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兰亭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古典名园,位于绍兴市区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占地面积约50亩。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来。自1650年前王羲之在兰亭写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后,兰亭从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的苦心经营,成了历代帝王的向往之地,文人雅士的仰慕之地,中外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世界闻名的书法圣地。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进入兰亭景区,百年古樟树下的鹅池碑亭,中立一镌有鹅池两字的石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欲书池字时,忽圣旨到,遂搁笔迎旨。于书法颇自负的小儿王献之,趁父亲离开之际,提笔补上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亭旁即鹅池,驻足池畔,倚栏观赏群鹅戏水,能尽情体味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的野趣逸韵。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故有抄《道德经》换白鹅的传说。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坡,便到了兰亭碑亭。

兰亭碑亭始建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亭呈四方形,砖石结构,顶部形制较特别,盝顶之上再加一方顶,精雕花纹图案,精巧雅致。三面临水,倒影动人,后有远山,云雾缭绕,前面曲径,竹林掩映。亭中有康熙所题兰亭手迹碑一块,字体敦厚丰满。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再往前行是流觞亭。流觞亭前有之字形曲水,当年王羲之邀请41位文人雅士列坐在曲水两旁,饮酒赋诗,畅叙幽情。

王右军祠是兰亭建筑上的经典。它周围环水,水上建祠,祠中有池,池上又建亭,亭旁连桥,四周环廊,其结构之妙,实为罕见。

御碑亭是一座气局宏大的八角攒尖顶建筑,重檐翘角,十八只翘角上挂有十八只铜铃,风吹铃响,铃声悠扬。亭中立有一巨碑,正面为康熙所临《兰亭序》,背面为乾隆御笔兰亭即事诗,此碑高6.86米,宽2.64米,厚0.44米,重达18吨,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宝。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其他还有驿亭、墨华亭、兰亭古道、书法博物馆、十八缸景点等等,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国书法的魅力与兰亭深厚的历史文化,你若是能亲临其境,目睹美景、用心体味,解读兰亭,定然会感到不虚此行。

在兰亭序馆里,将介绍《兰亭序》的来龙去脉、艺术成就、真伪辩论及历代翻刻临摹的各种版本,观赏者将会惊叹于这324个字的《兰亭序》所演绎出的神奇文化。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如此大雅之所在,只能说“尽得风流!”离绍兴市区仅10余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