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施針!《傷寒論》的證無縫“對接”鍼灸配穴

小 編 導 讀

《傷寒論》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學習中醫的人都沒法繞開《傷寒論》。我們知道,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創制了許多方子,用於臨床,效果甚佳。時至今日,《傷寒論》的經方依然備受醫家推崇,不少人都在學習、研究經方。那麼,除了方藥之外,《傷寒論》中提到的病證,能否用針灸來治療?答案是肯定的,針灸名家單玉堂先生針對書中的病證提出了相應的針灸療法。《傷寒論》的第85~89條論述了一些不可發汗的情況,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樣的患者應該如何用針灸治療吧。


【原文】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85)

淺析:此言陰虛咽燥者禁汗。咽喉為三陰並行之處,尤以少陰經脈為重要,《素問·熱論》篇說:“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幹而渴。”於此可見,咽喉乾燥,形似津虛有熱,但往往實屬少陰精血不足以上滋的反映。若發其汗,必致精血枯澀而內熱燔熾,易生壞證。

治則:養陰,清熱,潤咽。

配穴:少商、商陽、列缺、照海。

釋義:少商為肺經井穴,商陽為大腸經井穴,用三稜針點刺兩商,可瀉火清咽潤燥。復取列缺——手太陰肺經之絡穴,通任脈、調肺氣、通經絡而治咽痛。加腎經照海穴,通陰蹺脈,功能補腎壯水,養陰生津而清利咽喉。

妙手施針!《傷寒論》的證無縫“對接”針灸配穴

【原文】淋家,不可發汗,汗出必便血。(86)

淺析:此言淋病者禁汗。大凡淋病之人,多為下焦之陰久傷而蘊熱。血汗同源,誤發陰虛之汗,必熱動陰絡而下見尿血,故當為禁。凡見淋證,可試以下列法治之。

治則:益陰,瀉火,通淋。

配穴:關元、氣海、腎俞、湧泉。

釋義:關元為足三陰與任脈之會,正在胞中,又為血海,針用瀉法,令三陰經氣調暢,益陰清熱利溼,且又為小腸之募,功能清瀉小腸濁熱而通利小便。氣海為生氣之海,針用瀉法,功能行氣調滯,與關元相配,行下焦陰絡之瘀,且祛膀胱之熱。腎俞為足太陽膀胱經背之穴,針用平補平瀉手法,滋腎壯水,疏通膀胱經氣而調和表裡。配腎經井穴湧泉(一名地衝),可以清熱瀉火,滋陰壯水。且陰陽二氣之根皆從下而上,是為起癃除淋活血的要穴。


【原文】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87)

淺析:此言瘡瘍者禁汗。久患瘡瘍之人,流失膿血,致使肌肉筋脈氣血皆虛,即或有身疼痛之表,亦不能發汗,發汗更傷津血,筋脈失其濡潤,則強急而為痙病。

單玉堂按:凡瘡瘍者,可針大椎、靈臺、肺俞,得氣後拔火罐五分鐘,輕證出血,重證出黃水,再刺曲池、三陰交可效。若循經取穴,生於面部取合谷,背部取委中,或取患部所屬經脈之合穴,按照腧穴起止點針之,亦有效。如生於迎香處,取手陽明合穴曲池,或刺其終點迎香。他處以此類推。

瘡瘍後期,多屬病久而氣血俱虛,宜針灸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脘等,補氣養血以外調榮衛。

妙手施針!《傷寒論》的證無縫“對接”針灸配穴

【原文】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88)

淺析:此言衄家禁汗。平素鼻衄之人,必上虛陰血不足,即使有表證也不可發汗。這是因為,三陽交相貫通於額上鼻目之間,衄家在上之陰血本虛,若發汗重傷,則三陽經之血脈不能上榮,失其所濡,故見額上塌陷,脈急緊,目不合睛不轉等症,血虛不足以潛陽,則人慾眠不得。

治則:疏經調氣,益陰養血。

配穴:人中、百會、足三里、大椎。

釋義:百會為頭氣之街,三陽五會穴(即督脈,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之會),人中為督脈與手、足陽明之會,相配針用補法,功能助陽益陰,且人中前後呼應更助百會之力。大椎為手、足三陽與督脈之會,針用補法,可昇陽益氣,疏調諸陽經氣。同時三穴均屬督脈,督為陽脈之海,由尾骶上行背裡入絡腦,外則統攝諸陽,內則溝通臟腑精氣,於督脈選此三穴,令陰平陽秘,經氣貫通,血脈充和。再配取足三里,胃之合穴,壯水穀之海,益津血之源,是為行氣養血之正法。

【原文】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89)

淺析:此言失血者禁汗。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久失陰血之人,則氣血陰陽俱虛,汗法在所必禁。若再發汗,津血枯澀,陽隨汗洩,陰陽氣血衰弱,溫煦濡養失職,則見寒慄而振。

治則:固本培元,化生精血。

配穴:太溪、關元、足三里、中脘。

釋義:取腎經原穴太溪,滋陰補腎壯水,關元為小腸募穴、三焦元氣所發,繫於命門真陽,且位居胞中,又為血海,足三陰與任脈之會,故既能補元益氣,又可養血益陰,有氣血雙補之功。胃乃後天生化之本、水穀之海,取胃之合穴足三里培土運中,配胃之募穴中脘消納水谷,運化精微,補氣血化生之源。四穴配合,內則陰陽之根固,氣血之本充;外則榮衛調和,以復溫煦、濡養之職。

換個思路吧,《傷寒論》中的種種病證,不止可以用經方解決,針灸也可解決。

將《傷寒論》條文和方證“對接”針灸配穴,看單玉堂先生如何妙手施針

妙手施針!《傷寒論》的證無縫“對接”針灸配穴

《單玉堂傷寒論針灸配穴 》

本書系中國現代著名針灸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元老單玉堂先生對《傷寒論》六經名篇380節進行針灸配穴方面的論述與探討,從而將針灸配穴與傷寒辨證思維相銜接的一部論著。是對原版《傷寒論針灸配穴選注》的適度修訂,在原版基礎上對書中的一些難點加了必要的按語,以方便讀者對方證配穴的學習與掌握。本書既可方便針灸專業讀者深入學習《傷寒論》,真正掌握臨床辨證思維;更適於傷寒專業讀者全面把握張仲景的辨證思維模式,進而提高臨床辨證的悟性與境界。

(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單玉堂傷寒論針灸配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單玉堂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