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經:消費貿易已向亞洲流動,中國購買力可為世界創造繁榮

馮國經:消費貿易已向亞洲流動,中國購買力可為世界創造繁榮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 視覺中國 圖

上海發展離岸貿易,供應鏈管理是關鍵問題之一。

近日,香港供應鏈巨頭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是品牌迅速打開中國市場的關鍵。對馮氏集團而言,感觸最深的就是始終走在營商環境改革的前列的上海自貿試驗區。

馮國經表示,過去的幾十年來,消費品貿易一直呈單向流動,從亞洲的工廠流向西方。現在,反向的流動已經出現。亞洲的零售增長率高於世界其他地區一倍,中國已逐漸成長為亞洲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消費者作為新的市場力量,對於高品質產品及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新興的購買力可以為世界的可持續、包容性增長提供新動力,併為整個世界創造繁榮。

馮國經表示,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最大的物流特區,其發展模式會直接推動長江經濟帶物流行業的發展。進出口物流作為馮氏集團非常重要的業務板塊,報關時長和便利程度將直接影響企業成本,而上海自貿區“先進區、後報關”的制度大大縮短了進、出口的平均通關時間,幫助馮氏減負增效,高效完成通關手續。

目前,馮氏集團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300多個辦事處和分支。進博會期間,馮氏集團還發布了由旗下利豐研究中心編制的最新版《跨國採購報告》。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及利豐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張家敏表示,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正在“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張家敏表示,隨著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中國很多製造企業正在向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轉移其生產能力。過去為人們所熟知的“中國製造”正在變成“中國管理”。

利豐研究中心副總裁錢慧敏介紹,“我們發現,儘管下游成衣的製造現在轉移到了越南、印尼等國,可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最高端的部分仍掌握在中國手中,而且份額比較大。”

錢慧敏表示,以紡紗為例,現在印尼和越南的紡紗工廠,只負責成衣製作的最前一個部分和最後一個部分,中間的大塊製造部分還是中國企業設在這些國家的工廠在集中做。“雖然寫著印尼製造、越南製造等,但是它裡面很大的增值部分仍然來自中國。”她說。

錢慧敏表示,她相信越來越多中國的生產商會走類似路徑,就是把握住高端的組織生產、組織供應鏈角色,把低端生產部分部分轉移到其他國家。“我們對這一‘騰籠換鳥’的過程是極樂觀的,中國的產業鏈也會隨之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