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早餐,習慣了的簡單味道

每天清晨,梅州城區的大街小巷,最為熱鬧的便是早餐店。位於江北江邊路的友姐醃面,堪稱梅州城區的“老字號”,不僅是城區市民的早餐首選之地,也是外地遊客慕名而來的知名地,更是不少印尼、馬來西亞的華僑回梅後的必來之地。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店主早已習慣了早晨的忙碌,在熱氣騰騰中,經過幾十道工序做成的麵條隨著翻滾的開水在巨大的銅鍋中轉動,僅僅一兩分鐘,麵條便滾到恰到好處,淋上煎得濃香四溢的豬油蒜蓉,再撒上蔥花,一碗筋道、爽滑的醃面便被端上了桌。那邊廂,一小鍋水在爐裡早已燒開,醃好調料的豬肉、豬粉腸、豬肝下鍋,根據個人口味再配以枸杞葉、鹹菜或西紅柿,客人剛吃幾口麵條,滾燙的三及第湯也上桌了。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醃面+三及第湯”,這是梅州人永遠的早餐。新梅州人愛上了這個簡單的味道,老梅州人離不開這個早已習慣了的味道,身在異鄉的梅州人更是深深懷念這個滿是回憶的溫馨味道。

吃魚,總是出其不意

小編初到梅州時,深感梅州人吃魚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梅州,魚不管是煎著吃、煮著吃、蒸著吃或是烤著吃,都老套了。對食材原汁原味執著追求的梅州人,在吃“魚”這件事情上格外“計較”:魚煮粉、魚散粉、魚燜飯、魚羹、手工魚丸等等,魚身上每一個部位的獨特口感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梅州人吃魚,總是這樣出其不意。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江南沿江西路(近梅州大橋)的“好再來”新鮮魚煮粉,憑藉純手工打的鯇魚丸和原汁原味的魚頭湯吸引了一批忠實的回頭客。新鮮魚煮粉,首先是新鮮,現宰的魚頭、魚肉、魚腸配上純手工魚丸,煎熬出奶白色濃湯,倒入燙熟的粉絲中,一碗新鮮魚煮粉便大功告成了。(時段:晚5點至次日凌晨2點)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梅縣鬆口魚散粉,因其將魚肉剁成末伴以米粉炒制而得名。在江南三板橋路專營鬆口小吃的李姨就向小編介紹了魚散粉的由來。解放初期,客家山區物質相對匱乏,除了自家池塘裡的鯰魚,常年都吃不上其他肉類 。“小時候我們去撈鯰魚,媽媽就把魚肉打散做成魚末,跟米粉一起下鍋,再放些自己釀的酒糟,配上些姜蔥,鹹香魚散粉就做好了。”李姨說,當時的“發明”後來逐漸成為招待客人的美食。(時段:早8點至晚8點)

提起石扇魚燜飯,很多人便想到“魚香村”。不過,要想吃到“農家味”,小編會推薦江北僑新路口的一家石扇魚燜飯。店主是來自石扇鎮的一對中年夫婦,他們介紹說,做魚燜飯的米一定要先浸泡瀝乾,放入魚血攪拌均勻,再用慢火燜煮至大米8成熟,加入醃製好的魚肉繼續燜焗至米飯全熟,最後加入豬油、胡椒、蔥花或金不換等調料。至於魚肉,可以直接淋上油味上桌,也可以下鍋炸透,根據個人口味而定。(時段:午飯、晚飯時間)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夜市,大街小巷裡的活色生香

對於吃貨們而言,真正的夜生活始於梅城的大街小巷。夜色漸濃,華燈初上,吃貨們早已蠢蠢欲動。位於江北老街中山街的侯記炒粉,是梅州人幾十年的“老友記”,夜幕降臨,侯記炒粉店內店外早已人滿為患。食桌上,炒米粉和七錦雜湯是“主角”,用老闆侯叔的話說,這些都是客家人自己會做的家常菜,之所以這麼受歡迎,除了是對食材的挑選、火候的精準把握而燒出的好味道外,更多的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情誼”。(時段:下午5:30至次日中午2點)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吃完炒粉,得喝點“30年不變味”的椰奶花生雪花壓壓膩。梅城的“雪花”非雪花,而是刨冰。上世紀80年代刨冰剛在梅城出現的時候,被大家冠以“雪花”的美名。如今的江北老街上,依然有老字號做著當年的“雪花”甜品。據老闆介紹,一些情侶特意來到店裡點椰奶花生雪花,說他們的父母當年就是吃著這“雪花”談戀愛。(時段:上午8點至凌晨1點)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在梅城,到了晚上十點以後,“牛”就成了夜市的主角:牛肉丸、牛雜湯、牛腩蘿蔔、全牛火鍋等等。提起吃牛,在梅縣程江有一間很牛的店——牛氏輩,這裡的“全牛宴”一定能讓“牛人”們大過“牛”癮。不過,在宵夜時段,有一個地方非去不可,那就是位於江北金山小學附近的金山頂牛雜。與廣式牛雜不同的是,梅州的牛雜是將牛皮、牛筋、牛肚等食材加入客家人常用的紅曲粉一起細火慢熬三四個小時,牛皮、牛筋有嚼勁,牛腳筋 非常爽口,牛肝、牛肚腸充滿醬香味,各種口感一次嚐盡。(時段:早上9點到晚上11:30)

酒店,客家美食中的“大家閨秀”

客家很多美味藏匿於大街小巷之中,除了這些“小家碧玉”,客家菜系裡還有不少“大家閨秀”。在梅州地區,很多大酒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客家菜,傳統的烹飪技藝和地道的客家口味,讓不少食客吃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舌尖上的梅州味道。雁南飛圍龍大酒店的茶田鹽焗雞,一上桌便能讓人垂涎:雪白的鹽花包裹下,金黃的鹽焗雞正飄著濃郁 的香味,只用雞肉和鹽,便能 讓普通的食材變出不凡的味道,這便是客家人的美食經。在客天下國際大酒店,五華釀豆腐是最受食客們追捧的美食,把滾燙的豆腐包進生菜葉,蘸上紫金醬,小口慢咬,客家釀豆腐的味道隨著舌尖的生冷變得灼熱濃郁。

吃貨在梅州,質樸的美味

到了梅州,還有一處酒家不得不去,那就是圍龍屋星園酒家。那裡有當今鮮見的客家盆菜,炸金磚、燜芋子、雙丸、山筍乾、鹽焗雞、蘿蔔丸……各種菜餚烹調後,被一層一層有序疊進大盆之中,各種客家美食一盆打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