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战争的胜负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不昧自我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550万大军兵分三路,以闪击战的方式大规模入侵苏联。北路的北方集团军群沿着波罗的海海岸推进,目标直指苏联十月革命发祥地——列宁格勒;中路的中央集团军群沿着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大路直取苏联首都莫斯科;南路的南方集团军群进入乌克兰,直指苏联石油重镇高加索。

三路德军一开始都是旗开得胜,仅仅两个多月,北方集团军群便连续击溃苏军西北方面军、北方方面军的几十万部队,于9月9日抵达列宁格勒外围。眼看这座“历史上从未被征服”过的城市就要在劫难逃了,可是,一位战神一样的苏联英雄出现后,不仅改变了列宁格勒即将被征服的命运,同时也开始让德军的闪电战开始破产。

这位战神就是苏联红军中唯一一个被授予四次苏联英雄称号的朱可夫大将!

朱可夫就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后,迅速调整作战部署,集中兵力兵器于德军攻势最猛的正面,同时出其不意的进行反突击。同时喊出了“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让开战以来屡战屡败的苏联军民重拾胜利的信心。接连顶住了德军的进攻,持续到9月底。德军攻打列宁格勒不下,于10月上旬停止攻势作战改为围困,列宁格勒从而保住了“从未被征服”的记录。

德军攻打列宁格勒不下,随即改变全面进攻的部署为重点攻击,目标选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在德军强大的钳形攻势和闪击战打击下,防守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再次遭遇惨重损失。就在德军距离莫斯科不到200公里的时候,最高统帅斯大林将朱可夫从列宁格勒前线紧急召回,任命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全盘负责莫斯科战事。朱可夫虽说是西方方面军司令员,但是该方面军主力部队尚在百公里之外的德军包围圈中,在劫难逃。他能指挥的部队仅有一些突围出来的零星部队和刚刚从远东调来的一些步兵师,总数也就十余万人。与170余万德军相比,兵力完全处在极端劣势状态。

形势比之前列宁格勒还要严峻,即便如此,朱可夫毅然向最高统帅表示“我们能守住莫斯科!”这不是空口说大话安慰斯大林,面对强大的德军,朱可夫组织部队充分利用天气、地形且战且退,不断迟滞德军的进攻,苦苦支撑。就在德军先头部队距离莫斯科市区仅有10公里、苏联最高统帅部——克里姆林宫都在其大炮射程范围以内的时候,朱可夫突然指挥部队从德军两翼发动反击作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举粉碎了德军的进攻,将德军驱逐到莫斯科以西150——300公里处,取得了首都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在莫斯科碰了壁,德军吸取严寒的教训,不在冬季发动进攻转向夏季。攻击方向也做了调整,将南面的高加索作为主攻目标,拿下了高加索,也就等于彻底摧毁了苏联的工业、能源基础。

和前两次一样,在进攻一开始,德军也是旗开得胜。从顿河到伏尔加河千里之地,德军一路势如破竹,用辉煌的胜利迎来了1942年的开局之年。

至当年八月底,德军已经登上高加索山脉,将苏联南部的重要工业城市——斯大林格勒团团包围。如果斯大林格勒失守,那么整个苏联南部战线将全线崩溃。

在国家和人民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斯大林再次将“救火队员”朱可夫调到斯大林格勒前线,作为副最高统帅全权指挥作战。

朱可夫到前线后,将突破口选择在德军兵力相对薄弱的北面,集中三个集团军全力攻击。但是由于德军锐气正盛,火力也占优势,苏军的三个集团军都是临时组建,显然不是德军的对手。因此,连续激战好几天,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而苏军确已经精疲力尽。但是朱可夫突然发现了德军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正面的德军虽然攻势凶猛,但是在德军的两翼却没有强有力的部队掩护。而战争一开始,苏军正是因为两翼缺少掩护,所有部队全集中在一个点上,因而被德军利用装甲部队快速突击的方式抄了后路。

于是,朱可夫建议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一线集中兵力死守,尽可能的拖住德军,然后迅速调集优势兵力从德军薄弱的两翼发动进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攻打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一举围歼!

斯大林最终同意了朱可夫的建议。经过一个半月紧锣密鼓的准备,再加上斯大林格勒守军的顽强抵抗,朱可夫最终成功实施了代号“天王星”的反攻计划,将攻打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德军第六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团军全部或大部歼灭在了斯大林格勒地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苏德战场乃至欧洲战场的敌我形势,战场主动权开始转移到了苏联手中。


大将军威武K


历史上真有一场战争的胜负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吗?

我所知道的就有两场的指挥官是无可替代的,胜负的天平就是因为指挥官的存在而改变。

这两场就是在军事史上占有辉煌地位的《四渡赤水》和《孟良崮战役》,而这两场战役的指挥官也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两位军事家,一个战略军事家毛泽东主席,一个是军事战略家粟裕大将。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一生最得意的军事杰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一次伟大尝试。当其他人还在迷恋游击战的飘忽不定时,毛主席已经开始思考更高级的战术。特别要提到,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和第二渡的总指挥是朱德总司令,而最高决定权是政委周恩来。战役规划和指挥都是由朱德总司令部署和下命令。毛泽东只是协助政委周恩来工作。

  • 一渡、二渡赤水:朱德总司令充分利用他熟悉川黔滇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大山大沟里与敌人玩起了迷藏,也调动了敌人,战果也不错,但是由于敌人太多(十数倍于红军),难以突出重围。

  • 三渡、四渡赤水:一渡、二渡赤水之后,在朱德的提议下成立前敌司令部,任命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毛主席才又重新回到了军队指挥的位置上。之后又成立了毛周王的军事三人组,巩固了毛主席的核心地位。毛主席回到指挥位置之后,运动他诗人般的天才想象力,把运动战运动到了极致,突破乌江天险跳出包围圈。粉碎了蒋的美梦。

纵横数千里,往返如丝网,真正的四渡赤水地图太复杂,只有毛主席这样天才的指挥家才能谋划出如此高明的安排,上面就用简图代替了。所以这场战役,毛泽东主席是无可替代的。正是确立了毛主席的军队指挥权地位,四渡赤水才赢得了胜利,避免了石达开的悲剧。

孟良崮战役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运动战的巅峰之作,那么孟良崮战役则是粟裕大将运动战+歼灭战+狙击战的杰作。

  • 运动开局

由于国民党在华东战场吃了大亏,采取了步步推进、稳扎稳打、一被打就缩头的龟壳战法,无奈千里耍“龙灯”,大打运动战,华东野战军虽然小有斩获,但敌人实力占优,形势越来越危险。

  • 精密布局

华东野战军的耍龙灯,看似随意,没有章法,其实都是在粟裕大将的精心谋划,暗里布局下进行的,比如王必成6纵悄悄隐蔽在敌人眼皮底下,比如1,4,7,9等纵队对进,分兵,但始终可以快速凝聚。其他纵队则游走在外围敌人的边缘。


  • 雷霆急战

由于受到耍龙灯的迷惑,汤恩伯改变了战法,从龟壳战法变成南北对进,中央突破,让骄傲的张灵甫和整编74师稍微凸出来了一点点。对于这一点点战机,粟裕大将作了准确无误的预判:

1.七十四师狂妄骄横,傲视一切,与其他蒋军矛盾甚多,其他敌军不会奋力援救; 2.孟良崮山区交通和地形不利于重装备行动,敌人由强变弱;
3.我军历来先打弱敌,这次先打位于中间的王牌,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奏奇效。
4.3天吃掉张灵甫的整编74师。

第二条真是把敌人内部矛盾都已经考虑上了。当把战役决定上报中央时,连毛主席都没有想到粟裕大将竟然敢吃掉张灵甫的74师。

最后中央回电大意:是否打张灵甫由你们自己决定。我们不做遥控。

从战场规划、分析、到下定决心、要完成如此缜密的部署,非智谋高超不可,要下全天下几乎无人(蒋想不到,毛也想不到)敢下的决心,非勇略过人、敢于冒巨大之险不可。观当时将列,非粟将莫能当之。

三天急战过程中,粟裕大将始终泰山崩于顶,而决心不动摇。并根据战场形势,调整了以往惯用的白天休息、夜间进攻的战法。白天继续猛攻(关键决定,只要再让74师坚持半天,老天下雨,跑的可能就是华东野战军)。

  • 闪电收官

一场大雨对74师来说,似乎晚了半天,仿佛又是为送别这只曾经的铁血部队。而人民军队已经如大鹏展翅一样,消失在了敌人的包围圈中。

《四渡赤水》是战略转移阶段决定性的一场战役,离开时毛主席无法胜利。《孟良崮战役》是战略决战阶段的天王山之战,哪方胜利,哪方就拥有了主动权,除了粟裕(可能徐帅也可),几无人能打胜。

我是弹史遇见你,欢迎点评。


弹史遇见你


解放战争之初,国军在东北先是以熊式辉为行营主任,以杜聿明为保安司令长官,实际上是军政分开,熊式辉名义上统管,但实际上主要管行政,杜聿明管打仗。国军统帅部对杜聿明在东北不满意,于是干脆换了陈诚。当时陈诚当参谋总长,白崇禧当国防部长,两个人争权夺利,互相掣肘,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陈诚在山东战场又瞎指挥,连战皆败,于是跑去东北接了杜聿明的盘,夸口说要半年结束东北战事,结果又是一败再败,也站不住脚。于是到了1948年初,以旧病复发需要出国医治为名,坚决请辞,甚至不惜让他老婆去卫立煌家里去苦苦哀求,让卫立煌赶紧去东北接盘。

卫立煌本来离开一线已经有几年了,算是被打入了冷宫,没想到这时候却突然火起来了,国军高层接连派人找卫立煌去游说,要他去东北接盘。卫立煌考虑再三,最终同意去东北接盘。但这时候他和国军统帅部对东北前景的看法却存在比较大的分歧,他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从统帅部的角度看,东北此时已经成了一块鸡肋,因此已经有意放弃了,要把部队收缩到关内来,让卫立煌去,就是想让他来背这个锅。可卫立煌却偏偏不肯背锅,反而到处讲,东北形势并没有完全崩溃,还有机会反转。

这样,卫立煌还没到东北,就和国军统帅部有了比较大的分歧,而且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分歧,他这个活儿就不好干了。原本他在抗战期间和八路军来往密切,国军高层对他就已经十分不满,此时他又不肯配合和执行国军统帅部的战略意图,自然引起很大的怀疑。于是,他刚到东北,才接下东北这个烂摊子,权力还没集中起来,才在把他的老部下往一起笼络,国军统帅部就开始给他挖坑,通过人事和机构调整,来分他的权了,以免他在东北坐大,尾大不掉。尤其是蒋发现卫立煌和他有了意见分歧之后,更加加意防范。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身为君主,用人最基本的原则。既然用了,就要充分相信,充分赋权,才能让他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但国军却刚好相反,既用又疑,且用且疑。就因为国军统帅部对卫立煌这个人选很快就感到不满意,却不愿意马上撕破脸,所以就开始采用各种方式牵制卫立煌,把他架空。首先是准备将在沈阳的三十万部队组建为两个兵团,但是其中主要的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基本上都编入廖耀湘的兵团。这就导致廖耀湘和卫立煌之间很快就发生了矛盾。不过,在是否放弃东北的问题上,廖耀湘与卫立煌反而态度更接近,站到了一条战线上。

然后是在救援被包围的长春的十万国军的问题上,蒋坚持要求沈阳出兵接应长春守军突围,但卫立煌和廖耀湘都认为,解放军是在围点打援,只要廖耀湘兵团敢出沈阳东进,就会被解放军包围歼灭。所以,廖耀湘和卫立煌都反对救援长春,而要求长春守军独立突围。在长春的郑洞国更加感到突围没有任何成功的机会,一直要求沈阳不断空投物资,要突围就必须要沈阳出兵接应,否则根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希望。在决定投降之前,郑洞国在是否救援长春的问题上,则更强相遇蒋的立场。

更加作死的当然是把范汉杰调到东北来,让他在锦州另搞一摊。范汉杰到了东北,不仅将锦州的国军重新整编为第六兵团,基本上脱离了卫立煌的指挥,后面又在物资分配问题上和卫立煌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范汉杰提出要辞职。最后不得已,只好叠床架屋的另外在锦州设置了一个兵站分监部,但供应东北的物资还是那些物资,大多数物资已经集中在沈阳。范汉杰控制着锦州的部队不听卫立煌指挥,卫立煌就控制着沈阳的物资,不给锦州调拨。双方就这么僵持着,导致锦州部队的炮弹严重不足,解放军包围才过了四五天,炮弹就已经消耗完了,无法继续坚持作战。

等到救援锦州的时候,蒋不仅和卫立煌闹得更僵,而且和廖耀湘也闹得很僵,甚至质问廖耀湘,你是黄埔学生,为什么也不肯听我的?这话的言下之意当然是,卫立煌不是黄埔学生,不听我的也就算了,你是黄埔学生,当然应该听我的话。而且又是动之以情,又是晓之以理,试图推动廖耀湘兵团全力西进,救援锦州。但这时候又搞得乱七八糟,先是让卫立煌指挥沈阳国军救援,卫立煌都派了陈铁等人到锦州设立了一个指挥所,接着将又在辽西设了一个指挥所,放在葫芦岛,让杜聿明兼任指挥所主任,但实际上各个部队的行动,都完全需要蒋本人来往奔波去调度。

可以说,国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全盘失败,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事权不一,既用了卫立煌,又不信任他,于是在他之下又叠床架屋的设置了许多机构,结果这些机构之间都相互掣肘,完全无法统一指挥调度。名义上卫立煌是东北国军最高统帅,实际上他完全是个光杆司令,没有一个部队肯听他的,无论廖耀湘还是范汉杰、郑洞国,都是只听国军统帅部的命令,不理会卫立煌。廖耀湘是在需要对抗蒋的命令的时候,才主动拉上卫立煌,向他请示。这也是在胡家窝棚之战中廖耀湘兵团指挥所被打掉之后,四十九军与沈阳剿总联系上之后,卫立煌直接命令郑庭笈率部队返回沈阳的原因。

既然如此,为什么蒋不在一开始就在东北找一个更能够贯彻自己的意图和命令的人来全盘负责呢?其实也还是私心作祟。因为蒋的意图是要放弃整个东北,只要把部队能撤出来就行了。但放弃东北这个政治责任很大,一旦放弃,就会成为张公子第二,所以蒋自己不肯承担,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信去承担,于是要找个人来背这个黑锅。本来他找卫立煌,目的就是在这里。没想到卫立煌却不肯背这个锅,要另搞一套。从卫立煌后来的表现看,实际上他就是希望控制住东北的国军,来和解放军讨价还价,只不过没有能够实现,而傅作义实现了而已。这其实是当时国军高级将领中不少人的想法,杜聿明在被包围之后,就有过类似的想法。


萧武


孟良崮战役,国军战败的责任该谁负责?只能是张灵甫一个人。

如果没有张灵甫的孤军冒进,华野在这次战役中很难找到胜利的机会。

孟良崮战役前,华东野战军先后取得了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三场大胜,分别歼灭敌人2.1万,5.3万人、5.6万人。国民党军队各部纷纷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千万不要和友军脱离,否则就会被成建制歼灭。

但,张灵甫不信这个邪,他硬要捋一捋这个老虎胡子!

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期间犯了哪些错?让我一个一个数给你看。

1,孤军冒进。

张灵甫74师、黄百韬25师和李天霞83师携手并进,从临沂开往蒙城,扫荡山东的沂蒙山根据地,这里本来是山区,不适合重型机械化武器展开,张灵甫之前就曾向蒋介石建议,调回南京,但没有被允许。于是,张灵甫对胡琏说,让我们重装集团上山区,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可是,到了沂蒙山区,张灵甫却忽然脱离友军掩护,一头扎进了地势险要的山区深处。急着去投胎吗?李天霞心里骂道。可是李天霞虽然是张灵甫的上司,却不敢当面批评他,因为张灵甫是校长面前的红人。李天霞委婉地对张灵甫说:“推进太快,容易被敌人包围。”张灵甫说:“小日本都不怕,害怕几个土八路,敢来的就别回去!”

李天霞以为自己一句忠告能让张灵甫念着他的好。没想到,张灵甫在校长那告状了,李天霞转眼就得到了一个“撤职察看,以观后效”的处分。张灵甫还很机灵地脱离李天霞第一纵队序列,加入了黄百韬第四纵队序列。

黄百韬也想劝来着,但没敢张这个口。

此时的顾祝同,看到张灵甫一头扎进了华野占领区,开脑洞产生了神奇的想法“张灵甫推进这么积极,是不是想阵前投敌?”顾祝同是陆军总司令,是华东站场的总指挥官,赶快命令黄百韬和李天霞等部注意防范张灵甫。顾祝同的这个命令,配合张灵甫的孤军冒进,给华野留下了很好的穿插包围的战机。

2,不留后路。

凡是留条线,日后好见面。张灵甫在官场上,是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

张灵甫在国军中,属于那种功劳小、能力低却脾气大没人敢惹的类型。抗日铁军的成名之战上高战役中,罗卓英、王耀武和李天霞三人分别被褒奖,罗卓英和王耀武得到了青天白日勋章,李天霞得到四等云辉勋章,作为副师长的张灵甫,啥也没有。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74军伤亡过半,因廖龄奇请假回乡探亲,被当做替罪羊杀了,副师长张灵甫却成功扶正成了师长。抗战胜利后,薛岳、王耀武等人为廖龄奇平反上下奔走,而风头正盛的74师师长张灵甫,却没有为这个老上司说一句话,估计早就盼他死呢。

以74军为主体的湘西会战爆发时,时任74军副军长的张灵甫,却在重庆为自己扶正当军长上下奔走呢。

张灵甫当上74师师长后飞扬跋扈,以至于汤恩伯致电蒋介石要兵时,只要了83、76、85、65和25等5个师,压根没提张灵甫。后来张灵甫告了李天霞黑状,要求归黄百韬指挥,汤恩伯自然准了。黄百韬推脱说,我是日械部队,怎么指挥美械军?汤恩伯说,你指挥我负责,黄百韬才勉强答应。

可是当黄百韬劝说张灵甫不要大张旗鼓进军坦埠时,张灵甫说我才不怕八路知道,打的就是他们!

当上74师师长后,张灵甫第一时间就免掉了余程万副师长的职务。余程万是常德会战的首席功臣,当初张灵甫带着58师不救援57师,这账没算好,余程万直接就一撸到底一无所有了。

还有57旅陈嘘云,也是被逼的一度离职,要不是王耀武支持,早走了。不过也幸好陈嘘云离开了,否者也在孟良崮上被一勺烩了。

3,固守死地。

张灵甫在孟良崮附近被围困前,徐州方面的陆军总司令部已经有固定计划。没想到74师坚决要求主动要求先攻占坦埠,然后进攻沂水,以至于顾祝同怀疑张灵甫分兵坦埠是要阵前投敌。最终,张灵甫的冒进计划得到了陈诚和蒋介石的支持,得以实施。

张灵甫当时为何要冒进,其实根本来说是因为他的贪功。蒋介石和陈诚都认为可以三个月之内解决山东问题,张灵甫自然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立个头功,尤其是听说李天霞在王耀武等人的保举下即将出任整编74军军长,成他顶头上司的情况下,这种贪功心理就更加加重了。

当张灵甫被围困在孟良崮上时,我们却发现,张灵甫不仅放弃了自己的后方基地垛庄,还把山脚下的平原也放弃了,最后躲在孟良崮上据险死守。张灵甫的确第一时间引出了华野的主力,华野一下子9个纵队出现在国军面前,可是张灵甫设计的“中间开花”真的能成功吗?

绝不可能!

对于大多数友军来说,74师上孟良崮是一个意外事件,配合行动的只有25师和83师,其他军队要往这里赶根本不可能。

对于74师本身来说,想要中间开花,必须有花才行,74师驮着重装备上山,等于抬着棺材上路,重炮在山上根本没法瞄准山下的敌人,马克沁机枪的水源都没有。抬着棺材上山,注定了不可能中间开花。

如果74师被围困后还保持相对的机动性,左冲右突,不断集中兵力攻击解放军一部,促使解放军不能形成严密的合围,中间开花真的有可能实现。

但,张灵甫没有这个担当,张灵甫上了山,只做一件事,拍电报给老蒋骂友军不支援。

战后保密局总结的《孟良崮战役失败之原因检讨》中,直接提出了74师困守孟良崮,全赖友军来援不做积极突围。

74师并非没有明白人,当蔡仁杰等人建议张灵甫下山突围时,张灵甫反问“我们那么多重装备,丢在山上资敌,这个责任你能承担?”

事后,蒋介石自己总结孟良崮教训,他评价张灵甫“缺乏战术修养,阳奉阴违”。

“缺乏战术修养”说的是,“如果(张灵甫)能选择合适地形,配置兵力,形成严密火网,敌人绝不会一天之内解决我们”

“阳奉阴违”说的则是,张灵甫曾在淮阴俘虏了3000人,蒋介石要求送后方,张灵甫没有照办,以至于俘虏兵在孟良崮鼓噪,导致军心混乱。

张灵甫在国军的鲁中作战计划中,不仅打乱了计划,还导致了国军五大主力第一名的74军惨遭全歼,毫不过分地说,张灵甫以一己之力,毁掉了国军的山东战局。

对于人民解放事业来说,张将军功劳不小!


历史知事


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关键关头

力挽狂澜,化险为易,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中国革命正是有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才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

毛泽东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30年代,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指挥红军,以弱胜强,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由于博古到苏区后,执行王明路线,打击、排挤毛泽东,迫使他离开了军事领导岗位。第四次反国剿,朱德、周恩来完全贯彻毛泽东的意图和战法,也大获全胜。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博古、李德不顾实际,一意孤行,硬碰硬,采取“堡垒对堡垒”的战法,瞎指挥,使苏区根据地损失殆尽,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这也就是长征的开始。

湘江一战,激战惨烈,红军一下子从6万8千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连续的失败,引起了红军将领和领导层的反思和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在哪里?中国革命应由谁来领导?这样,中央红军召开了遵义会议,毛泽东重新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有了红军的指挥权。

这时,蒋介石调兵遣将,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共150多个团、40万人,企图把红军消灭在川、滇、黔边界。

毛泽东审时度势,领导红军四渡赤水,兵临贵阳,红军靠两支腿,来回穿梭,声东击西,声西击东,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克桐梓、娄山关、遵义,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叉8个团,俘敌约3000人。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


zj史海拾贝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役的胜负,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其中我们最为熟知的,也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领导的四渡赤水之战,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战役。

大家都知道,土地革命的时候,本来第一到四次反围剿战争, 在毛泽东和朱德的领导下,我们都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但是,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时候,李德等人把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给夺了回去,最终,因为李德等人的无能,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关键是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让红军的数量有八万人锐减成了三万人。这也就说党和军队再有李德等人领导下去,最终将会走向覆灭的。

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以及命运考虑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一个会议,讨论一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于是,在这个期间一个伟大的会议开始召开,这个会议就是我们熟知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召开,在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的支持下,毛泽东被选举出来成为了党和军队的绝对领导人。

也就是说挽救党和军队的命运的权利,落到了毛泽东的身上。

对于国民党来说,为了尽快把工农红军给消灭,他们派出了二十万大军,向毛泽东所带领的工农红军杀来。

此刻国共双方力量的对比,是国民党的二十万大军,对阵毛泽东的三万工农红军,这个力量的对比绝对是悬殊的。

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要想战胜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毛泽东打仗有一个特点,就是集中我军优势兵力,对国民党反动派实施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

对于国民党反动派,我们要在保证军队有生力量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就这样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神出鬼没的出现在敌人绝对意想不到的地方,经过四次渡过赤水河,彻底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二十万大军。

这一次战役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四渡赤水之战。

四渡赤水之战,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战役,而且还是毛泽东一生指挥的最得意的战役。

关键是这一次战役,在关键的时候,挽救了党和国家的命运,为巩固和扩大红军的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说毛泽东领导的四渡赤水之战,就是因为毛泽东的指挥而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史学达人


毛主席说过:"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解放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这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却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就胜负分明,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盗墓君以为:

这是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运筹帷幄的高超指挥艺术的必然结果。

在1946年至1949年近四年的解放全中国的战争中,主席妙招奇招频出,伟大战略家和军事家的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三招妙棋,取得战略主动,成整个解放战争制胜关键。

1•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蒋介石在全面战争失败后,以胡宗南45万人进攻陕北,顾祝同率60个旅进攻山东。对山东和陕北陕北发动重点进攻,即所谓的"哑铃战术\

盗墓历史


孟良崮之战的胜负,是张灵甫个人一意孤行造成的,最终他失败了。当然了同时这个战役,也是因为粟裕以及华野军的及时迎战获得了胜利。

大家都知道孟良崮战役,是历史上强者与强者之间的交锋。也正是孟良崮战役的失败,让张灵甫名声大噪的。

张灵甫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绝对是国民党将领中的佼佼者。冷血,敢打硬仗,每次大战,他都是身临第一战线亲自参加指挥,可以说张灵甫身上,有很多其他将领不具备的特点。

另外,张灵甫还是北大高材生,他算是投笔从戎的。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张灵甫的倔强,他的骨子里也透着一股高傲,也许,正是这股高傲,为日后他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抗日战争时期,张灵甫的表现,绝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他所在的王耀武部的74军,几乎参与了抗日期间的所有战争。

张灵甫绝对是王耀武74军里最能打的一面旗帜,他对日军作战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一场战役,就是死守张古山,在张古山正是因为张灵甫带领的将士们坚守了五昼夜,然后才得以全歼日军106师团的。

但是,张灵甫的身上,也有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比如说他惨无人道的,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吴海兰。他顽固不化的帮助蒋介石发动内战,而且蒋介石公然挑起内战,张灵甫就是急先锋。


张灵甫因为抗日期间的表现,让蒋介石对他是大加推崇,并且纷纷让他的部下,向张灵甫学习。

抗日时期英勇善战的74军,被蒋介石整编成了74师后,张灵甫就任师长。蒋介石一度把这支军队视为是自己的御林军。

张灵甫的74师拥有身体素质最好的士兵,拥有最先进的美式装备,从冲锋枪到坦克,无一不是精良所在。

蒋介石曾经还放狠话说,只要国民党拥有10个74师,就可以消灭共产党。可见74师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

正是这支军队,被蒋介石开向了华东战场。华东战场上他们对准的正是陈毅和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

因为华东野战军的表现,最为活跃,让蒋介石一度视为是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张灵甫的使命就是,帮助蒋介石,化解这一病痛。

张灵甫坚信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身后有蒋介石的直接支持,这就是他可以高傲的资本。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高傲,断送了他的前程。

在华东战场上,张灵甫还是打了一些胜仗的,但是,最主要的一场战役,他没有打胜。没有胜利的话,等待的就是死亡。

大家都知道张灵甫是命丧于孟良崮的,而且他进军孟良崮的时候,算是孤军深入。

他正是想利用自己做诱饵,把华东野战军给诱到孟良崮,然后给国民党军队制造全歼华东野战军的机会。

当张灵甫把自己被围孟良崮的事情,告诉蒋介石的时候,蒋介石除了有点忧虑之外,就是大喜。

蒋介石忧虑的是,爱将张灵甫被围,随时都有牺牲性命的可能。大喜的是,终于可以调动国民党精锐部队,去支援张灵甫,然后全歼华东野战军了。

蒋介石征集了几十万大军,向孟良崮进发,当时,距离张灵甫最近的是李仙霞军队和黄百韬军团。

可惜的是,无论是李仙霞还是黄百韬,他们都属于是杂牌军,根本不是蒋介石扶持的重点。所以,对于张灵甫的被围,他们并没有报以多少同情的心态,而是眼睁睁的看着张灵甫被灭了。

也许他们是想看看这支平日狂傲的军队,是如何起死回生的。你们不是号称精锐部队嘛,那你和华东野战军较量就行了。

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坐视不管。

要怪只能怪张灵甫平日里骄纵惯了,根本不把别的部队放在眼里,所以,在他落难的时候,别人见不得他好,只好落井下石。

也就是说张灵甫没等到任何一支军队,来支援自己就战死了。蒋介石这个一举歼灭华东野战军的梦想,也就此告破了。

所以,孟良崮张灵甫的失败,就是他一个人造成的。


不才讲史


豫东战役,粟裕审时度势,“以点打面,围点打援”的灵活大兵力攻坚战打法,歼敌9万余人,打破国共相持战局,对后续战局的胜利起到难以磨灭的重要影响。当然,说一人扭转战局太过,但此场战役的胜利粟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豫东战役详情

国共双方集结重兵在中原,国军部署13个整编师30个旅防线,另部署12个整编师27个旅、4个快速纵队担任机动,企图寻歼我中野主力。

我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兵团、华东野战军西线部队在中原地区呈“品”字形配置。

中央军委原定华野3个主力纵队渡江南下,开辟江南战场,而粟裕以为暂不南下,应集中兵力灵活地打歼灭战。粟裕的对手是第五军军长邱清泉,第五军是是国军精锐王牌,全美械装备。

粟裕接到的命令是歼灭第五军等部,然而国军兵力集中,难以割歼,便改变部署,出奇兵攻占开封,全歼守军66师等部三万余人。


开封失守,蒋派重兵向开封进发,粟裕果断弃开封而围歼实力稍弱的寿年兵团,俘兵团司令区寿年、75师师长沈澄年。

国军统帅重兵增援豫东,解救区寿年,粟裕分析整编72师(属区寿年兵团)伤亡较大,无力出援,决心先求歼黄百韬兵团,再围歼整72师。

粟裕派东野1、4、6纵队迅速合围并歼灭黄百韬两个团,黄顽抗待援,并以兵团司令身份率队冲锋。后6日起,国军南北各路援军将至,粟裕审时度势,在敌大军合围之前全身而退,向鲁西南转移。

豫东战役的影响

有人说豫东战役是失败的,实属不然。豫东战役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歼敌9万余人,使中原国民党军的机动力量重创,几乎丧失主动进攻能力或增援能力,为济南战役创造条件,我方十万大军攻下济南,华野的18万阻援大军一枪未放,徐州“剿总”坐视济南丢失。同时豫东战役的胜利让粟裕更加坚定了“集中更多兵力打大歼灭战”的想法,4月后的淮海战役中,全歼国军嫡系精锐第五军、第十八军。

结语

粟裕险中求胜的拿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是一场险战,也是一场胜仗。


历史学舍


1929年徐向前临危受命,被中央任命为红三十一师副师长。该师号称有四个团,实际上只有四个大队,不足1个营的兵力,共300多人。其中师党代表为戴克敏,参谋长为曹学楷,政治部主任陈定候。刚到大别山的徐向前,连红三十一师的指挥员还没认齐就遇到了蒋介石对大别山发动的三次“鄂豫会剿”。


第一次是罗李会剿。蒋桂战争后,桂系军阀罗霖投靠了蒋介石,被任命为独立第四师师长。为讨蒋介石的欢心,罗霖主要要求“剿灭”鄂东北的红军游击队。蒋介石命令河南的土匪武装李克邦的暂编第二旅配合夹击红三十一师。当时,在根据地的红军只有两个大队,约100多人枪。敌我力量为100:3000。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况,徐向前决定“避强击弱”,先率部队和敌人兜圈子,不和敌人硬碰。战至7月,粉碎了“罗李会剿”。

第二次是鄂豫会剿。第二次负责会剿的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的刘峙,刘峙曾任黄埔军校的少校战术教官,是徐向前的老师。刘峙命令部队采取四面包围和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一举消灭红三十一师。徐向前采取“与敌周旋,避强击弱”的战法将敌人拖肥拖廋、拖病拖垮,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

第三次是“徐夏会剿”。第二次会剿失败之后,刘峙又命令驻河南信阳的徐源泉第48师和湖北境内的夏斗寅第13师向鄂豫边根据地发起了新的围攻。徐向前仍然采取不与敌硬拼,于是兵分两路,利用敌人的空隙,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转移到了敌后,敌人的第三次会剿落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