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環女帶你環球遊,不錯過每一件女性新鮮事。

今天,是金庸的逝世一週年。

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在香港養和醫院與世長辭,引起無數長吁短嘆。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作為紅遍兩岸三地的武俠小說家,金庸的影響力在當代幾乎無出其右。但他筆下的女性形象,卻一直頗有爭議。


梁文道在《金庸是個政治家》中表示:

“在現代讀者,尤其是一些受過高深教育的讀者眼光中,金庸多少是有點歧視女性的。”


為什麼這麼說?

金庸又是如何歧視了女性的?

其中涉及到的,幾乎是中國男作家的通病。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美人不是人”

莫言曾有隨筆《美人不是人》,把古往今來文學藝術中的“美人”逐條分縷析了一通,最終得出結論:

真正的美人應當是《聊齋》中的“小妖精”形象,自由、開闊、無慾無求,並且不太像人。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圖/《聊齋》

恐怕這是莫言自己的審美取向。

事實上,大部分的國內男作家的寫作標準是“女人必須是美人”

,且是完全符合某套“男性凝視”審美標準的美人:有曲度的身材、白膩的皮膚、富於情S意味的腳踝、鎖骨、美人痣。

她們或許面目不一,但都是符合這樣方法論的美人就是了。

爽文大師古龍在描寫美女這件事上從無收斂,最常被人批評的是,他筆下的那些美人“動不動就脫”,這種脫法讓人心神盪漾,但又似乎只是為了滿足某種男性趣味而存在。

比如他寫林仙兒:

她的腳踝是那麼纖美,她的腳更令人銷魂,若說這世上有很多男人情願被這雙腳踩死也一定不會有人懷疑的。接著,她又露出了她那雙修長的,筆直的腿。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林仙兒

又比如他寫上官小仙:

她的臉白裡透紅,眼睛又圓又亮,紅紅的小嘴半張著,顯得說不出的嬌媚,說不出的天真……

孩子的臉,婦人的身材,這雖然很不相稱,卻形成了一種奇妙的組合,組合成一種美妙的誘·惑,一種足以令大多數男人犯罪的誘·惑。

再比如他寫白飛飛:

看他突然將那少女雪白的衣裳拉下一截,露出她那比衣裳還白的肩頭,露出那比鴿子胸膛還要柔軟的光滑的肌膚。

至於武俠書寫的宗師金庸,塑造的人物立體度一向為人稱道,筆下也難見不美的女子:

趙敏的雪白手腕細膩足踝,黃蓉的“容色絕麗不可逼視”,連練功毀容的殷離,都被強調原本也是“神清骨秀美麗至極”的少女。

甚至連女性配角,也都從少女到少婦無一不美。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

對比之下,對於男性的描寫所耗筆墨少了很多,卻也生動了很多。

他們可以矮胖、粗壯、黝黑、相貌平平或相貌古怪,他們的特徵可以與他們的故事互相照應邏輯自洽。

女性角色的“美”是不是限制了故事情節的走向呢?

這當然已經不得而知,但有時候想到終日習武的女性高手身體居然柔若無骨、皮膚雪白不見一個瘢痕,未免有點出戲。

也是因為這些對於美貌趨於極致的描寫,不斷被改編重拍的武俠影視作品裡的女演員永遠令人嘆氣搖頭“不夠還原”。但事實上,這種“還原”永遠不可得,因為作者書寫的本來就是純屬於男性想象的女性之美,或許我們的世界並不真正存在這樣一種美。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陳妍希飾演的小龍女飽受詬病

直到現在,各大網路論壇還會津津樂道地討論這樣的問題:誰才是金庸/古龍筆下最美的女子?

美還不夠,讀者無論如何都想知道“最美”。

女性的“最美”就像最厲害的武功、最精妙的兵器一樣,讓人想要探出究竟。但“美”究竟是什麼呢,在這個用文字構建的無人不美的江湖世界,美是否就是女性角色的武功、兵器、權力、愛情和宿命?

果真如此的話,屬於女性的故事是不是也未免無趣了一些?

2012年由漫畫家凱莉·蘇·迪柯尼可(Kelly Sue DeConnick)提出了一個“性·感檯燈測試”,概括起來很簡單,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替換成一個性·感檯燈,如果對於劇情推進沒有影響,那麼證明這個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失敗的。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這個看似無厘頭的測試,抨擊了許多作品中女性形象符號化、工具化的狀態。

其實換個方式思考一下,把作品中關於女性形象美貌的部分刪除,難道她們的故事就無法講述了嗎?

聖母、處·女與蕩·婦

有個批判性的說法流傳甚廣,說的是在男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總共不超過三種類型:聖母、處·女與蕩·婦。

奇妙的是,很多時候這三種身份在會混合在同一個女性身上,成全了男性對於女性的最高幻想:身處煙花場卻內心純良的名J,為男主奉上自己的一片痴心和能付出的全部。

國外有茶花女,國內有蘇小小,見多不怪,沒人去深究這種幻想有多反自然反常識。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即使到了當代,男作家仍然在孜孜不倦地書寫這三種女人。

《廢都》以當代《金瓶梅》著稱,比起作品本身,更出名的恐怕是被大幅刪減的X愛描寫。

男主莊之蝶周旋在不同的女性之間,妻子牛月清是“聖母+處·女”,是賢內助好妻子,卻在X生活上缺乏趣致;

唐宛兒是“蕩·婦”,被視作現代版的潘金蓮,靠自己的情Y令莊之蝶“重振雄風”;

柳月是“處·女+蕩·婦”,被莊之蝶強行發生關係後產生了情愫,儘管有現實的打算,卻仍然對莊之蝶念念不忘;

阿燦是“聖母+蕩·婦”,最後一次與莊之蝶偷情後想要為他生一個孩子,並自毀容顏永不相見,以免連累莊之蝶。

所有這些女性,她們故事的重心不是她們自己,而是那個男人。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新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沒有比這更加Y具崇拜的故事情節了,牛月清明知道丈夫一邊和她Z愛一邊想著別的女人,仍然順從地用身體履行妻子的“本分”;

唐宛兒看上去是忠於慾望、解放慾望的新女性,但在書中她的主要作用是“火種”,她用自己的情·欲去點燃男主角的情·欲,她本人的情·欲相比之下都顯得次要;

柳月的Y部被視為給男性帶來厄運的徵兆,那是她自己的Y部,卻只用來成為男性命運的一種譬喻;

阿燦給偷情最後的獻祭是“生個你的孩子”並寧願毀容也要保全男性的聲名,這種犧牲被視為一種俠義之氣……

她們和男主之間的肉體關係最後都變成了莫名其妙的“愛”,雖然無意質疑作者本人,但身為女性仍然覺得不忿:

女性的愛情難道就是這樣單薄、肉·欲、毫無因由?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圖/《白鹿原》

更何況,這些聖母蕩·婦們誰都沒有好結果,唐宛兒被丈夫帶回後遭受了殘忍的X虐待,更像是作者對於蕩·婦的一種“懲罰”:

你沉溺於情·欲,那就讓情·欲來毀滅你吧。

這種聖母-蕩·婦情結在男性中如此普遍,弗洛伊德在《愛情心理學》中早有論述:

凡是那種純潔善良的女子,他們不會動心,情愛的誘惑力永遠來自那些貞C可疑、X生活不太檢點的女子……一旦瘋狂愛上之後,他們又幻想這個女人只忠實於自己。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圖/《白鹿原》

似乎這樣也可以理解,男性創作者筆下的女性形象,為何總是在拒絕男人、渴求男人、思念男人、為男人嫉妒其他女人、為男人發瘋生病死掉……彷彿她們的存在,只是為了烘托出某個男人。

但生活真的並非如此,女性的追求、愛情、欲·望遠不止成千上萬種,其中更有許多種和男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被強J的快感

如果說男性作者對女性有什麼最大的誤解,對社會文化有什麼最大的誤導的話,那大概就是:

強J會讓她們爽。

《廢都》裡莊之蝶強佔了柳月,《紅高粱》裡餘佔鰲強佔了戴鳳蓮,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名篇《少婦白潔》是一代S情文學的標杆,女主人公白潔被七七八八的男人不知道強J了多少次,總是驚恐-半推半就-開始享受的三板斧。

讀著白潔故事長大的一代男性可能真的很難理解,強J是犯罪而非前戲。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圖/《紅高粱》

作為讀者,作為文學系學生,同時作為女性,我倒不認為文學作品就要承擔什麼教化的社會責任,也不覺得性別觀念對於作者來說真的有這麼重要,畢竟每個作者都一定有自己的侷限。

但讓我覺得不太舒服的是,男性作者對於女性的X體驗如此輕慢且淺薄的誤解,這種誤解脫離現實的程度,讓很多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都變得差強人意、站不住腳了起來。

男作家所書寫的“被強J的快感”默認了一個規則:

女性不是自己欲·望的主體,她們必須要藉助某個男人才能打開情·欲的開關、釋放被禁錮的快感。

既然男性被視為天生的征服者,那女性的欲·望當然要配合他們的強行插入才得以成立。甚至她們的快感也不屬於她們,而是男性的戰利品。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圖/《天水圍的夜與霧》

這種色情範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男人,他們從色情書籍和影片中學習X愛,可這些作品幾乎無一不在教男人強J,它們一遍遍地重複這些潛臺詞:她抗拒是在裝純、她身體裡的蕩·婦等你揭開封印、過會兒她就開始爽了……

真可怕。

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主義作品開始重新反思這樣的強J文化,電影《小姐》中,除了兩個女性互相尊重平等的旖旎床·戲之外,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借“小姐”之手給曾經壓迫她的男性所寫的信:

“請你轉告他,沒有女性是會從強J中獲得快感的。”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圖/《小姐》

寫在最後

在任何一個國家,文學史幾乎都是由男性書寫。

這不是因為男性比女性更有才華或更擅表達,而是在父權制的框架與歷史中,女性的受教育、表達、被看到的機會都被打壓和控制。

金庸逝世一週年!他筆下的女性角色無人能演,原因找到了

好在,還是有很多女作家堅持在文學史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從女性角度書寫的女性,有更豐富的維度、瞭解和共情。

對於那些男性作家,我永遠不會否認,他們確實有精彩的作品,以及不可被替代的文學價值。

但我更高興,逐漸開始聽到越來越多女性的聲音。

關注環球女性,關注不一樣的她。

人間觀察員,小動物愛好者

P.S. 本文觀點僅代表特約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