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 实拍文物·让美流传

公元1790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五年,这年的农历八月十三日,正值清高宗乾隆帝的八十大寿。生日的前一天,乾隆帝自圆明园回銮紫禁城,沿途盛况都被记录在了两卷本的《八旬万寿盛典图》中。我从图中截取了一页,可以看到皇帝的金辇前,有两人各手持一物(红圈标示),那是什么?原来是金提炉。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八旬万寿盛典图》局部

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中展出的金器中,恰好有金八件中的几件。所谓金八件,是指清代帝后卤簿仪仗中的八件金器,分别为两件金提炉、两件金香盒、一件金盥盆,一件金水盂,大小金瓶各一件。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八件展柜·四库全叔拍摄

这套金八件展出的不全,里面还有后妃的,好在这件金提炉是皇帝的卤簿仪仗用品。它于同治十一年以黄金制成,炉体分为炉盖、炉身、炉足和炉链几个部分。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提炉·四库全叔拍摄

炉盖上有一条金色盘龙,形象威武,其下有两围镂空纹饰,里面一圈为云朵形,外面一圈则是八卦图案。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提炉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炉身錾刻团龙、海水、云纹和花卉,炉身有三兽耳,兽头口中衔环,挂着云头钩,连接着上方的提链,炉身下置三象首足。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提炉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炉杆为紫檀木雕制,杆首嵌金錾龙,龙身下的挂钩,吊着链盘,链盘上铸衔环盘龙,盘下四周悬有金色的铃铛和下接炉身的提链。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提炉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炉杆的雕刻异常精细,不仅有莲蓬、葫芦、还有双喜字,寓意多子多福多喜庆。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提炉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如果遇朝会大典,则两件黄金提炉要以皇帝升座处为中心,与两件金香盒、一件金盥盆,一件金水盂,大小金瓶,分别放在红漆描金托盘里,置于金杌之上,雁别翅排开分列左右。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提炉局部·四库全叔拍摄

从刚才介绍“金八件”的组成中可知,在清代帝后卤簿仪仗里,还有一件金盥盆。展品中的这件,盆中为立凤装饰,应该是皇太后、皇后的仪驾所用。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盥盆·四库全叔拍

它的器胎为八成金,采用捶揲和錾镌的工艺制成,原本是日常生活用品,后演化成了礼器。器型为折沿平底,平沿铆焊金鍱錾花隐起的双角、祥云、金杵、宝珠、金鱼、宝瓶、法轮等吉祥图案。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盥盆局部·四库全叔拍

细查此盆,原本是明代范铸的光素金盆,而我们现在看到折沿上的十二杂宝,盆底的双立凤与宝相花,应是在顺治时所后嵌。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盥盆局部·四库全叔拍

在乾隆朝《皇朝礼器图式》和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图》中,皇后与皇太后的金盥盆形制完全相同,只是尺寸上稍小。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乾隆朝《皇朝礼器图式》载皇太后金盥盆样式

但从文献所载的图中来看,与展出的实物的最大分别,在于图中盆壁为十二瓜棱型,而实物为光素盆壁。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图》载皇太后金盥盆样式

它的形制在现存的宫中金器里颇为独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宫内仪驾的不完善及其草创的情况。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盥盆·四库全叔拍

这件金錾云鹤纹瓶,也是“金八件”之一,它外形似罐,上有盖,盖钮镶嵌宝石,通体錾云鹤纹、团寿纹、连绵蝠纹等。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錾云鹤纹瓶·四库全叔拍

此瓶纹饰以鹤为主,肯定不是皇太后或皇后的用器。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錾云鹤纹瓶·四库全叔拍

查《皇朝礼器图式》、《钦定大清会典图》、《国朝宫史》所载,皇贵妃至贵妃所用金瓶的纹饰为云翟纹,且盖顶装饰都与此瓶有异,至于妃和嫔则只能用银瓶。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乾隆朝《皇朝礼器图式》载皇贵妃金水瓶样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展出实物与文献记载明显有很大区别。不知展出的这件金水瓶,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图》载皇贵妃金水瓶样式

旁边的展柜中还陈列着两种四件金器,分别为同治十三年的金亭式香熏一对和金甪端香薰一对。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香薰展柜·四库全叔摄影

金亭式香薰也称“垂恩香筒”,通高112cm,陈设在御座之前的左右两侧,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养心殿等处均有。每当皇帝升座时,香筒内点燃沉香、檀香等香料,烟气从镂孔的香筒中飘出,香气宜人,缭绕朦胧,更显殿内肃穆凝重。大臣跪侍在侧,得沾香气,故而“垂恩香筒”有喻皇恩浩荡,垂及万民之意。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亭式香薰·四库全叔摄影

它由三部分组成,顶部为重檐攒尖顶六角亭,金顶呈瓜棱状,上嵌宝珠,下为莲瓣托。两檐之间雕镂细致,外挂金铃。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亭式香薰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中部为圆筒,筒壁镂空“卍”字纹,其上嵌蝙蝠和团寿字。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亭式香薰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圆筒下部錾刻江崖海水。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亭式香薰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底部是六角须弥座,中间收腰,满饰莲瓣纹、花草纹等,上面设栏杆围护。工艺考究,纹饰富丽典雅,线条流畅细腻。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亭式香薰局部·四库全叔摄影

甪端(lù duān)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宋书·符瑞志下》中记载:“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它成对陈设在宝座两旁,凸显在位皇帝乃是圣明之君。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甪端香薰·四库全叔 拍摄

它头生独角,发须盘结,两耳外张,双目炯炯有神,透着威严之气。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甪端香薰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它昂首后仰,体态圆硕,四足强健,给人至高无上的尊贵之感,下置錾花长方形金座。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甪端香薰·四库全叔 拍摄

甪端的头部可掀开,腹部中空用于放置香料,点燃香料后,香气从甪端口中冉冉升腾。不仅将实用性与观赏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充满了宫廷的奢华气息。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金甪端香薰局部·四库全叔 拍摄

珍宝馆自从展陈更新后,无论是从环境布置,还是灯光布置来说,都比以前强了百倍,但是,在展牌提供的信息方面,还是差强人意,很多都仅仅标注了文物的名称和年代。如果可以介绍得更全面一些,更具体一些,比如展出文物的形制、用途、工艺、原陈放宫殿或原来拥有者等信息,想来会更加受到广大参观者的欢迎。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展览说明牌·四库全叔 拍摄

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真的能够体现出博物院的工作是否细致,是否以人为本。希望故宫不仅仅只满足于在宣传上,在卖“文创”上,当个“网红”,而是能够切实解决观众参观时的痛点,在传达文物信息时做到更加的友好,降低他们获取信息的门槛,使大家真的能从故宫有所收获,而非止步于打卡发圈蹭热度,这才是故宫迎接600岁华诞最应该做的事情!

故宫珍宝馆里的“金八件”真是好,但展览说明寥寥几个字,太高冷

展览说明牌·四库全叔 拍摄


参考文献:

  1. 《八旬万寿盛典图》
  2. 《皇朝礼器图式》
  3. 《钦定大清会典图》
  4. 《国朝宫史》
  5. 《清代宫廷生活》
  6. 展览说明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