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导语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做出一些让父母感到头疼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虽然渐渐长大了,但是和小时候相比反而更加不懂事,他们的很多行为让父母无法理解,甚至在父母心里,他们除了会给自己添麻烦之外,其他的什么事都不会做。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只是父母有这种想法,原因真的完全出在孩子身上吗?答案当然是不置可否的。有些时候孩子之所以让父母感到头疼,很有可能是他们的行为被父母误解了,所以才不会被父母认同。

孩子的成长有他们自己的特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思想,这时如果父母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那么必然无法和孩子处在同一频率沟通,也就是所谓的“不同频”。

什么叫“同频共振”?

同频共振主要是指:人们在精神、思想、言论、意识等方面达成共识,统一协调。

如果把它用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那就是父母需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父母和子女间才能更好的沟通,达成共鸣。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为什么父母总是无法和孩子处于同一“频率”

泰国有这样一则公益小短片:

幼儿园外的家长纷纷在等待着孩子放学,眼看着孩子陆陆续续出来之后,幼儿园门外只留下了几位年轻的妈妈。等了好久才有几个孩子开心的向她们扑来,可是当妈妈看到他们身上被弄得脏兮兮之后,容不得孩子开口说话,便劈头盖脸的指责起他们。直到幼儿园的大屏幕放出他们刚刚帮助老爷爷抬起泥泞中的独轮车时,这些妈妈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错怪了孩子。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妈妈们甚至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几乎下意识的就认定孩子是贪玩才弄脏了衣服。

那么为什么父母总是很容易误解孩子呢?我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

  • 一、对孩子成长的发展规律掌握不够

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性,比如说当他们刚出生不久后,便会喜欢把小手塞进嘴里,这在父母看来肯定是非常不卫生的,但孩子此时正处于口欲期,所以会有着自己的不安全和焦虑感,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吃手的行为是正常的。如果父母总是拒绝孩子去做这些事,那么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 二、总是用成年人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孩子的世界总是充满着纯真,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显然会和成人不同,但是很多父母却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总是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孩子的榜样,然而他们更注重的却是自己的权威性,这自然会让他们和孩子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

女儿今年三岁了,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她自己穿衣穿鞋,可是每次她的动作都非常的慢,经常在房间里折腾半天也出不来。这时我自然非常恼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她故意在磨蹭时间,于是指着她就开始批评。

后来我才知道她只是想把衣服穿得更好,想把鞋子的黏胶黏的更好看,这样就能够得到我的称赞,而我却用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去伤害了女儿。

  • 三、对孩子的能力期待过高

由于年龄的限制,孩子在很多事情方面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虽然他们也希望把事情做好,但是经验的缺乏却总是会让他们错误百出。但是他们无法把自己心中的需求很好的表达出来,这自然让父母无法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所以只会单纯的从行为判断,出现误解孩子的情况。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父母的误解对孩子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让孩子变得自卑,对自己产生怀疑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误解,往往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他们大发脾气。然而很多时候孩子的做法其实并没有错,但是父母的责骂和不解反而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敢轻易的付出行动,从而变得越来越被动,甚至产生一种自卑的情绪。

影响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

如果孩子们的正确行为总是被父母不由分说的就否定,那么在孩子的心里自然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不理解自己。如果这样的情况长期出现,那么必然会影响他们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毕竟谁都不想被人误解,特别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他们更是会难以接受,如果父母此时再不注意和他们沟通,那么彼此间的隔阂便会越来越深。

很容易就轻易的放弃自己

当孩子的行为总是被父母误解时,他们心里便会出现一种抵制情绪,因为很多时候明明他们做的是对的,但是父母却总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仅不给予他们任何的赞美,反而对他们大呼小叫。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觉得自己不管做得如何,父母总是日日戴有色眼镜看他们,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如果误解的伤害已经产生,父母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方式“补救”

一、学会向孩子道歉,特别要注意态度

有些家长在误解孩子之后,很有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这时父母完全可以主动的向孩子道歉,千万不要觉得这会有损自己的颜面。很多时候只要父母道歉的态度诚恳,那么是很容易就能得到孩子原谅的,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是爱着父母的,所以自然很容易原谅父母。

二、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他们多一些理解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到陈国与菜锅之间时,曾七天七夜没有吃到饭。有一天,弟子颜回找来了一点米,准备煮给孔子吃。快熟的时候,颜回先抓了一些起来吃,这一幕恰巧被孔子看在眼里,孔子认为颜回有些“失礼”,于是便有些不高兴。

饭熟了的时候,颜回请孔子先吃。孔子巧妙回答:“我刚刚梦见先君了,所以把干净的食物先供养给先君再吃吧。”颜回马上回答:“万万不可!刚才有土灰掉下去了,虽然被我抓了出来,但饭已经脏了,不能供奉。”孔子这才知道错怪了颜回。

事后,孔子感叹到: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现在我国的很多家庭中,由于父母的工作都非常忙,孩子往往都会被交由老人照看。这本身就减少了父母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在父母的眼里,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之外,似乎很少愿意主动跟孩子沟通,所以他们很难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而一旦孩子有哪些不对劲,父母则会直接以自身的“经验”来判断孩子的对错,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正如孔子所说,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也可能会欺骗自己。

身为父母,我们得站在他们的角度用他们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这样父母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孩子,才不会时常性的对孩子产生误解,当孩子做出一些他们认为是无理取闹的事情时,父母也能够从中窥见孩子真实的原因,对孩子行为客观分析。

三、学会阶段性的自省

很多时候父母会误解孩子,原因很可能是出在自己的身上。有的时候是因为父母的脾气不好,有的时候是因为父母根本不愿意去相信孩子,更多的时候只是父母主观的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错的。其实不管是出自哪一种想法,父母都应该经常自我反省,因为这是他们在教育孩子中出现的问题,所以必须勇于的去面对。

只有真正认清自己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孩子才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而父母也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课程,学会平等的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真正的和他们达到共鸣,这样才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亲子关系当然也会越来越融洽。

总是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了解“同频共振”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