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祕辣椒的前世今生

辣椒被叫做“饞菜”,習慣了吃辣的人,會覺得越吃越香,吃飯無辣不歡。中國南方的嗜辣程度明顯高於北方,有人還專門製作過中國“辣域”地圖,可謂一目瞭然。長久以來有個說法,中國不是辣椒原產地,明代時期辣椒才從南美洲引入中國,基本形成定論。依據是,明代《草花譜》、《遵生八箋》記載,“番椒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這裡的番椒就是辣椒,當時也作為觀賞植物,“番”表明是進口貨,而明代以前很難找到有關辣椒的記載。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中國吃辣地域示意圖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中國辣菜地圖

中國地大物博,從緯度、氣候來說有遼闊的地帶適合辣椒生長,難道古代就沒有原產的辣椒嗎?恐怕不見得。要知道很多事物的名詞,往往隨著時代不同而發生演變,辣椒在古代的稱謂當然有所不同。我們試著探究辣椒的前世今生,先從“五味”說起。

五味指酸、苦、甘、辛、鹹,辛就是辣味。成書於先秦到西漢的《黃帝內經》“素問”篇說,“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所合也。”;先秦《左傳》也有提到五味,“天有六氣,降生五味……”,“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東漢《通俗文》說,“辛甚曰辣”。先王上古時代,人們就認為“辛辣”是一種“至味(好味道)”。古代的辛味不光是辛辣,也包含辛香、麻。東漢王逸註解的《周禮·天官冢宰》說,“辛謂椒、姜也”。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花椒、辣椒、蔥薑蒜等調味料

古書提及的“椒”,大部分指今天的“花椒”一類。花椒氣味芬芳,子實極多,所以西漢皇后居住的宮室,用花椒和泥塗牆,稱為“椒房”,椒房也代指皇后。東漢應劭所著《漢官儀》說到,“皇后稱椒房,取其實蔓延盈升,以椒塗室,取溫暖,除惡氣也”。

古老的《詩經》有一篇《國風·唐風·椒聊》,用“椒”比喻多字多孫。這裡的“椒聊”是什麼,古代學者有爭議。粗看確實很難分辨是還是花椒別的物種,因為古人根據味道歸類辛辣之物,名字混淆不堪,而花椒和辣椒都是近現代詞語。我們先不管它。

辣字有個異體字是“辢(là)”,明代《石田雜記》有一句“先取辢椒不拘多少,曬乾為末,貯之”,“辢椒”大概是辣椒一詞的前身。從明、清至今,辣椒的稱呼非常多,據統計有五十多種,比如番椒、番姜、海瘋藤、海椒、洋辣子、洋椒、大胡椒、辣胡椒、地胡椒、山胡椒、秦椒、秦艽、賽川椒、狗椒、辣火、辣虎、辣茄、辣子、辣椒、辣米等等,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請注意,近幾百年間辣椒與花椒、胡椒的名字都有混同,下面會說到。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胡椒,漿果類,外殼不可吃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花椒,無包漿

今天的辣椒和花椒太容易辨別。但直到明代,書中名目繁多的“椒”往往是混淆的。比如我們知道辣椒有一種佳品“秦椒”,現代別稱山椒、蜀椒,在古書中這幾個名稱也被用來指花椒。以至於明、清時期的人看見了忍不住吐槽。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可能是造成辣椒與花椒被混淆的一個主因,這部書太有名了。

《本草綱目·果部》說到,“秦椒,釋名:大椒、椒”,“氣味(椒紅)辛、溫、有毒”,“……久患口瘡,用秦椒去掉閉口的顆粒然後水海洗面拌煮為粥”,這裡歸在花椒類;再看文中對“蜀椒”的歸類,“蜀椒,釋名:巴椒、漢椒、川椒、南椒、點椒”,敢情全都是花椒類的,花椒家族大聚會。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現代的秦椒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花椒樹

退一步講,就算辣椒是外來物種,明朝那會兒也有了的,只是還沒有現代的稱謂。《本草綱目》解釋的“秦椒”,就被人吐槽了。清代醫學家趙學敏編著了《本草綱目拾遺》,對李時珍的原著加以擴充完善,也訂正了一些錯誤。看到《果部》解釋“椒”的藥性用法,趙學敏估計就迷糊了半晌,最後寫了幾句話,“秦地乃草本辣椒,綱目諸注,誤為秦地花椒,不知即今之辣茄,又名辣虎”。

看到這裡我們發現清代有了“辣椒”一詞,當時又叫辣茄、辣虎。趙學敏認為李時珍失誤,把秦地(陝西、隴西一帶)出產的草本辣椒歸入了花椒類,而花椒是木本植物。當然這也不一定是李時珍搞錯,他說的可能是秦地花椒,兩人所說的東西不一樣,叫法太籠統而已。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秦地域範圍

那麼再看“秦椒”最早的記載在哪裡。《山海經》據考證成書於戰國到漢初,裡面提到了秦椒,“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其上多草、藷藇(茱萸),其草多秦椒”(《北山經第三》)。 此處的秦椒是草本,明顯不是花椒。至於文中說的景山,有人說在山西,有人說在別處,總之都是中國境內。

看來秦椒的歷史很悠久。那麼《山海經》中的秦椒是不是辣椒呢?我們繼續探尋它的蹤跡。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提到,“秦椒,味辛溫。主治風邪氣,溫中,除寒痺,堅齒長髮,明目”,雖然沒有描述秦椒什麼樣子,但味道、藥理作用與現代的秦椒(辣椒)完全一致。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茱萸

幸好中國的古書資料極豐富,我們還能找到明代以前就有辣椒的其他佐證。比如西晉文壇領袖陸機著有《毛詩疏義》,其中說道,“東海諸島上亦有椒,枝葉皆相似(花椒),子長而不圓,甚香,其味似橘皮。”果實長而不圓,當然不是花椒。橘皮是芸香科,這種椒味道像橘皮有辣味,辛,溫,大概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辣椒。陸機還提到了“柿椒”,不辣,像是現在的甜椒一類。

宋代吳仁杰的《離騷草木疏》提到當時的施州(今天湖北省恩施一帶),有一種疑似辣椒的植物,“施州有崖椒,閩中、江東有黨子,醃藏作果品”。且不管黨子是什麼,崖椒既然可以作為“果品”醃製,顯然也不是花椒一類。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崖椒。與蜀椒、川椒、秦椒今天同樣可以指花椒

我們知道辣椒的另一個品種海椒,個頭大,辣得厲害。海椒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時代就有記述了。南朝梁國有個詩壇明星叫何遜,說過“海椒魯豉,河鹽蜀姜”(《何水部集·餚饌》),一看便知,是辣椒配豆豉、鹽漬姜這兩樣菜餚。這裡的海椒顯然不能理解為花椒,花椒拌豆豉估計滋味不太妙。

如果仍然不能確定海椒是什麼,我們有請清代人徐文弼給大家解釋一下。他的《壽世傳真》說到,“色紅如珊瑚,有長而尖者,有短而圓者。又名海椒”。這分明是辣椒了。《貴州通志》等地方誌說,“海椒,俗名辣角”。海椒在明代以前的古文中出現的頻次很高,不再贅言。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海椒

至此,除了宋代的醃製果品“崖椒”不能斷定物種,晉代海島上的“椒”疑似辣椒,我們總體確定,一路挖出了至少兩種明代以前就有的原生辣椒,秦椒和海椒,歷史都很悠久。僅憑明代書中一句話的記載就認為中國沒有原產辣椒,似乎下結論過早。這與“椒”在古代的概念比較混亂大有關係,僅看某些記載,的確不容易搞清楚。我們前面說了,辣椒名字太多,明、清時期還把辣椒稱作胡椒呢。

設想一下,我們吃貨帝國土地遼闊、物產富饒,兩三千年來的古人居然沒有辣椒可吃,只能吃花椒、食茱萸之類的味道,恐怕嘴裡早就淡出鳥來。看樣子,嗜辣如命的古代吃貨們大可不必等到明朝才吃上辣椒。而且西南地區氣候潮溼,人們吃辣子有祛溼的功效,應該是在更早的古代就養成的習慣。

辣椒真的是明朝才引進中國嗎?探秘辣椒的前世今生

繪畫中的宋代東京

最後我們看看北宋人們吃的東西有多麼豐富,顯然有很多辣椒菜品可吃。《東京夢華錄》記述了北宋都城汴京(開封)的風土人情,其中有一篇《州橋夜市》,專門講開封夜市名目繁多的美食,令人目不暇接,口水橫流:

“出朱雀門,直至龍津橋,自州橋南去,當街水飯、熝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至朱雀門,旋煎羊、白腸、鮓脯、凍魚頭、姜豉子、抹髒、紅絲、批切羊頭、辣腳子、薑辣蘿蔔。夏月,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兒,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皆用梅紅匣兒盛貯。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豬髒之類,直至龍津橋須腦子肉止,謂之雜嚼,直至三更。”

文中的“辣腳子”可能就有辣椒,因為名字沒有“薑辣”或“芥辣”的定語。其餘那麼多種美食,如果沒有辣椒點綴,一來與我國的物產不符,二來怎對的起“吃貨帝國”的名號。秦椒和海椒是少不了的。所以明代以後引進的品種番椒,應當是給中國的辣椒家族新添加了一個成員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