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現在很多人在感慨,如果不是劉大夏把鄭和航海圖給毀掉了,東西方文明的差距沒有這麼大。如果我們回到歷史當中會發現,鄭和下西洋雖然是一個壯舉,但是對於明朝以及整個文明來說,都是一項不可持續的工程,即使沒有劉大夏藏匿航海圖,航海事業依然難以為繼。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朱元璋為什麼要搞海禁

洪武二年,當時的御史大夫湯和奉旨在寧波建造海船,運送北征的糧食,因為當時的北京還在元朝的統治之下,但是湯和的船隊到達舟山群島的時候,居然遭到了蘭秀山民的伏擊,徐珍和張俊戰死。於是這群蘭秀山民乘機渡海,攻陷了象山縣城。這件事在明朝受到極大重視,不是因為蘭秀山民打敗了正規軍,而是因為蘭秀山民手裡拿著元朝樞密院的大印,這相當於元朝的反動勢力。

原來這是元朝時期,被招安的方國珍所留下的,他曾經被元朝封為浙江行省的平章以及樞密使。這股游擊隊被明軍擊敗之後,並沒有放棄,而是藏匿在日本諸島以及朝鮮半濟州島附近。他們即是商人,又是海盜,讓當時的朱元璋大費周折。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此時的日本正處於南北朝戰亂的時期,國內局勢動盪,大批的倭寇、浪人總是進犯沿海地區。朱元璋曾經多次派使節去日本交涉,他以為日本像明朝一樣能夠約束住自己的臣民,當時的日本,南北朝政權自身難保,怎麼可能管理倭寇。

當時沿海百姓和倭寇相互勾結,從事大量的搶劫行為,其實大部分倭寇都是沿海居民偽裝而成。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曾經派遣李文忠對沿海的倭寇進行圍剿,後來又命吳禎領兵10萬餘人,聯合當時高麗政權,對濟州島等進行清剿活動。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這個時候明朝的海軍實力還是非常強的,洪武四年,海軍有40多萬人,艦船有1000多艘,形成了一個從沿江到近海,再到遠洋的海防體系。為了進一步打擊海盜,禁止沿海居民進行遠洋貿易,而且不能打造雙桅杆船隻,只能在近海捕魚。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確實對打擊倭寇起到重要的作用。

鄭和下西洋

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所以很多記載裡把他叫做三保太監,或者太監三保,鄭和雖然是個太監,形象絕不是影視劇中太監的形象,據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洪音虎步,是個標準的猛男。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鄭和是回族人,本姓馬,祖籍中亞,隨元朝入中原,祖上曾經被封為咸陽王,駐守雲南。鄭和出生在洪武三年,在明朝遠征雲南的時候,他父親戰死,後來被明軍所俘,被施以宮刑,送入宮中,後來歸屬燕王朱棣。

在朱棣靖難之役中,鄭和不斷立功,在攻城拔寨的時候,往往第一個衝上城樓,因此被賜國姓為“鄭”。在公元1405年,鄭和和另一位宦官王景弘一起出使西洋。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第一次出使一共有2萬7千餘人,隨行有翻譯、文職人員,船隊分為寶船、馬船、糧船等,從蘇州的太倉劉家河出長江,途徑福建五虎門,之後再福建閩江口修整,等候季風到來,然後由福建海域南下,途徑越南、印度尼西亞、爪哇,然後再由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到達斯里蘭卡等地。經過2年的航行,鄭和船隊返回南京,隨同而來的還有外國的使臣,並且帶來了朝貢的物品。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鄭和一共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的東海岸索馬里、蘇丹、阿曼也門等地。鄭和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宣天子詔,告訴本地居民要當好本地首腦,如果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論有多遠,也要過來討伐。

公元1433年,鄭和在最後一次遠航當中,病逝於古裡

為何要下西洋

明太祖朱元璋曾經下達嚴厲的禁海令,但是為何明成祖朱棣卻要派鄭成功下西洋呢?其實有兩個原因,在《明史》和《鄭和傳》當中記載,在陸地搜尋明惠帝朱允炆無果後,懷疑他逃亡海外,於是派鄭和去海外找他;另一方面去南洋建立朝貢體系,讓南洋諸國對明朝進行朝貢。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建文帝朱允炆

因為朱棣通過篡位獲取的皇位,皇位合法性受到質疑,當下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如何讓靖難之役合法化,一方面修改歷史,進行輿論引導;另一方面就是要找到朱允炆,讓他“禪讓”於自己。同時如果獲得國際上對自己的支持,也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於朱允炆的下落始終是一個迷,宮中說因為失火,被燒死了,但是始終沒有見到屍體。這幾乎成為朱棣的一塊心病,即位之後,他先是派各地的總兵,去鎮壓各地的反叛勢力,同時也希望找到一些建文帝的信息。同時朱棣還秘密派他身邊的太監,去訪各地名山大川,尋找有關朱允炆的下落。之後很多信息都指向朱允炆有可能從海上逃走,這讓朱棣動起了下西洋的想法。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為了在尋找朱允炆的過程中能夠以絕對優勢逮捕他,因此下西洋的搜尋隊非常龐大。很多記載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物質交換,以及增進友誼。在實際問題面前,哪有什麼功夫“增進友誼”,朱棣考慮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位置坐穩。

但是出國之後發現,南洋、西洋的寶物竟然如此之多,為了顯示國威,後來才逐漸增加“寶物”的交換。據王士性《廣志繹》回憶,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船隊所攜帶的絲綢、瓷器、鐵器、銅器之外,還帶了700多萬兩的白銀,這是當時明朝國庫的一半銀兩,前前後後共計花費600多萬兩,買回了大量的香料、燃料、花木、玩物等。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馬歡在《瀛涯勝覽》中記載,鄭和採購的寶物有寶石、珍珠、龍誕香、椰子,還有法兒國的乳香、蘆薈、油木,甚至還有阿丹國的金錢豹等。而且鄭和在海外還淘到一副西域名畫《水陸羅漢像》,每到夏天就會張掛出來,南京的男女老少都會過來爭相觀看。

鄭和通過這種朝貢貿易的方式,增進了各國的友誼,相對於戰爭,這種方式代價確實非常小,但是如果從貿易角度看,付出的成本卻是極其昂貴的。因為鄭和買回來的這些商品是無法變現的,要麼鎖在國庫裡,要麼節日裡,拿出來觀賞。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水陸羅漢像

明朝時候的朝貢,各地使節來到南京之後,上貢自己的物品,朝廷是要付比市場要高得多的價格進行購買。鄭和訪問各個酋長,需要備上厚禮,這些酋長再派出使節隨鄭和一起來到南京,然後再搭乘鄭和的下一次航行回去,這往返的費用極其昂貴,而且朱棣回贈的禮品要比上貢的禮品豐厚的多,朝貢完全是陪錢賺要喝的買賣。

由於鄭和下西洋是朝廷採購行為,所以也沒有精打細算討價還價的環節,更不可能長時間駐紮一個地方,考察本地物價,因此基本上都是虧本的生意。所採購的這些物品,只能供皇室消費。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明成祖朱棣

所以當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後,“下西洋”就難以為繼了,但是下西洋的故事依然激動人心,讓明成祖的玄孫明憲宗羨慕不已。和明成祖朱棣不同,這次憲宗下西洋,完全是 為了宮廷購物的需求。

明朝初期,各皇帝都是非常節儉的,無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棣,後來的朱高熾,朱瞻基等,都是每天上朝,全年不休,散朝之後和大臣一起議政。但是到了憲宗時期,卻開啟了只上朝打卡,沒有下朝和大臣討論政務的先河。

而且此時憲宗非常寵幸一個比自己大18歲的萬貴妃,曾經因為皇后把萬貴妃給打了,便把皇后給廢掉了。憲宗不允許任何人對這位萬貴妃不敬,而且要儘可能的滿足她的要求。而這位萬貴妃又偏是一個物質欲極強的女性,比如曾經轟動一時的古玩“成化鬥彩雞缸杯”,就是為她在 景德鎮定製的。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成化鬥彩雞缸杯

畢竟國內的珍寶是有限的,於是當時有宦官出主意,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買來了很多奇珍異寶,如果再效仿鄭和下西洋,可以給貴妃買來更多的珍寶。而且這事萬貴妃整天給他念叨,而且聽說兵部還保存著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於是讓文書房的宦官去給拿過來。

令人稱奇的是,這副航海圖居然不見了,當時兵部尚書項忠勃然大怒,以為是吏部的官員偷懶,結果再找了三天,依然沒有找到。當時朝廷當中聽說皇帝要下西洋,紛紛上奏進行抨擊,最後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

後來項忠覺得事情有些蹊蹺,就詢問當時的兵部劉大夏,說庫中的案宗怎麼可能憑空消失呢?劉大夏笑著說,當年鄭和下西洋,耗費國庫無數,百姓為此死亡數以萬計,即使得到這些珍寶,對國家有什麼好處呢?所以皇帝要幹這件事情,我們也要勸阻他。即使這個航海圖在,我們也要銷燬它,斷了陛下這個念想。項忠聽到劉大夏的一番話之後,肅然起敬。原來這份航海圖是被兵部郎中劉大夏提前取出來,偷偷藏起來了。

註定失敗的“下西洋”

中國農業文明雖然經歷幾千年的發展,但是你現在去中國的農村,很多地方所用的農具幾乎和漢代是非常相似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插秧的技術,農民在淺平的秧圃培育稻秧,這能夠節省稻田的面積,提高產量。在中國北方,只有將土地的表層翻耕,打碎覆蓋耕地地表的細小顆粒,乾燥的黃土地才不會很快失去水分。

所以,中國的農夫不得不付出格外艱辛的勞作,從播種之前,到收割之後,都要不斷地耕耘土地、芟除雜草,中國的農民在這些農活上付出的勞動和時間,超過了播種和收穫時所需的勞動和時間之和。

不論承認與否,明朝始終與大航海無緣

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附加值非常低,朱棣用國庫一半的資金用來下西洋,對這個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小農社會造成極大傷害。在鄭和下西洋十年之後,歐洲迎來了大航海時代,這種依靠資源掠奪形式的殖民擴張,為整個國家提供資本積累,反觀鄭和下西洋,完全是為了展示皇帝的財富與權力,註定是不可持續的。

1580到1650年,明朝走向滅亡,清朝開始建立。中華帝國又重複了一次改朝換代的歷史輪迴。與此同時,歐洲各國卻不再以自我消耗的內部戰爭來解決經濟和內部危機,把他們在本土上的競爭推向海外,領地在擴張,人口在增長,實力在增強。他們摩拳擦掌,做好了瓜分世界的準備。兩百年後,歐洲人將兵臨紫禁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