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免疫抗癌新思路

人類與腫瘤的抗爭史已逾百年。面對無比“狡猾”的對手,陷入苦戰的人類僅取得過兩次階段性突破——化療放療與靶向治療。其中,化療放療是針對腫瘤分化分裂;而靶向治療針對的是基因突變。如今,隨著“抑制負面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問世,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正在到來。

“我們真切地看到了希望,但談到‘攻克腫瘤’還為時尚早。”中國醫學科學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生導師馬瑜婷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CAR-T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用於血液腫瘤治療取得了可喜進展,卻對大多數實體腫瘤束手無策。以PD-1單抗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療法取得了概念性突破,但缺乏精準廉價的伴隨診斷指標。此外,如何應對免疫治療的毒副作用,也是我們面臨的全新挑戰。”

目前,腫瘤免疫治療尚存在3大瓶頸:腫瘤免疫原性(能引起免疫應答的性能)低下,難以被免疫系統識別和清除;不同腫瘤類型、患者個體、癌細胞克隆間存在高度異質性,難以尋找共同靶點以實現異病同治;極其複雜的腫瘤微環境。

為此,馬瑜婷另闢蹊徑,選擇以“應激”為突破口,探索攻克腫瘤免疫治療瓶頸問題的新靶點和策略,發現有助於精準醫療的生物標誌物和伴隨診斷指標。她系統研究了“細胞應激”對腫瘤免疫原性的調控機制,探尋具有較好普適性的免疫治療新靶點。所謂“細胞應激”,是指利用放療化療對腫瘤實施“突襲”後,平時偽裝得“歲月靜好”的癌細胞會釋放“危險信號”從而“暴露身份”,招致免疫細胞的系統性追捕。

此外,她還特別關注“精神情緒應激”對免疫系統的重要影響,試圖解析神經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的交互作用,深入探索精神壓力調控抗腫瘤免疫的機制,為腫瘤免疫治療提供新的可能。

“臨床診斷出的腫瘤多數處於中晚期或轉移階段,單憑免疫治療可能勢單力薄。但如果運用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手段協同發力,在減輕腫瘤負荷的同時誘導腫瘤細胞應激,就能提升免疫治療的勝算。”馬瑜婷表示,免疫聯合療法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為儘快給癌症患者送上新的福音,她每天都會觀測實驗鼠的腫瘤變化以及免疫治療的效果。“癌症是可以實現臨床治癒的,即使有些腫瘤不能根除,但經過有效治療,有望達到‘攜癌長期生存’的狀態,讓患者的生存質量不斷提高。”談及未來,馬瑜婷滿懷信心。(經濟日報 記者 陳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