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怎么死的?

葛大小姐


座山雕之所以那么有名,跟他在历史中的实际成就、实际实力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他之所以那么有名,主要跟一本叫做林海雪原的小说有关。

在这本小说以及后面的许多电视剧、电影的艺术渲染下,座山雕在近现代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名气。

被艺术加工过后的座山雕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但是真实历史中的座山雕却很少有人知道。

  • 一步步成为老大的张乐山

在民国时期,座山雕这号悍匪确实是存在的,与小说上描写的不同,历史中的座山雕姓张,叫做张乐山,祖籍是山东人,祖上是在清末时期山东、河北爆发闯关东热潮的时候来到东北的。

张乐山祖辈的根底并不是很干净,是那种游走在黑暗边界上的人物,因此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张乐山自小就沾染上了种种不好的习惯,他后来之所以会成为土匪,家风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年龄稍长一些后的张乐山生活变得非常挥霍,为了解决钱不够花的难题,他就决定铤而走险,当起了一名土匪。

当土匪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山头,在产生了当土匪的想法后,张乐山就就近找了一个山头,凭借着自己的凶狠折服了土匪山头的老大,让他同意了自己的加入。

而张乐山也不愧是一个狠角色,加入土匪山头后没多久,他就把自己的老大给干掉了,从而坐上了土匪山头老大的宝座上。

张乐山的常青之道

张乐山的年龄很大,在清朝末年他就率领着自己手下的土匪们活跃在东北一带,在后来的民国时期,他也活跃万分,未曾遇到过能制服自己的的敌手。

张乐山当时在东北之所以能如同常青树一般屹立不倒,并不是因为他的实力有多么强悍。

看多了小说、电视剧的人,都觉得张乐山手下的火力强悍无比,但实际上这种感觉是错误的。

现实历史中,张乐山手下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就几十人不到一百人,相对于一些没枪没弹的百姓来说确实是如同瘟神一般可怕,但是对于当时到处都是悍匪的东北来说,他却只能说是一号中等水平的悍匪,他之所以能在当时局势那么复杂的东北生存那么久,主要跟他的高度警觉性有关。

张乐山是一个如同狐狸一般狡猾的人物,他挑选的基地主要集中在一些地势复杂无比的山上,即便对手的实力比他强大再多,他也能顺利地在对方的围攻下逃走。

如果抓不到他的话,还可能会遭受到他的骚扰和袭击,因此对于一些实力强悍的人物来说,他就如同苍蝇一般令人生厌,打又打不到,烦可能会被烦死。

而要说到张乐山这个人,他超乎常人的才华是不得不说的。

张乐山的身上有三个不同凡响的才华,这三个才华分别是他的眼神、枪法、腿法。

张乐山的眼神特别好,在黑夜中可以如同白天一般看得非常清楚,对于他这个习惯在晚上作案的土匪来说,这是一个很实用的才华。

张乐山的枪法特别好,差不多能达到那种百发百中的程度,土匪不同于正规部队,使用子弹是非常节俭的,所以这个才华的实用性也很高。

张乐山的腿法特别好,只要他想逃,寻常人基本都别想跟在他后面,对他来说,这个才华可能比另外两个才华还要重要,因为这能在很多危机时刻保住他的性命。

正是在这三个重要才华的相互呼应下,张乐山才能凭借着自己的高度警觉性在东北屹立不倒了那么多年。

张乐山的结局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为了扩大在东北的影响力,他就们专门收编了东北的很多土匪,给予了土匪们军编制以及军衔。

在当时,张乐山就获得了国民政府授予的编制以及军衔。

正因为如此,才奠定了张乐山在1947年被我军剿灭的结局。

1947年,杨子荣等战士伪装成投靠张乐山的土匪进入了张乐山的山头,然后通过出其不意的进攻,这才把一直滑溜无比的张乐山等人给擒拿了下来。

被抓后,张乐山并没有被马上处死,而是被严密关押了起来。

在被关押期间,张乐山遭遇到了和军阀孙殿英一样的结局,在无法抑制的毒瘾下,他最终被毒瘾给夺去了性命。

所以说这就是现实历史中座山雕的死亡原因,他是因为在被关押期间毒瘾发作而死的。


千宇趣史


座山雕其人其事:

座山雕原名张乐山,生于1882年,在家中排行老三,人称“三爷”。

座山雕被捕后,在牡丹江海林镇小学进行了公审示众,很多人都见到了座山雕的庐山真面目。

那时他已经是65岁的老头了。虽然他其貌不扬、但鹰钩鼻坚挺,一双小眼炯炯有神,发着精光,真的很像一个阴森恐怖的猛禽大雕。

座山雕是匪三代,他15岁就做了土匪,18岁就当上了匪首,有着50年的土匪生涯。他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有着很高的声望。

座山雕为匪历经清末、北洋、伪满三个时期。东北王张作霖、少帅张学良以及日本关东军都围剿过他,但全都以失败告终。座山雕匪帮的势力越来越大,成为东北一大祸患。

经济土匪和政治土匪的区别:

一般的土匪都是“经济土匪”。什么叫经济土匪呢?就是干一些明火执仗、打家劫舍勾当的土匪。

而座山雕后期成了罪不可赦的“政治土匪”。什么叫政治土匪呢?就是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后,大量收编土匪,冠以军长、司令等头衔。

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布了剿匪令:

这些政治土匪中,作恶多端的就是座山雕,多次对我们解放区骚扰进攻。国民党委任座三雕为“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国民党政府甚至还许诺他:如果打下牡丹江,就由他来做卫戍司令。

从此,座三雕死心塌地跟着国民党,他的匪帮成为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势力,配合着国民党的正面进攻,破坏中共的土地改革,残忍虐杀中共战士和村民。

1946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布了剿匪令。牡丹江地区的土匪最多、最为猖獗,成为剿匪的重点。

座山雕盘踞在牡丹江深山密林里:

从地形上来看,牡丹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西有张广才岭,东有老爷岭,又有哈尔滨至绥芬河、佳木斯至图们的两条铁路,十字交叉穿过,山环水绕,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座山雕当然也看中了这个地方,盘踞在牡丹江深山密林里,成为难以根除的毒瘤。

座山雕为什么这么难抓?

自从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剿匪令以后的1946年到1947年,大股大股的匪帮都被连根拔起,彻底消灭掉了,座山雕的几千人部队也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是,座山雕本人还是逃脱了天罗地网。

座山雕有什么本事?这么难抓?他的确有三绝:枪准、腿快、老谋深算!尤其是“腿快”这一绝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

当时座山雕已经年过六旬,但是在深山老林里翻山越岭却比年轻小伙子还快,更为厉害的是他能上天!噢!应该改成能上树!是的,他爬树像狸猫一样快,还能像猴子一样,在树枝间飘来荡去。

有一次,民主联军部队把他堵在密林深处,可是缩小包围圈后,只见遍地积雪,没有座山雕的踪迹,怎么也找不到他。难道座山雕插翅飞走了吗?差不多,他上树了,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从解放军的头顶上窜逃了!最后,他带领20多残存的匪徒跳蹿到牡丹江海林县北边,一片叫做大夹皮沟的深山老林里。

这下想要抓住他就更难了,你想,在这茫茫林海中,想要找到这些刻意藏起来的土匪,那就是高射炮打蚊子,拳头打跳蚤,事倍功半。咱们部队在深山老林子里,人生地不熟,很容易迷路;而土匪们对老林子门清,一天蹿八百趟,比自家后院都熟悉。没等大部队兵临城下呢,匪徒们就闻声逃跑了。

而且,当时,寒冬已经来临了,那个年代的东北冬天温度零下40多度很正常。寒风萧萧、飞雪飘零的,大部队已经不能担任长期的剿匪任务了,光是给养就是难题。

杨子荣闪亮登场:

怎么办呢?当时,牡丹江军区决定放弃大部队搜索,改用小分队突击。具体策略就是,由几个战士假扮土匪,打入座山雕匪帮内部,伺机端掉匪窝。

那么,谁能担任这艰巨的任务呢?当然是智勇双全、胆大心细的杨子荣了!杨子荣除了具有侦察、作战的一切智慧和经验外,更重要的是,杨子荣会土匪黑话。

聊聊土匪黑话:

土匪黑话是啥呢?所谓:行有行归、帮有帮法。土匪也有自己的山规行话。众所周知的土匪对接暗号大家都知道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再比如说两个人见面,要问对方姓甚名谁,得说:“报个万儿吧!” 你要是姓王,可不能直接说出来,那就露馅了,你得说:“虎头万儿!”啥意思呢?老虎头上不是有个王字嘛!诸如此类的土匪行话很多很多,是不是假冒土匪,一张嘴就能辨别出来。

当然啦,别疑心,杨子荣没当过土匪,他会说土匪黑话纯属偶然,就是有一次战争中缴获了一本小册子,叫做《海底》,这个小册子就是土匪黑话集子。杨子荣当时觉得好玩,就留下说着玩儿的,没想到今天派上了大用场。所以说“技多不压身!”学无止境啊!

杨子荣先给小分队5个人培训土匪黑话,土匪做派。然后就伺机等待,可是茫茫林海,上哪里去找老谋深算的座山雕呢?

机会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哪! 1947年1月,牡丹江海林县模范村村农会主席贾润福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中说:“大雪封山,生活不易,需要十袋白面,二十件棉衣,限期送到指定地点,否则,下山血洗村庄!”信的落款赫然写着座山雕。

机会来了呀!小分队立刻紧张起来,潜伏在座山雕留下恐吓信的村子里细心观察。当时,已经进入严冬,村民们都开始猫冬了,夹皮沟一片沉寂,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只有窝棚上炊烟袅袅时,才能显示生命的活力。

与真土匪接上了头:

小分队观察发现,夹皮沟有一户人家很奇怪,经常有人从后门出来,却啥也不干,东张西望的眼神,与普通老百姓的憨厚样子很是不符。

杨子荣判断,这些人一定是土匪线人。于是,带领小分队,打扮成土匪的模样,找到机会在山林里与他们来了个“偶遇”。用黑话接头,告诉他们,说自己是被打散的其他山头的土匪,久仰座山雕大名,想投靠他,希望真土匪引荐一下。真土匪答应了,带他们住到一个地窨子里等待消息。

两天以后,真土匪回来了,带来消息说:座山雕同意了,但是还需要他们等几天。

杨子荣小分队很高兴,终于能接近座山雕了,可是,真土匪一去不复返,眼看过去了十多天,干粮马上就吃完了。

真土匪为什么迟迟不来呢?难道是起了疑心?为了打消真土匪的疑虑,杨子荣真的带小分队下山“抢劫”去了。当然是做样子给土匪看的。

要见座山雕:

就在“抢劫”完老乡的第二天,两个真土匪来了,杨子荣将计就计,故意装出怒气冲天的样子,厉声斥责他们不讲信用,说话间就把这两个真土匪绑起来了,要求他们带路,扬言要见座山雕,当面对质。

说说林海雪原威虎厅,聊聊东北大马架子:

两个土匪只好前头带路,在没膝的雪地里走了三十多里路,经过了三道土匪岗哨,终于来到一个深埋在雪中的大马架房前。

这大马架子就是威风凛凛、名震四方的座山雕的匪窝——林海雪原威虎厅。传说座山雕的座椅是用虎皮蒙垫的,他穿虎皮马夹、虎皮靴、戴虎皮帽子,就连他剔牙用的牙签都是用虎骨磨制的。

实际上,马架房是以前东北独特的居民建筑,介于窝棚和正房之间,土坯做墙,茅草做顶,只在南墙留个门窗,屋内有通山火炕。虽然采光不好,但是取暖好。尤其是火炕烧得滚烫时,大冬天的,躺在火炕上,抽袋烟,打个扑克,快活似神仙哪!

与座山雕正面交手了:

由于小分队摆弄好了三道岗哨,座三雕不曾防备,正躺在火炕上优哉游哉地抽大烟斗。小分队员踹开柴门,杨子荣掏出匣子枪、冲进去对准座山雕。座山雕见状不妙,刚想去摸枪,杨子荣飞身向前,一脚踩住了座山雕的手,缴获了他的枪。

按说,到现在为止,场面已经完全被小分队控制了,完全可以亮出解放军身份,但是,座山雕身边的顽匪都是亡命之徒,以少战多,拼起来很可能吃亏。

杨子荣为了避免伤亡,依然摆出土匪的架势,他大骂座山雕不仗义、没信用、狗眼看人低,怠慢了自己,不想投靠他了,想投靠正牌国民党,要求座山雕亲自带路,护送他们下山。

座山雕等人被枪口堵着,不敢乱动,再说,以为都是“自已人”,心想不会有性命之忧,没嘴儿将来还是“同事”呢,共同当当国民党的司令!便拱手抱拳、满脸堆笑,连连向杨子荣赔礼道歉,表示招待不周,失了礼数,愿意带杨子荣小分队去找国民党,共同升官发财。

座山雕送上门来:

就这样,杨子荣把座山雕等13个土匪绑个结结实实的,带着一行人下山了。

走到快天亮时,正好碰上了巡山的东北民主联军。

座山雕大惊:“快藏起来,共军来了!”

没想到杨子荣从容不迫道:“怕什么?正好卸他们几匹马骑骑!”便迎头赶上,向民主联军公开了自己侦察员的身份,吩咐大部队,把所有的土匪押解上车。

直到此时,座山雕才恍然大悟,捶足顿胸后悔道:“连老帅、少帅、日本鬼子没整了我,今天,竟然栽在你们几个娃娃兵手里!真是打了一辈子鹰,竟然被雏鹰儿啄了眼啊!”

这就是真实的智擒座山雕,精彩惊险程度不次于影视剧吧?虽然没有影视剧中那样惊心动魄,但是,在刀光剑影中,不费一枪一弹、不费一兵一卒就活捉了阴险狡诈的顽匪头子座山雕,更能体现杨子荣的大智大勇。

关于座山雕的结局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活捉座山雕后,便召开公审大会,之后在牡丹江监狱服刑。后来,他大烟瘾犯了引发其他疾病,病死于监狱。

第二种说法是鉴于座山雕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正国法,公审大会后便执行了枪决。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关注。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座山雕与谢文东一样,并不是小说杜撰,而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且都是恶名在外!

在小说《林海雪原》中,座山雕势力庞大,并且还坐拥易守难攻的威虎山,但现实中,座山雕的原型张乐山,并没有小说中座山雕那样大的势力!


但是张乐山在东北地区的林海雪原中能纵横几十年,足见其拥有不小的过人之处!相传张乐山有三绝,即枪法绝,腿绝,眼绝!

枪法绝:张乐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神枪手,百发百中。眼绝:张乐山走夜路不用照亮,大山之中不会迷路,侦查意识强,危机感十分灵敏。腿绝: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张乐山生于清朝末年一个贫苦人家,后在东北伐木为生,加入当地土匪后,因身怀绝技而被推举为土匪头子,从此开始了其摇摆不定的一生!

张乐山曾经打过日本人,也投靠过日本人,并接受了伪满洲国的任命,抗战结束后,张又投靠了国民政府,最后被解放军剿灭!


但是呢,正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张乐山是被解放军侦查员给活捉的,而并没有在战斗中将其击毙。

解放军历来有一个优良传统,那就是优待俘虏,虽然张乐山在东北地区为匪期间,干尽了坏事,可以说是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
但是后来解放军将其俘虏以后,被关押在监狱中,还没来得及对其进行审判教育,张乐山就因病死在了监狱中!


Mr与川


座山雕并不是东北人,而是山东人,家里兄弟中他位老三,所以大家会称呼其为“三爷”。众所周知,座山雕是三代为匪,不过其爷爷和父亲可不是在东北当土匪,而是在山东。座山雕小时候父亲就被人打死了,母亲也忧郁而死,座山雕的堂兄带着他进入到了东北,当时不过是闯关东的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份子而已。

在动荡不已的东北地区,座山雕的匪性重新爆发,如鱼得水的他一步一步地当上了一支土匪的老大。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电视剧《林海雪原》将这一段历史进行了精彩演绎,不多说了。

被杨子荣抓获的座山雕被人民军队关押在牡丹江监狱里。关于其结局的传说还是蛮多的。有的说他最后因为毒瘾犯了死在监狱里头。有的人说由于其罪大恶极,人民群众纷纷要求公开审判其罪行,最后座山雕被枪决,有的人数由于座山雕曾经抗日有功,人民政府最后将其劳动改造后释放了。

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说法肯定不对,座山雕做土匪的影响力虽然比不上谢文东,但是其也是恶贯满盈,抗日时期座山雕的确打过小日本,但是最后还是两面三刀,见风使舵,总体来说,座山雕的功劳绝对抵不上其罪恶,所以其不可能被释放。

谢谢您的关注,欢迎一起交流文史知识。

文史工作坊


座山雕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名为张乐山,他是清朝末年人,他出生于山东泰安新泰市龙延乡,此人家中有兄弟七人,座山雕排行老三,值得一提的是座山雕家中,三代都是匪,所以座山雕后来发展到那种地步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座山雕可不是靠着自己的父亲发的家,他一开始走的可是正道。

在座山雕年仅八岁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一起打家劫舍被官府捉到,直接判处死刑,没有多久他的母亲便也过世了,他便投靠了他的表哥,他的表哥带上他干起了伐木工,等于是走上了正道,可是没有多久座山雕便上山为匪,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座山雕是跟着表哥闯关东才来到东北的,所以这一路座山雕啥都经历了,算是有点本事。

座山雕当上土匪之后很快就脱颖而出,因为他不仅有本事,而且够狠,所以座山雕才能很快就坐上了大哥的位置,座山雕有三绝,首先第一绝就是枪法绝,相传座山雕枪法非常的准,指哪打哪还能做到百发百中,就这一点就足够让那些小土匪们佩服不已了。

第二绝便是腿绝,座山雕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在山里面行动非常迅速,座山雕第三绝,他的眼睛绝,传说座山雕的眼睛在黑夜里看东西根本不需要照亮,因为他的眼睛很好,同时眼睛绝不只是说他眼睛好,同时还是说座山雕非常的会看人,同时他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所以才能统领一众土匪。

后来的座山雕便被杨子荣给捉住在牡丹江监狱服刑,最终他的结局是病死监狱。当然现实中的座山雕可和那些影视剧中是不同的,他就是个普通的土匪而已,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而且座山雕的势力当时也不是最大的,只能算是普通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历史上的座山雕是在监狱里病死的。历史就是历史,和小说电影不一样。我的家就在黑龙江,关于座山雕的晚景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村有个人因为偷东西被判刑,正好和座山雕蹲在一所监狱,他出狱后回来说了一些座山雕的故事。座山雕号称的八大金刚确实是有,不过就他们十多个人,他们有时住在山洞里,有的时候住在自己建的简单房子里,不敢在一个地方住太久。东北冷,冬天一到苦不堪言,山洞里阴冷阴冷的。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抢粮食,只能偷偷摸摸的抢。主食就是小米为主,根本没有什么百鸡宴。

我们都以为土匪头子应该是个威武雄壮的汉子,可是我们村的人形容座山雕只不过是个小老头的样子,还让我挺失望的。


东北农村阴阳先生


座山雕是《林海雪原》中的角色,他的原名叫张乐山。

张乐山当了土匪头子的时候,被起名座山雕,光听名字就能看出,张乐山为人凶狠。有人说他家世代为土匪,然而还有说法是他因自己拥有的伐木绝技,被堂兄带入东北伐木为生。之后才加入的土匪,因其身怀绝技,所以在这帮土匪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了土匪头子。

不过对于他的死,不同小说中的版本也不同。有人说他是在狱中病死,有人说他是被枪击。其实在当年《东北日报》中有这样一篇题材《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中,对于座山雕的死还是有相关记载的。

其中说到了座山雕入狱后,在牡丹江监狱中服刑,最后是在狱中病死的。所以说,座山雕真正的死法是病死于狱中。

都在说座山雕,那么他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座山雕人称“三绝”:

说起座山雕,大家好像都有印象。这是在影视剧里出现过的人物,他为人杀伐决断,而且英勇无比。这是因为他拥有一身绝技,而这绝技有三个,所以被称为“三绝”。这三绝分别为枪法绝、眼绝、腿绝。

  • 枪法绝:这是作为土匪必备的一个绝技,而座山雕的枪法好到不浪费子弹。他几乎是一枪一个,枪法准到百发百中,从不发空子弹。座山雕拥有的这门绝技比一般受过训练的士兵还要厉害,所以这也是他能成为土匪头子的原因。

  • 眼绝:说的是座山雕眼光独到,看人很准,这也是一般的统治者所应该具备的才能。

  • 腿绝:说的是座山雕腿活比较好,比兔子跑的还快,在山里跑起来非常自如,到了山里,敌人就休想抓到他。

座山雕灭了一个日本开拓团

座山雕在抗日那会儿,日本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他的人头,然而终究没能成功。于是日本军团想到一个办法,不再再他身上浪费时间了,不如把座山雕给收拢到自己的军队,这样也是如虎添翼,岂不是两全其美。

然而座山雕哪是那么容易就上当的?他虽然是个土匪,但也是一个有道义的土匪,他也是爱国人士,对于日本的招揽,他并没有答应。反而把日本一个军团打的团团转,在1931年秋天的时候,座山雕攻击了一个日本军团,其中逮捕了日本人将近一百多个,不只有男人还有女人。

座山雕把这些人带回到自己的土匪窝子以后,就给日本人写了封信,让日本人带着枪弹来换他们的人。最终日本人妥协,并且一度想要招揽他去日本军队。

座山雕捱过了日本军队,却败给了杨子荣

座山雕在日本侵略的时候,都没有输过,然而最后却输给了杨子荣。都说座山雕在山里就如同一只猛兽,很难有人能接近他,并且伤到他,更别说活捉他了。

因为他的匪性严重,所以,在日本投降以后,我国终于摆脱了被侵略的危险。这时的座山雕在牡丹江开始作威作福,无恶不做,虽然抗日有攻,但终究改不了他那土匪的性质。

终于在解放军经过牡丹江的时候,对座山雕这批土匪进行了围剿,虽然座山雕的土匪窝损失严重,但最终还是被座山雕跑了。可见座山雕的本事有多大,竟然能从解放军的手里逃走,也是够本事的。如果他不是土匪,想必前程会更加远大。

不过最终,在1947年杨子荣带着6名侦察小队彻底端了座山雕的老窝,看来这就是遇到了克星,座山雕最终战败,是因为碰上了解放军,杨子荣做了最后的收尾。


大国布衣


“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座山雕被枪毙前,如是说。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幼年父母双亡,也是穷苦人出身。

之所以穷苦,是因为虽然他家是一门三代的土匪世家,但是奈何业务水平有限,所以能力有限之下,没有抢到太多钱。

之所以父母双亡,是因为土匪这个职业,实在是属于高危工种,命运半点不由人。

(梁家辉扮演座山雕的造型)

伐木累,非常累,“华丽”转身变土匪

在他幼年和少年时期,山东多地并不容易讨生活,自清代中期,被生活所迫闯关东的人就络绎不绝,12岁的张乐山也走了闯关东这条路,不远千里到黑龙江伐木累,伐木虽然累,但好歹也是正行。

三年后,刚刚有了些头脑和力气的张乐山,毅然决然的重操旧业,以悍不畏死的坚定精神拾起了祖、父从事的行当,一如当初他的父亲接过他爷爷的传承衣钵,在参加土匪工作三年后,因为工作成绩优异,个人匪绩突出,荣升土匪头目,那时候的他,已经具备了土匪所应具有的一切渣滓品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干不出来的。

座山雕生性狡猾多端,又因为以前的伐木工作基础,对深山老林的地理地貌非常熟悉,所以在东北地区,虽然想抓他的人很多,比如老疙瘩张作霖,但无奈的是,从清朝末年一直到解放前夕其被捕之前,从来没有人能抓到他。

(倪大红扮演的座山雕造型)

座山雕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

虽然在伪满时期,座山雕曾经被抗联收编,但这种人哪来的什么立场,不久后又被日本人利用,其实座山雕既不想忠于抗联,也不想忠于日本人,他看中的只是两方手中所能赚取的资源和利益,而一旦好处到手后,自然谁的帐都不买,他脱离了抗联,后来也不服日本人管。

1945年日本战败。本着尽力挽救的目的,座山雕再次被牡丹江军区收编。但是不久,又被国民党策反,从中赚取好处无数。

1946年。牡丹江等地的土匪,绝大多数都被消灭,而座山雕,生性狡猾。别说本人,就连他的匪窝也都一直不曾找到。

(原始造型是否令你心血澎湃)

饥寒交迫中自废武功泄露信息

座山雕放弃资源逃入深山,但不可能一直不露头,没多久,黑龙江省海林镇农会主席,收到一封威胁恐吓勒索信件,要他交出10袋白面,20件棉衣,否则人头落地,这就暴露了座山雕的基本位置和匪众不多的现状。

牡丹江军区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土匪行径,再次横行于东北大地,遂以一个营的兵力,进山搜索一个月,但还是未见丝毫踪迹。

二团副政委曲波,也就是《林海雪原》的作者,派杨子荣带领5名侦查员假扮土匪,混入座山雕的匪巢,里应外合,端掉他的残余土匪势力。

杨子荣等人,先在附近村子抓了两个舌头,杨子荣冒充了二团刚刚剿灭的吴三虎匪帮帮众,经他报了所谓的家门以后,得到了土匪的“信任”。

(张涵予扮演的杨子荣造型)

真实的抓捕过程,并没有电影、电视剧和戏剧中描述的这么精彩

虽然得到了土匪的初步信任,但据点小头目以请示为由,走了很多天不打照面,意在试探,而杨子荣一行人,身上只有枪和手榴弹,没有多余的钱粮,所以只能找附近的村落老乡去借,搞得老乡也摸不着头脑,土匪竟然来借粮食,而且还保证要还,很是奇怪。这还不算,放不下心的小头目还非要杨子荣等下山现场“劫掠”一把,大吃大喝才最终信任了他们。

这时,距离杨子荣离开团部已经将近8天,必须要给组织汇报情况,所以派人回去,并在沿途向其他解放军部队说明情况,尽快撤离村庄,以免打草惊蛇。

(邹衍将军,现104岁,座山雕死刑令签署者)

等到土匪小头目回归据点的时候,杨子荣假装暴怒,以说理为由,押着他们步行将近30里,去见座山雕,这就把座山雕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所蜗居的大山,连路都没一条,根本看不出人迹存在,他们自以为绝对安全,又因为出于他们的安全需要,按正常程序,任何人不能直接带领生人上山,以防不测,尤其是当时的那种特殊时期。

而小头目给杨子荣等人引路上山,没有受到应有的盘查,甚至直接就进了座山雕的帐篷,赶得很巧,座山雕此时正在吸食鸦片,根本没有防备他的亲信竟然破坏规矩,直接领人进入“内室”。等到杨子荣等六人,用枪口对准座山雕及其一干土匪的时候,他们自是不敢乱说乱动,就这样,擒贼擒王,6名解放军侦查员竟然押着25名土匪,凯旋而归。

(倪大红扮演的座山雕造型)

为防其逃跑,杨子荣猛打铺垫

他们虽然擒获了所有匪众,但那是因为匪众防备松懈,措手不及,不明就里,以为是同道,还有转圜通融的余地,为避免他们半路狗急跳墙,鱼死网破,杨子荣对他们说,以前大家毕竟并不在一个山头混,所以不得不防,要借你的招牌用用,我们走出你的势力范围,自然放你回去,你们的枪和粮食我们也不要,只要我们能安稳上路,我们的枪都可以给你,你大可以放心。

因为国民党军队当时在吉林确实还有一定势力,杨子荣的话也有几分可信,况且已经被人绑住,人家说着,自己也只能这么听着,没有办法,座山雕老奸巨猾,但此时全无用处,人在矮檐下,如何不低头。

到了夹皮沟以后,座山雕看到二团团部供给处运木料的大车,提醒杨子荣躲避,杨子荣却要“抢马”而行,疯了?这时候土匪们才明白过来,自己是被解放军俘虏了,知道了杨子荣的真实身份,供给处的战士也都是荷枪实弹,更没法跑了,就这样座山雕所保持的-历经清末、民国、伪满,一直到解放前夕被捕之前,从未被成功抓捕的记录,被杨子荣打破。

座山雕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唯一的一次被捕,恐怕也是最后一次,自己罪大恶极,很难逃出生天。

至于座山雕对自己的性命,毋庸多言,显然是不抱希望,等死罢了。

(徐克、张涵予)

别忘了“英雄剧”的策划者曲波&杨子荣的英雄归处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来源于《林海雪原》,而《林海雪原》的作者就是此次任务的策划者(二团副政委)曲波。

事后,杨子荣的事迹被刊登于《东北日报》,成为了战斗模范,记三等功。

在后续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首先冲入匪巢的杨子荣,本可以率先击毙睡梦中的土匪,但因扳机失灵哑火,被后续惊醒的土匪开枪击中左胸英勇牺牲,军区最终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

美国来华访问的艺术代表团团长曾说:“杨子荣就是西方的英雄佐罗,他应受到所有人的敬仰与崇拜。”

座山雕最终得到与其祖、父同样的结果

在海林镇小学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座山雕受到了牡丹江军区特别军事法庭的审问以及判决,决定对其执行死刑。

当时局势不稳,条件环境比较差,军区担心座山雕再次逃脱。二是前车之鉴,有效仿的范例,“战友”佳木斯军区,对一些匪首的处理果断且严厉。三是罪大恶极,不得不杀,没有转圜的余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不杀不足以稳定地区安定。并且东北匪患当时基本灭除,即便把座山雕留下,也起不到宽大处理后,匪众集体自首的效果。

(梁家辉扮演座山雕的造型)

所以,(原)沈阳军区副政委邹衍,批准了死刑申请,邹衍将军如今尚在人世,业已104岁的高龄。这也是邹衍一生之中签署过的唯一一份死刑执行令,记忆相当深刻。

当时执行枪决的有两位战士,其中一位名叫董仁棠,也是杨子荣的好友(杨子荣抬棺人之一),后升任沈阳军区边防局处长。

(邹衍将军)

关于座山雕死亡的最终定论

座山雕因病死在狱中,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对座山雕罪行的审理和宣判,程序完备。在牡丹江也有较大影响,很多群众到达海林镇小学审判现场观看了全过程,再因为毕竟年代并不久远,相关人员都有过程叙述资料留存,当初签署批准死刑的邹衍将军也还在世,这些都是有力证据,毋庸置疑。

邹延林; 刘钧.座山雕死亡之谜[N]. 中国档案报,2015-05-01(3).


古今通史


座山雕,山东人,原名张乐山,出身土匪世家。8岁时,座山雕的爷爷和父亲在一次打劫时,被官府设伏双双落网,不久都被砍了脑袋。

丈夫去世后,座山雕的母亲忧伤过度不幸病逝。孤苦伶仃的座山雕在叔叔家过了几年,就随堂兄一起“闯关东”做了一名伐木工。

座山雕骨子里就有当土匪的基因,15岁那年嫌弃伐木活太苦,就上山入了绺子。短短三年时间,座山雕就练就三项绝技:枪绝、腿绝、招子绝。

枪绝就是百步穿杨,腿绝是形容座山雕在山林中奔跑如履平地,他最大的本领是能像猴一样穿梭于树林之中,而且脚不落地。招子绝是讲座山雕有双与众不同的夜视眼。

座山雕靠着这三项绝技18岁就做上了杆头,为祸一方。清政府和张作霖都曾围剿过他,但屡次被他逃脱。

伪满时期,座山雕加入过抗联,后又投靠了日本人,当上了讨伐对队长,与人民为敌。

抗战胜利后,座山雕表面接受牡丹江军区改编,背地里又投靠了国民党,成了东北先遣军第2纵队2支队司令。

座山雕如同一根墙头草,哪边有风就往哪倒,不过这次他选择错了,就没有回头路了。

1946年底,牡丹江周边的土匪大部被解放军歼灭,但老土匪座山雕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连大部队搜山,都没有找到他的痕迹。

为了彻底剿灭这伙土匪,牡丹江军区改变了策略,决定派侦查小分队乔装打扮,进山搜索,有具体消息后,再派大部队封山围剿。而这个侦察任务就交给了二团的侦察排。

侦察排排长杨子荣有着丰富的剿匪经验,接到任务后,杨子荣考虑座山雕非常狡猾,打扮成百姓或猎户,容易被识破,因而他决定化妆成土匪进山侦察。

但此时山林里基本已没有大股的土匪了,所以他仅挑选了5名精明能干的战士就进了茫茫雪林。

后面的情节基本和《智取威虎山》差不多,大家都耳熟能详,就不一一赘述,下面讲讲座山雕的结局。

座山雕被俘后,一直关押在牡丹江军区看守所。有很多传言说他病死在监狱,但据原牡丹江军区政治部主任邹衍将军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中记载,并不是这么回事。

在审讯座山雕期间,邹衍曾去看望过他,座山雕虽然已经60多岁,但精神和身板都还非常好,由于担心他会逃跑而造成恶劣影响。

经军党委讨论决定1947年2月17日开完公审大会后,直接枪毙座山雕。后来执行死刑的公文由邹衍签署,所以罪恶滔天的座山雕,最后被枪毙的结局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花木童说史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搞明白真正的座山雕到底是谁?

座山雕是红色小说《林海雪原》中的大反派,这个角色有历史原型,而且历史原型的绰号就叫座山雕,但座山雕的真名到底是什么?他到底是哪里人?且听作者细细道来。

真实的座山雕

据资料记载,座山雕是东北地区著名悍匪头子,本名张乐山,出生在山东省新泰市(泰安市的下辖县级市)龙廷乡苗庄村,家有兄弟七人,张乐山排行第三,故人称“三爷”。

张乐山早年被他的堂兄带到东北,靠伐木为生,但砍木头这个活又脏又累,还赚不到多少钱,张乐山为了赚大钱,一狠心上山当了土匪。

张乐山不是本地人,但有功夫傍身,为人精明狠辣,因此很快在当地混出了名堂,他有著名的“三绝”,即三大绝招,分别是枪法绝,一双盒子炮,百发百中;眼力绝,夜视眼,不用手电筒照亮;腿功绝,轻功一流,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靠着这“三绝”和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张乐山在东北土匪中打出了声望,霸占着威虎山一带,令人闻风丧胆,人称“座山雕”,形容他像雕一样,占山为王,无人敢惹。

围剿座山雕

在整个东北地区,座山雕这股势力并不算大,但他功夫了得,熟悉地形,又极其狡猾,日本人和国民党军队多次进剿,都拿他无可奈何。

日本投降后,座山雕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盘踞在密林中,继续作威作福。

东北全境解放后,我军继续对当地大量悍匪进行剿灭。随着战事的推进,大多数土匪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接受改编,座山雕这股土匪几经进剿,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有一次,胆大包天的座山雕犯了烟瘾,带着两个土匪冒险下山买大烟,被当地群众认出来,群众立刻向解放军报告。

当解放军赶到时,座山雕刚跑到林子里,解放军战士追击过去,只击毙了两个土匪,座山雕却不见了踪迹,原来他凭借轻功,硬是从解放军战士的头顶上,荡了过去,逃脱了。

抓获座山雕

经过这次打草惊蛇,座山雕再也不敢露头了,他带领部下逃进深山,我军找不到他的巢穴,没办法发兵,最后决定派精干力量打入土匪内部,寻找座山雕的踪迹和老巢。

承担这一重任的就是侦察员杨子荣。

杨子荣率领了一支5人的侦察队,在茫茫雪林里转了好几天,也没发现座山雕的踪迹,直到发现一个伐木工人居住的屋子,才和土匪接上头。用黑话对上几句暗号后,土匪认定杨子荣是另一帮土匪,答应带着杨子荣他们去见座山雕。

一路经过三道秘密哨卡,杨子荣和5名战士终于到了座山雕的老巢。

由于伪装工作做得好,座山雕根本不知道杨子荣的真实身份,他们正准备欢迎同行兄弟,杨子荣带领两名战士冲进洞里,占据有利位置,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土匪。

洞里一共有7 个土匪,杨子荣一打量,有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鹰钩鼻子山羊胡的瘦小老头。他立刻认出这个人就是臭名远扬的“座山雕”,冲上去下了座山雕的枪。

就这样,杨子荣不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彻底消灭了这窝顽固的悍匪,成为我军著名的孤胆英雄。

座山雕之死

座山雕被抓获后,原本是要枪毙示众的,但座山雕当初还是抗过日,打过鬼子的,考虑到他还有过功劳,就没有枪毙,而是关进了牡丹江监狱,还给予他他特别优待,每天供应一顿肉,但座山雕功夫厉害,为了防止他逃跑,还是给他上了重镣。

但好景不长,座山雕有大烟瘾,在监狱关了不久就犯了烟瘾,解放军不可能提供给他大烟,加上关在监狱里太过憋闷,这个老头居然病死在监狱中。

纵观座山雕的一生,倒是和“东陵大盗”孙殿英略有相似,他俩一个是盗墓大贼,一个是山林悍匪,都曾抗过日,后来投靠了国民党与我军为帝,再后来被我军抓获投入监狱,最后都因为大烟瘾病死在监狱中,也算死得其所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