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貝與您一起分享5分鐘商學院營銷案例·新零售!

您好!歡迎關注異貝!異貝是中國8000萬中小微企業忠實的朋友,與您一起成長。今天與您一起分享:劉潤老師的5分鐘商學院營銷案例~新零售

異貝與您一起分享5分鐘商學院營銷案例·新零售!

有位開百貨商場的企業家問劉潤:幾年的電商喧囂後,大家終於迴歸線下,迴歸本質了。百貨商場的春天,是不是回來了?

劉潤說:新零售,確實正在回到線下,但一定不是原路返回。要想理解什麼是“新零售”,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是“零售”。

概念:新零售

那到底什麼是零售呢?

從交易結構的角度看,零售,就是“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萬千組合。

我去百貨商場買襯衫,摸摸質地,看看價格,試試合不合身。通過這些行為,我獲得了“信息流”。

然後我說:服務員,我要買。服務員給我開了個單子,我拿著單子去交錢,這是“資金流”。

我交完錢,服務員已經把襯衫打包好了,我把襯衫拎回家。這是“物流”。

零售,就是“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萬千組合。

可是,你獲得這件襯衫的“信息流”時,你給商場付錢了嗎?商場有沒有對你說:你摸了三下襯衫,看了兩眼價格,試了一件衣服,所以請付錢?沒有。

那商場有沒有為提供信息流,付出成本呢?當然有。那麼大的面積,有租金成本。充足的現貨讓你挑,有庫存成本。水電、消防、工資、損耗、失竊等等,都是成本。

這就奇怪了。用那麼高的成本提供信息流服務,卻不收費,為什麼?

因為商場的交易結構是:用商品差價,補貼信息流成本。雖然我不為信息流收費,但我可以把成本藏在商品差價裡啊!

這個交易結構,運行了很多年,一直非常有效,直到互聯網出現。消費者摸摸質地,看看價格,試試合不合身,剛要買,心想:網上會不會更便宜呢?

這一搜,完蛋了。真的更便宜。為什麼?因為你替他付出了信息流成本,而他直接收割差價,當然便宜。這直接導致了“線下試,線上買”的交易結構的出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被重新組合了,商場面臨危機。

那應該怎麼辦呢?罵死互聯網嗎?新技術帶來的趨勢,無法逆轉。我們唯有優化,甚至重構商場的交易結構,才能獲得新生。怎麼做?未來的商場裡,應該多開“品牌體驗店”,

在品牌體驗店裡,用戶還是摸摸質地,看看價格,試試合不合身,然後說:咦,網上更便宜呢。你說:還真是,那您在網上買吧。為什麼?因為我是品牌體驗店,線下的是我的,網上的還是我的。在線下開“體驗店”,就是讓你通過摸摸質地,看看價格,試試合不合身,喜歡上產品。至於在哪買,請隨便。

於是,商場的交易結構,就因此從“分享代理商商品差價”,變為了“賺取體驗店店鋪租金”。

很多傳統零售人咬牙切齒地說,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新零售”。零售的本質從來都沒變過,那就是以用戶為中心,做好產品。我們要敬重他們的用戶思維,產品思維,但是,他們顯然比較缺乏“交易結構思維”。這個世界上,當然有新零售。

張瀟雨老師在他的專欄《商業經典案例課》講美國零售簡史。

1884年之前,美國的零售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布店、豆腐店,效率很低。但因為“鐵路”的出現,遠程購物變為可能,於是希爾斯(Sears)發明了“郵購”這種交易結構,並提供了自由退貨和貨到付款制度,很快成為美國零售業第一名。希爾斯,19世紀的新零售。

然後,因為“汽車”的出現,在租金便宜的郊區,用大型賣場收集大量需求變為可能。於是沃爾瑪(Walmart)發明了“大型超市”這種交易結構,並承諾天天低價,也很快成為了美國零售業的第一名。沃爾瑪,是20世紀的新零售。

現在,比鐵路、公路連接效率更高的互聯網出現了,誰會是被這波新技術驅動的,21世紀的新零售呢?

瞭解“新”和“舊”是先和後的概念,不是好和壞,高和低的概念。你曾經是新人,但很快就成為晚輩眼中的舊人。不要怕新人。你要怕的是,比你更高效的新人。新不一定會取代舊,但是,高效一定會取代低效。

異貝運用:

你還在商場賣衣服,我去試完後,決定在線上買,這時你告訴我:我們這個品牌的服裝在全國都有專賣店、並且在天貓、京東還有廠家直營店。我們店自己也有自己的錢上商城,您可以多方對比一下價格,我們線上商城對第一次上商城下單的客戶還有送100元現金劵,您這次就可以使用,支付後還送您一張雙11的禮品劵,您雙11來我們店內領取就是行了!我一搜、還真是這樣,那就沒有必要上其他網站買了,直接領了券支付,拿了衣服回家咯!

今日思考題:你覺得哪些零售業的創新,可以算是21世紀的新零售呢?歡迎你在留言區分享,與大家一起,過過招。

異貝與您一起分享5分鐘商學院營銷案例·新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