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除夕,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团圆之夜。1月24日,有一群人无法陪伴家人左右,因为一袭白衣的责任,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在除夕这天,为大家的健康“守岁”。

坚守,是为了更多人的团圆

“没想到结婚后第一个新年是在值班中度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护士张静云笑着说道。张静云刚刚结婚三个月,丈夫也是医生。按照老家的习俗,新婚第一年都要回老家过年,不料两人都轮到了除夕值班。

张静云说,过年大家都想和家人团聚,因此也就没特意找同事调班。两个人都值班也挺好,节奏一致也能避免另一个人独自过年。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张静云所在的骨科病房,过年期间有近40名患者住院,其中大部分是上了年纪、身体未恢复而无法出院的老人家。老人们年纪大,基础疾病多,护理工作不可掉以轻心。张静云曾护理过一位患有严重低血糖的老人,因为担心老人发生意外,几乎每半个小时她就到病房巡视一次,为老人家测量血糖。

今年除夕值班,张静云和她的同事们提前在科室布置了一些新年贴画,让不能回家过年的老人们也感受到年味。

坚守,是为了更多人的团圆。广医三院ICU的主治医师靳国青是河南洛阳人,来广州8年了,她从未回老家过年。她的爱人是该院的骨科医生,两人平时就经常忙得不着家。2019年,靳国青的爱人去国外进修学习一年。这个除夕,家里的两个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过。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这些年来,许多陪伴孩子的诺言都没有实现,孩子虽然很懂事,但心里还是孤单的。老二还不到一岁,爸爸又出国进修,很担心他回国的时候,孩子都认不出来。”靳国青话语间,尽是对孩子满满的歉意。

靳国青说,在ICU,她目睹了许多的生离死别、世态炎凉,但也经历过许多生命的奇迹和人间的温情。有家人的支持,她愿意一直将这份健康的守护进行下去。

“5x24”里的辛苦与暖心

很多人不知道,有一种医生,他们的工作节奏是“5x24”,即一周五天、每天24小时住在医院。他们就是“住院总医师”,是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的必经阶段,被大家戏称为“老总”。

作为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广医三院,妇产科的住院“老总”可谓任务艰巨,随时都会面临孕产妇的生死抢救。节假日,外院经常转来危重症的孕产妇,工作更是繁忙。广医三院妇产科杜培丽医生从2019年3月担任妇产科住院总医师,今年除夕她也是值班医务人员之一。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过去的10个月,杜培丽处理了各种突发状况、进行过无数次医患沟通,“连轴转”式的高强度工作之下,她的专业技能和素质都得到了全面快速的提升。除夕值班,杜培丽说:“累点儿不怕,病人安全最重要。”

忙碌之余,病人的善意给了她莫大的鼓励:“曾经有位病人,说我们经常顾不上吃饭,出院后还特意订了披萨送过来,真的非常暖心。”

“地球不爆炸,急诊不休假”,对于全年无休的急诊人来说,除夕值班这事太“习以为常”了。工作12年的广医三院急诊科护士彭丽霞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除夕值班了。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彭丽霞节假日值班总是被孩子问,为什么其他妈妈都可以休假而她不行。有一次不用值班时,她特意带着女儿回医院,让女儿观察医护人员的工作。孩子当时虽然很小,但有了直观的感受,回家后女儿给更年幼的弟弟解释:“妈妈要上班是因为她去帮助更需要她的人。”

过年时,人们常常聚餐、饮酒,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急性胃肠炎等患者会比平日还多。彭丽霞记得,曾经有位患者因饮酒过度被送来医院,在输液治疗中度过除夕。患者感慨这是第一次在医院过年,值班的彭丽霞和他互道新年快乐后说:“希望这是您最后一次在医院跨年。”

一个苹果背后的新年愿望

作为手术的“幕后英雄”,麻醉医师是节假日手术的重要保障。老家广东汕头的麻醉科李明睿副主任医师已经工作25年了。出身医学家庭的他,父母、爱人都是医务工作者,过年值班家人都很理解。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广东人讲究团圆,李明睿说,虽然没能和家人吃年夜饭多少有些失落,但除夕和科室同事一起过,也挺热闹的。这天晚上,同事都会自带家乡特色美食,各个地方的美食摆放在手术室休息区的桌子上,也别有一番“年味”。

陈幽青是今年除夕值班的麻醉医师中年资最小的,刚工作两年的她对麻醉的认知一次次刷新。“曾经以为一针麻倒就完事儿了,没想到麻醉科医生忙起来一台手术接一台手术,常常晚饭成了宵夜,甚至是第二天的早餐。”陈幽青说。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因为经历过年关的忙碌,“平安顺遂”成了麻醉医生们共同的祈愿。在麻醉科办公区的柜子上,一个纸杯里放着个苹果,旁边还插着三支筷子,看上去十分喜感。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这个苹果,是我们科的一位医生的创意。年关将近,我们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样,我们值班的时候也可以少点手术,起码可以按时吃个饭。”李明睿说。

也有的医务人员,今年第一次除夕值班。广医三院产房助产士李海珊工作三年了,第一次值除夕班。“90后”的她还没有结婚,但已经接生过1000多个新生儿了。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生命真的很神奇,每个妈妈和孩子之间都有着妙不可言的缘分!”李海珊感叹道。助产士的工作有时候忙起来,一晚上接生20个新生儿,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守望生命,春暖花开”是她和同事们的信念,母婴的平安就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和回报。

同样是第一次值班的还有急诊科的新护士黄淑莹。以前的每一个除夕夜,黄淑莹都会回到清远老家,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和好姐妹们一起在跨年。今年,她和同科室的医护前辈们一起值守。作为一个新人,黄淑莹说自己经常觉得经验不足,遇到疑难重症的时候,偶尔也会束手无策,甚至在旁边也帮不上忙,她常常为此自责。新的一年,她希望能够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快速成长为一个能独立上岗的优秀护士。

团圆夜,他们选择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年都是团圆相聚的日子。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春节休假却成了一种“奢侈”。其实不仅仅是除夕之夜,每一个公众假期里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坚守。

今年除夕,他们又错过了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但从未错过的,是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守护。

【记者】朱晓枫

【通讯员】王慧 白恬

【作者】 朱晓枫

【来源】 广东健康头条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