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本文由“教育暢談-文墨”原創

上週末,閒來無事,忽然覺得自從朋友要二寶後,牽扯了不少精力,這幾年明顯聚的少了。現如今,孩子早已經上幼兒園,應該能得以抽身了吧!於是,打電話,問一下朋友能否出來聚一下。

朋友接電話後,沒想到先和我訴苦,自從有二寶後,人身自由受限。孩子大了,雖然上了幼兒園,因為愛人比較忙,週末也要在家帶孩子。

聽朋友說得如此可憐,我便開玩笑似地說去家裡慰問他一下,心想:反正好久也沒去了,稍帶去看看孩子。就這樣,我給孩子買了一些禮物,便開車前往朋友家。

來到朋友家,看到他第一眼,忽然覺得憔悴了不少。朋友讓我進屋後,我看到小侄子正在客廳裡玩,就急忙過去逗他,當我拿地上的玩具時,孩子看了看我說:“老師說,不經小朋友同意,不準動他的東西。”我摸了摸他的小腦袋說:“大大錯了,快把玩具還給你。”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這時,朋友過來,讓我坐下陪他聊聊天。閒聊一會後,不知不覺又聊到了孩子身上,他說:“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後,這孩子就不怎麼聽他們話了,有時還總拿老師的話教育他們。”我說:“這種情況太常見了,我們小的時候不是也只聽老師話,不聽家長話嗎?”我接著又說:“那時候小,不知道怎麼回事,長大後看了很多書,才明白孩子的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鄉村維納斯效應’。如果家長合理利用這種效應,對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會有很大幫助。”

朋友聽我這樣一說,就很好奇地和我說:“沒看出來,你知道的還不少,照你這樣講我還得利用好這一點了,那你快和我講一講,什麼是‘鄉村維納斯效應’。”看著朋友饒有興致的表情,我就很認真地和他講起了“鄉村維納斯效應”。

什麼是“鄉村維納斯效應”

“鄉村維納斯效應”指的是在偏僻的鄉村,村裡最漂亮的姑娘會被村民們當作世界上最美的人(維納斯),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裡的人再也想象不出還有更漂亮的人。

人們在認識世界時,一旦接受了一個與事實相符的解釋,由於受到思維限制,往往就無法想象還會有其他更好的解釋。這種現象,英國心理學家德·波諾形象化地稱它為“鄉村維納斯效應”。

朋友聽我說完後,看了看我,一臉的茫然,我解釋說:“上幼兒園的孩子,容易受到這種效應的影響,因為孩子小,他們的認知有限,在家和幼兒園這個圈子內,由於老師的專業性強,多才多藝,更瞭解兒童的內心世界,在孩子眼裡老師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因此,孩子特別崇拜信服老師,認為老師的話就是真理,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就是鄉村的'維納斯'。"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對於幼兒來說,正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種“鄉村維納斯效應”對他們卻是有利的。家長可以藉助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上幼兒園的孩子,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對他們有哪些好處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3~6歲這個階段的兒童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處於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上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與成人的思維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這個階段的兒童行為習慣養成也很困難。

但是,作為家長常常認為,這個階段的兒童可以按照規則來學習,所以,就按照成人的做法去要求孩子,結果,不是孩子不聽,就是明天又忘記了。這個時候,幼兒園老師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的一些遊戲活動,恰恰能夠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明白道理。而老師也能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這樣,就更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1、老師是孩子的偶像,有利於孩子去模仿

作為幼兒教師,是經過專業的培訓和學習,她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很強,對兒童教育學和心理學都有所掌握,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並且能夠以身示範,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1971年提出了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認為:學習即模仿,兒童通過觀察他們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學得社會行為,這些觀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號表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來幫助他們模仿行為。 

也就是說,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是通過不斷模仿來實現的。這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於孩子來講,經常接觸什麼樣的人很關鍵,那麼,幼兒老師的言行無疑是他們最具影響力的模仿對象。

2、老師在孩子心目中更有威信,有利於孩子接受教育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老師在孩子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很重要,事實證明,有威信的老師更利於孩子去學習,表現得更加積極,能聽從老師的教誨,可以從老師身上獲得更多的知識。

以前,就有一位家長和我聊起她家二寶,誇二寶聰明,懂事。從上幼兒園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她說孩子每天回來都能夠把老師講的故事和他們講一遍,講得有聲有色。更有意思的是,還能模仿老師講故事時的神情和動作,讓他們覺得孩子特別可愛,老師的教育也很成功。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其實,這也說明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信,所以,才會認真去聆聽,甚至去觀察老師的一言一行,從而記在腦子裡,回家之後能夠出色地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3、老師說的話更有可信度,有利於孩子良好習慣養成

作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很關鍵,但是由於家長對孩子的寵溺,孩子往往不聽家長的話,相反,因為受“鄉村維納斯效應“的影響,孩子更願意相信老師,按照老師說的話去做。

因此,我們會發現,有些家長經常求助幼兒園老師。比如:“老師,你給我家孩子講講,讓孩子少看動畫片,對眼睛不好。”“老師,你跟我家孩子說說,別讓他挑食,對身體不好。”“老師,你幫我和孩子講講,在家要聽父母的話。”這些家長的求助,都在說明老師的話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可信度有多高。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我們從家長反饋的信息來看,老師的話確實是發揮了作用,有些孩子聽了老師話,慢慢改掉了壞的毛病,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由此可見,“鄉村維納斯效應”對於幼兒園孩子的成長,具有積極作用,對於他們良好習慣養成幫助很大。

所以,家長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在老師的幫助下,加強對孩子正確的引導,但是家長也要注意處理好家長、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讓孩子儘快養成良好習慣。

孩子在“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下,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由於在“鄉村維納斯效應”作用下,很多孩子都把老師的話當成“聖旨”一樣。有些家長,心裡可能會不悅,孩子不聽話時,情緒上會有變化,說話時不加考慮,無意之中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家長注意以下幾點很重要。

1、家長不要破壞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心理學認為: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一種可以使老師對孩子施加的影響產生積極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有些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難免會和老師教的起衝突,這種情況下,孩子往往會想起學校老師的話,會和家長進行辯解,孩子可能會說,老師不是這樣教的。面對這樣的局面,家長不能衝動,急於否定老師,而是應該隨機應變。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如果家長確定自己是對的,老師的做法也沒問題,家長可以和孩子研究一下哪種做法更好,或者和老師取得聯繫,讓老師評判,這樣,還利於孩子發散思維的培養。假如,家長的做法有問題,那就和孩子承認,自己教的不對。如果老師教的真有問題,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應該私下和老師溝通,讓老師自己去處理。

其實,作為老師也不可能全對,家長要進行包容和理解,但不能因為一次錯誤,就把老師教的全盤否定,從而破壞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2、家長和老師攜手教育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的影響,只聽老師話,家長要把老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盡而更好地教育孩子。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家長和老師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這就要求家長要主動和老師溝通,不能等著孩子有問題,讓老師找家長溝通。那樣就顯得很被動,作為老師配合家長教育孩子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孩子上幼兒園後,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有利於良好習慣養成

家長和老師溝通攜手教育孩子,可以有效避免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出現方法不當。比如,家長髮現孩子缺點後,讓孩子改正,孩子不聽,家長可能會出現打罵行為,這樣,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假如家長和老師經常溝通,就可以把孩子的缺點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助去糾正,家長進行協助。如此一來,孩子的缺點就會很容易改正,從而有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3、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

孩子受“鄉村維納斯效應”影響,會特別關注家長的一些言行,對於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可能會指出來,這樣就比較尷尬,並且,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十分不利。

克魯普斯卡婭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這也在告訴家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的重要性。

事實上,也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老師要告訴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飯前要洗手,玩具合理擺放等等,有些父母本身就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飯前也不洗手,東西亂丟亂放。當孩子看到父母這樣做時,就會對家長的言行產生質疑,這樣,家長再要求孩子時,就沒有了說服力,孩子也不會聽家長的話。

“鄉村維納斯效應”對幼兒園的孩子影響很大,他們對老師的話言聽計從,並不一定是壞事,這即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也有利於家長藉助老師的力量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