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的“守护神”荆门二医付士银

付士银,荆门二医儿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2年来,他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永远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功,对新生儿及儿科疾病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于每个患儿。他依靠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儿童健康的“守护神”荆门二医付士银
儿童健康的“守护神”荆门二医付士银
儿童健康的“守护神”荆门二医付士银

这里是护佑幼小生命的温暖地带,这里的每一天,都在上演着触及心灵的温暖,这就是——儿科。面对着不会表述的小患者,付士银明白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坚守,“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不再是简单的词语,而是身体力行的诠释!

“宝宝,看我手里这是什么?我们来打个电话吧!”付士银熟练地拿起听诊器,轻轻地把听筒贴到孩子胸前,仔细做起了检查,并满脸带着慈爱的微笑。这样的场景,付士银每天重复无数次。

“多数患儿不会具体表达自己的诉求,我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想方设法安抚患儿,并保持笑容逗他们,这样才能让他们配合我……”付士银说,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因为孩子不善于表达,多数情况下需要医生根据丰富的经验和孩子的表象来判断病情,风险和压力极大。

有一次,付士银在新生儿科接诊了一对不满28周的双胞胎早产儿,体重均不到1kg。患儿刚出生不久,出现呼吸、消化及感染等多方面症状,他当机立断给患儿使用了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由于患儿病情较重,仍不稳定。当时,付士银担心患儿安危,连续几天都没有回家,每天晚上守护在温箱旁。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儿病情日渐好转,付士银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工作中,付士银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以及要求百问不烦、百听不厌,对待患者,不论其家庭贫富、地位高低,也不论关系亲疏,他都一视同仁。

2015年,一位宝宝因两次不同的病情被家长带到二医儿科找付士银就诊,付士银以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这位家长的认可。

第一次,未满月的宝宝因腹胀就诊,起初家长以为要进行各种检查而花费不少,结果付士银在了解宝宝相关情况后,为其开了一瓶益生菌,共花费30多元,并叮嘱家长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频繁太饱,几天后,宝宝的腹胀症状消除;

第二次,已3个多月的宝宝因咳嗽一个多月,付士银观察到宝宝的精神状态和胃口都很好,建议服药治疗,遂开了30多元的药回家服用,并嘱咐家长,服药治疗过程较慢,不能着急,不要让宝宝受凉,要多喝温水。

后来,宝宝痊愈后,这位家长在网上发贴对付士银的仁心仁术称赞不已:“现在真的太少遇到这么细心的医生了,问了病情还问平时的喂养护理情况,并安慰我们不要紧张。我们全家都很信赖付医生的医德医术,希望这样细心的好医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扬。”

“作为一个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一份责任心、一份爱心、一份耐心,才能无愧于这个神圣的职业。”付士银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他甘心做好他们的“守护神”。

付士银对待每位患儿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贴心,让患儿家属感到特别温暖。他告诉笔者,自己从医这么多年来,一直把医生这个职业当作一种信仰,不忘初心,不觉其苦,无论多苦多累,始终如一。正是有了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临床带教老师,2014年被评为荆门市卫生计生系统优质服务先进个人。

在付士银的世界里,除了给患者看病就是继续钻研业务。由于他勤奋好学,曾多次被派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和新生儿科进修,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新动态、新理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就这样,付士银以一颗朴实无华的“为人父母心”,真情为民的“医者初心”,精益求精的“医学恒心”,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医患情深、大爱无疆的感人乐章,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医生的良好形象。(廖亮 郑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