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長篇彈詞《玉蜻蜓》在江南一帶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蘇州南浩街富豪金貴升,夫妻關係不睦。金貴升私戀虎丘法華庵的尼姑王智貞,以一個玉蜻蜓的扇墜為信物相贈,並留宿庵中,不思歸家,結果王智貞竟然懷了孕。誰知金貴升感染了風寒,病死在庵中。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接下來的情節就複雜了,王智貞雲房產子,在襁褓中裹了血書和貴升的遺物玉蜻蜓扇墜,叫個老婆子深夜送子歸還金府。偏巧老婆子在山塘桐橋受了驚嚇,將孩子棄於橋堍,被豆腐店的店主朱小溪撿了回去

後來豆腐店著火,朱小溪無奈將孩子賣給了離任的蘇州知府徐尚珍。徐知府膝下無子,便視如己出,取名為元宰。

多年以後,這徐元宰居然高中了狀元,並通過那枚玉蜻蜓的扇墜,得知了自己的生母就是法華庵尼姑王智貞,便到庵堂認母。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越劇《玉蜻蜓》劇照

可是偏巧,徐元宰生父金貴升的原配夫人金大娘娘也知道了這徐狀元竟然是金家的兒子,便大發淫威,逼迫徐元宰要複姓歸宗,於是金、徐兩家廳堂奪子,最後以徐元宰兼祧金、徐兩家香火,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這個故事真是跌宕起伏,一波九折,而自從有了《玉蜻蜓》這部書,“金大娘娘”這個名號就在蘇州話裡傳開了,因為金大娘娘實在太兇,逼得老公出逃暗會尼姑,後來又跟徐家撒潑大鬧,所以,老蘇州要是覺得某個中年婦女比較彪悍,就會暗暗送她一個綽號“金大娘娘”,大家就心領神會了。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玉蜻蜓》這部書之所以這麼出名,除了說書先生的形象演繹,更重要的是這個故事是確有其事,影射的對象就是明朝的蘇州狀元申時行。以上都是野史,下面我們來說說正史。

申時行,蘇州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其生母據傳是一名尼姑,後為蘇州知府徐尚珍所收養,得名徐時行。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徐時行自幼天資聰慧,生性好學,既有文人的才學,又有商人的機敏。在其養父嚴格的教育下,順利通過鄉試,並取得進京會試的資格。嘉靖四十一年(1562) 在殿試中高中狀元,之後改回了原姓申氏

在明朝的歷史上,申時行這個名字絕對不是可以一筆帶過的。萬曆皇帝執政的前二十年裡,內憂不止,外患不斷,他都安然度過,因為他有兩個得力的內閣首輔,前十年是張居正,後十年是申時行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大家好,朕就是萬曆皇帝,上朝上班?不存在的

有人說如果要選出明代三百年裡最傑出的政治家,第一名一定是張居正,可是,張居正死後全家被抄,非常慘烈;而要說最傑出的官僚,申時行一定能位居前三,關鍵是他安然活到了80歲。

所以,坊間也有人認為,申時行毫無建樹,純粹搗糨糊,是個典型的和事佬。然而,《萬里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卻對他十分稱道。

黃先生認為,在皇權至高無上的明朝,所謂以道德治天下,在皇權與治理國家的文臣間須建立一個橋樑,申時行的和事佬處世哲學正好充當了這個橋樑作用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因為他擅長 “以柔道御天下”,熟諳政術,忍辱負重,溫和謙讓,委婉調劑,贏得了“太平宰相”的美譽。既能在血雨腥風的政壇運籌帷幄、左右逢源,又能在伴君如伴虎的權力制高點經天緯地、進退自如,這個蘇州男人實在是了得。

萬曆十九年八月,申時行回到了故鄉。這年,他57歲。他在蘇州老家度過了23年。在他八十歲的時候,神宗皇帝遣使存問。詔書到了申府大門,申時行嚥氣。神宗詔贈太子太師,諡號“文定”。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如今在蘇州上方山的申時行墓

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申時行獨特的處事方式:在明代,許多退休回家的官員都要買田擴宅,採取的方式多為強取豪奪,所以民憤極大。申時行也想擴展一下他的房宅,他的鄰居是一個做梳子生意的木匠。

申時行先同這個鄰居商量,但鄰居不買他的帳。有人提議通過官府強買,但申時行不同意。他想了一個辦法:讓管家到這家梳子店買了很多梳子,每當有客人來時他就贈送一把,並稱贊這梳子如何如何好

漸漸地這家梳子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特地到他店裡來買梳子的人絡繹不絕。但生意好帶來的問題是店面太小,必須另找一塊地方擴大經營規模。

申時行,明朝“和事佬”宰相在蘇州的身世之謎

▲這個故事在另一位明代蘇州大學士嚴訥身上也發生過,可見多半是後人附會

於是店主主動找到申時行,請求他買下其店面。就這樣申時行在兩三年時間裡用他的方法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這就是申時行的處事方式:用溫和的方法達到雙贏的目的

其實,對於曾經的內閣首輔來說,這實在是小菜一碟,史上最懶的皇帝萬曆和史上最兇猛的明朝言官,申時行都能應付自如,還怕一個小店主嗎?

那麼,這位被譽為“蘇州柔性政治家的典型”的申首輔在蘇州還留下了哪些遺蹟?他和徐泰時、王錫爵這兩位老鄉又有怎樣的交往和糾葛呢?我們明天繼續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