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王 忠肝义胆 康熙竟圈禁他长达十年 临死时道出真相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李卫当官,步步惊心中,都有一位被称为侠王的十三爷,他就是康熙的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整个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总共有十二位铁帽子王,前面八位是打江山有功,后面三位册封时清朝已经江河日下了,纯粹是为了笼络人心。只有怡亲王胤祥因为政绩卓著以及和皇帝的铁关系,被封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是清朝级别最高的一个爵位,其他的亲王爵位每传一代,级别就降一级,但是世袭罔替是不降级的,所以称他们为铁帽子王。


一代贤王 忠肝义胆 康熙竟圈禁他长达十年 临死时道出真相


都说雍正铁血无情,真正的天家威严,似乎没有平常人的感情。但是其实稍微了解雍正的人都知道,即便雍正对旁人再冷厉,终究还是有一个人是他全心全意对待的,这个人就是他的十三弟胤祥,后来的怡亲王。
四阿哥胤禛是德妃的儿子,从小被抱到佟佳氏处养大,两人虽是母子却并不亲,后来德妃更是生了十四阿哥胤祯,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这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小儿子,即使后来佟佳氏去世,被带回德妃处养,两人的感情也依旧很冷淡,对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十四阿哥,也是关系一般。
这样的四爷,似乎没有人能够走近他心里,但是,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十三也是自幼丧母,这两个在皇宫里同样缺乏母爱的兄弟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即使血缘关系不若和十四那般紧密,但是两人的关系却远比普通阿哥要深厚的多。十三性格乖张,潇洒任性,除了四哥谁都放不在眼里,所以称为“拼命十三郎”

一代贤王 忠肝义胆 康熙竟圈禁他长达十年 临死时道出真相


十三爷年轻的时候,生性刚直暴烈,又是行伍出生,立过很多军功,深得康熙喜爱。但是,正因为他的刚直和冲动,他绝非康熙心目中的合适继承人。而如果给他留有自由,第一会扰乱视听,妨碍康熙对老八老四的考查,甚至干扰到最后的顺利传位;第二,他的冲动和长期随军的特点注定他在宫廷斗争中不是老八老四的对手,康熙害怕他心爱的老十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康熙不得不下狠心囚禁他,这一禁就是10年。
谁会理解,一个年富力强的皇子,在宗人院,被圈禁十年的滋味,十年的寒暑光阴,十年的画地为牢,十年的岁月蹉跎,十年的物是人非!
十年的寂寞,十年的冷漠,十年的被遗弃,足以改变一个人,从骨子里改变,从灵魂里改变!有时候可以说是脱胎换骨,胤祥出来后,已经是胤禛的天下,他也明白了生存的真理,他无怨无悔的为雍正王朝发光发热,鞠躬尽瘁,至死不渝!而那些桀骜不驯的皇子们,此时成为了阿奇那,塞思黑!

一代贤王 忠肝义胆 康熙竟圈禁他长达十年 临死时道出真相


直到康熙去世时,胤祥才真正迎来了自己的出头之日,曾经最好的兄弟做了皇帝,自然也忘不了胤祥,所以雍正继位之后,就册封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康熙晚年其实留给雍正的是个没钱的穷政府,所以当时最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祥去管理,使国家财政迅速好转。同时雍正朝的西北用兵,国内的水利设施,代替雍正祭祀,包含雍正的身后事清西陵泰陵的选择,都是胤祥负责的。
军机处设置之后,胤祥也是第一批军机大臣。他是雍正时期最受信任和重用的大臣,自己也是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只可惜身体一直不好,雍正八年1730年,年仅44岁的怡亲王胤祥就病逝了。胤祥去世之后,雍正说:”“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直接给了怡亲王世袭罔替的资格。这是清朝政权巩固之后,第一次册封的世袭罔替的爵位

一代贤王 忠肝义胆 康熙竟圈禁他长达十年 临死时道出真相


十三阿哥胤祥墓,在北京市房山区和涞水县的交界。是清朝历史上最大的,唯一有华表的王爷陵墓。坟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十三爷的长眠之地。园寝坐西向东,占地六百余亩,曾经有三十多座配套建筑,但历经战乱多数荡然无存。如今的王爷坟,大多变成了庄稼地。
怡贤亲王墓现存文物主要集中在三里长的神道上。赑屃及神道碑立在神道的最东面,其上碑文左满右汉——“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清晰可见。三间四柱石牌楼两座,气势恢弘,还包括神桥三座。

一代贤王 忠肝义胆 康熙竟圈禁他长达十年 临死时道出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