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历史记载的满清官员都怕得要死?

卢金潮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必然会使用到一种所谓的法律手段,那就是——刑罚!

《大清律例》实际上是参照《大明律》制定的法律,关于对罪犯的处罚,采用笞、杖、徒、流、死五种法定方式。

关于死刑,中国自古就不缺酷刑,比如车裂、炮烙、剥皮、灌铅、凌迟等,到了清朝也仍然保留了腰斩、凌迟、枭首、戮尸等残酷方式。尤其是凌迟处死,也叫“千刀万剐”,比如太平天国北伐军将领林凤翔、李开芳,比如捻军首领张洛行、赖文光,比如清朝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江洋大盗康小八等。

还有比较惨的腰斩酷刑,雍正时期,科场舞弊案主犯俞鸿图被判腰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犯人。他临终前痛苦地在地上打滚,用手指头蘸着下半身的血,连写七个“惨”字,传到了雍正帝耳中,觉得实在残忍,于是废除了腰斩。

当然,这种废除腰斩的说法在《清史稿》中并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实际上,关于这些酷刑的废除是在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介入,清朝统治者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所以才废除了酷刑。

与这些酷刑同时废除的还有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在过去就是噩梦的形容词,如今很多人却很推崇,那就是量刑上次于死刑的刑罚——流放。

我们看清史剧往往会听到皇上这样说:

“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

很多人听说被发配宁古塔之后,往往选择了自杀,难道死都不怕的人,却怕流放?

关于流放,因朝代不同,称呼也不同,至少还有“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多种刑罚名称。

早在秦始皇时期就有了这种刑罚,比如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被秦始皇处死,同时株连四千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

这种另类的处罚在唐诗中也有体现,比如李德裕的《贬崖州司户道中》: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其实流放在清代之前也是很常见的,宋朝的苏东坡也是被流放到广州惠州。在宋朝,流放海南仅仅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级的处罚,但是也没有妨碍苏东坡,他积极融入到当地人生活,把这里当作第二家乡,甚至写下了“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的诗句。

还有一些明代的小说中也常提到流放刑罚,比如《水浒传》,讲的是宋代的事,林冲就是流放到沧州,这也是我们从小就熟知的。书中甚至提到,被流放的犯人脸上要刺字,比如“囚”字,这将伴随着犯人一生的耻辱。

那么作为封建统治者,他们为什么常用“流放”这种刑罚呢?

其实这种刑罚是结合中国的儒家思想的,也是统治者自诩的一种仁慈,叫:

“不忍刑杀,流之远方。”

以象征自己所施的是仁政,是慎刑,降低重刑实施率,减少手中的鲜血,塑造一种仁义之君的形象。

除了出于政治考虑之外,还有经济上的考虑,毕竟在以人为主要生产力的时代,一个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被发配的地区往往是贫瘠之地,生产力低下,人民愚昧,把这些罪犯发配过去,可以建设当地,增加当地的经济,加强文化交流。

流放作为一种统治的手段,自然还有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一种重要的作用。

对于流放地点,也是越偏远,环境越差的地方,最早的时候南方没有发展,发配之地往往是南方。等到了清朝时期,南方已经发展得很富裕了,相反的北方已经成为了落后的地方。

那么回到我们的题目,在清史剧中往往会提到一个地点,那就是流放宁古塔!

比如在《甄嬛传》中,甄远道及其家眷就被雍正帝亲口下令:

“甄远道及其家眷流放宁古塔!”

在《雍正王朝》中,刑部冤案一事,肖国兴也是被康熙帝下令流放到宁古塔。

而犯人一旦听到这种刑罚,往往闻之色变,甚至会在被流放之前自尽身亡,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于宁古塔,在大家的印象中仿佛是一个塔,其实不然,宁古塔是一个地名。它所在的位置差不多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其中“宁古”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六”,“塔”在满语中是“个”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六个”的意思,可不是六个塔哦。

吴兆骞之子吴桭臣,也是曾经被发配到宁古塔之人,他在《宁古塔纪略》中写道:

“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

宁古塔虽然是满洲人的龙兴之地,但总体来讲还是比较荒凉的。清朝的皇帝把犯人发配到这里来,一是这个地方比较偏远,属于大北方,苦寒之地。另外,这里的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发配到这里能起到惩罚作用。

比如王家祯在《研堂见闻杂录》中就写道:

“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再有就是,宁古塔也算是军事重镇,既然是重镇,那么就缺不了建设,建设就需要人。所以,一些脏活重活,或者一些其他人不愿意干的活,都交给了流放之人,而且这种需求还很大。

当然,如果真的到了宁古塔,也不至于生不如死,毕竟那里也有人类生存,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也读过关于北大荒的: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其实,真正让人生不如死的是流放宁古塔的过程:

“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也就是说整个流放的路途非常艰难,戴着刑具,一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还要克服严寒和猛兽,很多人还没走到宁古塔就一命呜呼了。

“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人间,至此者九死一生。”

但这些都不至于让大家闻宁古塔色变,真正让大家闻之色变的原因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叫吴兆骞。

吴兆骞就是曾经被发配到宁古塔之人,在宁古塔住了二三十年,也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可以说他活的还算惬意,比如他曾经写下:

“宁古塔时期,流人可以不当差,不纳粮,生活困难时,还能得到救济;流人们常常是官吏们的座上客,经常陪宴、陪饮……”

那么他应该作为一种正面例子来证明宁古塔不苦啊,为什么反而让大家更加恐惧宁古塔呢?

其实在这之前大家对宁古塔关注并不密切,也不知道宁古塔到底是怎么样的生活,反而是吴兆骞的诗歌让大家对宁古塔有所了解。但是吴兆骞本人,多次求助友人,历经坎坷,硬是回到了家乡,回来后也是水土不服,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这反倒演变成了一种观念,叫“吴兆骞”现象。

由于他是一个文化人,他的经历也就得到了传播,这时候的宁古塔就不再单是一种地名,而是象征着皇权。如果再有人被发配到宁古塔,这就是一种侮辱,文人可以不要命,可以不要财,但是不能没有骨气。发配宁古塔就成了一种没有骨气的象征,而且在当时那种安土重迁的观念下,人去了那里,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也就是说,在吴兆骞之前,人们对发配宁古塔还不敏感,而在吴兆骞之后,人们开始忌讳这个词。一方面确实不了解,另一方面则想当然的认为去了即使命没丢,那灵魂也丢了。

所以,一旦听到自己是被发配到宁古塔,很多人宁可自杀,也不愿意去,久而久之,宁古塔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悲惨之地!

杨角风发作


说起宁古塔,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宁古塔究竟指的是哪里?宁古塔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是清朝东北边境重要的军事重镇,常年有军队驻扎在此。但是,清朝的人宁愿去死,也不愿意流放到宁古塔,这是为什么呢?

在以前全球气候还没有变暖的时候,宁古塔这里一到冬天低温可达零下四十多度,说呵气成冰都不过分。每年从5月到10月人们可以外出,其他时间外面铺天盖地除了厚厚的大雪,其他什么也看不着,所以那的房子都修的很矮,就是为了保温取暖,否则就很容易冻死在那。

有的犯人过去的时候,身体还很健壮,到了宁古塔后,夏天还好,但一到冬天就不行了,在极寒的条件下,他们还要干活,犯人不愿意干活也得干,偷个懒就会被看守的官兵殴打。很多犯人不是累死在这,而是被打后受伤无人问津,感染致死。清朝的犯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后,不是冻死、饿死,就是被野兽吃了。

所以清朝的犯人不愿意去宁古塔,更多的是因为那里的环境太恶劣,去了就彻底回不来了。


在下刀掌门


现在许多人对宁古塔不熟悉,但是在清朝时,宁古塔却享有盛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清朝时宁古塔的历史。

宁古塔是地名,现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宁古塔在满语里是“六个”的意思,相传清太祖曾祖父福满的六个兄弟曾居住在这里,因而得名,也叫宁古贝勒塔。

在清朝时,朝廷为了更好地统治东北边疆地区,宁古塔就成了国防重镇,历来是军事要塞。

清朝时宁古塔的辖界很广,清廷在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时,其大部分土地被割让给了俄国,如现在俄罗斯的重要港口海参崴和纳霍德卡都原属于宁古塔辖区。

宁古塔还是满族的发源地,有许多满族人在此繁衍生息。所以宁古塔也是向清朝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根据地。后期更是成为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的转收点,与当时的盛京(今沈阳)齐名。

由此可见,宁古塔并不是弹丸之地,它在清朝时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宁古塔既然是满族发源地,在那里生活的满人也不少,而且又有戍边的官兵,为什么满清官员却认为宁古塔很可怕,而且还怕得要死呢?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宁古塔是流放的代名词

清朝的官员若是有罪被判流放,就会被送到宁古塔。

宁古塔成为流放之地,是从顺治年间开始的。那些罪不致死,被判流放的人押解到此,从此宁古塔就成为清朝流人的接收地。

“宁古塔”三个字从此像恶梦一样,让满清官员和文士们心惊胆战,唯恐沾身。

因为如果和宁古塔搭上边,就意味着获罪被流放。从此繁华落尽,财富、权利等如过眼烟云,也许终身都会在宁古塔凄苦度过。

所以满清官员认为宁古塔可怕,是因为其是流放之地,宁古塔成了流放的代名词。

2.去宁古塔的路途遥远,一路凶险

宁古塔在北疆,因当时交通不发达,从京城到宁古塔约四千多里。流人是不允许骑马和坐车的,只能带着罪夹步行,这样需要走四五个月。

而且越往北走越冷,流人身上的衣物不能抵御寒冷。长途跋涉让许多体弱的流人在半路上生病,所以病死率很高。

去往宁古塔的路上人烟稀少,有的甚至渺无人烟,常有虎狼出没。有不少流人运气不济被猛兽吃掉,所以真正能活着到宁古塔的流人不多。

虽然流放不是死罪,但如果被流放到宁古塔,一路上不但要历尽艰辛,受尽折磨,还有可能会丢掉性命,这比死罪还遭罪的流放,让满清的官员想想就会怕得要死。

3.宁古塔是苦寒绝地,冰冻期长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如此美的诗句,让人向往。可你真到宁古塔体验诗中的情景,就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了。

宁古塔冰冻期长,有的地方甚至常年冰封。那东北风如刀般刮得人脸生疼,身上的棉衣瞬间打透,让你从心里往外地冷。

现在全球变暖,现代人穿着保暖的羽绒服,住着暖气楼,在东北过冬都冻得不愿出去。何况还是小冰川时代的宁古塔呢?

在这泼水成冰的地方,当地人都得穿貂皮类的皮袄,住着烧得烫手的火炕的房子才能安然过冬。

而流人们缺衣少食,居无定所,在宁古塔这个苦寒之地,冬天就像人间炼狱一般。

清朝文人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宁古塔是苦寒绝地,流人一般都不适应,他们在生与死之间徘徊,这种堪比黄泉的炼狱生活,能不让人害怕吗?

4.生存条件恶劣,须自力更生

虽然清廷规定流人可以不当差,不纳粮,可是流人要生存下去,就得自力更生。在宁古塔如此恶劣的气候下要生存下来,实属不易。

衣食住行,原来很简单的事情,现在对流人来说都是大事。流人们首先要挣钱养活自己,但宁古塔适合流人们干的工作太少了。

宁古塔盛产人参、貂皮,但这些需到深山老林里才能得到。深山老林常有野兽出没,而流人们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没有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所以这条路行不通。

在宁古塔要自给自足,就要种地解决粮食问题。同样,种地也是流人的一大难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因为冰冻期长,每年只能种一茬地,如果没种好或天气原因,就有可能颗粒无收,让流人欲哭无泪。

宁古塔的苦寒之地,让流人的生存条件变得恶劣,这也是让人惧怕的原因。

综上所述,宁古塔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是流放地,被流放的人在那种苦寒之地,因不能适应,极少能生存下来。

宁古塔的寒和苦是流人必须要迈的槛,其堪比黄泉路。

宁古塔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人们对宁古塔产生惧怕心理,有的被流放的官员宁可选择自杀也不去宁古塔。在他们看来,与其受尽折磨而死,还不如自我了断。与宁古塔的严酷相比,死反倒是一种解脱。

所以宁古塔如猛兽一般,让养尊处优的满清官员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

宁古塔虽然可怕,但适者生存。有的流人把它当成第二故乡,在这片蛮荒的土地上,把文化和文明传播了下来。而宁古塔人对他们很尊重,待他们为座上宾。

流人的到来为宁古塔注入新鲜的血液,流人文化融入宁古塔文化,形成宁古塔特有的文化,被载入史册。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在很多清宫剧里面,皇帝对一些不忍杀的臣子,常以发配宁古塔论罪。那么这个宁古塔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呢?为何发配过去就是惩罚了呢?今天小妮子我就揭开宁古塔的神秘色彩。

宁古塔现位于黑龙江牡丹市下面的一个地方,是清朝东北边界的重要地带。黑龙江咱们知道吧,那寒冷不言而喻。何况那会没空调啊,被发配过去的奴隶估计连取暖的炭火也是没有的。当然也不是太可怕,黑龙江大家知道除了寒冷其实物产还是很丰富的,林业也发达,也不是不毛之地啊。而且那边飞禽走兽也很多,绝对不会饿死。

那为什么都吓死了呀?小妮子推测宁古塔路途遥远,押送犯人全靠步行,清朝定都北京。从北京去往黑龙江步行得多久啊?小妮子无聊查了下地图近1500公里开车要20个小时,步行的话。。。。。估计得2个月吧,然后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传递信息全凭人力,以讹传讹都说宁古塔可怕,这些人估计心理压力非常大,没到宁古塔有的郁郁而终,有的自杀身亡。清朝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宁古塔二十三年,不是也活下来了吗,还写了很多诗。


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翻译成白话就是宁古塔在距离辽东最北面,距离京都七八千公里(那会交通不发达很多路没开垦出来所以要绕远路,更要跋山涉水)。这个地方冰雪很厚,很少人会有踏足这里。

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这些诗词都加重了世人对宁古塔的恐惧色彩。

其实我觉得,这些被流放到此地的人,由于心理委屈,书信给亲人时当然会放大自己的苦痛,好让亲人为自己求情,希望得到皇帝饶恕。我觉得环境恶劣否全赖自身心态,自己心里快乐再苦也是乐,自己心里不舒服即使锦衣玉食也会感到度日如年吧。


你们说呢?欢迎和小妮子交流历史问题,码字不易,右上方点关注,尼采讲历史。


尼采讲历史


很多人都非常恐惧被分配到宁古塔,宁可下黄泉,不可入宁古塔之地。然而殊不知,宁古塔也有它独特的迷人之处,花开遍地之时,夕阳西下仍引得众人向往。

宁古塔到底是怎么来的?

宁古塔并非塔,而是六贝勒镇守的地方。据说六贝勒是韩普的六儿子,但却不入韩普的眼。韩普与人打仗,输于他人之手,却无缘无故怪罪于六儿子,觉得他是不祥之兆,便将他赶出家门。

六贝勒是一个有为青年,然而父亲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是扫把星,便将自己赶出了家门。内心非常痛苦,但却有不甘, 他下定决心要在外头闯出一片天地。

他一直游走于各地,寻找一处尚未被统治者统治之地建立起自己的部队。一日他走到了牡丹江下游,见这里发展落后,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并且相互残杀。

因为总是过着六亲不认的生活,因为鸡毛蒜皮之事而兄弟残杀,许多人希望有一个有为之人来统治这里。六贝勒来到这里之时,见一群老人在河边祈祷,便与他们闲聊。

老人将这里的一切告诉了他,并且他们希望上天能给他们派一个统治者,带领他们发展。六贝勒聪明睿智,编制谎言说他是上帝派来统治这里的神人。


虽然那些老人听着这个谎言半信半疑,但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安宁的生活,试总比不试的好。

有老人问,他将如何整治这里,六贝勒回答说他将立尊老爱幼规矩,修法度,重发展之时,见惯了这里野蛮年轻人互相残杀的老人们暗自佩服。

不过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想要立足必须要先立威。再加上本地本来就尚武,他就告诉所有人,但凡有不服的人,可以和他六贝勒比试。只要自己输一场,立刻转身走人。

各大力士自然不服,纷纷摩拳擦掌,想和他大干一场。随后六贝勒与他们一一比试,都将他们打败了,他便成为了这里的第一人物。

之前的老人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六贝勒,他从此在这里安家,带领这里的人共同狩猎,修城墙,习武艺,学法度,这个荒凉的地方逐渐发展起来,野蛮的人也逐渐变得文明。

而这个地方就叫宁古塔,也称六贝勒塔。

宁古塔多可怕?为何这么多人不愿意来?

宁古塔环境恶劣属实,但却也有它独特之处。宁古塔有新旧二城,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有关旧城记载曰:


“宁古塔旧城,……高丈余,周一里,东西各一门。”

东门外有茂密的森林,夏日至,夏风吹拂,叶子随风而动,依旧有绿色的气息。城东、城北、城西有平原,花开五月,遍野花红叶绿,漫步花海怡然自得。

当然这是因为现在全国都在开发,曾经的荒凉之地,早已经变得草木丰茂。因此从现在看来宁古塔环境也并非十分恶劣,那么为何犯人宁可死也不愿被发配到宁古塔呢?

其一:宁古塔有美景是不错,但这些美景却是后人所为。

在清朝时期,宁古塔这个地方环境十分恶劣。由于地处东北边疆,未到冬至便冰封四野。许多罪犯初来乍到,根本受不了寒风刺骨的东北气候。

对于犯人来说,他们没有可以避风的住处,在零下几十度的恶劣天气,没有取暖的设备,寒冷慢慢侵蚀到他们的骨头里去,这种痛苦比死还难受。

其二:犯人要过着最低贱的生活,他们需要做各种苦力活。

开荒种粮,抬石修墙,还要服侍主人起居生活,每天过着突破劳动强度极限的生活。而那里又缺乏粮食,食不果腹之事乃家常便饭,基本上就是一种奴隶。



其三,远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思乡之情如恶魔缠绕,日夜折磨着他们的身心。

宁古塔偏僻遥远,犯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这个不毛之地,一路上风餐露宿,寒风凛冽,大片大片的沼泽让人心生畏惧,有些人甚至饿死或者累死途中,所以宁古塔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噩梦。

过得惨不惨并不是以主人是否虐待他们为标准,披甲人也还算有人性,对这些犯人并非不是打就是杀。

但被发配到这里的犯人在最偏远的地区,过着最恶劣的生活,思乡之情魂牵梦萦,而体力劳动日日超支。

被发配的犯人如同陷入沼泽泥潭中,充满着恐惧与无力,这种身心受到摧残的生活让人生不如死,谁又愿意去呢?

至于上面所说的披甲人,是因为有句话叫做:“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披甲人的地位界限于奴隶和军人之间,平时的任务是开荒耕地,打仗的时候需要披装上阵。


史之策


看过甄嬛传的都应该记得甄嬛的父亲被皇上发配到宁古塔,甄嬛哭着说父亲年岁已高,宁古塔苦寒之地,父亲身体可能吃不消。

皇帝动不动就发配罪臣到宁古塔,宁古塔到底是哪里?

宁古塔就是今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清朝时,这里曾是东北边疆的驻地。

传说清朝时被派遣或者发配到宁古塔的人,可以说是个个都难逃一死,所以清朝时的官员无一想被发配到宁古塔。

有人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宁古塔可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常常有野兽出没,还有大面积的沼泽地,所以有些人在去往宁古塔的路上,就已经命丧黄泉。

保住命到达宁古塔的,也是走进了人间炼狱。还经常听到古装戏里说“给披甲人为奴”,其实就是给士兵们当奴隶。

假如被流放的人多了,那些奴隶就会被卖掉换牛换马,或者在庄园里做苦力,这也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犯人还要受恶劣天气的折磨。因为宁古塔位于东北边境,常年冰雪覆盖,温度极低。

清朝时还有一种不近人情的刑罚:连坐。就是一人犯法,全家都要受罚。这时候如果全家人被发配到宁古塔,有很大一部分人宁可自尽,也不愿前去宁古塔。

可想而知,宁古塔在古人眼里有多么可怕了。


有书博物馆


宁古塔有多可怕?犯人宁愿死,也不愿去的鬼地方。有去无回,出了名的“魔鬼之地”。

作为一个骨灰级历史控,峰子哥来聊聊清朝史上最魔性的地方——宁古塔。


宁古塔的玄妙之处,在于宁古塔虽叫塔,却不是塔,也没有塔,没有像雷峰塔镇压白蛇那样的凄美传说,只有令无数人毛骨悚然的地狱嘶吼。宁古塔,最早见于《清太祖实录》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

明朝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于1661年被流放宁古塔。

宁古塔,这个魔性十足的地方,其恐惧之名,在满清时期步入巅峰。

在清宫剧中,经常会看到一个类似情节:大臣犯法,或惹怒皇帝,皇帝下旨将罪臣及家眷发配流放,给披甲人为奴。而这个流放的地点,正是“死亡之地”宁古塔。

罪臣们一旦听说将被流放到这里,无不魂飞魄散,头皮发麻,光“宁古塔”这三个字,都足以令很多人胆裂。

很多罪员宁愿去死,有的宁愿自尽于狱中,也不愿去那个鬼地方。

宁古塔不是塔,连个塔影儿都没有,它是一个地名。

宁古塔(满语:ᠨᡳᠩᡤᡠᡨᠠ,转写:ningguta),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范围,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满清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为清代吉林三边之首(宁古塔、三姓、珲春)。(后来其辖域缩小,有旧城遗址。)

宁古塔,源自宁古台,意思是“六个”,本来并无异议,但后来竟与清太祖的“六祖”联系起来。相传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曾居此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

清人称其:“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

《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它是东北边塞的一个重镇,它是满清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后来移驻吉林乌拉,它是满清专门流放罪犯的场所。

宁古塔,与今天不同的是,清朝的时候,这里尚属“苦寒之地”,地广人稀,大多为驻军,生存条件非常恶劣。

当时中原地区的很多犯人,被发配到这里时,水土不服,吃不饱,穿不暖,日日饱受折磨,不堪其苦,加之肉体摧残,精神绝望,很快死翘翘了。

清军入关后,宁古塔作为管辖三省的军事重镇,设立“宁古塔将军”一职(相当于现代的大军区),主要任务是防卫边境。

宁古塔将军驻地虽移走,但宁古塔位置仍至关重要,它是满清控制黑龙江流域的重要战略要地,不但管辖和保卫着整个黑龙江流域,还负责向流域内的居民收取贡赋。

那里地广人少,但有大量的满清驻军,即披甲人。满清将那些犯官及其家属流放到宁古塔,分配给披甲人为奴,服苦役。

宁古塔,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北边,天气极为寒冷,最典型的“撒水成冰”,在今天这里零下二十几度很常见。

然而,清朝时期的东北,比今天更寒冷。因为当时正处小冰川期,不像今天全球在变暖。发配路途遥远,没有御寒衣物,很多犯人,走不到宁古塔,小命就丢半道上了。

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犯人,每天都干很多重苦力活,时常还有皮鞭加身,而且除了冬天,基本全年无休。

然而最难熬的就是冬天了,天气严寒,缺衣少食,住宿简陋,生病得不到医治,那些养尊处优惯了的犯官及家眷们,哪里能受得了这份苦。

劳累、饥饿、寒冷、住草棚.....这些都成为他们的催命符,没有几个能熬得住的。

有权有势、生活优渥的大臣,昨天还在翻云覆雨,不料一夜之间,满门巨变,从天上掉到地上,官员及如花美眷,统统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冰寒之地。

男人给披甲人为奴,没有尊严没有地位,像牲口一样,女人则充作官妓供披甲人淫乐。(关注“峰子奇观”,以后有趣历史随时推送!)

因宁古塔远离中原,当时地广人少,生存条件恶劣,集市贸易不发达,妓院更是鲜有。

清朝为安抚军心,振作边关士气,特地开设了官妓和军妓,专供边塞将官们解决生理需求。

当时由于没有人愿意去那个地方,甚至连妓院都愿意去,清王朝只好将犯官的家眷妻女,收入官妓籍,发配宁古塔。

其实发配到这里的女人,比男人更惨。

很多如花似玉的官眷夫人、官家千金、丫环,发配到这里时,面对如狼似虎、粗鲁野蛮的大兵,可想而知,简直生不如死,很多女人不堪其辱,很快香消玉殒。

有些正值花样芳龄的官家小姐,刚到含苞待放的年纪,还不谙世事,遇到胡子拉碴的老兵痞,吓得花容失色,却又无法挣脱命运。

古代女人把“贞操、贞洁”看得重如性命,女人失贞不仅被家族唾弃,死后也不能葬入祖坟,成为孤魂野鬼,孩子也会因这样的母亲而一生蒙羞,甚至对后人官声和仕途都有影响。

因此,这就导致大部分女人,宁可死也不愿意受辱,或者受辱之后,选择自尽。

其实,当时犯人一旦来到宁古塔这个鬼地方,已经不能算是个“人”了,尊严丧尽,生不如死,一直耗到你油尽灯枯,精神和肉体上持久饱受双重折磨。

想翻身几无可能,那种心理上的落差,那种尊严感被唾弃造成的威慑,才是无数犯人畏惧被发配到宁古塔的重要原因。

总结一下,古时宁古塔的可怕之处,一是气候和生存条件恶劣;二是饱受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三是一眼望到头的未来,翻身无望,心死绝望。

最后,峰子哥想说一句话:最大的恐惧,不是来自肉体的摧残,而是来自精神深处的胆颤。

就像砍头,恐惧的不是刀,也不是头,更不是砍,而是未砍又将要砍下的那一刻。而到了变态的宁古塔,犯人每天随时都可能面临着死亡。岂能不怕啊!


峰子奇观



宁古塔,有多可怕?

你可能想不到有多可怕的可怕,一句话,要命,可怕不?

一、清朝大臣官员人犯,一听皇帝发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莫不魂飞天外,虽蒙皇恩浩荡,赦免不杀活命之恩!

但与杀头并无什么区别,发配宁古塔,生不如死,真的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二、宁古塔,既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之宁安县级市,今日本地人自豪的称之为人类宜居幸福安康之地。

清朝顺治十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镇守此地,康熙元年设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衙门。

康熙十五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衙门,迁治吉林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改称吉林将军,宁古塔改置副都统衙门。


宁古塔,与塔没有任何关系,是满语“六个”的意思,据说,早期有清朝皇室祖先兄弟六人居住生活于此而得名,你看,偌大的地方,仅有六个人!

有清一朝,东北被满清皇室视为祖基龙兴之地,满人入主中原,大量进入北京及全国各地,但严禁汉人移民进入东北。

因而致原本就人口不多的东北人口骤降,尤其偏远的宁古塔一带,虽然不再是六个人,但也是人烟稀少,更是荒凉不堪,狼虫虎豹出没其间,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当时条件下,实在不宜人居。



宁古塔,地处边远荒僻,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加之长达半年冬季,常达零下30度极端寒冷的暴风雪肆虐的恶劣气候,夏季出奇大的蚊虫叮咬,基础生活设施极端简陋,衣食住行皆与关内生活无法比拟,令人很难适应,大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三、宁古塔,艰苦生活环境之外,加上发配宁古塔,路途遥远艰险,有的押解差役为逃避遥远艰苦旅途,甚至做掉人犯,以病死复差。

既使押解差役良心尚存,沿途野兽袭扰吞食之险仍在。

甚有传言,饥民争相杀戮人犯食之果腹,发配人犯甚至多有未达宁古塔,而死于苍茫遥远的危险旅途,能否到达宁古塔是个未知数,可想而知。



因而,清朝发配人犯一听“发配宁古塔”之言。与宋代人犯闻听“发配沙门岛”一样,顿时万念俱灰。

发配宁古塔,九死一生,生还机会缈茫,令人不寒而慄,大有生不如死之感,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可不可怕?

奈何!奈若何!


z山海


实际上宁古塔不可怕,当时的宁古塔只是一个军区,这个军区的司令部设在现在吉林省北部,在现在镜泊湖附近,还没到黑龙江。要说气候还没黑龙江纬度高,黑龙江都能住那么多人,宁古塔肯定是还不至于冷死人。当时的清军有设宁古塔将军,也叫黑龙江将军,与盛京将军并列,负责辖区在吉林北部到黑龙江以及瑷珲城六十屯地区大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兵源总数在13000人左右,常年驻扎在当地,除此之外,还有大约10多万的屯垦军户为这支部队提供后勤补给,也就是类似现代建设兵团,而这些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实际上就是成为这些边军的军户。

不过呢,可怕的是那一句给披甲人为奴,这基本上就是军妓了!在当时,由于宁古塔远离中原,这使得中原人根本不会想着去北方做生意,也没有妓院。清朝官府为了安抚军心,让这些边关守军能够振作士气,特别开设了官妓军妓,专门给这些边军解决生理需求。由于没有人愿意来,那么清朝官方就会把那些罪犯的妻女家属给没入官籍当妓女给押送到宁古塔来。在清朝时候把贞操看得很严重,只要女人失贞那么是不能被家人接受的也入不了祖坟,所以导致大部分女的是宁可死也不愿意受辱。


优己


宁古塔没有塔,宁古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就是六兄弟,据说就是指努尔哈赤的父辈六人,也叫六祖城。是清朝的发家地。

它有什么恐怖的呢?

其实就是冷嘛,偏僻嘛。是谓: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天寒地冻,不是人呆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被发配到了宁古塔,说明你犯事了,而且事比较大,很难翻盘,更可能死在异国他乡,想一下,昨天还是灯红酒绿,小翠小蝶的,今天就要戴上铐子,送到关外去流放,那吓不吓人。

这是跟本身的地位有关的。你要本来就是一个穷人,送到宁古塔,说不定还是一条活路呢。以前清朝人搞柳条关,是不允许人进去的,所以才叫闯关东。

看一下,曾经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

张缙彦,河南新乡人,明朝的兵部尚书,清兵入关后投降,后面因为替人作序,惹上了文字狱,全家发配宁古塔,去了之后,似乎适应得挺好,跟同样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江苏吴江诗人吴兆骞以及安徽桐城人方拱乾一起喝酒嗨皮:朝夕相对,欢若一家。

张缙彦还搞自助游,去参观了渤海国故都遗址,写了一篇《东京》,还跟一群人在当地搞诗社。算是黑龙江第一个诗人组织。叫七子诗会。到了康熙年间,老死在了宁古塔。

还有吴兆骞,他来到这里时,对这里很悲观,写信告诉家人: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主要是冷, 另一个生活无着落,后面他当了教书先生,开始好起来了。二十三年以后,因为写诗出名了,认识他的人多,求情的也多,最终被康熙放了回来,结果他已经习惯了东北的冷空气,回到家乡南方,对温暖湿润的环境还不适应,回来就生病,回来三年,生病不断,最终病死。

还有方拱乾,他后面是捐钱赎罪,早就回来了,但把钱花光后,一辈子受穷,他还写了一本书叫《宁古塔志》,就描写了宁古塔。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四时皆如冬,八月雪,其常也。

男子率数妇,多则以十。(一个人可以娶十个老婆)

最后,他总结: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那宁古塔到底在哪呢?

宁古塔大佬叫宁古塔将军。辖地很广,现在的海参崴这个天然海港以前属宁古塔将军管。宁古塔将军的任务还有去库页岛收皮子。在清末的时候,清国败家子把祖地都割了给人家。

而宁古塔将军的驻地倒还在中国。就是现在的黑龙江海林市。

海林市怎么样呢?

好得不得了啦。这里现在是旅游城市。

中国雪乡

中国虎乡

中国猴头菇之乡

要看老虎有东北虎养殖基地,要滑雪有八一高山滑雪场,要看雪有雪村,《智取威虎山》的外景拍摄地也在这里。有杨子荣纪念馆等等。

可以说,现在想被“流放”去,得自己掏钱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