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皇室之中最不光彩的一件事,至今史料都諱莫如深

寧靜與馬景濤飾演的《孝莊秘史》堪稱經典,但在影視劇和史書中都不難發現,孝莊太后的身份是努爾哈赤的兒媳,皇太極的莊妃,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

清朝三百年,皇室之中最不光彩的一件事,至今史料都諱莫如深

孝莊太后機智聰穎、美麗大方,經歷過四朝,輔佐過皇太極、順治、康熙三位皇帝,可以說,大清能有如此輝煌的基業,離不開孝莊的努力。孝莊一生,對清朝做出了巨大貢獻,自然,也有著許多傳奇的故事,尤其是她與多爾袞的愛恨糾葛,更為世人津津樂道。

據說,孝莊在嫁給皇太極之前,曾與多爾袞有過一段感情,皇太極死後,多爾袞為了孝莊,且保孝莊的兒子福臨登上皇位,竟然放棄了自己本就唾手可得的大清江山,就是因為,他一心盼望著能與孝莊再續前緣。這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太后下嫁”的故事。

民國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觀》一書中,曾對多爾袞的事蹟有過詳細的描述,其中,就有:孝莊在朝廷危難之際委身多爾袞,因她年輕貌美、豔絕後宮、機智溫柔,於是,就想犧牲自身,以求多爾袞能守住福臨的江山。而多爾袞本就好色,經常以啟奏機密之事為由,與孝莊纏綿... ...

這樣的事情,按照漢人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太不光彩也太不文明的事,所以,有清一代,對此諱莫如深,求其明文記載則無有也。

清朝三百年,皇室之中最不光彩的一件事,至今史料都諱莫如深

很多人都說“孝莊太后下嫁”的背後,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孝莊為守住兒子的皇位,無奈委身於多爾袞。在福臨繼位的時候,朝廷已經斗的血雨腥風,各股政治勢力交錯複雜,孝莊想依靠多爾袞,給兒子多一份保障,這是可以理解的事。

其二,哥哥死後,弟弟迎娶嫂子也是滿洲的舊習俗,即:收繼婚。當時人們認為,嫁到本氏族的女子不僅屬於夫家且屬於夫家所在的氏族。若夫死後,其妻嫁往別處就會隨之失去財力和勞動力,收繼婚則可將其約束於本氏族內,所以,收繼婚是一種財產繼承的轉移和變異形式。

其三,孝莊與多爾袞本就是心意相通,多爾袞以“皇父攝政王”身份自居,本就佔了一個“父”字,雖是一種尊稱,卻也彰顯了多爾袞在孝莊和福臨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多爾袞經常假借與孝莊議事之名,與其在慈寧宮幽會,因此,他們相戀之事是很有可能的。

其四,孝莊在康熙二十六年逝世,臨死前對康熙說:皇太極逝世已久,自己不願意打擾他。而且,也不願離康熙太遠,因此,孝莊並沒有與皇太極合墳。其背後原因是否因“下嫁”多爾袞而不能與皇太極合墳呢?這就無從查證了。

其五,有張煌言的《蒼水詩集》為證:

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

詩作者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所說當有所本。另據《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后相對稱,正是太后下嫁的一個旁證。

清朝三百年,皇室之中最不光彩的一件事,至今史料都諱莫如深

當然,也有歷史學家從歷史文獻裡,推出了相反的例子,從而,證實“太后下嫁”之說,是不存在的。

其一,朝鮮作為當時大清朝的屬國,並未在典籍裡《朝鮮李朝實錄》記載過有關太后“下嫁詔”的說明。按說,像這樣的大事,應該通知四海鄰里的,而朝鮮作為屬國沒有得到消息,不由得讓人懷疑太后下嫁之事情的真偽。

其二,順治皇帝起初視多爾袞為“父”,在他心中多爾袞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但是,當他得知自己的母親與多爾袞有瓜葛之時,開始表現為瘋狂的報復,這一點不難在影視作品裡得到印證。如果,母親真的下嫁給多爾袞,那麼,作為孝子的順治又怎麼會在母親尚在人間之時,就挖了多爾袞的墓,踐踏他的祠堂呢?

總之,太后下嫁之事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多爾袞與孝莊有私情是有可能的,但是,是否下嫁,需要再找歷史資料來佐證。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孝莊考慮到自己兒子順治帝的皇位,儘量籠絡多爾袞這是一定的。

清朝三百年,皇室之中最不光彩的一件事,至今史料都諱莫如深

那麼,多爾袞死後,孝莊晚年的生活如何?

偉大的母親為孩子籌謀一切,按說,母子之間的感情應該非常深厚才對,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順治帝封孝莊為皇太后,僅是例行公事,稱讚母親是賢良淑德的妃子,也是敷衍了事。順治對母親的稱讚都是不帶感情的,顯得有些冷漠,甚至,有些“叛逆”。

順治廢黜了母親為他親選的皇后,甚至,還有傳言為董鄂妃剃度出家,最終,英年早逝。孝莊深受打擊,好在有孫子玄燁陪伴左右。孝莊晚年時,被康熙尊為太皇太后,盡享天倫之樂。康熙在清朝的《后妃傳》一書裡,對祖母洋洋灑灑寫了幾百字的評語,盡顯親情和溫暖。

孝莊非常關心民間疾苦,在順治十一年的時候,民間鬧災荒,孝莊“晝夜焦思,不遑寢食”,主動拿出自己在宮中節省出的四萬兩銀子賑災。另外,在康熙平定三藩的之後,大清朝遇到了災年,此時,孝莊也是捐出了自己的私房錢來賑災。

並且,康熙每次出宮狩獵、度假都會帶上祖母。有一次,大雨磅礴,車道泥濘困住了孝莊的車,康熙冒雨下馬推車。凡是各地進獻的新鮮蔬果,美味珍饈,康熙總會把最好的留給祖母。在孝莊病重的時候,康熙日夜守在她塌前伺候,親自喂藥侍奉。

據康熙皇帝回憶,說:自己在會說話走路的時候,就遵循祖母的教誨,坐立行走樣樣有規矩。康熙皇帝數十年奉養孝莊太皇太后的事蹟,更是歷代帝王孝行的典範。“晨昏敬睹慈顏豫, 不盡歡欣踴躍回”——康熙皇帝每天早晚兩次,帶著歡娛的心情,到慈寧宮向祖母請安。

清朝三百年,皇室之中最不光彩的一件事,至今史料都諱莫如深

也因康熙的孝順,孝莊安心的在慈寧宮度過了四十四年的晚年時光。

並且,根據她的生前的遺願,其靈樞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安在京東清東陵,並將孝莊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拆建於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直到雍正三年,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

因孝莊太后的陵寢在盛京太宗皇太極昭陵之西,故稱“昭西陵”。昭西陵與昭陵遙相呼應,實乃一而二、二而一,若將其圈入東陵風水牆內,反而形成了阻隔。

【《清朝野史大觀》、《清史稿·后妃列傳》、《清聖祖實錄》、《滿文老檔·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