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反王只在中国版图反叛,不去其他国家去建国?

星蓝明天347


在中国版图内反叛的才能称之为“反叛”,逃出中国版图的,就叫“叛逃”或者流亡了。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叛逃事件,比如汉高祖时期的韩王信、燕王卢绾都先后叛逃到了匈奴。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而流亡出国,他们之中又有一些人在另外一块土地上建立政权。比如历史上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等都是由逃亡出国的中国人建立的。在两宋时期,也有一个人流亡出国并且建立了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他就是建立西辽并称霸中亚的耶律大石。

北宋建国之初曾经与辽国进行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战争,但是最终在宋真宗时期两国达成“澶渊之盟”,此后两国又保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但是和平久了,两国都忘记了和平的珍贵,他们最终再次步入战争——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朝为了完成百年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夙愿而与刚刚崛起的金国达成了著名的“海上之盟”,两国约定共同出兵灭辽。五年之后,曾经称霸北方的契丹辽灭亡。而耶律大石的流亡也正是在此时开始。

辽天祚帝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天祚帝出逃,负责留守南京(现在的北京)的耶律大石出于宋、金两国联军的夹击之中。鉴于当今皇帝已经出逃,耶律大石等人推举辽国皇室宗亲耶律淳(即北辽宣宗)即位,为了保住这小朝廷,北辽政权不得不向金国称臣。然而,急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却拒绝和谈,毅然出兵二十万继续向辽国进攻。没想到,这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辽国,依然把北宋打败。

次年,耶律大石被金国俘虏,并且被迫带领金国军队偷袭天祚帝所在的青冢大营。途中耶律大石逃脱并且重新归附天祚帝。但是他曾经拥立耶律淳为帝的行为让他不再受到天祚帝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大石伺机率领二百名亲信叛逃。

公元1124年,一路西行的耶律大石终于在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扎下了阵营,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向西、向北扩张自己的势力。他的崛起显然影响了中亚各国的既得利益者,以塞尔柱帝国为首的中亚强国在公元1141年组织了十万联军进攻西辽,在卡特万之战中,耶律大石凭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此后,耶律大石先后消灭了费尔干、回鹘、花剌子模等多个国家,将咸海、兴都库什山、昆仑山等地区都纳入了西辽的版图。

尽管耶律大石已经在中亚地区建立了强盛的政权,但是他依然没有忘记曾经的亡国之恨,西辽政权如日中天之时他曾经组织七万大军东征以雪前耻,却因大漠及天气因素的阻隔而未能成功。

但是尽管耶律大石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地区,他却将中原文明以及被汉化的契丹文明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在那里,辽国的国祚延续了八十八年。


国史通论


这个问题有些逻辑错误,所谓反叛,就是反抗自己的政府,如果跑到外国去建国,再反抗祖国的政府一般也不叫反叛,除非是在国内反叛然后逃到外国去的,这种例子比较少。而且不同时期中国的版图并不一致,怎么区分国内和国外?我们权且以今天的版图为准。

按照今天的版图,历史上在“国外”建国的人也有好几位,名气比较大的有六位。

1、箕子。

箕子是帝辛的叔父,帝辛就是商纣王,商朝在他手中灭亡,商亡后,箕子东渡到达今朝鲜半岛北部,并在当地土著的拥护下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后来当周武王得知箕子远避东方,派人封箕子为朝鲜国君,极尽礼遇,显然是想拉拢箕子。箕子也不愿跟周朝交恶,就接受了任命,还曾到周朝国都朝见周武王。

但朝鲜与周朝相隔实在太远,中间还有夷狄相隔,箕子朝鲜跟周朝的联系很弱,说是藩属,其实跟独立一样。

2、卫满。

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争,夷狄或被同化或被驱逐,中原连成一片,原本位于华北的燕国也向辽东发展,逐渐跟箕子朝鲜接壤。

燕国在秦统一战争中被消灭,但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重新分封了燕王,那就是他的老乡卢绾。不过随着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剿灭,卢绾也怕了,打算先下手为强,准备谋反,失败后逃往匈奴。

树倒猢狲散,卢绾跑了,他的部将卫满也要跑,他没有跟老大一样往北,而是带着一千多人往东,进入箕子朝鲜境内,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

卫满并不满足为臣,他不断收拢汉朝流民,积蓄足够力量后,发兵攻占箕子朝鲜,驱逐箕子朝鲜末代君主箕准,自立为王,定都王险城,建立卫氏朝鲜。

3、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是辽国宗室,辽国被金国灭亡后,他带着残兵西行至今天的新疆及中亚。

耶律大石在西域积蓄力量,先是依附当地汗国,等到自己势力壮大后,开始进行战争吞并,最后建立起东至高昌,西抵里海的西辽,成为中亚的霸主。

西辽的疆域包括我国新疆的一部分和中亚的一部分,由于其都城八剌沙衮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姑且算他是国外建国。

4、梁道明。

梁道明是广东南海人,移居东南亚小国三佛齐(在今苏门答腊岛),因为威信高,成为当地华人首领。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爪哇满者伯夷国王攻灭三佛齐旧王朝,三佛齐混乱不以,为求自保,旅居三佛齐的华人拥戴梁道明为三佛齐王。

梁道明领兵守卫三佛齐北方疆土,对抗满者伯夷,由于对应得法,满者伯夷无法攻进,其他地方的人闻讯,也纷纷前来投奔梁道明。

这个小政权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后来梁道明接受明朝招安,回到了老家安享晚年,他的副手施进卿成为旧港华人首领。

5、罗芳伯。

罗芳伯是广东嘉应人(今梅州),乾隆年间因乡试不中,就和一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谋生。

罗芳伯开始以教书为生,不过后来他发现当地华人非常贫困,甚至有的找不到工作只能流落街头,罗芳伯便把他们组织起来,组建了一家采金公司。

随着金子的开采,当地华人日渐富裕,但当地的治安极为混乱,土匪海盗猖獗,罗芳伯又组织同乡会,训练民兵,平定土匪海盗,威望极高。

平定土匪后,罗芳伯的兵力多达数万,管辖人口达到数十万,当地苏丹也对其佩服不已,决定将位子让给他,但罗芳伯不愿做国王,就建立了一个公司,他任"大唐总长",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6、郑信。

郑信严格来说只是华裔,他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其父郑镛是广东澄海人(今汕头澄海区),在雍正年间迁居暹罗(今泰国),娶暹罗女子为妻,生下了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长成后靠养父的关系进入政界,并步步高升,逐步掌握了足够的军权。

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四年后成功攻陷暹罗都城,大城王朝灭亡。郑信率领暹罗军队退往东南沿海,并以之为基地,积极对抗缅甸,最终收复失地。

因为复国的巨大威望,郑信被拥立为王,定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王朝,郑信被尊为吞武里大帝,又称郑昭,昭就是王的意思。

随后郑信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暹罗全国,最后却死于宫廷政变。


平沙趣说历史


这个问题有逻辑上的矛盾。

在国内反,才是真的反;跑到国外去建国,怎么叫反呢?这是很明白的。那么中国人跑到海外建国的,有没有呢?有!而且很多。我例举其中比较重要的四个:

1、卫满在朝鲜建国

卫满是汉初燕王卢绾的部将。汉高帝十二年,卢绾谋反不成,逃入匈奴。卫满纠集一千多名部下,向东逃窜,直到清川。他率众渡过江后,下令脱去汉服,改穿当地服饰。卫满也是个英雄,虽然在中国是无名之辈,出国后成了过江猛龙。靠着这一千多人的队伍作家底,他用了几年的时间,居然占据了朝鲜,自封为朝鲜国王,定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史称卫氏朝鲜。

2、三佛齐国王梁道明

梁道明为中国海外拓殖史上划时代的英雄,他本为广东南海人氏,旅居于苏门答腊岛东南小国三佛齐。明朝洪武年间,爪哇兴兵破三佛齐而据其国,然而三佛齐寓居华人甚多,达数千家,多是闽粤居民,不愿受爪哇统治,遂以梁道明为首领,起而武装抗拒,并占据三佛齐旧都旧港,割据一方。这也是华人在海外的首个自治地,梁启超曾高度评价梁道明拓殖海外的丰功伟绩:“盖南洋华侨能以匹夫崛起而得众心,握外国君主之权,使祖国增一殖民地者,自道明始。”

3、兰芳共和国首领罗芳伯

罗芳伯1738年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石扇堡,1772年与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到印尼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组建采金公司。当时,岛上社会治安极为混乱,罗芳伯团结华人,组织同乡会,又联合婆罗洲的苏丹,平定土匪海盗,被推举为领袖。平定叛乱后,二十多万当地人主动归附。此时罗芳伯已是一大势力,拥有约一百余万人,“兰芳公司”实际上为一独立之政权,罗芳伯不愿称王,称“大唐总长”,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后来人们把罗芳伯之政权称为“兰芳共和国”,认为是亚洲之第一个共和政体之政权。

4、暹罗国王郑昭

华人在海外称王的英雄豪杰中,最伟大的当属暹罗国王郑昭。郑昭是广东潮州人氏,幼年随父亲流寓暹罗,由于郑昭才干突出,官至宰相之职。乾隆三十六年,缅甸国王孟驳攻灭暹罗,当时郑昭已经卸去宰相之职,居住在暹罗南部。正值暹罗政治巨变,郑昭卧薪尝胆,七年之后,与暹罗国人起义反对缅甸之统治,与缅甸大战三次,终于击败缅甸,光复暹罗,由是被暹罗人推为国王,暹罗(即泰国)之近代史,由郑昭始。郑昭之伟大业绩,相较于中国历史之任何一人,亦不显逊色,然而在中国历史始终默默无闻,乃中国人重内轻外之观念使然,以为中华之外,皆是蛮夷。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君山话史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反王只在中国版图反叛,不去其他国家去建国?

仔细读问题,回答就很简单了:

因为去其他国家建国了,就是外国史的范畴了,中国历史书就不怎么讲了……

所以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这告诉我们,了解历史,不能局限于某个时期的国界。

~·~·~

事实上,去其他地方建国的例子很多。

且不说匈奴人、突厥人就一路往西了。我们知道辽朝的天祚帝被女真人俘虏了,契丹人耶律大石则在叶密立称汗,恢复契丹政权,史称西辽。其版图就溢出我国新疆许多,在蒙古崛起以前称霸整个中亚。

如果要说起义造反打到别的国家去,比较著名的就是元末红巾军东征朝鲜。

1360年11月,红巾十几万部队侵入高丽西北部,一度占领了许多地方。后来因为烧杀抢掠之类的事情太过分了,渐渐失去斗志,被朝鲜军击退。这样的事情,中国历史书中着墨不多,一来确实和主线情节无关,二来……真的要说的话也比较复杂。所以有些书中地图画得比较隐晦,辽东以东的部分就不画了。

再之后,内地人移民东洋、南洋的就更多了。比如琉球就有闽人三十六姓,在日本吞并琉球之前,都是当地的精英阶层。

说到南洋,到了18世纪,已经有许多华人在东南亚各处经商、定居了。1740年的雅加达,发生了针对华人的屠杀,上万华人遇害。这之后,清政府也不管。所以大家意识到,不建立自己的政权是不行的。所以,1770年,广东客家人罗芳伯就在西婆罗洲的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1777年罗芳伯又将“公司”片面改为“共和国”,即公司共和国,这样,就旗帜鲜明地建立了政权。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在野武將


去周边建国很少,你不能用现在的世界地图眼光去要求古人这么做。反王大都是没有只是的农民,他们在帝国腐竹没落、没有饭吃情况下才会反,没有中央政府官员有地理知识。不是反王倒是有例如箕子建立箕子朝鲜,被燕国从辽东半岛驱赶到朝鲜半岛,汉武帝灭朝鲜设立乐浪等四郡。赵陀在广东一带建立南越亡国,后来被汉武帝灭了,并入版图,设立交趾郡。越南地区都有中原人建立,后来多次并入中国版图。两汉、孙权吴国和西晋是继承东汉、隋、唐、明朝明成祖。

所以古人地理缺乏,地理环境决定了在中土反,东北苦寒、北边荒漠草原、西北沙漠、西边青藏高原、西南和南边亚热带雨林和热带雨林、东方是大海,反王都是农民起义,没有地理知识只要求温饱。

我国土地肥沃,决定了以农业立国为本,商业为末的政策。除了王朝盛世时期,开拓丝绸之路,沿海民众海外贸易,基本上没有海外殖民思想。沿海民众为躲避战乱数次下南洋虽有建立政权,但都是臣服中原王朝,中原王朝衰弱时被当地强大的土著剿灭或吞并,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先后被欧洲殖民。


楚丘黎小满


这个问题可能有一点错误,聪明人在哪里都会有,在自己在一个地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候,很多人都会把目光转移到其他地方,而古代韩国就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也有不少的人选择了这个地方,但很可惜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样。

至于为什么都喜欢在中国版图里面抢来夺去,个人认为有这几个原因

富饶程度

古代中国的富饶在整个欧亚大陆都是首屈一指的,在江南的地方,有许多的富饶之地,比如说南京和苏州,而这时候的其他地方都是荒地人也少,在古代的中国也是直呼这些地方是“蛮夷”之地。

归属感

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逐鹿中原”“泰山禅天”一直都是所有野心家的愿望,在各路神仙以及自家祖先的见证下“问鼎中原”,因为古代中国一直竖立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第一”影响,所以众多的野心家都是在中国版图上打转,凡是有一些实力的都不会把目光转向域外

风土人情

在许多时候,可不是将主说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的,对于许许多多的士兵来讲,中原大地上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的父母,即使是战死也对得起将主的那一份粮食,但如果是前往域外,那么多将主也可以再重新的投靠一个,并不是一定的就要在一棵树上吃饭!


三书青史


不管是汉族,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大家争的都是这块肥沃的土地,谁也不想鸟语花香的地方不待,跑到天寒地冻的地方去过活。比如契丹,多次反叛唐朝。被打了,哎呦,疼,跑到北方去了,过些年又跑回来,朝廷又恢复官职,如此反复。唐玄宗说,跑来跑去的没个正形。契丹首领说,哦,明白了。然后就学习中央制度,逐渐建立了典章礼仪制度文字等等。终于在唐朝灭亡后建立了政权,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第一个在未进入中原就建立的朝代(称帝有国号年号),也改变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格局。李克用叛唐失败跑到草原,想的还是回到中原地区。卢绾叛汉逃到匈奴,老婆孩子最后还是回到汉朝,卫满没跟着回来,跑到朝鲜去夺了别人的位,结果是朝廷发兵给灭了。

中原王朝有个特点就是承认朝廷统治,接受朝廷册封,不称帝的都是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卫满朝鲜就是个例子。开始听话时,朝廷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后来不听话了,就给灭了。隋唐不断攻打高句丽就是因为其不听话。

大家都想去好地方,有实力谁想去喝风。


涂山大虾


其实这个说法有点问题,因为中国历史上到中华区域之外建国的反王也是有不少,诸如西周时期的箕子朝鲜,战国时期的卫满朝鲜,明朝时期的旧港宣慰司不都是中原王朝的人建立的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中国历史上反王的数量何其多,光隋朝末年就有十八个,所以跑到国外建国的反王还是很少的,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思想原因

中国古代,一个王朝的末年总会出现几个昏君,然后国家朝政混乱,百姓生活艰苦,这时候就会有大大小小的反王趁机发难,最大的反王就成了新皇帝。所以反王其实只有一个目的——争霸天下,既然是争霸天下,又有谁愿意离开中原,到蛮夷的地方去建立国家呢?只有输了战争后才有去那些地方逃难吧

其二,地理原因

心细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小编在首段举例的反王大多都是在朝鲜建国,很少有人到了其他地方,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的地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南方东方都是大海,西方是青藏高原,北方是草原,实际上反王就算想要在外面建国,在交通不发达的时候,除了朝鲜,反王的大军还是很难到其他地方的,没有军队,谈何争霸。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诸侯(藩王、藩镇等等)造反的事件,不过,成功的却不多。成功的不多,说明要造反成功是很困难的,只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

(诸侯起兵)

那么,既然成功的不多,诸侯们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建国,偏偏还要一股筋地往中央打呢?

一、周边地区都是一些不毛之地。

古代中国的版图非常特别,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除了版图以内的地方,周边的地方都是不毛之地。北边是沙漠戈壁,东边是大海,南边是热带雨林有瘴气,西边是高原。在这些地方去建国,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相当于白手起家,一切都要从零做起。要知道,这些藩王、藩镇们之所以会造反,就是想“享受生活”,过两天“纸醉金迷”的日子。让他们像原始人一样,白手起家干事业,哪个受得了呢?还不如当一个藩王、藩镇痛快。

二是周边条件艰苦,物质条件不丰富,必须依赖中原国家。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反复不断地南下抄掠中原民族?就是因为北方出产非常不丰富,缺少粮食衣物等必需品。而当从辽国开始,他们拥有了燕云十六州,具备了生产粮食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土地以后,他们才发展壮大起来,此后形成辽国、金国、蒙古等多个强势的政权。除了北方以外,东方是大海,岛国日本也一直试图往大陆打进来。西边是高原,吐蕃也在不断进攻唐朝。南边则是湿热之地,也不太适合生存。所以,诸侯们都不愿去这些地方。

(攻打伊尔汗国)

二、周边地区形势复杂摆不平。

其实,中国历史上,也并不是没有诸侯到周边建国。但是去周边建国的,往往都没有一个体面的结局。

比如辽国被金国灭亡后,耶律大石跑到西北去建了一个西辽。西辽最后是被蒙古给灭了的。但是西辽被灭之前,其实已经因为花剌子模强势崛起,不得不臣服于花剌子模了。

蒙古曾打到西亚建立了伊尔汗国。但是由于当地形势复杂,伊尔汗国一直战争不断,很快就被其它种族给灭掉。

元朝被明朝打败,蒙古人回到漠北以后,一直就处在动荡不安中。先是北元分裂成瓦剌和鞑靼,接着他们又互相兼并,又分裂成很多小的部族,再后来又受建州女真的打击,总之没有一天安生日子。

明末李定国农民军去西南以后,形成现在的果敢。但是果敢到现在都还动荡不安。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周边地区种群太多,形势太复杂,根本就没有一个政权可以在那里立足,像中国一样历史延续不断。

(逐鹿中原)

三、周边地区建国缺乏存在感。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人只对打下中原地区的国家,打下中国版图内的国家,才觉得是拥有天下。古人用“逐鹿中原”这样的词来代表打天下,用“定鼎神州”这样的词来代表平定天下。如果打中国版图以外的地区,那就不算是获得江山,只算是割据政权,严重缺乏存在感。

四、周边地区建国无法独立。

中国古代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朝贡体系。周边的国家,都要奉中原国家为宗主国,在中原国家面前,自称臣下。如果诸侯们前往周边打江山,就算打下来了,那也必须要在中原国家面前称臣,才能延续下去。但是作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那些造反的诸侯们,他们就会觉得既然不能独立,还不如当先前的那种诸侯呢。

如此看来,打周边地区,环境恶劣,衣食短缺,摆不平,没有存在感,还不能独立,为什么还要往周边打呢?


张生全精彩历史


中国五千年华夏历史,一些造反的反王肯定有去他地进行建国的,但是大部分都不去,为何?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其一:其他地区条件太差。翻开我国历朝历代的版图(相对中原大地),不难发现,我国北面的国家如朝鲜、蒙古、俄罗斯等这些地在古代都是蛮荒之地啊,咱都不说他国,就现在的黑龙江要不是闯关东以及十万专业官兵进入北大荒,也没多少人啊;南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越南等,那地方在古代也是被贬或者充军发配的一地方,想想翻过西藏去印度?翻过云贵高原下南方?穿过新疆去哈萨克斯坦?个人感觉以当时的行军办法,没等到呢,就折损大半了,毕竟光一个补给都能弄死你,更别提这病那病了,还有迷路等原因了……

其二:所有的反王都有一个帝王心。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皇帝的反王不是好反王,他既然都敢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进行谋反了,个人感觉他就没什么怕的了,反正要是笔者,笔者就赌一把,万一谋反成功了可就成了刘邦、刘备、朱元璋之流的帝王了。

其三:就是去打别的地方了,朝廷也不能放过他啊。造反是挑战一个国家的威严所在,尤其是在古代一个特别重视皇权至高无上的国家,造反就等于打皇帝的耳光,那皇帝还能忍了?即使你跑了别的国家地方,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朝廷的军队追到,进而追杀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