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不得不说,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太多令人惊叹的传统技艺,它们涵盖了各行各业,无处不在,即便是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今时代,再次去翻看那些流传已久的工艺,还是会一边惊艳,一边感叹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明早期 剔红花鸟盘

剔红,也被称为雕红漆,但从名词上看就不难理解,就是在漆上作雕刻,是我国漆器工艺的一种,这种技法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趋近成熟,在明清时代进一步发展,日益精进。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清 剔红龙凤纹双链盖盒

剔红手法对于前期的处理十分简单粗暴,多是以木灰或者金属为胎,然后在选好的胎骨上抹上一层又一层的红漆,这个过程说起来有些乏味,因为要想在后期进行雕刻,至少要在胎骨表面涂抹八九十层的红漆,更甚者也有涂到两百多层的,一直到漆层有了相当程度的厚度,才能进行下一项流程。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清 剔红庭园人物捧盒

在表面漆涂抹处理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将胎骨放置然后静静等待,待到表面红漆达到半干的程度后,就可以着手在表面描上画稿,然后在对比画出的线条进行雕刻工作,这样才能保证雕刻出样品整体看上去自然、出彩。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清19世纪 剔红人物花形盒

当然,剔红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代表这一类的工艺手段,并不是直接就限定了在选定的胎骨表面必须要涂抹朱红色的漆,也有剔黄、剔绿、剔黑、剔彩以及剔犀等,总的来讲就是器物表面的漆色变了,但是它的内核还是跟剔红一样的,唯一的说的过去的可能就是红色这种颜色比较喜庆,加之传唱度较广,所以人们说到雕漆这种工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剔红。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清乾 隆剔红百蝠蟠桃纹大盘

剔红制品的造型称得上多种多样,但是往大了讲就没有太多品类了,多以盘、盒子为主,细分造型有圆盒(盘)、长方盒、八方盘、葵瓣盘等,装饰图案的话还是比较遵循传统的,多是人物、花鸟、山水老三样。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清乾隆 剔红三龙争珠圆盖盒

剔红的花卉作品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一般都是在盘或者盒中间位置先雕刻出一朵硕大的花朵,然后在其周边细细点缀,雕刻出一朵朵小花朵以及诸多含苞待放的花蕾。山水题材习惯以几种不同形式的锦纹,用以突出自然界的不同景物,天空、大地、水流用不同的线条勾勒,在业界有天地水三锦的说法,继而寥寥几笔刻画出楼阁人物等,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表现出当时文人洒脱的士大夫形象。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清中期 剔红牡丹纹葵口盘

耗时又费力,但是做成之后,令人惊艳

剔红漆雕人物鼻烟壶

而今随着社会的节奏逐渐加快,这种制作周期长的工艺已经很少在市面上出现了,再者说在某个器物上涂抹数百层的红漆,也着实有点铺张浪费了,但是不得不承认,剔红工艺在我国历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