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神城退市已成定局 系首家A+B破面退市股

史上首家A+B破面退市股來了!10月29日晚間,*ST神城(000018)披露風險提示性公告稱,公司已連續19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公司股票存在被深交所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交易行情顯示,*ST神城10月29日的最新收盤價為0.86元/股,經計算,即便公司股價10月30日漲停,也無法回到1元以上。這也意味著*ST神城破面退市已成定局,並且公司系A股史上首家A+B破面退市股。

10月29日晚間,*ST神城披露公告稱,公司股價已連續19個交易日(2019年9月26日-2019年10月29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若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不含公司股票全天停牌的交易日)的A股、B股每日股票收盤價同時均低於股票面值,深交所有權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公司股票存在被深交所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交易行情顯示,*ST神城10月29日股價“一”字跌停,公司當日收於0.86元/股。經北京商報記者計算,若*ST神城10月30日漲停,公司收盤價也僅為0.9元/股,無法回到1元以上。10月29日,*ST神城B股股票收於0.41港元/股,若10月30日漲停,B股股票收盤價為0.43港元/股,同樣無法回到1元以上。這也意味著無論*ST神城10月30日走勢如何,公司成為破面退市股已板上釘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T神城系史上首家A+B破面退市股。

資料顯示,*ST神城在2015年通過借殼的方式進入A股市場,公司的核心業務為工程建設及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管理,工程建設主要為國際工程總承包(EPC)業務和國內PPP業務;醫療健康產業投資與管理主要採用收購現有醫院、建設新醫院、建設投資醫院PPP項目等多種方式介入醫療健康產業,進行醫院醫療運營管理。

財務數據顯示,在2018年*ST神城業績出現“大變臉”,公司當年實現歸屬淨利潤虧損17億元。步入2019年公司業績仍不理想,其中根據*ST神城10月21日披露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15.29億元,同比大降6098.52%。

在公司業績大幅下滑的背景下,*ST神城開始遭到投資者拋棄,早在今年9月公司就已經拉響了面值退市的危機。

今年9月3日*ST神城股價開始低於1元,之後在9月18日公司首次披露了關於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彼時*ST神城表示,公司股票已連續10個交易日(9月3日-17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即1元),公司股票可能將被終止上市。

但之後*ST神城在9月21日披露了“關於意向重整投資人增持股份計劃”的利好消息,受該消息影響,公司股票在9月23、24日連續兩天漲停,股價在9月24日當天重回1元以上。由此,*ST神城擺脫了面值退市的危機。

不料,在9月26日*ST神城收盤價再度低於1元,自此至10月29日收盤,公司股價均未回到1元以上,使得公司面值退市成為定局。

需要指出的是,在*ST神城陷入面值退市危機的情形下,公司實控人也是麻煩纏身,實控人陳略及其一致行動人何飛燕持有的全部股份已被凍結和輪候凍結。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ST神城方面進行採訪,不過未有人接聽。

實際上,今年以來破面退市在市場上已屢見不鮮,在*ST神城之前,已有雛鷹退、華信退、印紀退、退市大控等四家企業由於破面退市。

經濟學者、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股價“破面”觸及退市一般投資價值確實比較低,可能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有問題,出現了重大不可逆的問題。面值退市在實踐中越來越多,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要求下的體現之一,使得退市制度化常態化。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亦表示,此前,炒垃圾股是市場的風格之一,其中風險相對較大,退市常態化下,市場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健康投資方式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