,用瘧疾治療性病,還拿了諾貝爾獎

由科學先驅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培育的原始青黴素樣品(圖源:we


1943年,青黴素的出現結束了瘧疾治療晚期梅毒的病例,也給所有細菌性疾病按下了暫停按鈕

後來,因為瘧疾治療神經梅毒所導致的死亡人數過多,這種療法也逐漸被廢棄[10]。

直到今天,梅毒與瘧疾的作用機制還不清楚。當時的一些醫生提出,其實並不是瘧疾治療的神經梅毒,而是瘧疾導致的高熱讓梅毒螺旋體不能生存而已。因此,到底瘧疾能不能抵抗梅毒等疾病還真的需要好好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說到底,醫學本就是一個不完美的科學,它的歷史貫穿著野蠻和鮮血。但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才讓科學家們不斷的去推翻、推理和驗證。

所以我們不可否認,儘管賈雷格的研究漏洞百出,爭議不斷。但他確實推動了精神病學和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Dr.Why 還想說:

去年基因編輯的瓜還沒吃完,年初又有了瘧疾能治療癌症的新瓜。說實話,Why君初次聽聞真是吃驚不少,很多人在討論這“瘧疾”到底是何方神聖,還能有這本事。還有很多人認為這種方法簡直是無稽之談。

作為一個資深的吃瓜群眾,Why君當然是去翻閱了一些資料,結果找到了有關於醫學史上記載的比較有名的瘧疾治療神經梅毒的案例,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但就瘧疾能不能治療癌症這事,我們還是得辯證的去看。

參考文獻:

[1]http://blogs.discovermagazine.com/bodyhorrors/2014/05/31/pyromania-syphilis-malaria/#.XLWhCegzbIX

[2]Karamanou M, Liappas I, Antoniou C, et al. Julius Wagner-Jauregg (1857-1940): Introducing feve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syphilis[J]. 2013.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Pyrotherapy#cite_note-1

[4]Tsay C J. Julius Wagner-Jauregg and the legacy of malari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 paresis of the insane[J]. The Yale journal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3, 86(2): 245.

[5]Lebenserinnerungen W J J. Schonbauer L, Jantsch M, editors[J]. 1950.

[6]Wagner-Jauregg J. The history of the malaria treatment of general paralysi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46, 102(5): 577-582.

[7]Wagner-Jauregg J.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 paresis by inoculation of malaria[J]. J Nerv Ment Dis, 1922, 55: 369-375.

[8]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27/wagner-jauregg/biographical/

[9]Scull A. Somatic treatments and the historiography of psychiatry[J]. History of Psychiatry, 1994, 5(17): 001-12.

[10]Vogel G. Malaria as lifesaving therapy[J]. 2013.

本文作者 | 張金旭

頭圖來源 blogspot.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