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行万里路,踏万朵槐花,在甘肃平凉崇信县看到这棵3200的古槐树。就像是世界将给成人听的童话。

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在宁静的乡间的一颗树,上溯三千二百年,时间的触角便直抵商代晚期,又为什么这颗古老的槐树长在了这里?

一棵树上的丰富变化表现在它枝干的形态上,有开有合,有形有势,有拱有立,有断有连。古人写树,要把其反正阴阳,各自面目写得生动有致。古人画树,四指、五指、三指,皆随其腕转,与肘伸去缩来,齐并一力。

小山丘的最顶端,矗立着这棵树。粗旷、刚劲、雄厚,这是这颗3200年树龄的老槐树的具象表现,但是移情入景,作为一份寄托,尚且年轻的我,看到的却是“你侬我侬”。我看到的是一棵树对世间的爱,是爱也是爱的缺乏;我看到的是真相,而真相之中也有密不可分的虚实;我看到的是它对人内心的填补,人是无论如何活不到这么长久的。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如果说疏柳嫩竹表现的是空寂、婉约和细腻,这颗老槐树象征着的大概是无限的力量。3200岁的它浓荫遮蔽,生气盎然,生发之机,充斥天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天地造化展现在人类面前。谦逊无争,又充满细节,从花到果,从形状,到气味。太老的树当然有树神,树神只是一种幻觉,还是真的存在,只有你走近了才知道。

老槐树的周围有一片空地,春天它为小鸟提供一个筑巢的空间,夏天它投出一片阴凉。树干向上盘曲伸展,几乎长成一个完美的螺旋形。这棵树想必是鸟的最爱,在鸟儿们心里有着无可取代的位置,所以鸟为它衔来各种各样的种子。有一回,从里面长出来一棵玉米苗,秆子蹿得老高。不久,这棵树主干分八大主枝的树上寄生着杨树、花椒、五倍子和小麦、玉米等9种植物。

周围地形似灵龟,群山环抱,石崖壁立,峰高入云,草木葱茏,古槐居背。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经千年的风霜打磨,任世事如何变迁,这么多年的古槐树得以保存下来。

甘肃崇信县锦屏镇关河村,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人,相传唐初李世民西征时,在圻墌城打败了西秦霸王薛举,其残兵败将沿经河、汭逃审,溃退到崇信峡口一带,据险死守。战前,敬德曾在此树上拴过马,在树前的坪地上操练过士兵。此次大战,以唐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扫清了唐王李世民西征的障碍。相传获胜的原因就是这颗神树在冥冥之中相助的结果。

在清代的时候,有村民把这棵古槐15贯钱卖给了外地人,当地就有一家姓赵的人家不同意,他就找了三户人家凑了15贯钱把这棵古树赎了回来。后来在1985年,铜成中学的桌椅凳子十分紧缺,村民把槐树800元卖给了铜城中学,在人们开始砍伐树的时候呢,树上流出了汁液,而流出的汁液却是红色的汁液,所以吓得伐树人仓皇逃跑了。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现在当地人在3200年历史的古槐王旁种了很多槐花,养了蜜蜂,这棵古槐树自然是人们心中的从树梢到树根都充满传说的神圣之树。

曾遭受过损害,却生存下来了,一直屹立到千年后,长成这片土地最大的一棵树。人们把它叫“坚毅的象征”,一切美好和坚毅因为树的无私,因树的宽容因一场3000年的约定而存在着。在甘肃平凉的崇信锦屏镇,你看到这棵树,你的心被美撞了一下。

你想到电影《怦然心动》,一对男孩女孩坐在一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上,怦然,不仅心动,故事从这一棵树开始,讲述的不单单是爱情。“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在上面的感觉。”电影里爱爬上树看风景的朱莉,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秘密,纷繁的尘世生活里,纯真的她有很多别人不屑一顾的朴实,而别人的世界也有着很多她不能理解的冷漠,唯有这棵不言不语的树,忠实地倾听着她的心声,默默地包容着她的所有。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创造奇迹,也是为了见到奇迹。你无法知道,我们经历过什么,才换来这一次的旅程,这一次的遇见。若是灵感枯竭,你可以到平凉的华夏古槐王来看树。粗壮、遒劲的树干和繁密遮天的树盖。

在这棵树身上,你会想到戏曲《天仙配》中便有在槐树下判定婚事,后又送子于槐下的桥段。槐树被视为吉祥之树,向有“灵星之精”美誉,并且有“公断诉讼之能”,因此,便产生了不少“树槐听讼其下”的故事。

一个村庄里,那么多人离开山间老家,也有那么多人一代代生活了下来,而这棵树,它在,它让人觉得几千年的生活不过眨眼之间,眨眼之间却又是3200多年岁月的仪式感。人的来来去去都不过是为了不留遗憾。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晚唐大诗人、花间词代表人物之一韦庄在《惊秋》一诗中写道:“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韦庄在大唐王朝崩溃后,虽出任过五代前蜀小朝廷的宰相,但功名之路相当坎坷,在唐朝时,屡试不第,六十岁时才考中进士,他的望槐而感怀。

晚唐著名诗僧齐已在《答长沙丁秀才书》中写道:“月月便车奔帝阙,年年贡士过荆台,如何三度槐花落,未见故人携卷来。”虽寄身僧庐,却并未放下俗事,即便自己放下了,也替他人放不下。在槐花变黄季节,诗僧为携卷赶考的秀才写下“槐花落”。

苏东坡更是在咏槐而咏怀中推出千古名句,这便是《和董传留别》一诗的前半部分,“粗僧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它托人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神秘的事。醒过神来,一时也恍惚了——那里真有一棵老槐树吗?就这样,许多分钟后,我非常疑心,这不过是一个虚构的片刻。

在平凉,在这颗华夏古槐王下。望槐而感怀,有刹那的出神,想象出这棵在时代惶惶的快进中,侥幸凝滞在外,它的与时迁移,和我们的与时俱进,我们的博物和它的应物。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世界的流变,虚己,应物,而后行,想必,我此刻就如一个苹果或一颗桃或一个杏子一般被树牢牢地记在了它的年轮里。

回家的时候,我到果树市场里,也买一棵树在院子里的空地种下,活到3200年大概是一种奢望,但是有一棵树有一个自己,在一对一的情境里,仿佛在对一个朋友或情人说话,但更多的是向自己提问——有一天我也要为别人留下一片树荫、一段灵感,给予一些积攒多年的能量的吧。

甘肃平凉古槐王,3200年, 全中国树龄最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