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虽说南方吃面食比北方少,但是南方人对面条还是相当喜欢的,虽说北方吃面食花样相当多,但是论吃面条还是南方特色面条更多。因为吃面条不单单是面条劲道,浇头才是面条的灵魂。而重庆小面硬是凭着简单的浇头做出了名扬大江南北的特色面。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面条的吃法丰俭由人,重庆小面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碗里提前放上店家自制的辣油和少许配菜,面条煮好了捞到碗里面跟调料拌一拌就可以吃了,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调制辣油调料并不简单,只不过这些工作都是饭点以外的时间在忙。以前重庆以外的地方少有人知道重庆小面这道特色面条,经过相亲节目《非常勿扰》主持人孟非在电视上不断宣传自己开的重庆小面馆之后,很多人才知道这种美味的面条。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重庆的美食有很浓的码头文化江湖气概,简而言之就是操作简单味道猛烈,重庆当地人吃小面很简单就是进店里点一碗小面端到门口趴在板凳上吃,所以当地人把这种小面叫做板凳面。

重庆小面与北方的面条有一点不同就是店家会问你吃几两重的面条,而且面条是要宽面还是韭菜叶还是毛细,一般男人一顿是三两的面条女人一顿二两面条,很少有人吃宽面,因为宽面煮得稍微慢点更重要的是宽面没有细面入味儿。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面条煮好装到碗里叫号让客人自己端面,想吃煎蛋的就在面条上铺一个煎蛋,面馆都是提前煎好很多煎蛋。重庆小面虽然看上去不算丰富,实际上里面内容也不少红油辣子肉臊子芽菜青菜叶都有,上头还会稍微撒一些豌豆。面馆场地小很多人要坐到外面趴在小凳子上吃面,但是食客对此丝毫不觉得有啥不妥,当地人觉得早餐吃一碗重庆小面最舒服了,别的早餐都没有重庆小面来得实在。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孟非的小面馆里最便宜的重庆小面也要卖到28块钱一碗,而重庆随便一个居民区楼下小巷子边上的重庆小面馆一碗二两的重庆小面只要7块钱,当然这是不加煎蛋的价格,这年头花7块钱吃这么一碗味道好分量足的面条是很难得的。孟非的小面都是请的重庆厨师,可是很多重庆人在他那里吃了小面都说没有家乡那种趴在小板凳上吃的小面好吃。或许重庆小面就是在不起眼的小面馆吃起来更有感觉吧,有些美食离开本土后不管做得再正宗好像也缺少点味道。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每一家重庆小面的做法都是大差不差,不论是用料还是步骤都差不多,但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千差万别。可能咱们中国的厨艺教学不像西方厨师那样用料精确到克,咱们的厨艺教学遇到的都是适量、少许、酌料添加这些似是而非不够具体的字眼,每个人学起来自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操作,于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做法总是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味道。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我们在重庆旅游的时候早上起来也是走出宾馆找个小面馆吃板凳面,我问当地人一大早吃这么一碗红油面条不会觉得油腻吗?一同等面条的小伙儿说就是要吃这样的面条啊,如果清汤寡水的哪能精神一上午啊?一碗重庆小面下肚顿时浑身舒畅,巴适得很。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吃面的时候看了看周围,小面馆只有四五十平米,但是外头摆了两排塑料板凳,每个人进店跟老板娘说一下自己要吃的面,老板娘把客人点的面条的宽细重量要不要煎蛋都写在小纸片上并且标上号码,老板娘留一张客人拿一张到外边等,叫到自己的号就进来端面条。面馆是一对将近六十岁的老夫妻开的,大叔煮面大婶负责收拾碗筷和招呼客人以及打下手。

老夫妻开面馆地方小,客人排队坐路边趴凳子吃面,一早上卖四百碗

在写号的时候跟老板娘大婶聊了一会,问她店里一天要卖出去多少碗面条,里面煮面的大叔接过话来说主要就是早上忙,一天能卖四百多碗面条吧,因为中午和晚上门口就不能摆板凳了,而且中午和晚上很多人就在家里吃饭了,重庆小面几乎都是作为早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