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上的客家民族風

美食上的客家民族風

客家菜以其獨有的風味在中華美食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廣東菜的三大流派之一,客家菜保留了古中原特色的菜餚風味,口感偏重“肥、鹹、熟”。在馬哥孛羅酒店推出的客家菜系列中,新派改良的惠州甜梅菜焗鱈魚以“肥嫩”突出,客家鹽焗雞鹹香逼人,煎釀豆腐則在熟與嫩中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客家菜無肉不歡,最出名的要數鹽焗雞。對口味清淡的吃貨來說鹽焗雞確實有點鹹,不過這也驗證了舊時為了保存食物民間的智慧。鹽焗雞色澤微黃,味香濃郁,骨肉鮮香,一口雞肉能就好幾口米飯,別有風味。

美食上的客家民族風

梅菜焗鱈魚客家菜注重調和與搭配,講究真材實料。據酒店中廚行政總廚郭元增介紹,客家釀豆腐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小麥,思鄉的中原移民便以豆腐代替麵粉,把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釀豆腐講究入餡的技巧,煎制過程中既要保證肉餡熟透,還要注意豆腐不能煎太久,以免丟了滑嫩的口感。

此外,客家人郭元增改良了客家經典的梅菜扣肉,創新版的梅菜焗鱈魚既有梅菜的清香,還有鱈魚的肥嫩口感。郭元增告訴記者,梅菜要切好並用水炒過,略微去掉鹹味的同時還能保留梅菜的香味。

美食上的客家民族風

創新的客家菜蘿蔔絲肉丸郭元增還強調,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習俗,逢年過節少不了娘酒款宴賓朋,客家女人也有“坐月子”必須用娘酒來調養身子的習慣。據他介紹,客家娘酒的營養豐富,包含有十八種以上的氨基酸,居各種釀造酒之首。

創新的客家菜蘿蔔絲肉丸郭元增還強調,喝娘酒是客家人的普遍習俗,逢年過節少不了娘酒款宴賓朋,客家女人也有“坐月子”必須用娘酒來調養身子的習慣。據他介紹,客家娘酒的營養豐富,包含有十八種以上的氨基酸,居各種釀造酒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