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中華上下五千年

源遠流長

先人墨寶彌足珍貴

泉州這座千年古城,留下了不少名人古蹟

尋找千年不變的墨寶

觸碰歷史

一定要到書法聖地

感受別樣的文化之旅


九日山摩崖石刻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摩崖石刻是中國古代的石刻藝術,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造像或者巖畫。九日山摩崖石刻位於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鎮旭山村,山之東、西兩臺有晉以來歷代石刻共75方。有反映海外交通的祈風石刻13方,記載從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至南宋鹹淳二年(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員為番船祈風,預祝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史實。還有蔡襄、蘇才翁、蘇紳、虞仲房等人的題刻。現摩崖石刻保存完好題刻。

宋代祈風石刻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也是中國人民與亞非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西峰東坡峭壁上刻楷書“九日山” 3大字,字徑86釐米,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福建提督馬負書所題。


清源山石刻

清源山摩崖石刻歷史悠久、數量可觀、內涵豐富、形式多姿多彩。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風景區石刻約580餘方,古往今來名人留題比比皆是。蔡襄、朱熹、俞大猷、黃鳳翔、何喬遠、葉向高、馬負書、莊俊元、吳魯、曾振仲以及近現代的弘一法師、趙樸初、陳從周等——從大學士到名太守,從騷人墨客到提督將軍,從雅士豪傑到隱逸高僧,他們或為題名,或為碑記,或為符籙,或為詩詞,真是花團錦簇、俊彩紛呈。書法樣式有楷、行、篆、隸,諸體皆備,或鐫刻於絕頂險巖,或低徊於澗底幽谷,讓人賞心悅目,應接不睱。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古檗山莊

百年老莊,薈萃近代書法大乘“仰峙吳山俯環石井,遠承檗谷近接松庵”,這是刻於晉江東石鎮檗谷村的古檗山莊山門上的一對柱聯,是辛亥革命後曾任福建護軍使黃培松所書,而門匾上“黃氏檗莊”四個大字則出自晚清時期立憲運動領袖張謇之手。這古檗山莊始建於清末民初,至今不過百年曆史,卻薈萃了近代書法之大乘。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走進結合了阿拉伯建築和中國式建築風格的“瞻遠山居”,推開門便是一堵黑牆。這些石碑是黑頁岩,整個山莊像這樣的石碑有190多方,出自180多名近現代名人之手。中國近現代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題雲,“大地群陽戰,仁心旅骨收。使君重風義,家國淚橫流”,行楷結合,瀟灑雋逸。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題詞“稟靈毓德”,落款為“奉題黃氏檗莊圖,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梅蘭芳敬書”,楷書端莊秀麗。此外,還有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泉州名士如林騷、曾遒等留下遺墨。


開元寺

寺前的照壁建於明代,嵌有明代書法家陳於王隸書“紫雲屏”石刻。1962年郭沫若來泉州參觀開元寺時吟詩一首《詠泉州》,刻石碑,建碑亭,豎於東塔的西側。明代泉州知府孫朝讓為開元寺題匾。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仙公山摩崖石刻

在國家3A級風景名勝區——泉州市洛江仙公山,至今還保留著20多方摩崖石刻,其摩崖石刻分佈在山內的隘門、白水巖寺、豐山洞、出米石周圍,計24處,字體有楷、隸、行、草等書體包括宋代郡守王十朋、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的筆跡。仙公山摩崖石刻已於201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永寧城隍廟

永寧城隍廟作為閩南傳統寺廟建築,整體建築構件上書法、聯文、石雕、磚刻等藝術表現形式栩栩如生、雕工精湛,是一座藝術大觀園,是泉州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城隍廟,在福建省同類建築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全國也不多見。不少為明清時代遺存。這些文字或雄渾、或清秀,反映了永寧歷史文化的深厚,細品有味。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泉州延平王祠鄭成功碑林

泉州延平王祠(鄭成功紀念館)依山傍海,恢弘雄偉,林蔭掩映,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怡人。紀念館位於南安市石井鎮西側,是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三進宮殿式建築,分前、中、後三部分展廳。該館是瞻仰鄭成功史蹟的重要場所,介紹英雄一生的豐功偉績。既有碑亭詩閣,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國各地及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美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200多幅的題字,融楷書、行書、草書、隸書於一廊,歌頌了鄭成功愛國主義的崇高精神。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府文廟

泉州府文廟位於鯉城區百源川池畔,由泮宮、大埕、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莊際昌狀元祠、蔡清祠、李文節祠等組成,是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建築形式的孔廟古建築群。

泉州古代教育展覽館,設在泉州文廟東廡,陳列自晉代中原士人徙泉後,帶來中原文化,家塾興起,泉州除府學外,各縣均建有縣學,書院林立,如雨後春筍,時有“十室之間,必有書舍”,稱譽為“海濱鄒魯”。該館陳列展出圖文並茂,以大量翔實照片反映教育歷史的遺蹟和遺存,還有碑刻、課本、科舉試卷、牌匾、楹聯等實物資料,展現當時社會教育的縮影。泉州府文廟周邊,還有不少泉州當地歷史文化名人的專祠。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泉州博物館

泉州博物館是一座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綜合性博物館,佔地面積80餘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有“泉州歷史文化”、“泉州南音,戲曲藝術”等基本陳列、以及“泉州古代書法”、“泉州民間收藏”等展覽,它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所在地。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洛陽橋碑記

萬安橋現名洛陽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萬安街道與臺商投資區洛陽鎮交界的洛陽江入海口,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萬安橋始建於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嘉祐四年(1059年)竣工,由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蔡襄撰寫建橋碑記。1988年,萬安橋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橋是中國古代第一座跨海式大石橋,首創“筏形基礎”、“種蠣固基”和“浮運架樑”等先進建橋技術,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與科學價值,在中國乃至世界建橋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泉州十大書法聖地,原來曾有這麼多名人到訪


到泉州的書法聖地一覽,

體驗千年文化、收穫不一樣的感悟,

還有哪些地方是你所知道的書法聖地?

歡迎下方留言!

書法愛好者們安排起來!


本文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綜合自閩南網、石獅網、網絡等,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