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谈钱,才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

我读黄铁鹰老师的《海底捞你学不会》时,有一个小节印象极深。

2009年,黄铁鹰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发表了海底捞的案例。这篇文章成了杂志进入中国十年里,影响最大的一篇。

为什么一个火锅店案例能引发这么大反响?因为火锅这个生意,技术含量低,市场进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低,需要的关系资源低,说白了,这个行业谁都能做。

于是大家都好奇,这个谁都能做的行业,为什么海底捞能一枝独秀?而且不是昙花一现?海底捞进入北京上海市场多年,在火锅界鹤立鸡群,难道其他做火锅的人都是傻子么?

案例火了之后,香港餐饮街一个大佬找到黄铁鹰问:能不能帮我挖一个人?最好是你案例中那个28岁的北京大区经理袁华强!

香港人以为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别说挖一个人了。但黄铁鹰却实打实的跟香港大佬说:我不能挖海底捞的人,因为我挖不动。

海底捞有个说法,叫“嫁妆”。一个店长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给8万块的嫁妆(海底捞店长很多是20多岁的姑娘,其实是补偿),就算是这个人被竞争对手小肥羊挖走了,也给。

张勇说: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都对海底捞有贡献。海底捞能有今天,每个干部都有一份功劳和苦劳,所以不论什么原因走,我们都应该把人家那份给人家。如果是小区经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800万。

黄铁鹰问:北京的袁华强走,你会给他800万么?

张勇说:对,袁华强今天若是走,海底捞就会给他800万。

这就是海底捞,这就是张勇,他从来都是大大方方的跟员工谈钱。为了能让员工多赚钱,海底捞还在中国餐饮界做了一项制度创新——计件工资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