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主動與明朝和談,條件非常合適,為何崇禎卻不同意呢?

嵇志浩


打仗還是議和,都是國與國之間相處的兩種不同方式,前提是必須服從服務於國家的政治大局。所以崇禎的明朝與皇太極的清國是戰還是和,都取決於兩國的政治形勢。


明朝當時面臨著非常兇險的政治困局,可謂天災人禍、內憂外患。

人禍:高迎祥、李自成的農民軍起義十餘年,反覆圍剿而不能撲滅,反而人數越聚越多,從南向北,從西向東,縱橫數千裡。


天災:中原大旱不斷,瘟疫爆發,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


外患:北方的清國不斷強大,皇太極又不斷派兵騷擾入侵,明朝應接不暇,苦於兩線作戰。


內憂:每年的軍費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但民生凋敝,百姓困苦,雖不斷強徵暴斂,國家財政仍然早已入不敷出。再加上各級官吏的貪腐無底線,軍隊缺餉缺糧的情況成為普遍現象,軍隊內部騷亂譁變時有發生。

在這樣的國內政治形勢下,與清軍議和,暫時避免兩線作戰,得到兩三年甚至五年的喘息之機,將有限的財力和軍力,放在圍剿和安撫農民起義軍上。農民起義軍的本質是沒有活路的流民,所以圍剿農民起義軍的根本不在軍事上,而在於安撫民眾,給廣大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只有民眾有生路,起義軍就會失去源頭,就會失去發展壯大的土壤環境。


所以說,議和是當時大明朝廷面臨的最大最緊迫的政治。只要不是致命的條件,都應該接受並積極促成。更何況,清軍的條件還不算苛刻:明朝一次性支付給清國黃金10萬兩,白銀100萬兩,緞匹100匹,布(毛青布)1000匹,作為和好之禮;之後每年,清國給明朝東珠10顆,貂皮1000張,人參1000斤,明朝給清國黃金l萬兩,白銀10萬兩,緞匹10匹,布匹30萬匹。


既然如此,崇禎的朝廷為什麼不同意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崇禎沒有擔當和氣魄

<strong>

崇禎最清楚內外交困的局面,最理解議和的必要性,松山、錦州失守,經略洪承疇降清,崇禎還有更好的選擇嗎?所以他的本意是想議和也是支持議和的。但,負責與清軍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無意之中將議和之事洩漏出來,朝廷一片辱罵之聲,一幫所謂的“忠臣”堅決反對、以死相諫。崇禎沒有乾綱獨斷的氣魄,沒有我不背罵名誰背罵名的氣概,瞻前顧後貪圖虛名,一看民意洶洶,急忙撇清與議和的關係,將陳新甲處死,親自關閉了與清兵議和的大門。

大臣只想做“忠臣”


朝廷中以東林黨為首的清流,向來就是視個人名節如生命,重清名盡誤國事。他們不是不懂政治,不是不清楚議和的利弊,而是都不願背罵名,都只想享清高做忠臣。抱守“不和親,不割地,天子守國門”的古訓,打著南宋議和的反面旗幟,高舉愛國忠誠的幌子,高喊誰主張議和,誰就是賣國賊、誰就是大逆不道、誰就該下地獄,誤導了民意、誤導了國策,也給崇禎和希望議和的大臣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懷疑清軍的議和誠意


議和是清軍主動提出的,提出議和時,清軍正取得節節勝利,相繼攻克了明軍的松山、錦州等重要關口,主帥洪承疇兵敗被俘降清。應該說這個時候,在軍事上,清軍牢牢控制了主動權。因此,明朝的大臣們懷疑清軍的誠意也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但是,有這種懷疑的人,其實是不懂當時的局勢。雖然清軍在局部取得了軍事勝利,但相對大明這頭大象,清國仍然只不過是一螞蟻。作為螞蟻,不可能一口把大象吞下去。所以,皇太極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採取小刀割肉的方式,以戰養戰,不斷漸進式地吞噬大明。所以,清軍想議和,通過議和賠款發展壯大自己,絕對是真實的目標。至於後來明朝的快速滅亡,主因不是清軍,是明朝自己和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清軍只是漁翁得利而已。

擔心議和賠償加重財政負擔


議和的主要條件是,明朝給清國黃金l0萬兩和白銀100萬兩,相當於崇禎時期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擔心明朝的財政負擔不起。明朝的財政非常困難,這是事實,但這個賠款可以爭取分期支付,清國也基本同意。如此以來,明朝財政咬咬牙,還是可以想辦法挺過去的。有人也許又會說,每年的賠款不是壯大敵人,削弱自己嗎?殊不知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利益。當什麼時候,農民起義軍剿撫好了,平熄下去,有能力對付清軍了,再找個藉口廢除這個和談條約就是了。


總之,明朝不與清軍皇太極議和,失去了一隻絕好的苟延殘喘的機會。如果議和成功,再採取得當的政策方略,明朝也許真還可以再延續十年二十年,也未可知。


晨風曉月趣歷史


皇太極長年跟明朝打仗,儘管經常打的崇禎鼻青臉腫,但自己也是傷筋動骨,畢竟“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於是,他就有和明朝修好的想法,讓八旗子弟休養生息、讓新佔土地好好消化……

皇太極開出的和談條件也很務實,明朝在內有農民軍、外有八旗兵的情形下,這樣的條件散發著濃濃善意。這個條件是:明朝給清朝每年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清朝給明朝每年人參千斤、貂皮千張;雙方確定邊界,明朝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界,清朝以塔山為界。

崇禎皇帝獲知皇太極的想法,臉上風平浪靜,內心狂喜萬分。既然你情我願,為什麼崇禎最後拒絕和談呢?

這裡要插幾句話,皇太極要議和非一時激動,而是早有此念。不過,崇禎皇帝秉持明成祖朱棣以來的“天子守國門”信念,認為議和有辱東亞霸主的威嚴,屢次拒絕。

1640年(崇禎十年),洪承疇的兵馬被清軍圍困在松山,而天降大雪讓野外積雪甚厚,更是斷絕清軍的糧草補給。清軍想解圍歸家,又怕明軍尾隨追殺,皇太極通過蒙古人嚮明朝發出求和意向。

遼東寧前道副使石鳳台,驗證消息的真實性之後,派人火急火燎送信入北京。崇禎大怒,老子要滅寇雪恥,你卻與敵人勾搭。石鳳台被逮入刑部監獄,這一年的年底,松山、錦州一線戰局吃緊。崇禎一籌莫展之下,開始正視和談的想法,下一步該怎麼破冰呢?

石鳳台的報告,明朝閣老們也知曉,或許和談不失為良策。於是,他們決定由兵部尚書陳新甲出面,旁敲側擊地向崇禎提議此事。

“攘外必先安內”,這條中國古代的治國名言,讓很多君主奉之為圭臬。國困民乏的大明朝,大量的錢糧、人力消耗在戰場,真心是無力兩線作戰。崇禎在無奈之下,心中已然決定要和皇太極議和,集中力量鎮壓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

“城圍且半載,一耗不達,何間之乘?可款此款,不妨便宜行事。”崇禎聽到陳新甲的奏言後,說了這麼一句話。就這樣,議和之事就被確定下來,派出兵部贊畫主事馬紹愉為談判使者。

大清國皇帝致書明國皇帝,向來構兵,蓋因爾國無故害我二祖,乃爾國反肆憑陵,奪我土地。我皇考太祖皇帝(指努爾哈赤)於是昭告天地,親征爾國。其後每欲致書修好,而爾國不從,事遂滋蔓,以至於今。予嗣位以來,蒙天眷佑,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在在臣服,蒙古及朝鮮悉入版圖。乃昭告天地,受號尊稱,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我軍每入爾境,輒克城陷陣,然予仍願和好者,特為億兆生靈計耳。若兩國誠心和好,自茲以後宿怨盡釋,尊卑之別何必較哉!古云:情通則明,情蔽則暗。若爾國使來,予令見面,予國使往,爾亦令見面,則情不至壅蔽,而和事可久,至吉凶大事,當遣使交相慶弔。每歲貴國饋黃金萬兩,白金百萬兩,我國饋人參千斤、貂皮千張;以寧遠雙樹堡中間土嶺為貴國界,以塔山為我國界,連山適中之地兩國於此互市。倘願成和好,速遣使賚和書及誓書來,予亦賚書以往,否則再勿遣使致書也。”

這段話是皇太極交給崇禎的國書,字數有些多,關鍵是那句劃重點的加黑句。很快,陳新甲就將談判結果告訴崇禎。崇禎齜開牙,露出難得的笑臉,揮揮手招來閣老們。可惜,閣老們很不給力,沒有公開表明態度。

閣老們心中支持和談,為什麼不吭聲呢?老實說,他們有些自私,沒有挺身為國事暢言。顯然閣老們考慮到割地賠款絕非小事,很容易被罵為賣國賊,而且一旦和談不成還有性命之憂。嚴重的後果也因此隱伏下來,因為朝廷沒有形成公論,本可以正大光明的和談,演變成偷偷摸摸的苟且之事……

隱秘的和談終於被暴露在陽光之下……一日,陳新甲得到馬紹愉的書信,讀完後就隨手放在書桌上,僕人以為是普通塘報,不經意間就交給塘報官。你懂的,這份和談機密信就流傳出去,搞得人人皆知。

朝廷上下頓時沸沸揚揚,大家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以為是陳新甲要賣國求榮,諫官們是擼起袖子寫彈劾。輿論壓力實在太大,傳統的《春秋》大義之下,那幫老奸巨猾的閣老們趕忙退避三舍,逼得崇禎不得不改變初衷。

皇帝的被逼,完全是由於好面子的性格缺陷,如果你一定要和談,臣民們也會接受權宜之計,朝廷明事理的人更會大力支持。結果和談不成,陳新甲被殺,崇禎也不敢再和清朝嘗試和談,內憂外患之中已無牌可打。


子屠龍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後金初期和皇太極時期的形勢圖:


第一張: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這時候的後金才佔領了遼寧和吉林南部地區,面積還很小,人口也不多。


第二張: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位,這時候的後金已經佔領了東北廣大地區,面積和明朝差不多了,實力大增。兩年後的1628年,崇禎皇帝登基。



第三張:1636年,皇太極改後金為大清,這時候的清朝已經佔領了東北和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面積比明朝大多了,人口也超過了百萬。明朝已經被李自成和張獻忠起義軍折騰的夠嗆。


第四張:1643年,明朝滅亡的前一年,清朝的疆域與之前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明朝已經被農民起義軍耗盡了長江以北最後一支機動部隊-孫傳庭的秦軍。這一年,皇太極去世。


看完這幾張圖,大家覺得皇太極會真心和明朝議和嗎?

自從北宋以來,北方遊牧民族何嘗不想滅亡中原政權,一統江山?契丹人努力了,但是沒有做到,女真完顏部努力了,但是勢力只到了淮河以北,沒能實現消滅南宋的目標。蒙古人終於做到了,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明朝建立後,遊牧民族一直鬱郁不得志,適逢明末亂世,內憂不止,民窮財盡,女真人又看到了機會,一統天下的機會再次來臨。早在1629年,皇太極第一次帶領清軍殺到了北京城下,當時手下建議攻破北京城。皇太極說:不是我們攻不破,只是時機不成熟,會有機會的。

對於明朝的土地,清朝人早已垂涎三尺,只是因為人口實在太少,兵員不足,即使攻下來,也無法一個一個長期佔領,必須等時機。

皇太極會真心和明朝議和嗎?做夢吧,沉船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邊是蒸蒸日上,一邊是腐敗至極。就算議和,皇太極最多就是緩兵之計,等待時機。崇禎皇帝雖然情商一般,但絕不是傻子,這就是他始終沒有下定決心議和的原因。崇禎皇帝之所以想議和,也是緩兵之計,但是他深知滿清不靠譜,如果議和,白白給了滿清錢糧,養肥了他們,到頭來還是要進攻明朝,所以崇禎帝沒有下決心議和。因為和滿清議和就算成功,也是暫時的,終究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一點,崇禎帝還是知道的!


坐看東南了


皇太極曾經與明朝崇禎皇帝和談,為什麼條件明明是崇禎可以接受的,但最後卻失敗了呢?我們先看一下和談的主要內容:

1:明朝每年送給清朝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

2:清朝送給明朝貂皮千張、人參千斤

3:兩國以寧遠與塔山之間劃定國界;在連山開闢互市。

這樣的條件對於明朝是很誘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造成和談。

1642年,在剛剛失利的松錦之戰,明軍損失慘重,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祖大壽舉城投降,致使明朝當時的關寧錦防線只剩寧遠一座孤城,徹底的摧毀了明朝的防線,但是就在這時清朝卻要跟崇禎談判,其實很明顯,清軍雖然勝利,但是也有很大的損失,需要休整,而最好的休整就是與明朝互不侵犯。

並且皇太極曾經也說過:作為少數民族想要統治中原是很困難的;他也害怕自己的民族會向元朝或者歷史上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那樣,政權統治時間短,最終被趕回原來的生存之地,所以保持自己的統治是目前最要緊的。

而這時,明朝也因為當時在遼東戰事每年需要消耗近千萬兩白銀,而和談僅需百萬兩,對於當時國庫虧空的明朝來說是好事,而且開市貿易,內陸之物是生活在東北女真所沒有的,很有可能會賺回來的;之後與清朝修好,專心治理國內的農民起義,可能會使得明朝不至於兩面受敵,所以對於崇禎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

皇太極的想法正好迎合了正在苦惱的崇禎皇帝,面對誘人的條件崇禎皇帝為什麼不接受和談,其原因不得不讓人無奈,我們來一一道來?

第一點:祖宗的束縛

在明朝來講,就沒有與外族談判之說,明朝與元朝相爭,最終沒有接受元朝任何和談之事,把元朝趕出中原,朱元璋教育子孫,不能像趙宋那樣懦弱,所以當時的燕王朱棣還為此長期清理蒙古外族工作;到了“土木堡之變”時,哪怕瓦刺押著明英宗勸降,明朝也是隻接受打架不接受和談,所以崇禎帝要是和清朝和談,先要過了心理這一關,要對得起祖宗啊!

第二點:崇禎帝性格導致沒有談判大臣

崇禎帝反覆無常和生性多疑的性格,多次讓大臣們無法接受,甚至處理犯罪之臣,動不動就滿門抄斬、誅殺九族之類的,所以使得很多大臣不敢為其死心塌地賣命;內閣大臣楊嗣昌去清朝時竟然不敢去,大街上找來一個算命先生去拜見皇太極,結果笑話不斷。

而這次負責談判的兵部尚書陳新甲也是害怕不敢去,因為怕被大臣們說自己叛國還有怕自己辦事不利被崇禎處理了,於是就派了兵部七品主事去,後來怕官職不夠,臨時升了個五品兵部郎中,讓他穿著二品的朝服去了,最終也是笑話不斷,但是清朝真心實意和談,最終也不在乎這個不懂禮節的“二品官員”,開出自己的條件讓他覆命,最終也是因為沒有專業人士去談判,並沒有取得很好的進展。

第三點:事情暴露,被迫中止

即使問題不斷,但是清朝的真心實意和談,也推動著事情的緩慢發展,但是最蠢的事情發生了,因為礙於大臣們的反對,這次談判是秘密進行的,總負責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卻在看完“二品官員”帶回來的清朝密信後,居然順手放在桌子上,第二天起早上朝當成一般的奏摺遞上去,被抄在塘報(就相當於現在的報紙)中,直接公眾。

消息一出,滿朝譁然,很多大臣紛紛彈劾陳新甲,說其“投敵賣國”,最後即使之情的崇禎皇帝也無奈了,只能殺了陳新甲,來昭告天下啊!

可以說,談判的使團還沒有回到北京,談判的結果就已經胎死腹中了,可以說崇禎帝最後的“續命藥”被無能之人給扼殺了,明朝失去了緩解兩線作戰的機會,也是的兩年之後李自成帥軍攻進北京之時,明朝的精銳部隊還在守衛山海關前線,最終導致明朝正式走向滅亡,清軍的被迫出關,統治中原。


中華文武君


【新銳歷史】為你深入解讀:

崇禎不是不同意,他本來想同意,卻因為群臣的反對,加上自己性格的優柔寡斷,最後拒絕了皇太極的和談!

一、和談的背景。

從1640年開始,皇太極對明朝發動松錦之戰。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歷經兩年。1642年,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

松錦之戰以明軍慘敗而告終。在東北的明軍只剩三萬殘兵敗將,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不久,清軍攻下明朝在關外的其他城池。

此時,明朝內地農民起義迅猛發展,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不斷攻城克地,明政府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就在明朝崇禎帝焦頭爛額之際,皇太極嚮明朝拋出橄欖枝,要與明朝和平談判。



二、雙方開始談判。

明朝崇禎帝當然十分樂意,派出代表團到盛京談判。代表團受到皇太極超規格的隆重接待,他親自率領大臣出城20裡迎接。

在談判中,皇太極開出的價碼不算太高:

第一,明朝和清朝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保證互不相侵;

第二,明朝人口逃進清朝境內,清朝會遣返回明朝;

第三,明朝每年向清朝提供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換取清朝的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

第四,明朝崇禎皇帝本人或者明朝內閣高官,前來遼東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這些條件,參與談判的明朝官員沒有異議:

第一條對於明朝來說,只是承認、接受既成事實罷了;第二條當然是清朝對明朝的示好;第三條在正常情況下,明政府是願意支付的,因為比軍費少很多;第四條是皇太極希望條約能夠得到有效落實、並給予足夠級別的保證。




三、節外生枝,拒絕和談。

毫無意外,這次和談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可是,明朝末年朝廷管理混亂,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暴露無遺。

明朝談判官員把皇太極的要求寫成了書面材料,彙報給了兵部尚書陳新甲。陳新甲把材料整理成公文,準備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


但兵部尚書太過粗心,竟然被秘書給害慘了。秘書不瞭解情況,糊里糊塗地把極度機密的文件當成了公開文本傳上了朝廷。

第二天,明朝高層官員們都知道了這件事。朝廷之上譁然大亂,“義憤填膺”的明朝官員們紛紛彈劾陳新甲。

這些大臣多數是文官,能說會道,都能切中崇禎帝的要害所在。


有的大臣說:明朝先帝歷來堅守“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些原則體現的是大明皇家的錚錚傲骨,怎麼能輕易在這時候變節?

有的大臣說:滿清總共30多萬軍隊,滿洲八旗只有6萬多,很多都是其他民族,漢軍八旗26萬多,蒙古八旗2萬多;漢人佔了總兵力人口的80%以上。長期堅持下去,滿清能鬥得過大明嗎?

有的大臣說:清人經濟落後,很多物資都依靠漢人。漢人是不支持皇太極的。清朝統很多物資都依靠漢人。漢人是不支持皇太極的。清朝統治漢人非常艱難,不然,皇太極憑什麼主動和談?

有的大臣說:松錦之戰剛剛結束,雖然滿清獲勝,可也是損兵折將、大傷元氣的。清朝還有能力繼續向關內進攻嗎?

有的大臣說:滿族人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對南方氣候、水土都會不服。清朝願意到關內來嗎?

有的大臣說:就是不和談,滿族人一定也會滿足於現狀,不會繼續進犯的。如果和談,真是辱沒大明祖宗了。


有的大臣說: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能值100萬兩白銀和1萬兩黃金嗎?朝廷經濟已經很困難了,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當時崇禎帝確確實實為錢急得焦頭爛額,把自己的私房錢10萬兩白銀都拿出來充當軍費;提到要錢,朝中大臣大多數只是應付皇帝。

面對大臣的責問,崇禎皇帝優柔寡斷、失去理智、沒有主見。聽聽大臣們說的都有道理,崇禎帝把剛剛發芽的和談之苗立即掐斷,並且還感到自己很失顏面。

崇禎帝決定不與皇太極和談。



結語

正確的事情不英明,但是做起錯事來,崇禎帝十分武斷。

崇禎帝不但不敢承擔責任,而且為了推卸責任、遮掩自己的窘境,還把責任全部推給兵部尚書陳新甲,最終將這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判了死刑。

崇禎帝放棄和談之後,明朝受到內外夾擊。一代大明王朝,因為崇禎皇帝優柔寡斷、不敢擔當,於1644年壽終正寢。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與後金和談,是大明不能揭的疤。

“不和親,不割地,天子守國門“是大明的一貫方針。

早在1636年,極具遠見的楊嗣昌就提出過一個戰略計劃:外和後金,內剿流寇。並定下了十面張網的戰略方針。

可是這個戰略建議遭到了東林黨人的群起攻之。 東林黨人找不出這個戰略的問題,他們也沒那個水平,只能對楊嗣昌人身攻擊,說他丁憂期間奪情起復,不符合綱常孝道。

崇禎雖然有心議和,但迫於輿論壓力,也不敢批准這個戰略建議。 明朝和後金多年交戰,大明固然吃不消,後金的壓力也很大,議和也是皇太極希望看到的。

袁崇煥時代,皇太極就向袁崇煥表示過這個意思。袁崇煥做不了主,他知道崇禎也不好答應,就採取拖的辦法,和皇太極打起了真太極。 拖來拖去,把皇太極惹毛了。

1629年,皇太極冒險經蒙古直逼北京。這麼做的後果就是議和沒議成,袁督師還被世人認為是漢奸、帶路黨丟了性命。

有袁督師的千刀萬剮做前車之鑑,大明朝再沒人敢提與和談一詞。 所以楊嗣昌的戰略是註定實現不了的。

東林黨那班鍵盤俠,向來認為夷夏有大防,議和你崇禎就是宋高宗,誰說議和誰就是秦檜。

別看崇禎殺起人來面不改色,可對著這一大幫清流,他根本沒有辦法。

1638年,皇太極再次經長城入關,崇禎急令孫傳庭、洪承疇回師拱衛京畿,對李自成的圍剿功敗垂成,大明最好的翻盤機會一去不復返。

1642年,松錦之戰後,崇禎密令陳新甲(時任兵部尚書)與後金議和。滿清雖然取得軍事的勝利,但滿清一直對大明有著一種一口吃不掉的龐大感,議和、通商、穩定、蠶食仍是皇太極的第一選擇。

皇太極劇照:

在大明使節到達盛京之際,皇太極給予了他們極高規格的接待,後金的和談條件是:

明朝每年送給清朝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清朝送給明朝貂皮千張、人參千斤;兩國以寧遠與塔山之間劃定國界;在連山開闢互市。

歡迎崇禎或者明朝高官前來與皇太極會盟,雙方宣誓為兄弟之國。

在松錦之戰後,還能得到這樣的條件,大明是燒了高香了。可是一個小小的意外,斷送了大明的希望:

陳新甲看完記載議和條件的情報,沒有妥善保管,被他的家人書童當作官方邸報予以公開。


頓時群情譁然,東林黨人聲討之聲不絕,口水險些將崇禎淹死,什麼難聽的國罵都罵向崇禎。

惱羞成怒的崇禎立斬陳新甲,以此洗刷自己想議和的嫌疑。

自此之後,大明永遠關閉了與滿清的和談之門。 站在煤山上的崇禎,也許後悔自己沒有堅持正確的戰略方針,使得大明兩線做戰,錯失中興大明的良機。

這個責任誰來負?崇禎寫下“滿朝文臣皆可殺”,也許就是一種發洩吧。他自己難道不該負責嗎?他是最高領導,只要他肯背鍋,力排眾議,哪有他做不成的?

崇禎:


除了崇禎,那批東林黨人也要負很大的責任。他們治國無方,治軍無能,滿口仁義道德,師古不化,其實是極端自私的一群鍵盤俠。

他們要的是名聲,是言官無罪的大明體制,是所謂的華夷之防,根本不顧實際情況,紙上談兵,這些正人君子們,不該負一點責任嗎?

難怪《劍橋明代史》中稱東林黨人"從不曾提出過救治國家的政綱", "他們與齊、楚、浙三黨、閹黨、的區別之處,在於東林誤國,而東林的對立面則害國"。

和談,成為一泡美夢,後人惋惜的嘆氣聲。


剛日讀史


崇禎臨終之前,說自己本不是亡國之君,而底下的大臣皆為亡國之臣。其實從1642年那次皇太極和明朝的那次和談到最終破裂,就可以看出崇禎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崇禎最大的問題是在事關國運的決策上“沒擔當”!

崇禎不可謂沒有權謀手段,嘉靖一脈的所有後嗣都是權謀高手,崇禎其實也不例外。他剪除魏忠賢的手段,堪稱教科書,每一步危險與機遇,其實都算得明明白白,直到將魏忠賢解決。

崇禎也不可謂不勤政,崇禎的勤政堪比朱元璋,他曾經學習朱元璋,在8天之內看了1660件公文,平均每天就是200多件。即便當年朱元璋也未曾達到這個水準。崇禎一年四季除了按例休息那麼幾天,每天三更起批改奏摺,除了批改奏摺,還特別喜歡和官員面談,也就是召對,經常當面批評員工,你們效率太低,跟不上我的思路,你們看我都忙成這樣了,你們就不懂得我這個做老大的迫切心情麼?

關鍵崇禎還非常節儉,甚至符合後來清朝對皇帝的一貫要求。崇禎吧內帑的銀子拿出來做軍費,自己平時吃飯三素一葷,穿帶有補丁的衣服,把後宮的宮女都給辭退了很多。但是上朝的時候,需要符合皇帝禮儀的面子還是要的,為了藏起一個補丁,不讓大臣看到,有損皇家威嚴,能坐在那半天不動,讓大臣們走完他再走;宮女不夠甚至跟自己老丈人家借婢女來充門面。

也正是因為崇禎做到了這些文官們對皇帝的要求,所以最終崇禎才會有那些怨念,自己非亡國之君,責任都是底下這幫大臣的。

然而1642年松錦大戰剛結束,對於明朝而言,遼東實在是讓人太糟心了,明朝就剩一個寧遠和山海關一線幾個孤城了,事實上失去了對整個遼東的控制權了,寧遠和山海關也無非就是牽制一下皇太極入關叩京而已。

但是就在這時皇太極非常誠懇地投來了橄欖枝,因為皇太極說白了只打算做一個地方政權的國君,他知道自己和大明國力的差距,所以他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經過鬆錦大戰,也已經國力見底了,需要休養生息,所以乾脆學習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大明開通互市,交點歲幣,一年也就100萬兩銀子,加1萬兩黃金。當然大明的銀子不白給,可以從遼東換回1000斤人參、1000張貂皮的回禮。彼此以寧遠、塔山一線為邊境,互不侵擾。

這個方案可以話說皇太極是非常誠懇的,裡子面子其實都是照顧到了的,也是符合雙方利益的。這點歲幣對於明朝而言,比起每年遼東根本無法見底的軍費,那必須是划算的。

其實談到這個份上,大明派出去的談判人員非常心動的。按道理來講,崇禎如果直接拍板了這個方案,哪怕是給大明爭取十幾年的北境安定,騰出手來解決內部問題,大明也不至於亡國。

但是兵部尚書陳新甲家的一個僕人就把這種默契給打破了。和皇太極談出的結果,整理彙編好按程序遞到了兵部尚書陳新甲的手裡。理論上陳新甲就應該直接面呈崇禎,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節外生枝的事情了。

但是陳新甲看天色已晚,就決定第二天再面呈崇禎。結果等到第二天打算面呈的時候,才發現他家的僕人過於熱心,把這份密件和其他普通公文一起送到了內閣。結果一下子整個朝野輿論譁然,大明朝怎麼能向韃虜屈服呢?於是東林黨控制的輿論,提出了兩個要求:彈劾陳新甲;請求崇禎拒絕這次“喪權辱國”的和談。

面對大明的生死抉擇和東林黨人的輿論壓力,崇禎最終屈服了東林黨的壓力,不但殺了陳新甲,還拒絕了這次和談,既然拒絕了和談,遼東的軍費還得繼續增加,遼餉、剿餉加練餉不斷地吞噬著大明,大明也沒有機會騰出手來拯救自己。

實際上後來崇禎的決策始終被輿論所左右,而無法站到真理的一方,這恰恰就是崇禎的悲劇所在。





炒米視角


正所謂“天一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相對於中國歷史上其他的漢族政權來說,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

漢初,與匈奴和親,委曲求全,單單公主就有好幾位送到了北方大漠,再加上大批的財寶,最著名的就數“昭君出塞”了。所以那個時候與匈奴和親就是一種政治手段,還不能當場與匈奴人撕破臉,只好用這種手段了。



宋朝,與遼、金、西夏、蒙古之間皆是割地、賠款,甚至兩位帝王做了階下囚客死異鄉。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這邊是明朝統治者的骨氣所在,你滿清政權幾百年前的祖先就曾垂涎中原已久,現如今捲土重來,不可能在重蹈覆轍。

而且崇禎皇帝的祖上朱元璋滅掉的就是少數民族政權,那個時候漢人處於社會最底層,倍受壓榨。現如今你皇太極提出的條件是挺優厚,但誰能保證你入關了不翻臉?有了這個前車之鑑,就算說出花來也是不可能答應的。



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曾為滿清入關立下汗馬功勞的兩個漢人吳三桂、洪成疇不就成了刀下之鬼嗎?

考慮到這一點,應該也是崇禎拒絕的原因

另外,北方長城延綿萬里,大明隨國力衰敗,但對付一個蠻夷,應該綽綽有餘了吧。

所以崇禎的自大僥倖心理也說服自己不必投降

幾十萬的精銳之師足夠保衛國家,所以崇禎咬緊牙關,打算打腿這幫蠻夷。



可惜的是他賭輸了,吳三桂竟打開了城門將清軍放了進來,丟失國土的一代帝王自覺無臉見百姓父老,於煤山自縊。


土豆夜談


崇禎末年,大明的江山已千瘡百孔,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他們勢力一天天壯大。

外有滿清政府步步緊逼,清朝軍隊幾次擊敗明朝,丟了大片土地。明朝已然內憂外患,處於風雨飄搖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主動向崇禎表達了求和之意,而且他開出的條件,對於當時的明朝,可以說是非常的優厚了。按常理來說,崇禎應該迫不及待地答應才對,可是他卻斷然拒絕了,這是為什麼呢?有書君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當時崇禎也派人進行了議和,雙方即將達成協議之時,崇禎卻突然翻臉不認賬了,直接導致了和談的失敗,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崇禎優柔寡斷、好面子的性格不足以讓他公開承認自己想要和談。

這次談判崇禎害怕言官反對,秘密授權兵部尚書陳新甲進行的。陳新甲又悄悄派遣了馬紹愉等人前往皇太極處進行談判。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涉,馬紹愉以密信的形式將和談報告發給了陳新甲。這位尚書大人準備把材料整理成公文,第二天秘密上報給崇禎皇帝,他看完順手就放在了辦公桌上。

陳新甲的僕人不瞭解情況,把這封密信當成一般的奏章塞在了塘報裡,直接公開給了朝廷大臣。結果滿朝震撼,輿論譁然。一心想做“聖君”的崇禎皇帝一看這形勢,怕給後世留下罵名,他便採用一貫愛推卸責任的伎倆,稱自己不知情,把所有問題推給了這個“罪大惡極”的陳新甲,並把他斬首,陳新甲一死,和談道路也被堵死了。

二,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長久以來對於少數民族不納貢不和親的主流價值觀根深蒂固不支持崇禎皇帝去和談。

明朝是消滅了蒙元建國的,從太祖朱元璋時期就立下了規矩,對於關外的少數民族,只能打不能和談,除非他們投降。

歷代明朝皇帝忠實的遵守著這一教誨,十幾代的明朝皇帝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少數民族講和的。明英宗被俘虜了都沒有同意他們和談。

當時的主流價值觀是不允許和談的,所以崇禎要與滿清講和,心理壓力和輿論壓力是很大的。面對群臣的一片反對聲,崇禎也只能隨波逐流。

和談最後失敗了,北京城破了,崇禎皇帝選擇自縊。誰都無法保證簽了這份合約歷史就會被改寫,我們也只能唏噓一番。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明朝面臨滿清的威脅,當時可是節節敗退。皇太極在某個時刻想和明朝進行和談,後世的人們認為,如果明朝能夠和皇太極進行和談,然後雙方和解,明朝靜下心來處理好自己內部的問題,說不定明朝就能度過那個難關,不會最終滅亡。

不過道理似乎是這個道理,但是當時的明朝朝廷根本不屑於和皇太極進行和談。因為明朝是在趕走元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他們對南宋當時滅亡的那段時期,可謂是相當的痛心疾首。南宋將領岳飛也是在明朝期間才得以發揚光大,而南宋奸相秦檜,則被視為史上第一奸臣,可謂是聲譽盡毀。

基本上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上,和周邊的國家是從來不進行任何和談的。因為誰敢進行和談,那就是當代的秦檜,誰也當不起這個責任。當時的崇禎皇帝就是面臨著這種困境,所以明知道何談可能對明朝當前的局勢有利,但是就是不敢提出來。當時的做法,他命令兵部尚書陳新甲去私下裡和皇太極他們進行和談。

可是在陳新甲和皇太極進行和談的過程中,這個消息走露了出來,當時朝廷幾乎所有的大臣都出來批判陳新甲,因為有消息說是崇禎皇帝的主意,大家自然也就矛頭對著皇帝。崇禎皇帝面對這種情況之後,趕快甩鍋說,這都是陳新甲自己一個人的主意,我一點也不知情,最後就把陳新甲給殺了。

所以在明朝當時那種氣氛下,根本無法和皇太極進行和談,即使和談的條件還比較有利。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