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发生的真实历史原因是什么?

奇缘言语


实际上是汉人总人口的减少,导致大量游牧民族移民到富裕的中原最后导致的人口危机,由此引发了政治危机。这其实是一种常态,并不新鲜。

东汉王朝在二世纪达到了顶峰。东汉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在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加上被豪强隐蔽的人口,这时的东汉汉人人口峰值达估计达到近6000万。相比较于此时的几百万南迁而来匈奴部众来说,以及剩余的鲜卑、羯、羌、氐这些几十万,乃至近百万的部众来说,面对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东汉王朝实际上毫无还手之力,无论在任何时代,人口始终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接下来一个机会却让胡人等到了,那就是汉末一直到西晋统一之前的混战。

这场三国前后的混战让中国的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当时汉族刚刚经过东汉末至三国近百年的战争,人口不过1600余万人,其中位于北方的土著汉族人口不过1100万左右,那么进入关中,中原,河北这些地区的胡人有多少呢?按《晋书》记载:“是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狂狡贪悍,世为寇雠者,皆感义怀惠,款塞内附,或委命纳贡,或求置官司。九服之外,绝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鼓舞王德,前后至者八百七十余万口。”,可见当时的归附西晋王朝的胡人数量达到870万人,如此庞大的胡人移民很多都是以部落的型式,在一个小首领的带领下从穷苦的塞外来到了长城以南的地方,而南匈奴更是在并州一代也就是山西从东汉光武帝时代一直延续到了西晋建立,除了作为雇佣军被争取去打仗外,基本上没有重大的人口什么损失,到此,我们可以看一下北方的胡汉人口比例,1100万:870万,近似相当于1:1.3。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相必一个有政治常识的人都会有一个想法,“这是一个汉人帝国吗?”

在这里还不能够忽视的就是胡人并不是散居在当时的中原大地上的,并没有被同化,以南匈奴为例子,虽然首领刘渊在一定程度被汉人同化,但是这是十分特殊的个别案例,刘渊一直被当做质子居住在洛阳,本人收到了先进的汉文化熏陶,但是看一下刘渊的亲属刘聪和刘耀,两个人就完全没有汉化,上层的匈奴贵族都是这样,那么下面的匈奴人可想而知,最为重要的是匈奴部众一直是以“国中国”的形势存在,虽然曹操将他划分为五部匈奴,想让他们相互钳制,但是从根本上讲匈奴依旧是一个政治实体并没有被破坏,而最终第一个摧毁西晋帝国的胡人就是匈奴人。而匈奴人是在汉地生活将近几百年的胡人,他们的文化制度始终与汉地格格不入,更别谈三国时期才迁入的其他少数民族,例如关中和巴蜀的大量的氐人,羌人。河北和敦煌一代鲜卑人,进入内地的羯人,这些胡人除了一部分被汉人买卖为奴外,大部分还是控制在部落首领的手中,和汉地的编户齐民完全不是一个样子,胡人在文化并不认同汉文化,人口上也不输于汉人,军事上讲部落的组织力远高于编户齐民,只是迫于八王之乱前的汉人军事力量,才一直未有动作。只是无论八王之乱爆不爆发,这种胡人和汉人的矛盾迟早要爆发,因为胡汉人口比例完全失衡。

这种人口上的失衡最终使得五胡乱华,中国的历史进入另一页。


人者仁义也


五胡乱华是中国古代最黑暗,最为凄惨的时代。在那个年代,匈奴、羯族、鲜卑、氐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群起而攻之,对汉族进行打击,进行杀戮。尤其是羯族,对汉人更是公开的杀戮,屠杀,将女子做成双脚羊。在杀戮下,北方汉人在几十年内大幅下滑,最低下降到只有600万人,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而提到五胡乱华,不得不提,或者说始作俑者的,就是曹操。

三国混战多年,导致大量中原汉人被杀。曹操曾经写过一句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见一斑。

在黄巾起义前,东汉有着5600万左右的人口,但是到了三国末期只剩下800万左右的人口。

其中,192年,由于食物缺乏,长安十万人口,两年后几乎人口灭绝,据《三国志》记载: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令人毛骨悚然。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曹操内迁胡人充实人口,以至于许许多多南匈奴等族群涌入北方,甚至达到了“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匈汉杂居”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曹操想出来的对策就是将这些胡人分为五部,并且分别挑选贵族为帅,同时还派出了汉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

在中原兵强马壮时,这种安排是合理的,但凡有不从者,可以迅速剿灭,比如乌丸族造反称王,曹操就以张辽为先锋,大破之。

后来西晋司马炎篡位,传位时却犯了迷糊,居然传位于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造成了太后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八王之乱共历时十六年,使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国力急剧下降,引发胡人觊觎之心。

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永嘉三年(309),汉政权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所以五胡乱华的原因是多重原因的集合体,其既有三国混战造成中原人口大幅下降的客观原因,也有曹操默许胡人内迁的执政失误,再加上司马炎迷迷糊糊传位给白痴皇帝,偏偏又遇到贾南风这么个泼妇。结果问题来了一个总爆发。

可怜的是五胡乱华,死难汉人无数,北方汉人几乎死绝!直到魏太延五年(439年)五月北魏灭北凉,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





超级无敌小草


五胡乱华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

首先是汉人王朝西晋的虚弱无能。这是主要原因。

在秦朝、西汉、东汉时期。在胡人尽管屡屡犯边,但是胡人从来没有大规模的蹂躏过华夏族聚集的中原腹地。即使在分裂的三国时代,曾在辽西称霸的乌桓曾经试图干涉曹操和袁绍的争端,收纳袁绍的儿子,结果白狼山一战被曹操率军击败,乌桓的蹋顿单于被杀,乌桓因此而亡族,可是说中原王朝稍微强大一点,周边宵小之辈也不敢造次。

曹操曾一战而攻灭北方强族乌桓

然而司马氏篡魏建晋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曹魏篡夺东汉,但是几十年后司马氏有样学样的篡夺曹魏江山,并先后攻灭蜀国和孙吴最终统一天下,实现了大一统的西晋王朝,此时的西晋很强大,胡人也不敢胡作非为,然而很快西晋就把自己给玩残废了。

晋武帝司马炎是西晋的创立者,他直接进行代魏建晋的过程,也是因为此,他认为曹魏之所以江山被夺,是因为曹魏皇族的势力太小,没有形成助力,最后轻易被他们司马家的权臣夺取江山,于是他开始大封司马氏诸侯王,想要通过学习汉高祖刘邦的做法,加强司马氏皇族的势力。于是西晋以内的司马氏诸王有兵有将有地盘。势力很大,随着而来的还有他们的不断膨胀的野心。

八王之乱的当事人

而司马炎死前选择了傻儿子司马衷为继承人,而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则是集丑陋、淫荡与贪婪无耻与一人的坏女人。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的权力掌握贾南风手里倒行逆施,随后司马氏诸王争权夺势掀起了“八王之乱”整个长江以北地区,被打成稀巴烂,一片混乱。西晋的统治权得到极大的削弱,这样的情况,让长期对于中原之地野心勃勃的胡人有机可乘。

其次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东汉后期到西晋时期胡人的不断渗透。

东汉和帝窦宪击败一直和东汉政府作对的北匈奴,于是匈奴只剩下了南匈奴,但是此时的南匈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他们无力对付从更北的地方南迁而来的鲜卑人,他们在草原上站不住脚,就想东汉请求内附,得到允许,于是这些匈奴人内迁到塞内的陕西和山西北部,而东汉时期与羌人的长期斗争,导致很多羌人也内迁到塞内,而匈奴入塞后,鲜卑人很快占据了塞外的草原和辽西地区。

五胡乱华示意图

八王之乱后,匈奴人大单于刘渊在最先在山西晋阳(太原)起兵,并最终攻占长安,他自称是汉朝皇族的后代(因为东汉与南匈奴的通婚),拥立已死的刘备的儿子刘禅为先帝,称帝建立汉国,掀起了五胡乱华的序幕,而后羯人、鲜卑人、氐人、羌人纷纷起兵,于是中原大地遍地腥膻,胡骑往来争锋,汉人则沦为奴隶。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惨痛的一页

此时汉人权贵们则举族南迁,在长江以南建立东晋王朝,这样的历史被称为衣冠南渡、中原陆沉。华夏民族史上经历了最黑暗和最长的大分裂,历史近300年。


大东北的小豆包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悲惨的岁月,中国就像在那时候进入了人间炼狱。国家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生产严重破坏,道德极端沦丧,如此经历了四百年的漫长时光,一直到隋唐建立,中国人才算度过了这场浩劫,迎来了太平年代。

(五胡乱华)

那么,在中国之前的历史上,这样的情况,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为什么从西晋末年开始,突然就出现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进入节点。

在西晋之前,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国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抗。这种对抗的根源,是中原国家已经产生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形成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一点,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极为羡慕的。而北方的游牧民族之所以不能得到这样的发展,主要还是地域所限,以及长期的互相内耗。

北方游牧民族自己不能发展出灿烂的文明,因此,便总是南下侵略抄掠中原国家。如果北方游牧民族没有形成强大的团体,中原国家也不怕这种侵略。但是,由于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内战,这就给了北方游牧民族壮大的机会,匈奴在这时候异军突起,成为北方一支强悍的力量。

不过,匈奴虽然异军突起,却也遇上了中原国家的乱世进入尾声。秦朝统一,大汉崛起。因此,汉朝与匈奴展开了百年厮杀。最后,因为汉朝的多次强势打压,匈奴衰落了。

匈奴衰落,同时也造成了北方多个游牧民族的崛起。这些游牧民族互相混战,没有消停。如果这时候,中原国家统一而强大,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国家根本构不成威胁。而且中原国家正好各个击破。可惜当时中原国家进入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乱世,无暇顾及,因此,北方游牧民族便在这时候纷纷壮大起来,形成了匈奴、鲜卑、羯、羌、氐这样的所谓“五胡”。

可以说,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乱世,是“五胡”壮大的一个重要的节点。

(司马衷)

二、西晋统一全国后的不作为给了“五胡”进入中原的机会。

大乱后必有大治,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春秋战国大乱以后,就进入了秦汉的大治时期。当秦汉在进入大治后,对北方游牧民族就进行了有效的遏制。这种遏制,包括打击与和亲相结合的政策。

但是,结束三国乱世后的西晋,却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进入一个大治时期。之所以不这样,根本原因还是西晋统治者不作为。

西晋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国,依靠的是门阀士族的帮助。西晋统治者实现全国统一以后,为了遏制门阀士族的势力,没有进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是把权力分配给司马家族的宗室,大肆地分封司马家族的后代为诸侯王。

但是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就造成了权力的更加分散。而恰好中央的皇帝司马衷没有统治能力,由此便造成了“八王之乱”。当中原国家进入了“八王之乱”的时候,哪还有能力遏制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呢?

更为奇葩的是,西晋统治者为了扩大自己力量,竟然“引狼入室”把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引进来,这也给了“五胡”祸乱中原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八王之乱)

三、中原国家没有采用“德化”的方式引领北方游牧民族。

中原国家之所以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原国家之所以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向往,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中原国家采用了“德化”的方法,也就是“以德服人”。中原国家认为,江山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获得的,而是“有德者居之”。西周之所以能够替代商朝,就是西周“有德行”,这种观念已经在中原百姓中深入人心。

直到三国时期,这种观念依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虽然大家都在抢夺天下,不过也必须打着“德”的旗号,才能服众。曹家替代刘家,也是因为“黄龙出现”,曹家有德,上天要刘家把皇位禅让给曹家。

但是,司马家族在获取皇位的过程中,却采用一味杀伐的办法。可以说,杀开了一条血路,最终获得了皇位。而司马家族在建立西晋以后,也没有很好地宣传司马家族的皇位是“上天赐予的”,司马家族是“有德行”的。而且,内部还因为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

司马家族这样的做法,可以说给北方游牧民族提供了坏榜样。大家都明白,只要你武力强大,你就可以获取天下。这样一来,北方游牧民族便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最终也就打成了一锅粥,苦了老百姓。


张生全精彩历史


古代把非华夏的民族统称为异族,在北方塞外的异族称为胡人,五胡就是五个北方的异族,它们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五胡乱华是西晋末年,陆续在华夏大地建立的五个非汉族政权,事实上远不止五个。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是指西晋灭亡的公元316年算起,一直到鲜卑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为止的公元439年,这里有123年的乱华时间。

五胡乱华的起因始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起因,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接班人没选好,选了个傻子司马衷,导致皇后贾南风干政,晋王室相互征战达16年之久,晋朝分裂,国力空虚,北方胡人开始举兵侵扰中原,在中原建立了数十个大小不一,强弱不等的政权,其中也包括许多汉人政权,百余间内,各政权又相互吞并,最后,形成了主要的十六个政权,又称五胡十六国,如果拿南、北相对立来称的话,又叫东晋十六国。

五胡乱华最开始的是氐族和匈奴,公元304年,氐族首领李雄占成都,史称成汉,匈奴首领刘渊起兵离石,史称前赵,他们和晋朝作战,自己又分解,同时又有大量的北方诸胡进来,汉人南迁,北方一片乱象,直到北魏统一为止,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时期,政治上不稳定,导致频繁的战争,千里无烟,白骨遍野,人皆相食、民生耗減,所以历史上每当说到隋朝,都给予那么多褒奖,就在于它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至于隋朝的鲜卑血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安居乐业,不再自相残杀。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为什么有战争呢,打打杀杀有什么好

西晋时期,我国账面人口2400万,加上漏掉的,全国人口3500万左右。这点人,还没当代的北京天津人口多。国土面积算5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7,也就是一平方公里只有7个人,如果算1000万平方公里,那人口密度只有3.5

出了城镇村庄,想见着人,都难啊,全是原始荒野无人区

想吃粮,种地呀;想吃肉,打猎呀

地,有的是;野味山珍,豺狼虎豹兔子野猪,也应有尽有

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打仗?

要我说,都吃饱撑的

可惜,就特么打起来了,一打还好几百年

前秦苻坚,休养生息十几年,国内生活富余,可谓安居乐业。可383年战败后,全国立马分成大大小小十几块:羌族建立后秦,鲜卑慕容家建立南燕后燕东燕,还有什么南凉北凉后凉……互相攻伐,他们都想干嘛?除了都想做老大,想不出别的由头了

自然界的马群,虽然牧草丰富,但还是要打出头马

或许,这一点,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五胡乱华,真实历史原因,中原势弱呗,抢劫正当时

这些胡族有的想做皇帝,有的想抢一票,毕竟比起种地打猎,抢来的还最方便

以上,随便瞎嚷嚷,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呗,转发也行啊


灵石蕴珠宝


据说司马懿和他几个兄dai“司马八达”用光了司马家几代人的运气。司马师、司马昭脑子已经

开始不好了,司马炎已经宛若智障。到了司马衷,完全就是个弱智。而历史终于出现了个笑话。司马家又出了个八个人才。史称“司马八废”。

因为有一个智障皇帝,还有一个黑、丑、胖但是很有钱的泼妇。白痴皇帝的几个哥哥弟弟叔叔伯伯看不下去了,想干掉这两人。但还有几个哥哥弟弟叔叔伯伯口味比较重,就起兵反对。于是司马八废就干了起来。最后杀来杀去。赢家司马玮是个彻底的重口味。和那个黑丑胖把持了朝政。

可是八废把一个国家废了。来自西边的游牧民族(陕甘川交边地)氐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流氓。这个流氓在想啊,中原那么有钱,以前我们只是去抢一圈就回草原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占有中原呢?这样就 不用年年都要抢了,何况中原那么多美女。于是氐族领袖李雄看准了时机占成都,称“成都王”;史称成汉。

其它各族一看,氐族的这个试点很好。中原人说话又好听,又有钱。还不会打仗。那还愣着干嘛,抢他娘的吧。

于是匈奴、鲜卑、羌族、羯族、全都来了。但是各族又惧怕匈奴,毕竟这以前是草原的王。于是匈奴不懂谁也不敢瞎搞。

这个时候,匈奴那个认了刘邦做爸爸的单于刘渊病死,他的儿子刘聪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派了他手底下的一个无产阶级翻身做主的典型份子石勒,南下攻晋。

腐朽堕落的封建主义怎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对手。于是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攻入落下,杀智障皇帝等宗室、大臣、官员、百姓三万人。正式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大幕。数十年间,前后建立的国家有二三十个,比较有名的有十六个。称作五胡十六国。

这数十年间。汉族被活生生的杀成了少数民族。

人们渴望的汉族大救星并没有出现,因为他们在江南求仙问道,那有空来管北方百姓的死活。

于是北方的汉人智能自救。这时武悼天王冉闵出现了。

冉天王一出手便灭了石勒全族。

于是对五胡说:

你想灭我汉族,我便灭你五胡、

一则《杀胡令》

汉家的热血流了 两千年

然而两年里,几乎没有下过马。

一直在战斗、战斗、战斗。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五千年来做到这一条的只有他一个人。

终于他被天龙八部里的那个慕容复的祖宗捅了刀子。

一招“斗转星移”偷袭了天王。

天王终究是败了。

再后来,一个汉人书生只身过江,他叫王猛

他没有天王的武力,他走的是曲线救国

他洗脑了一个王,叫苻坚

终于,前秦建立,五胡停止了对汉人的杀戮,开始通婚

再后来一个拓拔宏的男人再次想要征服汉人。

他在想,武力征服征服不了,那就吸收吧。

我把汉族融合进我鲜卑族。

这是个笑话

“和孙家人对波”?这是个冷笑话

和汉族玩吸收,这也是个冷笑话。

后来,鲜卑就没有了后来。。。。


骆闽


关于“五胡乱华”,整个北方汉族几近被屠尽,随后百年间,各个胡族在中原建立数十个国家,陷入无尽纷争的这段历史。很多人把原因归罪于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极大消耗国家实力,以致于让胡人乘虚而入。但事情真相确实如此么?

早在八王之乱发生之前,当初光武帝刘秀就在中原迁入了大量的胡族。换句话说,我们把“五胡乱华”归罪于西晋经历“八王之乱“后的国力下降,但西晋终究会衰落,它不可能永远都那么强大,更不可能永远压制着中原的胡族。换句话说,这些胡人早晚都是要作乱的,那么就根本不能怪“八王之乱”,而是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些胡人要作乱。

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当时汉族对胡人的压迫,胡汉矛盾越发的膨胀,最终引发悲剧。从光武帝刘秀迁入胡族开始,在中原地界,胡人就被汉人当成低等人,女的世代为婢,男的世代为奴,形成一个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而通过努力获得一些成就的胡人,也不得不依附在汉族王侯上,成为其附庸品。如果说西晋足够强大的时候,还可以用军队镇压住这种矛盾,但是等“八王之乱”一发生,再加上八王引入胡人势力来争夺皇位,最终使得胡人有了足够反客为主的实力,继而引发“五胡乱华”这种悲剧。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三观粉碎机




“五胡乱华”的发生有着强烈的环境背景,竺可桢先生通过物候学的研究复原了距今5000年来中国环境变化史,与历史事件对应,我们惊奇的发现,每一次北方民族的南下,都与环境恶化变冷事件相吻合。而盛世大一统王朝基本都处在环境温暖舒适的时代。



五胡乱华时期也是中国5000年来环境最为寒冷恶劣的时期,中原地区频发自然灾害,北方草原地区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北朝贾思勰所撰《齐民要术》记载:“三月上旬及清明节桃始花为中时,四月上旬及枣叶生、桑花落为下时。”与现在相比较,当时春季物候推迟了十天至半个月,即春季温度比现代低,这显然是寒冷期的现象。

除了日常寒冷以外,一些极端气候事件,如霜雪等也是在不正常的时间频发。如 嘉禾四年七月(235.8.2-8.31),南京一带陨霜;泰始九年四月(273.5.4-6.2),洛阳一带陨霜;咸宁三年八月(277.9.15-10.15),河北中部至山东中部暴风寒冰及陨霜等等。

所以,这种气候上的恶化势必影响到人群的生活,北方太冷了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只能动用武力南侵,向西向东都没有向南暖和。这种由于变冷导致的北方民族入侵在北宋、明末都是典型的例子,试问如果生活优越,吃饱穿暖谁会愿意去拼命、打仗呢。


北大炉炉


很多人都说,近代史告诉我们了一个永恒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其实,这样的道理一直体现在历史的各个阶段。五胡乱华虽然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但终究也阐释着只有强大才能平安的道理。

游牧民族与农耕文化之间的斗争,曾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将匈奴击溃,稳定了北方。但随着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天下陷于纷争,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开始乘虚内迁。

事实上,自汉代以来,就不断有胡人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内讧,爆发了八王之乱,使得晋朝国力急剧衰退。

自公元304年至439年,北方游牧民族在内迁的同时,先后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这些政权主要右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政权所建立,故称五胡十六国,这一阶段也被称作“五胡乱华”。

在此期间,十六个少数民族政权相互厮杀,彼此取代,使得北方大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五胡”占据着北方,企图南下吞并汉族政权,但由于实力相当,一时间又难分胜负,使得当时出现了大动荡的局面。

所谓导致“五胡乱华”的真实原因,其实就是中原王朝内讧,落后与游牧民族,使得对方趁虚而入,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有战争就有杀戮,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而且,兵役、赋税等负担,终究要落在百姓身上,因此,当时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另外,由于游牧民族始终奉行着崇尚强者的传统,以胜利者的姿态对被征服者实施奴役,与传统中原文化所崇尚的执政理念不同,因而也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封建礼法的作为。

正由于社会混乱、礼法混乱,同时造成了大动荡,故而史学界称这段历史为“五胡乱华”或“永嘉之乱”,也常用五胡十六国来代指这段历史。总之,出现这一历史悲剧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西晋的无能和腐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