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五、創建“內置金融村社”後,運營時應該注意什麼?

1,以需求為導向。對不同村民、村民組織、政府的需求進行調查評估,以需求為導向設計內置金融村社的功能,回應各類不同主體的需求和潛在需求,爭取村社成員最廣泛的參與。

2,以需求定資金規模。在沒有建立起以鄉鎮為邊界的內置金融聯合社之前,內置金融村社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好,規模應該由需求決定。突發需求,以優先股的方式在長者社員或敬老社員中籌集最好。

3,以民主制定章程為起點。以村社內置金融為基礎建立的合作社章程是其法律,必須由發起人和骨幹社員主導制定,外部協作者協作。制定章程的過程,是達成契約、自我教育的過程、是發現合作社領導人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省,必須紮紮實實走過程,不能拿別人的章程套用。

4,以鞏固村民村社共同體主體性為根本目標。堅持村社一體,促進村社共同體“經濟發展、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實現“產權、財權、事權和治權”四權統一,使村社土地集體所有制和集體經濟、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社共同體成員民主自治變得名副其實。

5,以土地抵押作為安全底線。除運用熟人社會的社會資本提高信用安全外,村社成員的地權抵押應該作為內置金融信用安全的基礎保障。

6,以在內部成員中封閉運行為基本原則。村社共同體內的內置金融合作社成員的信用以村社為邊界,合作社成員的成員權、土地使用權份額、承包權等也只能在村社內部互助合作金融中作為有效抵押品。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7,以獨立核算為“防火牆”。村社內置金融是村社共同體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不能簡單理解為村社的“財政部”,更是村社的“國民銀行”。村社內部的其他部門可以不盈利、甚至可能垮掉,但村社內置金融不能垮掉,且還要賺錢。因此,村社內置金融一定要獨立核算。

8,以長者小組審批貸款為管理基礎。村社內置金融的管理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監事會監督下的理事長或幹事長負責制,管理貸款是最基礎的管理。貸款管理最有效的方式是將長者社員(指入社年滿60歲以上的本村老人)分成若干貸款管理小組,將貸款指標劃歸長者貸款管理小組,社員借貸要向長者小組申請,長者貸款管理小組同意貸款了理事會才能審批貸款。一般情況下,幹事長或理事長或理事會不能跳過長者貸款管理小組發放貸款。

9,以鄉賢和長者社員為核心社員。村社內置金融(合作社或互助社)有多種社員,但要以鄉賢、敬老社員和長者社員為核心社員,理事會和監事會主要由鄉賢構成,村兩委主要領導人也要做鄉賢。

10,以政府資金和鄉賢資金為“種子資金”。由於當前一些資金互助社發展存在問題,給內置金融合作社發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加上對發展內置金融的認識不到位,政府種子資金的支持尤為重要。目前,中央政府對合作社發展的資金支持增加,使地方政府更有條件為村社內置金融注入種子資金。以政府種子資金引導鄉賢注入敬老資金。

11,以服務為重點。家庭做生產比合作社做生產更有優勢。專注於服務,不搞生產,是合作社降低經營風險的最有效辦法。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六、“內置金融村社及聯合社體系”給農村改革發展創造巨大變量

李昌平自2004年在湖北省監利縣王垸村創建養老資金互助社開始至今,在全國協作了100多家內置金融村社的創建和運行,經過多年的實驗,總結出“村社內置金融+”的功能強大:

1,內置金融+村民承包權或村民集體成員權抵押貸款。難倒無數經濟學家、法學家、金融學家的農地抵押貸款難題迎刃而解了。

2,內置金融+閒置資產資源儲備。難倒國土資源部的盤活農村閒置土地等資產資源的難題迎刃而解了。

3,內置金融+產權交易所。難倒地方政府的農村三資交易難題迎刃而解了。

4,內置金融+電商。解決農村線上線下統一採購、銷售與配送,難倒電商的“最後一公里”迎刃而解了。

5,內置金融+結算中心。實現內部結算和理財增值,村民不僅實現先消費後買單,還有了自己的“餘額寶”。

6,內置金融+合作養老+孝道。鄉建院眾多的項目點上,以一位本村老人入股2000元,年終可以獲得800元以上的內置金融養老分紅,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找回了鄉賢,找回了孝道,找回了禮俗社會。

7,內置金融+農業農村保險。難倒保險公司的農業農村保險就可以大發展了。

8,內置金融+政策性銀行。銀行做批發,內置金融做零售。內置金融吸收存款,政策性銀行給手續費。

9,內置金融+集約經營。對資源資產收儲和集約利用,農戶的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資源、資產、生產要素可以在村社內部金融化收儲後集約經營。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10,內置金融+農產品品牌管理及食品安全管理中心。解決農村農產品品牌化運營和食品安全難的管理問題。

11,內置金融+產業整合併購。以內置金融為基礎的統一採購或銷售的量大,對相關產業有了話語權,甚至整合併購權。

12,內置金融+大數據中心。內置金融合作社大規模聯合,帶來大數據的巨大附加價值。

13,內置金融+農產品價格調控。聯合社組織化程度高,自然會提高農產品定價權,加上聯合社內設農產品價格穩定基金——對賭基金,在關鍵時候消除農戶恐慌性傾銷,穩定農產品價格的作用明顯。農民再也不會種得越多、賠得越多了。

14,內置金融+中央政策。基層政府貫徹落實中央政策有了有效的抓手。

15,內置金融+基層組織能力建設。村社內置金融後,基層有服務農民的能力大大增強了,難倒各級組織部門的基層組織加而不強的難題迎刃而解了。

對於建立村社內置金融後所帶來的一些變化,昌平的同事們總結說:內置金融十八變,甚至內置金融七十二變。在學界和政策研製者們還在爭論和摸索的很多問題,其實在內置金融村社已經得到很好的解決。這樣說可能會招致很多理論家的質疑,但有一點是毋容置疑的:

“金融供給無效”和“組織供給無效”是中國農村農業現代化亟待突破的兩大課題,村社內置金融和創建內置金融村社及聯合社的實踐無疑有效的回應了金融供給無效和組織供給無效。

內置金融村社的十八變或是七十二變不一定都有重大意義,但其中兩個變化有根本性意義:一、創建了與現行土地制度和基本經營制度相匹配的金融制度。二、提升了黨和政府領導下的農村基層組織為農民提供服務和主導村民民主自治的能力。僅僅基於這兩點根本性的意義,農村改革任務確定為創建內置金融村社及聯合社體系。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李昌平:村社共同體重建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任務(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