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財務的老闆,90%都面臨這些問題

有這樣一個比喻:不懂財務的老闆帶著公司在市場上和其他公司競爭,就像一個不自量力的人,拎著把特大的刀和別人打架,除了運氣特別好的時候能砍到別人,大多數的時間是先砍到自己的。

中國大部分中小企業,經營者或管理者都是從營銷起家,本身不熟悉專業的財務知識,甚至一竅不通。但是企業規模的一步步壯大,對這些老闆的“財務技能”提出了要求。

老闆因為不懂財務,最終要為自己的不懂付出代價,企業的問題還是由老闆自己去買單。

不懂財務的老闆,90%都面臨這些問題

老闆不懂財務究竟會有哪些問題:

01

稅收風險較大

當企業經營A產品,開的發票是B產品,銷售C產品數量為100米,發票開出去卻是150米,結轉成本150米,實際上涉及發票虛開,多列成本,做低利潤,少交稅。企業按老闆的指示,設立兩套賬,購買發票等等都會導致企業重大的稅收風險。

02

錢的使用效率太低

資金週轉速度非常慢,錢從支付出去到收回來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是壓在存貨上,動彈不了,就是壓在應收賬款上,收不回來。造成資金緊張,不得不借貸,甚至是借高利貸。原本經營的毛利能達到30%,高利貸的利息就佔了20%到30%,老闆在給高利貸主打工。

應收賬款如果長期拖欠,收不回來,有可能會造成壞賬,產生一筆壞賬,有可能十筆業務白做。企業財務管理出現了問題。資金使用效率太低,可能造成惡性循環。

03

企業浪費嚴重

有這樣一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購入一大批專用配件成本過百萬,這批配件只能用在某一種產品上,但後來這種產品停產了,這批配件再無用武之地,就在倉庫的一個角落存放著。一放就是幾年,當廢品賣實屬可惜。當正品又賣不出去,造成錢財物的浪費。

老闆為節省物流成本而一次大量購貨,其實庫存大,產品積壓,錢無法流動,可能產生的成本比物流成本還要大。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貨幣無法流通,如果再借款還有利息成本。所以庫存成本和物流成本要做個比較,要看哪個成本更低,不能因小失大。

04

影響企業的決策

民營企業老闆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不知道一年到頭企業賺了多少錢。更不知道一年花了多少錢。也不知道哪種產品最賺錢,賺了多少錢?哪種產品不賺錢,甚至是賠錢。哪種產品應該擴大生產,哪種產品應該砍掉,老闆弄不清楚,最終會影響企業的決策。

不懂財務的老闆,90%都面臨這些問題

老闆對於財務這塊應該怎麼做?

01

利潤與錢,財務要分清

利潤賺20=收入130-成本100-費用10

利潤是損益表上面的數字,是財務意義上的概念,而錢是現金流量表上的數,民營企業的老總一般沒有財務報表,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賬的概念,因此會混淆利潤和錢的概念,這個月一共5筆進賬,當月賒賬進貨A供應商40萬,還去年欠款50萬,當月費用開支10萬,收到客戶上月貨款乙代理商35萬,當月銷售(賒賬掛應收)B代理商130萬(產品成本100萬)。分析這幾筆數據,從財務的角度來看利潤=20=收入130-成本100-費用10,而錢=25=收款35-負款50-費用開支10。顯然,錢減少了但是利潤是增加,可以說是沒有關聯的。

02

錢為什麼越用越少?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解釋,第一企業不賺錢,燒錢;第二是企業資金週轉不開;最後是債務不可靠三個原因。

下面分別來解釋:

第一個原因是企業燒錢,不賺錢的企業就是燒錢,此種企業必須要讓投資者不斷加碼,不斷投錢才可以讓公司持續經營下去,老闆總是有一個錯覺,燒錢意味著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還有就是老總並沒有一個意識,盲目的擴張企業,而擴張的過程又是勢必需要更多的資金。

同時,一旦公司成立,房租、工資、水電費、運營費、差旅費、市場營銷等等各個方面都是一項長期而且會持續存在的支出,只要公司存在,這些資金就會像流水般的花出去,並且是有去無回,雖然小額,但是頻度高,在隨著公司的擴張,往往會斷送公司的前程,作為管理者,要在資金使用上仔細推敲,關注公司管理細節,仔細盤算。

不懂財務的老闆,90%都面臨這些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企業週轉不開,一部分錢在庫房,即在供應商手裡面,另一部分錢在各種渠道、終端手裡面,這就是為人做嫁衣,自己沒有錢,看似庫存挺多,但是公司不賺錢,這是公司需要更多資金時,往往採取賒賬、打折促銷等手段,結局就是給對手一個條件,把自己整死。歸其原因則是公司經營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導致的庫存增加、應收賬款增加,結果就是所有錢都在供應商、代理商、渠道手裡面。總之,企業沒錢,企業便自取滅亡。一個企業經營的關鍵是,先要活下去。

第三個原因就是債不可靠,資產負債表的左邊是各種資產清單,可以看出各種經營資產的分佈、比例、經營的特點、管理能力、企業排名等等,右邊則是各種資金來源,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有銀行、政府、供應商、員工等,其次還有股東投入的資金,從數學上說,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公式是永續平衡的,但是並不會永續平衡,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週轉中的資金有可能突然沒有了,債權人既是金主,又是定時炸彈,因此企業就存在者有錢不敢花,缺錢的狀態。

03

為什麼感覺缺錢?

這個問題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用錯了時間;其次是放錯了地方,再次就是用錯了人家。

首先,企業的資金短債不能長投,各終短期債務,比如欠銀行的、欠員工的等等,用來固定資產的投資、擴大生產線、擴張、投資等等,這些長期性的投資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賺回來的,因此短債一定不能長投。

其次就是錢放錯了地方,公司的錢不能亂放,比如庫存多少、銀行多少、週轉資金多少、生產線多少、研發多少是有一定比例的,不可以隨意放置。公司的每筆錢都是有他的去向的,所以這種情況下,放錯了地方,結構尚不合理,勢必總感覺缺錢,最有效的辦法是,將企業資產負債表各個科目打上框,對資產進行分類,哪些是運營的、哪些是週轉的,一目瞭然。

最後是放錯了人家,錢都是有去向的,什麼時間用、什麼項目用都需要進行詳細的劃分,不能隨便放置。

04

要學財務,重視財務

公司清晰的產品線,財務現金流水,盈利情況,通過財務狀況的公開更容易獲得投資合作者的親睞,易於引入投資合作伙伴。在企業盈利模式清晰的情況下,企業易於獲得財務費用低廉的資金,通過財務槓桿作用加速企業的發展和盈利。

05

要學財務,學會看財務報表

我們不能想像駕駛汽車,不看油料消耗、里程、速度等儀表。就如同企業老闆不看現金流量表一 樣,也許如汽車不看油料消耗一樣,有可能你在半路中汽車就開不動了。

因此看財務報表,就像開車看儀表一樣,是必須的家常便飯。看資產負債表就相當於每月末檢查身體拍張x光膠片,靜態觀察情況,企業有多少東西、欠別人債務、股東投資的情況。損益表,相當於用攝影機把一個月所有經營連續不斷錄下來,看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有問題及時調整。

不懂財務的老闆,90%都面臨這些問題

06

學財務,可以發現企業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和短板

比如:通過銷售業績與工資薪酬發放情況,通過財務、營銷和人力資源的綜合評估,判斷企業的提成激勵方式是否合理?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素質?有可能一個企業10個銷售員,把3個人的待遇加給一個頂級銷售員創造的價值遠遠是之前3個人的幾倍,這些對企業現金流改善具有因果聯繫,是小微企業克服現金流困難的一個重要手段。

07

學財務,還可以建立勾稽企業管理體系

通過財務反映和監督,避免企業漏洞,約束有損企業經濟行為,維護公司利益,讓企業團隊“不以惡小而為之”。防範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內外部風險,這些都是老闆值得學習和關注的。

(本文內容綜合結合於互聯網資訊,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