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車集團迴應破產:與“水氫”項目無關,集團正常運營

近日,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正式宣告破產,引發巨大輿論熱潮,媒體和公眾普遍認為該公司破產與今年5月沸沸揚揚的“水氫發動機”項目有關,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杭州子公司破產

和河南“水氫”項目有關係嗎?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名下有73家公司,杭州青年汽車只是其中的1家公司。

據澎湃新聞消息,青年汽車集團總裁辦電話回應稱,杭州青年汽車破產並未影響到青年汽車集團的經營,目前集團仍在正常運營中。集團主營的業務為純電動城市客車,與杭州青年汽車業務並無直接聯繫,也與“水氫”汽車毫無關係。

青年汽车集团回应破产:与“水氢”项目无关,集团正常运营

此前,一則“河南南陽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最新成果,‘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的消息引發輿論譁然。據澎湃新聞報道,河南“水氫”項目屬於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南陽洛特斯的大股東為金華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金華市青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背後的企業正是龐青年的青年汽車集團。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目前,雖杭州青年汽車破產,但青年汽車集團還在運行中,這意味著被視為鬧劇的“水氫發動機”項目仍在進行。

央視財經評論員萬喆也表示:此青年(杭州青年汽車)非彼青年(青年汽車集團)。杭州青年汽車是2008年才註冊成立的一家公司,而青年汽車集團是2001年就成立了的,但是他們共同特徵是法人都是龐青年,而且危機是同樣的。

6月份就有一個浙江青年蓮花汽車宣告破產,青年集團其實2016年以來被多家單位多次申訴破產,它在整體運營中可以說危機四伏,可能存在比較大的問題。儘管最近一次法院駁回有關單位對它的破產清算申請,但危機仍然比較嚴重。

水氫發動機

技術突破還是“龐”式騙局?

大家關注青年汽車破產,其實源自於今年5月《南陽日報》的一篇報道《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那麼水氫發動機為何引發大批質疑?

青年汽车集团回应破产:与“水氢”项目无关,集团正常运营

據龐青年介紹,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這種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

相關技術研究團隊負責人董仕節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水氫發動機”實為“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其材料和技術均由湖北工業大學研究團隊提供,早在近十餘年前便投入研究。

董仕節表示,該技術的創新之處在於可以“實時制氫、無需儲氫,更沒有運氫環節”,極大降低了氫氣洩露爆炸的可能性。

公開資料顯示,董仕節現任湖北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曾任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院長、湖北工業大學副校長等職。

青年汽车集团回应破产:与“水氢”项目无关,集团正常运营

技術流程示意圖

這是種什麼催化劑,或者說,僅用催化劑就能使水變成氫氣?

“龐青年所說的特殊的轉換裝置是什麼不太清楚。水可以作為提供氫的原料,所以水氫燃料車作為一個概念也不能說不對,但在我的知識範圍內尚無廉價、高效、體積小這種轉換裝置,零成本更是不太可能,水電解制氫每立方氫氣需消耗5.5度電,電費佔整個電解制氫生產成本的80%左右。”制氫行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光解水或生物分解水等技術都不太成熟,不知這個催化劑指的是什麼。

“這就是個騙局,和當年的‘水變油’一樣。”親歷“水變油”事件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化學常識告訴我們,將水電解成氫和氧需要能量,催化劑能起到加速化學變化提高反應效率的作用,但絕不能提供驅動化學反應的能量。

“這不與水變油一樣嗎,不要相信這種事。”燃料電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在看到“水氫發動機”的新聞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水分解為氫和氧氣要輸入能量,光有催化劑沒有輸入能量是不會產生氫氣的。”

如果應用暫不現實

“水制氫”的技術路線靠譜嗎?

“水氫汽車”新聞事件後,科技日報記者聯繫到清華大學氫燃料電池實驗室主任王誠,他認為,水制氫從技術上講沒有問題,實用化的關鍵在於成本。

目前,煤氣化、天然氣重整制氫兩種技術最為成熟,也是主要的工業制氫方法;在化石能源制氫向新能源制氫轉變的過程中,電解水制氫相對成熟,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雖然已經實現產業化,但規模生產能力僅為幾百立方米/小時,且生產成本仍高於煤氣化、天然氣重整制氫方法。

青年汽车集团回应破产:与“水氢”项目无关,集团正常运营

技術路線示意圖

除上述成熟技術路線之外,其他制氫方法還處在研究階段。王誠解釋說:“水直接加催化劑(不消耗)制氫的路線應為熱化學循環制氫,需要在很高的溫度,如900多攝氏度條件下完成,工程上的困難較多。同時,光催化制氫也屬於這種技術路線。”

回到“水氫汽車”新聞事件,王誠說,引起爭議的部分在於,“雖然技術上,採用的是車載鋁粉與水反應制氫,再通過燃料電池發電來驅動汽車,但在宣傳中突出了將水作為能源,從而引起了公眾和媒體的質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