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征稿活动,还在火热进行中。就我们国画类而言,想要突围而出,入选美展,其实是有套路的。

胡泽涛 《芦野秋声》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从往届美展的入围作品可以看出,工笔画的获奖率占到了很高的比例。

这是因为工笔画,最能直接看出一个画家在艺术构思及创作上,花费的心血和所下的功夫,这比起那些大笔一挥、逸笔草草的写意画或大写意画来说,必然容易受到评委的青睐。

何洵瑶 《会合》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所以,很多画家专门为美展精心准备“作品”,然而却不是画家心志的完全表达,它缺乏了一种精神内涵。即使是获得了金奖,也不能说明画家真正的创作实力。

王奇寅 《瑞雪图》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其实我们看美展大部分工笔画作品,都还是不错的,但没有凸显精神性,只是强调了某种愉悦性的东西,“悦目”而不能“赏心”。

黎柱成 《斑斓秋色》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华而不实、新而不深。 初看很养眼,细看只是白开水,这就没什么劲了。

不像以前的国画大师,如八大山人、徐渭、齐白石等,寥寥数笔,就能让后人看上几百年,这样的作品才有永恒性和穿透力。

薄云 《花好叶茂》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说到底,最能体现中国画精髓的还是写意画,尤其大写意,笔简意赅,韵味无穷。但要画好大写意,不仅要下功夫,还要有文化、有学识、会书法,否则很难出彩。

陈万福 《金色池塘》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所以整个美展,敢画写意的人很少,能达到起码的写意精神、线条质量较高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以现在评委的眼光和评判能力,即使是齐白石去参加,恐怕在省一级的选拔就被淘汰出局了。

祝焘 《 竹林中》

(2017全球水墨画入围作品)

工笔画盛行各大美展,是套路还是实力?

对此,工笔画盛行美展,成为创作的主流,不管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中国画的悲哀。

存在就是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