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康熙的二儿子太子胤礽真的有两次作死逼宫行径么?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的经历可以说是印象深刻,而这两次被废的经历不约而同的都与“逼宫”有关。

胤礽第一次被废黜是在康熙热河秋闱期间。十四阿哥胤禵模仿胤礽的笔迹,仿造了太子手谕,进而使得凌普调兵包围了康熙行宫,营造了太子“叛乱逼宫”的假象,康熙也在这样的危机局面下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胤礽第二次被废黜是在康熙南巡回京之后。如果说第一次“逼宫”是因为被人伪造手谕被动发动的“兵变”,那么这一次可以说是胤礽主动采取了“铤而走险”的行为,意图通过宫廷政变,进而抢夺皇位,提前登基。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胤礽的所有行动均为康熙所预料并且进行了有效的应对。而在这次“逼宫”行动失败之后,胤礽也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康熙废黜了皇太子之位。

实际上,这两场未遂的“兵变逼宫”,仅仅是太子胤礽两度被废黜的导火索,并不是他两度被废的全部原因。胤礽第一次被废黜与其此前拙劣的表现密切相关,先是监国理政不当致使国库空虚,之后为了填补户部的欠款而卖官鬻爵,而刑部“张五哥冤案”的爆发,再一次将太子推向了风口浪尖,可以说此时的康熙对于胤礽是失望之极,在这样的失望态度下废黜胤礽也就在所难免了。而在被复立之后,胤礽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其恶行反而是愈演愈烈,甚至还冒出了想要通过《百官行述》挟制百官的想法。也正是因为其昭昭恶性,让康熙认为其已经是无可救药,最终将其废黜。

当然这只是影视作品的演绎,真正的历史上,尽管胤礽为康熙两次废黜,“叛乱逼宫”都是康熙将其制裁的重要原因,但是这其中还是基于康熙的警觉和假象等主观因素,真实的“逼宫”还未等萌芽就已经被扼杀了。


胤礽深夜窥视康熙营帐,导致了胤礽的第一次被废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热河秋闱期间,康熙皇帝本人与皇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可谓是已经彻底激化。

在此之前,太子胤礽的种种恶行可谓是表露无疑。一方面,胤礽生活奢靡,极度贪婪,甚至指示自己的亲信和下人向官员索贿,影响非常恶劣;另一方面,胤礽对于兄弟和朝臣的态度可谓是骄横之极,引得了其他康熙皇子的反对以及朝中大臣的一致反感。同时,康熙本人对于胤礽也已经是愈发的不满。

而在热河秋闱期间,康熙皇帝非常宠爱的十八阿哥胤衸病重,之后便去世了。就在康熙以及众皇子对于胤衸的病逝极度悲伤的时候,胤礽依旧是全无伤感之意,甚至还与人宴饮作乐,使得康熙极度愤怒。

在这之后,康熙皇帝又发现,太子胤礽总是在深夜逼近康熙皇帝的行宫大帐,并且从缝隙中向内窥视。由于此时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断激化,并且康熙对其是极度的不信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感到自己处在了“未卜今日被鸠、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的状态中,更是“日夜提心吊胆,坐卧不安”。

鉴于这样的情况,康熙皇帝在伤感之余,更感到了极大的愤恨,于是,康熙为了避免自己为胤礽所害,决定先下手为强,当众宣布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实际上,前文中也说到了,康熙对于胤礽的不满由来已久,只是胤礽的种种行为更加引得了康熙的猜忌与愤恨,于是在康熙自觉事态严重和形势紧急的情况下,在热河就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也说明了二人之间矛盾的彻底激化与总爆发。


“托合齐会饮案”的发生,导致了胤礽的第二次被废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但是仅仅过了数月时间,又重新复立了胤礽为皇太子,这不仅仅是因为康熙对于胤礽以及胤礽的生母、也是康熙结发妻子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感念,更是他看到了胤礽被废黜后,众位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进而展开激烈的夺位之争。于是,康熙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平息争端,遏制皇子们的夺嫡行动。

然而,最终的结果与康熙的想法是事与愿违,不仅仅是皇子之间的争斗是愈演愈烈,而太子胤礽本人也是丝毫没有接受此前的教训,其恶劣的行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也终于认识到,太子胤礽已然是无可救药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托合齐会议案”发生了。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十一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马尔浑的弟弟景熙却向康熙揭发,步军统领、同时也是太子重要党羽托合齐父子公然违抗康熙皇帝的禁令,一连数日“聚众会饮”。

经过调查,康熙皇帝发现,参与“会饮”的人员多达二十余人,而且并不仅仅是托合齐父子,朝中多位重臣参与其中,最为关键的人物就包括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人。

这些人不仅掌握着朝堂之上的实权,在朝臣之中也是颇具威望和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手中掌握着一定的兵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危以及自己皇位的安稳担忧起来。

而康熙皇帝在稳定了事态局面之后,开始彻查此事,最终的结果更加让康熙触目惊心。

原来,作为皇太子心腹的步军统领托合齐父子,伙同都统鄂缮,借“会饮”寻欢作乐是假,帮助胤礽“缘结朋党”是真,目的就是为了皇太子胤礽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而进行结党,并且密谋计划着种种“阴谋”。

于是康熙对“托合齐会饮案”,给予了“会饮谋逆夺位”的结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康熙皇帝终于在畅春园召集诸皇子宣布:

“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非可托付祖宗弘业之人,故予拘执看守。”

这是康熙皇帝第二次,也是最终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废黜,并将胤礽永久性的圈禁在了咸安宫之中。

由此可见,胤礽所谓的“逼宫行动”,都被康熙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仅仅是在苗头刚刚展露的时候就已经被阻止,不得不说康熙对于胤礽使用了雷霆手段,果敢、迅速且坚决。但是,这些只是由苗头的行动,真的就能证明胤礽有“弑君篡位”的打算和想法么,这个也确实要打一个大大问号。而这更多的是康熙的主观臆断,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康熙与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并且胤礽的种种行为已经引得了康熙的极度不满,也是最终让康熙对其是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这也导致了太子胤礽的两度被废,与皇位彻底无缘。


雍亲王府


历史上的胤礽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昏庸无能,谋反那就更不可能了。

胤礽是康熙皇后赫舍里氏所生,但很不幸的是其母亲随机难产而死。赫舍里氏是四大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与她结合虽说是政治婚姻,但这对少年夫妻的感情非常好。此前,赫舍里氏曾生过一个儿子,但不幸夭折了。胤礽是赫舍里的第二个儿子,同时也是康熙皇子中的第二个。或许是怜惜其母的原因,胤礽被立为太子。

相比其他的皇子,康熙对胤礽倾注了更大的关爱。胤礽从小就在康熙身边带养,即便朝政再忙,康熙也会亲自为胤礽授读书,每时每刻考察其学业。从意义上来说,胤礽是康熙一手看护长大的。

最开始时胤礽各个方面都非常优秀,包括智商、身体、政务处理等等,让康熙感到十分满意。然而,他也有不少缺点,骄傲、对人狂妄无礼等,这些或许也是康熙给予的胤礽太多关注的特权所致。之后随着兄弟们长大成人,想争皇位的的大有人在,而且每个皇子都很优秀。由此,康熙晚年时,九子夺嫡大战上演了,在其他皇子的合力攻击下,太子胤礽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在康熙四十七年时,去木兰围猎的路上,十八阿哥死亡事件,太子和其他皇子被康熙狠狠的责骂了一顿。太子胤礽因为害怕派人去康熙的帐篷外察言观色,结果被发现。康熙回京后,下令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之后,太子再立后,因为结党营私,加上各种迹象看来太子可能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最终被圈禁终身,直到雍正年间胤礽在高墙中默默死去。

在我看来胤礽并不是因为谋反被废黜,因为他不敢,也没有可能的事。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兄弟太过于优秀导致精神压力太大,最终没办法继承皇位。所以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吾替施主把把脉


宫斗剧毁人一生啊,电视上的都是为了收视率,不顾历史真相,胡乱编造。历史上的胤礽没有逼宫,他两次被废,都是因为党争。胤礽是皇后赫舍里的儿子,赫舍里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康熙一方面心疼胤礽从小没娘,赫舍里又是康熙最得宠的,另一方面按照顺序也是胤礽接班,所以胤礽从小就被康熙立为太子,从小当成接班人来培养。胤礽也很争气,各个方面都很出色。


胤礽画像(图片来源:网络)

后来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让胤礽直接被废,第一次被废是因为党争被其他皇子打了小报告,指责胤礽的各种越权行为和其他一些人品方面的问题,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第一次罢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曾说胤礽:“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作为大清帝国的最高领导,康熙一直把权力紧紧的拿在手中,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儿子想要分权也是不行的,九子夺嫡这场残酷的斗争中,包括康熙也不是最终的受益者。

后来胤礽第二次被复立,完全是因为康熙要保护真正的继承人,胤礽只是康熙放出去的烟幕弹,在这场斗争中,康熙的其他儿子形成的几个小团体攻击的只是太子,所以这个时候胤礽是以靶子的身份被复立的。

所以第二次的被废完全是胤礽的作用已经用完了,其他理由都是借口,后来为了解决立储问题,从雍正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意思就是下任皇帝的名字不会被公开,而是提前放到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然后皇帝身边也存留一份,等到皇帝死了,顾命大臣就会把匾额后面的拿出来和皇帝身边的遗嘱对照,然后才宣布继承人的名字。这样做的实际意义就是杜绝了像九子夺嫡之类的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胤礽两次被废都不是因为逼宫,以胤礽的智商,绝不会在当时的处境中做出这等毫无头脑之事。


野谈杂论


这个历史与文学作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过康熙两废太子是事实,只是胤礽是否自作主张还是被陷害逼宫作死,倒值得考究了。



胤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公开册立的太子,也是清朝第一个被册立的太子。他是康熙的第二子,仁孝皇后的儿子,从小聪慧,文韬武略,深得康熙欢喜,所以常常代行天子事。

康熙的儿子一大串,自古皇家争权夺位是必经之事,其他不是太子的,个个都想当太子,于是就有了大阿哥和八阿哥等等党派,每人在康熙耳朵边吹一些关于胤礽的不好,康熙便渐渐地信了。



一年康熙巡猎途中生病,传太子等去伺疾,结果见太子不悲不戚,便心生不满,种下了怀疑和厌恶的种子,又加上众多阿哥党派不停地进一些谗言,最终康熙的小儿子病逝成为了导火索,导致了废太子的结局。

这一次废太子后,康熙的儿子们便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朝内朝外争执不断,明里暗里几乎白热化,为了稳定局面,康熙不得已又立胤礽为太子,表面上平息了太子之争。



被复立的太子,成天心惊胆战的,害怕自己的父皇哪天不开心不顺意了,又将自己废了,而他的兄弟们也并没有放过他,依然玩着花样的陷害他,让他整个人变得疑神疑鬼的,也就有了在自己父皇的帐篷外偷听的举动,不料这举动在康熙眼里,变成了弑君之举,便痛下决心,再次废了太子,直到病逝也不再立太子,临死前指了皇四子胤禛为皇储。

如此看来,胤礽自己或许有过不良举动,但以他的聪慧,应该不会逼宫,更莫说两次都栽在一样的事情上。害得他如此境地的,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争,兄弟如此,父亲亦是,都防着他,才有了他郁郁而终的人生。

我是青鸾惊鸿,蜀女,感谢喜欢我的文字。

青鸾惊鸿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是两次被废,而且确实是自己作死的,但他并没有逼宫。

胤礽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他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儿子,赫舍里因生他难产而死。康熙皇帝对赫舍里皇后感情很深,而胤礽又是赫舍里皇后和他唯一的血脉,所以康熙对胤礽非常宠爱。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册立为皇太子。

胤礽早期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数次监国治绩都不错,看上去是一位合格的接班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康熙皇帝在位实在是太久了,另一方面康熙又对胤礽过分宠溺,很早康熙就让胤礽监国,对于这位未来的皇帝当然会有不少投机的政客去巴结。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必然会挑战到康熙皇帝的皇权。所以在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并让受封的皇子参与国家政事。分封诸皇子,削弱太子的力量。但这样势必又加深了皇太子和其他皇子的矛盾,最终酿成了后来的九子夺嫡。

长期处在巨大思想压力下的皇太子胤礽越来越焦躁,行事越来越偏激,和年轻时的谦逊形成鲜明的对比。康熙皇帝对太子也越来越不满意。

第一次被废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巡幸塞外,包括太子在内,还有另外几个皇子一起随行。期间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说了很多太子的不良表现,胤禔说的其实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但对太子早不满的康熙帝全部收货,他觉得皇太子太恣意妄为,不把他放在眼里。最终的导火锁是皇十八子胤祄突然患了急性病,康熙非常担心,但皇太子胤礽越表现的无所谓,这让康熙很不满意。康熙指责太子作为嫡长子没有一点做兄长的样子,胤礽竟然不认错,反而和父亲顶嘴。返京途中,大概是康熙对他的责备让他不安,他竟然在晚上悄悄的跑到康熙的帐篷边窥视。作为太子作出这样鬼祟的举动实在是太没档次了,然而他就是做了。问题是还让康熙知道了,恼怒的康熙觉得他可能是要“弑逆”。等不及回到北京,康熙就在巡幸路上下旨废太子,这是胤礽第一次被废。

第二次被废

胤礽被废后,诸皇子太子之争越演越烈,康熙也越来越心烦。一年后,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缓和矛盾,康熙决定复立胤礽为太子。然而储位之争并没有因为复立胤礽为太子而得到解决,而胤礽也没有吸引之前被废的教训。“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胤礽甚至说出这样的话。他实在等不及了,只想康熙早些退位。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对胤礽失望透顶的康熙皇帝第二次下诏废太子。经过两次被废的胤礽彻底与储位无缘了。


华夏历史闲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