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型保險和返還型保險哪個好?

一、返還型保險回佣多

消費型保險和返還型保險哪個好?

保監會方面表示,從分類來看,其實並沒有返還型健康險這一產品類型,因此返還型健康險這種表述並不正確。實際上這是具有一定儲蓄功能,包括生存或身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健康保險。事實上,返還型保險和消費型保險只是業內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前者是當合同到期時,消費者可獲得本金和一定利息的返還;後者則是合同期滿未出險,保險公司不承擔給付責任。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的“返還型”產品大多采取“打包”方式,即“主險+附加險”的方式進行銷售,主險是醫療保險或疾病保險(一般是重疾險),而附加險則是兩全保險,消費者購買了一份健康險,資金會拆分進入兩個賬戶,所謂返還,其實是兩全賬號進行返還。返還型重疾險的優點在於,若被保險人發生重疾,則可為其提供保障,若被保險人未發生重疾,則在保單期滿時給付保險金,具備“有病治病,沒病返本”的特點。而消費型健康險,顧名思義就是純消費,只提供保障,不能提供保險金歸還。

乍聽之下,客戶一般都很難接受消費型保險,因為一旦不出險,錢就拿不回來了。另一方面,由於消費型保險產品帶給銀行代理渠道、保險代理人等的回佣少,很少被主動推廣。因此,返還型保險才會被更多的保險代理人所提及。

二、兩類保險各有優劣

財大師小編認為所有的保障類險種,保險精算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都會遵循一個精算原則——期望收支平衡原則。保險公司獲取利潤主要是利用“收進保費”和“賠出賠金”之間的時間差,通過資金應用來獲取收益。這就是說,不管是消費型還是返還型,其根據的保險精算原則是一樣的。

以一款防癌險產品為例來說明,或許大家感受會更直觀一些。該防癌險產品有返還型和消費型兩種,保險責任完全一致,只有滿期是否給付生存金的區別。以30歲男性,保額10萬,保障期間20年為例,消費型產品年繳保費405元,返還型則繳納1395元。按照槓桿率測算,前5年消費型產品出險的收益率分別為24951%、1422%、491%、267%、175%,而返還型產品的出險收益率則為7258%、709%、281%、161%、108%。從投資收益率來測算,如果被保險人在20個保單年度後生存,返還型保險能夠得到13590元的滿期生存金返還。

從上邊的分析可以看到,似乎消費型保險更為划算。不過,消費型大病險的價格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步上漲,上述產品到35-39歲時保費上升到800元一年,而到45歲續保至49歲時,則需要3000元一年。而超過一定年齡(比如60歲),可能保險公司就拒保了。

三、投保應因人而異

在小編看來,保險本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否的區別。小編認為,對於那些年紀尚輕,而且事業處於成長期、收入較低的人群,可主要考慮消費型保險。那些最沒有錢、最缺錢、最缺現金的人也更適合購買消費型保險。

如果您是投資高手,並不在意返還型保險的那點收益,也完全可以購買消費型保險。而如果年齡在35歲以上,有一定經濟基礎,則應該選擇一些返還型保險來對沖身體風險。保險專家更願意用買房與租房來比較兩類險種的差異。

專家指出,消費型保險好比租房子,物美價廉,但是所有權不屬於自己,價格會每年調整(往往是向上漲價)。而返還型的保險,就好比是買房子,雖然每月的按揭費用比房租要貴,但是所有權歸自己。

從長遠來看,自然會覺得投資買房是理性的選擇。但實際上,保險更多是一種消費,用最少的保費買到最多的保障,然後可以用節省下來的錢,進行更高效的投資。所以,選擇消費型保險還是返還型保險,完全因人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