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阿膠”可能根本不是驢皮熬製!半數”阿膠“查出馬皮成分

“秋冬進補,來年打虎”,時下正是消費者大量採購阿膠進補的時節,但近半年阿膠引發的話題不斷,首先就是阿膠真假難辨的問題。市場上能買到的阿膠究竟有多少是真?價格過低的阿膠其原料究竟是什麼?面對諸多由造假引發的質疑,近日,相關機構以廣州為核心區域,在各大藥房隨機採購了不同批次、不同品牌共計14款阿膠產品,送至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鑑定研究組進行檢測。

送檢阿膠半數含馬皮成分

目前市面上阿膠產品品類繁多,價格從每公斤400元到6000元不等,但僅原料驢皮的成本就達到平均每公斤1200元以上,而一張馬皮、騾子皮才200元,豬皮和一些製作皮鞋、皮包剩下的下腳料就更便宜。

按《中國藥典》的規定:阿膠為馬科動物驢的乾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也就是說,阿膠只能用驢皮製作,以其他動物皮製成膠塊不能叫阿膠,是假阿膠。

根據《2019年中國阿膠行業分析報告》顯示,每年驢的正常出欄數是120萬頭,再加上進口驢皮的數量,全年估算可生產的阿膠總數量是3000多噸。以原料驢皮供應計算,阿膠年產量應該只有實際銷量的六成左右。

檢測結果顯示,在送檢的14款阿膠樣品中,僅有以東阿阿膠為代表的阿膠頭部企業的5個品牌檢驗出是純正的驢皮源,剩餘9個品牌均有其他皮源成分。檢測結果如下表:

在9批摻偽樣品皮源中,有5批次樣品檢測出是純馬皮膠,1批驢皮摻雜馬皮和牛皮的樣品,1批是驢皮摻雜馬皮的樣品,2批馬皮摻雜牛皮的樣品。

《本草綱目》裡有“婦人臨產,赤馬皮,催生,良”的記載,而中醫也有“馬源阿膠下血”的說法,馬皮與驢皮的功效完全相悖。馬皮是否有下血功效,還需要進一步考證和真實的臨床數據來驗證,但如果採用了病死或者腐爛的馬皮、牛皮甚至是皮革的邊角料熬膠,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無法估量。

檢測方法專業要求高

由於不同皮源熬製成的膠塊光從外表及氣味上難以鑑別,所以相關機構將阿膠產品送到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採用了兩種方法,一種是DNA分子檢測,另一種是特徵肽譜方法。因膠基因組DNA提取困難,難以滿足擴增要求,所以第一種檢測方法沒有得出有效結論。而根據第二種試驗方法,參照如驢源特徵肽、馬源特徵肽、牛源特徵肽、豬源特徵肽等檢測結果,準確鑑別出了上述阿膠樣品的動物皮源。

檢測機構專家進一步解釋,DNA分子鑑定技術具有準確性高、重複性好的優點,已越來越多地應用於中藥特別是動物類中藥的鑑定,可以克服僅依據形態、顯微特徵及理化方法進行此類藥材鑑別的不足。

不過此方法要以先得到用於後續反應的高能量DNA為基礎,如果樣品中DNA降解嚴重,影響其提取,則此方法不適用。

基於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特徵多肽分析,以對照藥材為基準,可通過比較相同保留時間的色譜峰行為對藥材的基原進行驗證。

只要樣品符合要求,兩種方法都是可行且準確率高的鑑別方法。當然這兩種方法的應用依賴於對專業儀器設備和技術人員的高要求,也具有檢測成本高、實驗操作繁瑣的特點,還只能在專業機構開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