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有多少冷知识?

史实风云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危险的厕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堪称惨绝人寰,大抵相当于几百万人用现代武器打古典战争,最后抗不住伤亡的对手只能挖堑壕对峙。号称绞肉机的索姆河战役就是这时候上演的,两边从1916年7月1日死磕到11月18日,足足伤亡130万人。

战役的漫长和惨烈并没有阻止欧洲逗逼们开脑洞,连一直死板的德国佬都开始走下三路。比如他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英国佬有个习惯,每天7点起床后第一件事儿是组团去厕所蹲坑,还聊天增进友谊。

英军阵地一般都修建的很有章法,堑壕的厕所虽然分散,但大多集中在右侧。于是德国佬就开始了每天日常的炸屎大作战,清晨必然炮轰英军厕所一小时,炸的英国佬苦不堪言,即使不去厕所的人也得领略漫天飞翔的恐怖......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新发的靴子

被巨量便便折磨到神经衰弱的英国佬只好学习印度人,随便找个地方就放飞自我,时间长了以后,整个阵地都弥漫着恐怖气味,仿佛回到1858年的伦敦。这并不是英军无法忍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伤亡还是太惨重了。

士兵死掉太多自然就得有新兵补充,新兵来了自然就要发新装备,可是他们硬如钢铁的新靴子简直让人欲仙欲死。这时候老兵就会给他们指引,往靴子上尿尿就行,几泡尿后靴子就软了,可是气味就实在感人......

另外在堑壕里尿液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比如给过热的枪管降温,在比如在毒气攻击时尿湿手帕捂住口鼻。那帮刚刚走出校门的小英国佬就这样从格调奇高的绅士变成了一群专走下三路的逗逼......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惨烈的空战

索姆河战役那会儿双方其实已经有空军了,只不过很多时候那些螺旋桨飞机只是用来侦查对方阵地,要么就是往里面扔点毒气弹之类的。时间长了两边的飞机经常会遇到,在缺乏日本鬼子的神风精神下,他们想尽了办法干掉对方。

最初他们在飞机上架起来机枪,可很快就发现打中对方之前经常会先打中自己硕大的螺旋桨。之后他们又觉得手枪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单手开飞机总归是个难题,而且很难瞄准对方。

最后两边不约而同的找到了杀手锏,他们每次空战的时候都朝对面扔板砖,空中流氓的战斗就是这么市井!对了,据说有些真正的高手是用飞刀的,只是下面陆军的危险系数就呈几何倍数上升了......

毁三观的索姆河战役——成分复杂的英军

事实上如果你在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阵地找一个纯粹的英格兰是很困难的,那会大英帝国还不像现在这么逗逼,他们还能自称日不落来着。所以一战中的英军可谓来自五湖四海,可惜也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汇聚在一起。

这群人里包括还在说法语的加拿大人(魁北克地区大量法裔移民)、和英国关系险恶的南非人、被冻成死狗的澳大利亚人、被甘地老头忽悠来的印度人,另外还有新西兰人,以及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

这么大群乱七八糟的士兵混在一起的日子可想而知,他们非但没有培养出什么战斗友谊,反而成天闹内讧。比如某澳大利亚士兵嘲笑穿女士连裤袜保暖的苏格兰士兵被群殴后找来南非大哥报仇事情.....嗯.....天佑吾王......


历史吐槽机


1 一百多年前,中美贸易战就爆发了,大清帝国的李鸿章于当地时间1896年8月28日到达纽约,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谈到了今天2018年,一百多年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没有变的就是美国的霸道!

2 乾隆和华盛顿都是死于1799年,两人去世 的时间相同,但是乾隆给你的感觉就是遥远的古代人,华盛顿就是离我们不远的现代人。

3 蒙娜丽莎别看她笑的那么好看,其实她的牙齿是掉光的,法国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是三个残疾人:无头胜利女神像,断臂的维纳斯、没牙的蒙娜丽莎。

4 康有为和梁启超说的是广东话,和光绪皇帝交流有严重障碍,听不懂的时候甚至用手来比划,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变法顺利你得先学会标准的普通话啊。

5 特朗普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演员,跑龙套 跑了20 年,出演的作品竟然有43 部,不过他的戏路都比较窄,演的角色除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就是亿万富翁、超级大富翁…… 而且,基本只会本色演出,在剧中都演自己,角色的名字都是 Donald Trump,最有名的龙套是《小鬼当家2》。

6 著名才女林徽因的牙齿是不齐的,如果有现在的整牙技术,相信容貌会更胜一筹,什么天使宝贝都不用比。

7 希特勒曾经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是的你没有看错,是和平奖,希特勒是193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8 最早出现在《时代周刊》的中国第一人是吴佩孚,被称为中国最强者,以及最有可能结束民国纷乱局面统一中国之人。

9 目前为止,登上月球的一共有12个人,但是大家只知道第一次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这十二个人分别是

尼尔·阿姆斯特朗 - 阿波罗11号 - 1969年7月

巴兹·奥尔德林 - 阿波罗11号 - 1969年7月

皮特·康拉德 - 阿波罗12号 - 1969年11月

艾伦·宾 - 阿波罗12号 - 1969年11月

艾伦·谢泼德 - 阿波罗14号 - 1971年2月

艾德加·米切尔 - 阿波罗14号 - 1971年2月

大卫·斯科特 - 阿波罗15号 - 1971年7月

詹姆斯·艾尔文 - 阿波罗15号 - 1971年7月

约翰·杨 - 阿波罗16号 - 1972年4月

查尔斯·杜克 - 阿波罗16号 - 1972年4月

尤金·塞尔南 - 阿波罗17号 - 1972年12月

哈里森·施密特 - 阿波罗17号 - 1972年12月

如有异议,欢迎评论指正!





历史士多店


1,大家知道二战时,犹太人在中国的内东北有个臭名昭著的河豚鱼计划,准备在东北建立一个犹太国。

2. 美国第 10 任总统约翰·泰勒(John Tyler)生于 1870 年,现在他还有两个孙子活着。

3. 玛丽莲·梦露和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是同年生的。

4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愁。这么潇洒霸气的诗,作者是大汉奸汪精卫。


逍遥小书生


我想细心的观众在看《宰相刘罗锅》或者《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时候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自称“奴才”而纪晓岚和刘墉却称“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小时候以为是编剧故意丑化和珅,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而且这里面的学问大的很。

在很久以前,“奴才”一词本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一句骂人的话,亦为无用之人只配为奴。但是,在当时的中原却并没有这种说法,奴才一词虽还有鄙视的意思,却在清朝的典章制度中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奏章,如果是满城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为臣,汉臣如果自称奴才就算是冒称,就是说汉人自称奴才是不够资格的。



1773年,满臣天宝和汉臣马仁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举舞弊作案的奏折,因为天宝的名字在前,马仁孔便和他一起自称为奴才,乾隆皇帝看到之后却大为恼火,斥责马仁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皇帝做了规定:凡是满汉诸臣会奏折一律称臣,这个规定目的就是不让汉臣称奴才,为此宁肯让满臣迁就汉臣也称臣。


满人在入关以前大体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式过渡的社会,虽然占据了中原,但奴隶制的胎记并未完全褪去,即使到了晚清,满洲人内部仍保持着很浓厚的奴隶制习俗,主仆之间等级森严,这个习惯反映到典章制度上,便是汉臣要上报奏折时要称臣。满城泽自称奴才,不仅表示对自己是皇上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上的家奴。而且汉臣则没有满族人的传统,所以也就只能以臣子的身份也就不能称奴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仁龙奏折时自称奴才,便被认为是冒称。


在满族人的观念里,奴才要比臣金贵的多,奴才实际上是一种满足人主仆之间的自家称呼,而非自家人的汉人则没有这个资格这样称呼的。 鲁迅先生在自己杂文《隔膜》里说过一段话也印证了这个问题,他说:满洲人自己,就严格分着主仆,大臣奏事,必须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是因为“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佳名的,其实之所以有别于满人的奴才,其位还下于奴才数等。


佳宁谈历史


说起近代历史的冷知识真的还不少,如“艳电”为何叫艳电、马桶将军、张学良属下为何称其为“少帅”……


“艳电”为何叫艳电

上个世纪38年12月29日,林柏生不顾孟余的反对,在香港代表汪兆铭发电蒋介石声明,自己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也就是说林柏生公开与重庆决裂,选择对日妥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艳电”事件,“艳电”同时也是汪精卫公开卖国向日本倒戈的一大铁证。

艳电之所以称为艳电,因为当时为了在发电报的时候节省字数,采用韵目代日的办法,二十九日对应的就是“艳”字,所以“艳电”由此得名。



马桶将军

说起王怀庆这个人吧,他真的和厕所离不开,就以他在北京公馆里的“办公室厕所”说起吧。他在办公室的正中间设立一张“大便椅”,在“大便椅”前面设立办公桌,每次召集下属时,王怀庆都会在发便椅上坐数个小时,一边上着厕所一边处理公务。

可以说马桶和王怀庆简直就是形影不离,无论王怀庆在什么地方,都要带着他那一具漆红烫金上面写着斗大的“王”字的马桶。就算是行军打仗,也会安排一个班的人抬着马桶随行,甚至到了后来人们只要看见马桶就知道这是谁的队伍了,“马桶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啊!




张学良属下为何称其为“少帅”

这件事情要从吴佩孚说起,吴佩孚凭借着自己赫赫战功,很快成为曹锟麾下的顶梁柱,自然的有了权势的吴佩孚便被人们称为“吴大帅”,曹锟则升了一级成了“老帅”。


当时的张作霖一开始也称“大帅”的,但吴佩孚称“大帅”后,这让张作霖很是不屑,都是“大帅”岂不是乱了“辈分”,于是张作霖便把自己从“大帅”晋级为“老帅”。就这样相对应的张学良便被称为“少帅”。

好了,关于近代历史的冷知识,看官们还知道哪些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哦~


像素说历史


美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皇帝”?

正文

提起“皇帝”一词,大家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汉武这些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记忆中,“皇帝”这个名词是专属于中国帝制时期的。可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竟然也出现过一位“皇帝”。今天局长就带大家来了解下这段历史。

在太平洋的海岸,有一座连接着旧金山和金门海峡的大桥,它曾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它就是著名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大桥其中一块桥梁上悬挂有一块启示牌,上面这样写道:“旅行者,请停步并感谢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一八五九至一八八零在位)他有先见之明,构想并下令在旧金山海湾建桥。”

诺顿一世,全名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Joshua Abraham Norton)1818年2月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在当“皇帝”之前,诺顿一直是一位擅于做生意的商人。据记载,1849年诺顿父亲去世,诺顿从父亲的遗产中得到了4万美金。在此后的四年里,他迁往旧金山,经过投资房地产和进口中国的大米到美国,使自己的资产迅速增长为25万美金。不过。这也是其经商生涯的巅峰了。

没过多久,由于当时的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导致中国国内急需粮食,从而国内的大米无法出口,美国的米价随之飙升,由原来的每磅4美分涨到了36美分。他听说有一艘从秘鲁开来的货船载有将近百吨的米,于是将其全部买下,希望达成垄断的目的。可曾想到,没过多久又有一艘船驶入美国,供给的增长导致了价格迅速的回落。就是在这次生意中,诺顿宣告破产。从此开启了自己作为“皇帝”的一生。

……

“根据大多数的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请求,我约书亚·诺顿,从前居住在亚高那海湾的好望角,最近九年零十个月居位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宣布和自封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我并且任命德性之当局,特此下令于2月第1天,不同联邦的代表聚集在这个城市之音乐厅。接着,立即改变联邦现有的法律,改良奴役国家劳动者的恶法,使其从此重回生存之信心,并在国内国外,都感受到我国的稳定和廉正”,诺顿在给政府的信中这样写道。(好吧,其实他这个皇帝是自封的,但并不影响他对当地人民的贡献。)

就是这样一封信,在发往政府的路上,不知怎么被当地的媒体看到了。当天,多家媒体就在自家的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桩奇闻。久而久之,这位幽默的“皇帝”也慢慢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认可。

1860年到1870年的十年期间,旧金山当地发生了多起“反华人游行”,正是这位“有趣的皇帝”,在游行队伍中对暴徒多次进行游说才使得这场运动平息,由此可见其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

1969年,他还下令当地人民进行募捐,来捐助一位马里奥特的发明家。此人在接受资助后的两年内发明了一架具有象征意义的“飞机机器”,而真正意义上的飞机是在30年才经由莱特兄弟发明。

他还经常在旧金山市区对城市的卫生,公共设施和环境等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会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并协助解决。

另外,他还是一位反黑奴的英雄,他曾多次受政府派遣,组织当地人民进行游行,并公开发表言论。因此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礼遇,一直被政府人员尊称为“元首”。

1880年1月8日,诺顿在前往演讲的途中突然晕倒,随即被同行的警察送往医院,可惜天意已决。在去往医院的路上,这位72岁的老人“驾崩”。

“整齐的服装、不俗的气质”这是他留给当地人最深刻的印象。关于“诺顿皇帝”财富的秘密,一直在市民口中相传,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翁。当政府人员到了他家里的时候,这位皇帝的“国库”也被众人揭开了——整个房间只有2.5美元、几把破破烂烂的军刀和他与维多利亚女王来往的书信,仅此而已。

1880年1月11日,旧金山天空因日全蚀而“黯然失色”。长达三公里、共计两万余人的队伍为其送行。

1934年,旧金山政府出钱,诺顿一世的遗骸被转移到在戈马辉煌的活罗伦公墓中。在他的墓碑上这样写道:“诺顿一世,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摄政王,约书亚·A·诺顿,1819-1880”

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生而为人,生而为人民。


历史知事局


一战时“凡尔登战役”是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开始于1916年2月21日,结束于同年12月19日。近十个月的时间,双方投入兵力达到100万,死亡人数25万,受伤人数50万。该次战役德军使用了毒气弹,但是依旧没有改变两军僵持的局面。直到一天,一个法军炮兵试炮,直接命中德军藏在森林里面的火药库,致使德军储存的近60万发炮弹和数十吨火药发生殉爆,德军阵地一片焦土。凡尔登战役法军最终取得了胜利。那发歪打正着的炮弹功不可没!


星空下的饺子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八国联军凌辱清朝大臣

庚子事变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抓住了一些来不及逃跑的王公大臣,那些外国佬对这些大臣们肆意凌辱,比如肃亲王善耆、御使陈壁等人,就被迫去挑大粪、运石头,当时国内外报纸竞相报导;还有身为礼部尚书的怀塔布,是慈禧的姻亲,被洋人罚去拉车,一个洋鬼子坐在车上,不时用鞭子抽打他,怀塔布却回头讪笑道:“老爷别打了。这条路小人一天跑几趟,不会拉错地方的。”

“十字清”

清末宣统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一首“十字清”歌谣,内容是:“清受天命,十传而亡。”清廷从顺治时期定鼎中原开始算起,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再到宣统,确实是传了十世。此外还有一首拆解“宣统”二字的歌谣:“日宣三德,历算三统。”说“宣”和“统”都暗合“三”这个数字,果然到宣统三年清朝灭亡。(其实细看是很附会的。)

肃顺谦恭汉人

肃顺是咸丰帝去世时遗命辅政的八位顾命大臣之首。此人身为满清贵族,却对汉人非常谦恭,反而对满人甚是暴戾。他曾言道:“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所以这人在受贿时,都只受旗人的贿,而不受汉人的;对汉人中的才学之士,往往也多加礼遇罗致,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都曾得到过他的保举与推荐。他最后在辛酉政变时被慈禧联同恭亲王捕杀,也在于平时太过于得罪满清贵戚,事变时无人相助。

慈禧的几个小段子

1、慈禧准备六十大寿时,翁同龢等大臣上奏,询问能否寿诞从简,节约开支以补充前线军费,慈禧道:“谁要是令我一时不快乐,我就要他一生都不快乐。”

2、慈禧曾与恭亲王争辩,慈禧道:“汝事事抗我,汝为谁耶?(你事事都要反对我,你他妈是谁呀?)”恭亲王道:“臣是宣宗(道光帝)第六子。”慈禧道:“我革了你!”恭亲王道:“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无言以对。

3、清末有次殿试时,有名叫王国钧的贡生名列前茅,本可拔得头筹,没想到慈禧念了一遍他的名字,眉头皱皱,说了句“好难听。”原来这三个字谐音“亡国君”,不太吉利,引起慈禧不悦,王国钧也因此被抑置三甲,最终一生蹉跎。

曾国藩与《爱民歌》

曾国藩领兵与太平军作战时,曾亲笔写有《爱民歌》,是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先声。《爱民歌》里写道:“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计不可欺负他。”

李鸿章杀降与戈登拒绝赏赐

李鸿章率领淮军协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攻打太平军,围攻苏州,期间采用骗降的手段,轻易拿下了苏州,其后大肆屠杀投降的太平军,据说一共杀了两万多人。在招降时,戈登曾保证过投降者的安全,因此对李鸿章的行为非常不满。有载戈登“深感耻辱和极度伤心”,发誓要消灭李鸿章,曾提着枪去李鸿章军营挑衅。后来李鸿章对他进行安抚,他仍然不满,还拒绝接收朝廷赏赐给他的一万两银子。他曾在朝廷的褒奖令背面写道:“由于攻占苏州后所发生的情况,我不能接受任何标志皇帝陛下赏识的东西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大齐才子


冷不冷不知道,反正挺好玩的。

1 蔡元培,陈独秀,胡适,这三个人都属兔子,而且正好蔡元培大陈独秀一轮,陈独秀又大胡适一轮。

2 梁启超喜欢打麻将。为了打麻将还推掉了很多演讲,别人问他干啥不去,他就说在做四人作业。

3 一日三餐是从宋朝开始的。陕西现在有很多地方还是一日两餐,早上十点钟一餐,下午三点左右一餐。

4 乾隆皇帝为了编纂《四库全书》,从全国各地收了大量的书籍,这些书全都堆在圆明园里,后来一边修书,一边烧书,这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中累死了不少人,纪晓岚能活下来简直是奇迹。

5 最开始的“衣冠禽兽”是个褒义词,不要笑,这是真的。因为明朝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所以衣冠禽兽代指官员。可能由于后来当官的都太不地道了,欺压百姓,鱼肉乡民,所以才慢慢变成了贬义词。


一人一言堂


以前看书时记住了几个晚清时期的小故事,不知道算不算冷知识。

八国联军凌辱清朝大臣

庚子事变后,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抓住了一些来不及逃跑的王公大臣,那些外国佬对这些大臣们肆意凌辱,比如肃亲王善耆、御使陈壁等人,就被迫去挑大粪、运石头,当时国内外报纸竞相报导;还有身为礼部尚书的怀塔布,是慈禧的姻亲,被洋人罚去拉车,一个洋鬼子坐在车上,不时用鞭子抽打他,怀塔布却回头讪笑道:“老爷别打了。这条路小人一天跑几趟,不会拉错地方的。”

“十字清”

清末宣统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一首“十字清”歌谣,内容是:“清受天命,十传而亡。”清廷从顺治时期定鼎中原开始算起,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再到宣统,确实是传了十世。此外还有一首拆解“宣统”二字的歌谣:“日宣三德,历算三统。”说“宣”和“统”都暗合“三”这个数字,果然到宣统三年清朝灭亡。(其实细看是很附会的。)

肃顺谦恭汉人

肃顺是咸丰帝去世时遗命辅政的八位顾命大臣之首。此人身为满清贵族,却对汉人非常谦恭,反而对满人甚是暴戾。他曾言道:“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笔厉害得很。”所以这人在受贿时,都只受旗人的贿,而不受汉人的;对汉人中的才学之士,往往也多加礼遇罗致,像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都曾得到过他的保举与推荐。他最后在辛酉政变时被慈禧联同恭亲王捕杀,也在于平时太过于得罪满清贵戚,事变时无人相助。

慈禧的几个小段子

1、慈禧准备六十大寿时,翁同龢等大臣上奏,询问能否寿诞从简,节约开支以补充前线军费,慈禧道:“谁要是令我一时不快乐,我就要他一生都不快乐。”

2、慈禧曾与恭亲王争辩,慈禧道:“汝事事抗我,汝为谁耶?(你事事都要反对我,你他妈是谁呀?)”恭亲王道:“臣是宣宗(道光帝)第六子。”慈禧道:“我革了你!”恭亲王道:“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无言以对。

3、清末有次殿试时,有名叫王国钧的贡生名列前茅,本可拔得头筹,没想到慈禧念了一遍他的名字,眉头皱皱,说了句“好难听。”原来这三个字谐音“亡国君”,不太吉利,引起慈禧不悦,王国钧也因此被抑置三甲,最终一生蹉跎。

曾国藩与《爱民歌》

曾国藩领兵与太平军作战时,曾亲笔写有《爱民歌》,是后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先声。《爱民歌》里写道:“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计不可欺负他。”

李鸿章杀降与戈登拒绝赏赐

李鸿章率领淮军协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攻打太平军,围攻苏州,期间采用骗降的手段,轻易拿下了苏州,其后大肆屠杀投降的太平军,据说一共杀了两万多人。在招降时,戈登曾保证过投降者的安全,因此对李鸿章的行为非常不满。有载戈登“深感耻辱和极度伤心”,发誓要消灭李鸿章,曾提着枪去李鸿章军营挑衅。后来李鸿章对他进行安抚,他仍然不满,还拒绝接收朝廷赏赐给他的一万两银子。他曾在朝廷的褒奖令背面写道:“由于攻占苏州后所发生的情况,我不能接受任何标志皇帝陛下赏识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