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成績墊底,她是怎樣帶孩子“逆襲”的?

班級成績墊底,她是怎樣帶孩子“逆襲”的?

  上一屆,我四年級接班的時候,一個班級的成績在年段裡排位第四,但成績和實力有時不一定相符,我覺得數學實力大概能排第三,而另一個班級則是穩坐最後。我們注重培養孩子的素養,但如果把孩子的成績教得一團糟,總不是很好。

  可是比別人差的班底,比別人少的時間,比別人多的教學教研任務,我拿什麼來幫助孩子提升成績?題海戰術?這不科學,我也沒時間。肯定要思考更有效的策略了。

  我慢慢摸索,漸漸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方法。當時也不敢說這些做法是否有效,但畢業考時,兩個班級數學成績位列第一第二,兩班優秀人數只差一個。我想其中有些做法對提高成績是有一定幫助的。

  一、關於批改與訂正

  1.作業本的訂正

  作業批改後最重要的是訂正。每個班級都有孩子沒交作業,都有孩子懶得訂正作業,忘記訂正作業。

  為了今日事今日畢,同事們想了很多策略。應用最普遍的是點名核對法:批改後全對的本子不發,錯的發下去訂正,訂正好就上交,放學前老師數本子,發現本數不齊,就點名核對。

  我也用過這招,但有弊端。

  一是幾乎每天都差那麼一兩本,我得趕在放學前到班級揪出忘記訂正的孩子,很費時間;二是越來越覺得訂正作業好像是受壓迫的事情,搞得自己和學生心情都不好;遇到自己有點事情很忙,就有孩子沒有訂正;一天需要兩次查對,家作要查,課堂作業本要查,自己都覺得很厭煩。

  後來,我想了個辦法,效果很不錯。

  首先,每個孩子都要記住自己的學號,我也要能清楚知道幾號是誰。孩子的作業本名字旁邊寫上學號,考試卷名字旁邊也寫好學號。每天我批改完作業,就讓課代表把全對的孩子的學號分成幾列寫在黑板一角。這個角落稱為“數學任務成功角”。然後,錯誤的本子下發訂正,完成訂正後也可以把自己的學號加上去。

  小改動,迎來了大變化。

  我發現訂正對了的孩子很興奮。我一個三角形打上去,他們都是“耶”“耶”地跑回教室寫上自己的學號。原以為只有全對的孩子會很高興,原來完成了任務的快樂也是如此強烈。

  以前要求每次本子上交,但不一定能交齊。現在是完成任務的上榜,忘記交的孩子也會主動找過來補交,又省了一番檢查的功夫。

  訂正也不再用催促,孩子們自發而自覺,動作迅速。通常,“數學任務成功角”早上寫的是“家作本”,中午寫的是“課堂作業本”,偶爾會是某一單元練習卷。總之,有數學訂正任務的時候就可以發揮它的作用。

  檢查作業的訂正從“抓罪犯”的感覺變成了上“光榮榜”的感覺,我和孩子都開心很多。

  另外,對教師來說,最好是在助教方案實踐反思處記錄下孩子們的典型錯題。如果忙,就可以在批改孩子作業本的時候,在自己的教本上畫圈圈,將錯最多的題目圈出來,便於複習時關注,也同時積累自己把握學情的經驗。

  2.期末練習卷的批改

  每到學期末,最辛苦的事情就是批改複習卷。像我,兩個班級,往年都是120多個人。兩班都考完,改出來是個大問題。

  於是,很多勤奮的老師都帶回家批改,改到21點、22點,第二天一節課講對答案。我也經歷過,覺得很痛苦。苦則思變。

  我訓練了10個女孩子做小助手。選女孩子是因為她們相對細緻和靜心。其中6個是數學頂尖的女孩子,4個是語文成績很好、平時很能幹但數學不是很穩定的女孩子,後者往往在一段時間後數學成績會有所提升。

  其實最初我是無意識地選擇了一個這樣的孩子,但卻意外地發現她的成績進步了。我就分析成為小助手到底有什麼好處?

  首先,小助手的卷子是面批的,面批肯定是有其優性的;其次成為小助手能批改卷子,能最早知道分數,這讓孩子覺得很自豪,添了一份自信心;第三,在批改的過程中,她會遇到不一樣的解題方法,有時不理解,不知道對不對,就會請教我,就多學了一種方法,有時理解了,思維也就跟著發散了。

  如果當天有測試,放學後,我就會和小助手一起來到空著的階梯教室。我先批改出她們的卷子,分析訂正後,讓她們每人批改10張卷子,最早完成任務的再批改1張或2張。

  我要她們把整張卷子都批改出對錯,改好1張遞給我1張。我看一下錯處扣分,打上分數。通常我們可以在清校鈴聲前完成批改任務。時間很短,孩子和家長不會介意。而我大大減負,可用於思考的時間就增多了,原本回家後的批卷時間轉化為試卷分析策略思考的時間。

  二、關於每日的鞏固

  1.每日一算

  影響孩子數學成績,很大的一環是計算題,尤其是班底很差的班級。

  我讓孩子們準備了一本小小的“每日一算”本——將算術本中間剪開,每人半本,每天一面,左邊一列計算,右邊一列訂正。

  快下課的時候,我會說:準備,每日一算,開始!我在黑板上寫上大大的算式,學生筆算,算好的馬上跑上來給我批改。一道題目嘛,很快的。

  對的本子就放在講臺上,錯的訂正。做對的孩子回到座位做好下一節課的準備就去外面活動和休息。提早一兩分鐘下課又有什麼關係?(通常最慢的孩子也只會比別人晚下課三四分鐘)從簡單到慢慢複雜,每天才一道計算,對孩子來說,不難也不會厭煩。

  時間上可以略做調節。比如我現在教四年級,最近學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剛開始錯誤很多,那我稍微早幾分鐘出題。兩週下來,沒幾個孩子會錯了,我就晚幾分鐘出題。

  計算單元往往不會連續編排,下一單元是幾何知識,我們可以繼續鞏固乘法筆算,再下一單元是除法,那就要開始練習除法了。除法單元之後,就可以一天乘法一天除法的練習。

  當場佈置,當場批改,自己沒覺得負擔,也輕鬆達到了鞏固目的。

  2.每日一題

  這是針對數學基礎好的孩子設計的,一般都是最近學習內容的相關拓展題。也是每人一小本,黑板上開闢每日一題數學成功榜。每天中午,我會書寫難題在黑板上。

  如果孩子能在放學前靠自己的能力解答成功,就能得兩個五角星,並按解題成功的順序寫在成功榜上。如果孩子回家後做出來,就得一顆五角星。不會做的孩子也要抄題,思考,第二天不管改過沒改過統一上交。

  我抽作業整理課時間兩三天講解一次,不會做的孩子聽一遍抄一遍,總比沒接觸過好一些。

  如果拿到10次兩個五角星,就可以再領一張“每日一題十次上榜大明星”的大拇指單,要帶回家簽名,讓家長和我一起表揚孩子的探究興趣。做錯的、不會做的,我不批評,只要認真記錄就行。

  如果孩子對數學難題沒有興趣,或者班裡有能力的苗子實在太少,那麼可以將題目的難度降低到課本上很容易錯誤的那些應用題的難度,當作和每日一算一樣的解決問題的鞏固。

  這個平臺能讓那些有一定數學思考力的孩子更加出色和自信,讓班級擁有一群穩定的考不倒的數學強者。

  三、關於總複習策略

  總複習,我以前是這樣做的。先按教材編排複習完書上的內容,做完相應的課堂作業,然後年段統一買一兩套試卷,接下來就考試,然後整夜批改試卷,第二天聲嘶力竭分析試卷。累得苦哈哈,效果是否明顯且不去說,好的孩子厭煩,差的孩子這張錯下一張還是錯,上課也很沒意思。

  為了緩解總複習的枯燥,我那時也苦思冥想了幾招:

  比如故意召開考前重點透露發佈會(也就是考卷的同類題型練習透露)引起學生高度傾聽,然後測試檢驗掌握情況。這其實就是講評提前,也能提高一點學生的積極性。

  另一招是二次改卷。第一次改卷不批分,只改出對的地方,發下去,再考20分鐘,收卷,再打錯,寫上得分。這20分鐘的思考和訂正效果絕對是最佳的。

  這兩招在試卷的輪迴裡還蠻好,可以化化沉悶的氣氛。可還是覺得極累,題海戰術,真正是人困人厭。

  自己一直教高段,總不能老是這麼痛苦地經歷總複習吧?總得有一套自己的複習招數吧?於是,我嘗試了畢業總複習三輪複習法。

  第一輪:知識梳理

  這一階段,孩子們甚至沒感覺到進入了總複習,依然是一課一練,如同新授。因為很多知識點出現了遺忘,這個時候要連點成塊,要重新鮮活,類似於新學了一遍。

  知識複習的次序我借用了陸昌然主編的《畢業複習精選》。這本書分類很清晰,按比較合理的框架展開。

  我就根據它的目錄一課一課自己備課做課件。有的知識點就借用這本書中的材料梳理和自學。書的題量很大,有的題目很難,挖得很深,也比較陳舊,那就摒棄,我只選用其中一部分,有的難題就留給優生當每日一題。我就不必抄題目,只需寫上《精》第幾頁第幾題就行了。

  這段時間很愉快,完全是新課學習的狀態,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用完這本書,完成知識梳理。知識梳理階段,知識點不要挖很深,主要是基本知識回顧。

  這個階段我們複習的知識呈塊狀分佈,努力讓每個孩子參與進來。比如孩子要回憶平面圖形的面積當初是如何推導的,相互之間有什麼聯繫。我常常對孩子說,這是幾年級學的知識呢,現在的你可和當初不一樣了,你現在覺得可以怎樣解決?怎樣思考?每當這個時候,孩子都會比較自信。

  第二輪:策略提升

  這一階段,複習的內容屬於線軸式,從這個知識點到那個知識點,把運用同一種策略的知識點放到一塊複習,重點是策略的提升。如畫草圖、假設法、抓住不變量求“1”等策略,都是抓住錯題引申展開,課堂仍然呈現了新授課的狀態。

  什麼叫抓住錯題引申展開呢?比如我們在第一輪複習時,發現孩子求圓環面積很容易錯,兩個立體圖形拼起來求表面積也很會錯。那我就設計了一節課,從學生的錯題出發,著重關注畫草圖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升。我覺得這種課效果特別好。不著急,一節課就講那麼一兩題,讓每個孩子都動手畫一畫,形成做草圖的基本策略。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數學作業可以選用教材和配套作業本上的複習題。教材的總複習內容相對精減,跨度比較大,課時又少,適合用在第二輪的複習。

  第三輪:卷評變式

  主要是測驗,講評和分析。測驗不需要多,要透過一張卷子的錯題,引申至一類習題,舉一反三。所以,一張卷子的分析我常常要花兩到三節課,一邊分析一邊練習。

  試卷分析用課件效果很好,因為課件方便我們在課堂上變式練習,也方便我們呈現學生的錯題。

  由於三輪複習的堅守,導致最終我的測試卷完成進度大大落後。可是,已經做不完了,也不想佈置太多作業,怎麼辦呢?我就反覆篩選練習卷中的好題。選題是需要精力的,這就需要利用班級裡優生的能力。

  我當時將別班做完而我班沒做過的20張各類練習捲髮給了4個數學學習很出色學有餘力的孩子,每人5張,讓她們做小老師去找好題。我給的標準是:題型很少見,不是很難,卻很容易錯。

  他們拿到別人都沒拿到的卷子特別開心,認真選擇。有兩個孩子竟然把全部題目做了一遍。我當時很吃驚,啊呀,不用做的呀,這不是太辛苦了嗎?孩子說,沒事的,很快就做好了。做好以後,我還和他們交流了一些題目的答案,我才比較確定哪些題目很容易錯。

  我在數學課上說了這件事,和班級的其他孩子一起鞠躬感謝了這幾個孩子為班級的數學學習所付出的個人努力。但是,這一肩負著使命的過程裡,孩子自己沒有收穫嗎?肯定有的。

  四、關於優生的利用

  班級的優生一定要成為我們的助手,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會成長很多。

  首先,找最能幹的兩到三個孩子和班級裡數學基礎很弱,但有幾分靈氣的孩子結對。事情可以做得隆重些,一張小獎狀,光榮地聘請為某某班數學小師傅,孩子會很高興。

  結對後,基礎弱的孩子遇到不會的作業,就只能問自己的數學小師傅。小師傅要有求必教,但不能直接給徒弟看自己的作業本,也不能直接告訴答案。

  我們要教小師傅一些方法,比如作圖,舉例這些策略,他們一般很快就掌握了,再加上自己的解題經驗,一般就有能力輔導好那幾個學習困難的孩子。

  有時候,小師傅還會聚在一起,互相幫襯著教,這個小師傅講一遍,那個小師傅講一遍,誰講的方法讓徒弟理解了,師傅就會特別高興。

  如果遇到真正的基礎完全沒有也無持續發展可能性的數學“學困生”,也無需給孩子壓力。我們讓那幾個孩子先只做20以內加減法。題目讓優生來出,讓優生批改打分。20以內加減法非常熟練,會口算了,繼續做100以內加減法,慢慢達到能口算出結果的程度後,再安排他們每天背誦乘法口訣。隨著任務的完成,他們也會積累起一些成功感,我們適當獎勵獎勵。他們對上課的新知識或許能聽得更好。

  我們堅持一個原則,不給他們太多任務,從最簡單開始,一類一類來。堅持同類題的學習,不要講計算又講圖形,要從自己教到放手讓優生來教。

  五、關於日常備課

  備課,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搜索各類教案,然後對著教材修改整合設計,再上課,要花很多時間,而且可能還是要上公開課了才會這樣去做。

  我也一直這樣,後來才覺得真進入誤區了。日常備課真不可能花很多時間,但一定要仔細看一遍教學目標,讀一遍教師用書上的教學參考,然後,確定基本教學步驟。

  確定了自己的教學步驟後,可以去下載一些課件,看看別人的思路,然後整合修改,為我所用。

  我向大家推薦一個網站,叫小學資源網。登陸以後,會看見各個版本的教學課件。可以說,每一節課都有很多課件。有的課,還可以去其他版本找找,也許會有其他的收穫。

  比如三年級上冊學習噸的認識,我當時就覺得北師大版“有多重”和“1噸有多重”很有意思,借鑑了不少。

  以上是我的幾點小做法,希望對大家也有幫助,也希望人多力量大,琢磨出更好的方法,幸福我們自己,也幸福我們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