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我們很多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最好的愛,但在面對個性十足、性格不一的孩子們時,父母有時候也會變得束手無策...

我們通常都說:父母怎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的!

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父母的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要比耳提面命、嚴格管控要有效得多。

一個聰明、靠譜的父母,總是會用自己的格局和層次,給孩子築起走向未來世界的路。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8個教育的小細節,一起來看看↓↓↓

1

“我好像有一對假父母!”

近年來,“陪伴”成為了社會討論的教育熱詞↓↓↓

我們後臺曾收到過一些留言:

“總陪著孩子,哪來的錢養孩子?”

“天天陪著,孩子照樣難管。”

“我上班沒法抱孩子,不上班就沒法養孩子呀。”

可是,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不陪伴孩子,等孩子大了會後悔的;

如果我們總是以工作繁忙為由來犧牲孩子,那麼,陪伴孩子成長的幸福感,你很難得到!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有教育專家說過這麼一句話:“中國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儘管有父母陪伴在身邊,但是卻沒有傳遞內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有時,我們帶著孩子去遊樂場,卻讓孩子自己去玩、自己找朋友玩、或是和自己玩;而父母呢,盯著手機專心致致,一副全然忘了孩子的模樣。

那這樣的陪伴,你的孩子不生氣才怪呢!

如果父母們,總是不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陪伴,那麼孩子即使天天圍在父母面前,也是孤獨無依靠的。

靠譜的家長,都懂得用“100%的真心,去陪伴孩子”。

願各位家長,都能用真切的陪伴的心,去包圍孩子,別再令自己的陪伴,變得虛情假意。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2

不重過程,只看重結果

智慧的愛,看重過程;愚蠢的愛,只看重結果。

愚蠢的父母看重結果,告訴孩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樣的孩子,永遠經不起失敗。

有一位父親,曾要求女兒只許考第一,不許考第二,考不到第一名就別回家。

後來,女兒差0.5分沒考到第一名,受不了刺激的她,就在家旁邊的樓上跳了下去,摔成了重傷。

類似的悲劇,不止於此...

今年9月2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長的長子因在單車比賽中失利而患抑鬱症,隨後在家中跳樓,不幸身亡。

這些教訓告訴我們:只看結果的父母,最後得到的是一個不擇手段、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孩子。

如果你看不到孩子在過程中收穫的成長,那麼你就無法看到他在結果產生後的輝煌。

正如教育專家王人平所說:“生命的美好意義,在於過程而非結果。如果一味關注結果,而不注重孩子努力的過程。”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接納孩子在過程中的每一處表現,是每個父母的人生必修課。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3

教育孩子,永遠不能讓別人代勞

“教育”二字,包含著“教”與“育”。

老師傳授知識,家長養育孩子。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家長只負責“養育”的職責:

教育若只靠老師,那就真的是耽誤了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師了。一遇到孩子犯錯,家長就會把所有的責任甩鍋給老師。

其實不然...

白巖松就曾一陣見血地指出:“很多家長會把教育孩子的過錯,怪罪在學校和老師身上,其實最需要反省的是家長自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始終是最重要的。

家長們不能逃避自己的責任,而應該迎難而上、主動承擔,為孩子構築一片愛的天地。

教育路上,永遠不要讓別人代勞。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4

你的好情緒,就是孩子的燦爛陽光

心理學家黃杏貞說:“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情緒智慧,那些大喊大叫的父母,總會錯過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緒的機會。”

父母在管理孩子的時候都不容易,孩子總是很容易讓人上火,每當孩子考試沒考好、調皮搗蛋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氣急敗壞,很難控制住心中的怒火。

這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

壓抑在父母壞情緒下的孩子,自我認同感很低,會變得沒自信,情緒波動大。

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好好和孩子說話,不著急不發火。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5

怕孩子犯錯,才是教育的失敗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是很高的,總是希望孩子是一個天生就優秀的孩子。

當發現孩子犯錯時,不少家長就立馬有了怒氣,對孩子進行指責;甚至,有容易衝動、惱怒成羞的家長,會打罵孩子。

這種做法,顯然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從未犯過錯的孩子,不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自然也難以明白如何走向成功。

有個年輕的應屆畢業生去應聘,面試官問他犯過什麼錯?他說自己從未有過,結果被pass了。

其實,犯錯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機會,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需要在孩子犯錯時給予理解和鼓勵。

因為,從錯誤中悟出的道理,是最珍貴的。

所以,請允許孩子們合理的試錯,不斷從錯誤中磨礪自己吧!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6

別再對孩子說: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啦...

如果你不能承認孩子的不足,那也不能陪伴孩子走向成功。

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比較出來的,而是在父母的愛與鼓勵中成長的。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曾說:“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人生規劃,但不能簡單地自己覺得什麼好就強加在孩子身上。父母在孩子面臨困難時要有信心、支持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會變得更好,這樣的期待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所以,為人父母,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別人家的孩子,並不是決定自己孩子高度的標準;

唯一的標準,是孩子自己。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7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啟發孩子

我們經常聽到父母說:“你看看XXX家的孩子,多麼努力、多麼聰明,成績那麼好!”

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什麼問題。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句話,對於成功家庭的孩子來說,再合適不過。

有機構曾對2018年高考的58位狀元,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驚人得相似。

其中,有一點就是:“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

而這種思考,源於父母對孩子的啟發。

孩子從小就有很強的好奇心,總是會有很多問題,他們會跑來問父母,有的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有的會說不知道。

而聰明的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探討,啟發孩子去思考。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8

投資孩子,更要投資自己!

育兒理念裡有一句特別具有欺騙性的話:“投資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聽起來,是不是似曾相識?沒錯,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與其異曲同工。

是的,很多父母,總是把自己後半生的幸福,寄託在孩子不確定的未來之上;

他們捨得給孩子花錢,補習班、興趣班、各種補品,為孩子的學習保駕護航,卻不捨得給自己充充電。

實際上,投資自己的同時,更要投資自己。

因為,一個不努力的家長,是教不出努力的孩子的。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修煉自己,與孩子共同成長。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李嘉誠曾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如果你仍在為教育孩子的問題而頭疼,就請看看這8張漫畫!

做一個靠譜的家長,才能培養出一個靠譜的孩子!

共勉!

文章素材來源“小十點” ,作者青豆。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請看看這8張漫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