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坦克没炮弹了怎么办?

瞧一下123




坦克作为地面打击的利器,在地面作战时,往往能提供十分强劲的火力支援,在坦克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一般是携带30-50发炮弹,其实这个数量是比较庞大的,在现代战争中,很少有坦克把基数弹药打光的例子,一般来说,单一坦克的打击目标也是有限的,将主要的大型目标失去战斗力即可,剩下的事就完全可以交付于步兵和其他装甲火力解决,而且一般坦克的车顶装有机枪,依旧可以应对一些常规的低烈度冲突。



坦克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往往是集群作战,步坦协同,为冲锋陷阵的士兵提供火力保障和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移动堡垒的作用,在装甲战争中,各类装甲车坦克一般也是和其他类型的装甲车辆协同作战的,在步战车中除了常规的运输兵力单元的车辆以外,还有中继指挥车、工程架桥车、紧急抢修车、油料弹药补给车等各类装甲步战车,即使坦克在弹药打光以后,只要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环境时,一般来说可以及时进行弹药补充。



即使在执行实战任务时,坦克的弹药打光了,并且无法得到及时的弹药补给,坦克这个庞然大物依旧是一个具备强大战斗力的突击利刃,由于有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马力,加之履带的优秀越障能力,依靠自身的冲撞和碾压,依旧可以对一些不具备反坦克能力的敌人以及防御能力较差的建筑物产生威胁,普通质地的钢筋混凝土墙壁根本承受不住坦克的撞击,匹配超强的马力,坦克这个重物依旧具备良好的奔跑能力,不具备反坦克的敌人,在坦克面前根本无处遁形。


浪尖的飞鱼


战场上坦克没炮弹了,那就用机枪,机枪没子弹了,如果战争还没有打完,那就乘员用枪射击,如果还没打完,那就跑吧,说明你的敌人太强大了。

一辆坦克炮弹很多,完全备好弹药的情况下,一辆坦克可以有30-50枚炮弹,一般都是40多枚,其中包括20多枚高爆弹和20多枚穿甲弹,这些弹药全部打完,起码可以对40个点目标完成打击,可以说战果已经相当辉煌,如果此时战役还没有打完,坦克上一般都有坦克炮并列机枪和坦克炮塔上的高射机枪,使用这些机枪武器依然可以继续作战,压制敌人,配合友军。

现代战争中,很少有坦克落单作战的,坦克装甲车辆一般都是大规模集群作战,这一方式从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就已经非常流行,一个坦克团都有几十辆坦克,一个师有数百辆坦克呢,就拿俄罗斯来说,一个坦克师最少都有150多辆坦克,每辆40发炮弹,全部打完,这些坦克一共射击了至少数千个目标,如果这都不行,那只能说明你陷入包围了,只能撤退。

何况,坦克如果打完自己的炮弹,都没有消灭完自己的敌人,而且自己的坦克依然在战场生存下来了,那说明福大命大呀,都这么激烈了,还能存活,说明自己的技术也是可以的,可以考虑绕个小路跑回去,或者直接伴随大部队继续推进,作为挡子弹的盾牌也行,全看个人选择了。应该说,坦克这种装甲车辆的弹药基数是很大的,一般来说打不完,历史上还没有哪一辆坦克在战场上能把自己的炮弹打完的,所以说不用担心。


海事先锋


这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基本数据了。


如果是在战场上坦克可以将自己的弹仓打光,那么这个车组就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已经可以完整的退出战斗了,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给其他车组完成。打光炮弹的坦克乘员们考虑的并不是弹药耗尽后如何生存,而是——回去后怎么接受英雄般的待遇。



我们可以大体的看看一两坦克的结构图,炮塔后面满满的弹仓是坦克能够在高烈度战争中得以发挥最大效能的保障。


然而~从历史数据上来分析这个问题,大家就会从另一方面觉得多虑了。在历史上坦克坦克的伤亡比最大的战争是在北非战场中英国和德国的坦克。平均要击毁一辆德国坦克的同时会报销掉4辆英国坦克;最小的是在二战苏德战场上,双方伤亡比基本上维持了1:1的水平——这时候并不是比拼坦克的性能,而是比拼国家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


还有一个战例就得提提海湾战争中美国的M1A2和T-72的对决了。其中最重要的对决发生在2月24日的沙漠军刀行动中。大家引用最多的就是伊拉克的死亡公里了。

在这条公路上废弃的各种机动车辆的确无以计数。

但如果正确的分析一场战斗,或者正确的分析一场战争,那么还需要更仔细的去看战斗中的细节。在沙漠军刀行动中是由一些列不同的战役来实现完成的。

在这些战役中美军战果最大的是“东部73”战役。东部73战役是由美国第二装甲骑兵团“鹰”连进行实施的,这个连队配备了9辆M1A1主战坦克和14辆M2A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击毁了29辆坦克和其他24辆装甲车辆,自身无损失。但即便是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这个连队也仅仅消耗了不到1/3的弹药。


所以说,坦克在战场上打光炮弹——不存在的。


最后说说坦克怎么补充炮弹吧。看图:

即便是M1 在补充炮弹的时候也是靠人力一枚一枚炮弹的搬运到车内。这就从另外的一个方面证明了坦克也只能在战斗间隙周边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弹药补充。


所以在战场上没炮弹了——麻利的开回去装弹去。


军武数据库


在战场上坦克没炮弹了怎么办?利用附近地形地貌防护坦克,用坦克上其它武器继续战斗到最后一刻!我是78年2月入伍的坦克兵,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斗中,陆军笫四十二军坦克团奉命从广西崇左布局关口穿插进入越南,上四号公路直捣越南高平市(省府)。我所在坦克七连是穿插团笫三尖刀连,参加了博山、麻陂、巍旦、郭岗等战斗,我连尖刀车706坦克战车,是连第一辆车,在博山桥战斗中冲过被炸废的博山桥,单车一路孤车作战直捣越南高平,在高平外围八公里处因车内炮弹全部打完,只好利用附近地形地貌防护坦克,用坦克上其它武器(六二式轻型坦克上安装有高射机枪和两挺并列机枪)孤车与越南军队战斗了两天一夜,迫使越南军队无法靠近坦克,终因无援军到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坦克十多处中弹,排长、二炮手壮烈牺牲,炮长、驾驶员被俘。这是一个在战场上坦克没炮弹的真实战例。


罗海元


坦克的出现,改变了陆军的作战方式,坦克不仅进攻非常厉害,而且它的皮非常结实,防御性很好,坦克是主要机动性、防护、火力压制这个三个要素,可以压制对方的反坦克武器,消灭有生力量,如果坦克没有炮弹,那么它的作用,就大大降低,虽然它还可以利用坦克上的机枪进行射击,但是它的射程已经降低了,它还可以开路,但是这样没有达到坦克作用最大化。

在二战的时候,波兰有最大的骑兵连,对于波兰来说,他们遇见魔鬼的机械化的武器,那就是坦克,意大利的战地记者,为了夸大德国的坦克,贬低波兰,

说出了“波兰的骑兵连总马刀砍坦克”的说话,让很多人以为当时的波兰是那么蠢,但是这个报道也说明了当骑兵连遇见坦克的时候,就是以卵击石,冷兵器要被淘汰了。


当坦克没有炮弹的时候,应该在同伙的掩护下,回到后方补充炮弹。一般情况下,炮弹都不会使用完,因为坦克的炮弹一般都有40-50枚,不到关键时刻,不会随便使用,炮弹补充不容易,所以在战场上都比较珍贵,如果使用完了,要及时回到后场等待炮弹加满,不然体现不出坦克最大化。


很多人都觉得坦克在炮弹使用完之后,没有开始肉搏!这好像现在的游戏一样,两个肉对打,程咬金和项羽对打,谁也打不死谁,打得乏味无比,就像人类的第一次空战一样,德国的飞行员汉斯和法国的安德烈相遇,因为一不礼貌的中指,引发了人类的第一场空战,法国的安德烈对德国的汉斯射击,而用的就是手枪,但是谁也打不中谁,最后尴尬的分开,各做各的,所以坦克没有炮弹以后,还坦克碰对碰的话,没有一点意义的。


及时补充炮弹之后,立马回到战场的的前线,对敌方的中后部进行轰炸,对敌方的队形造成混乱,减慢对方的节奏,而坦克可以很好的配合步兵,但是坦克不要前进太快,如果步兵没有跟上的话,作用也不大的,在二战的时候,德国的坦克部队和空军对苏联轰炸,但是步兵没有跟上,让苏联建立了很多的防线,所以陆空配合好,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风暴吴逖


坦克一般不会出现炮弹打光的情况,更多的是没油了的情况。

在我们的印象里,被各种战争片影响,觉得战斗是艰苦卓绝的,但是,实际情况不一定都是如此。

更多的是,行军半个月,战斗几小时。

张召忠将军曾经说过一句话,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之前,要预估弹药消耗,少数情况会出现准备不足仓促上阵的情况。

当然,补给线被切断的情况也有。

但是坦克为什么很少出现炮弹打光呢?一般坦克备弹30到50发,这个数字并不是随便安排的,而是经过实战经验和数据统计来的,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一次战斗,一辆坦克开炮十几次都算是多的!坦克是突击兵器,主要作用是充当急先锋,冲击敌军防线,撕开口子让后续部队扩大战果,在突击作战中,打击敌人火力点和装甲单位,同时为步兵和轻装甲单位做肉盾掩护。把坦克当炮台用的战例并不多,因为坦克炮毕竟射程不远,坦克炮虽然穿深高,但是威力一般。

假如真的出现了炮弹打光,如果没有反装甲的需求,炮塔并列机枪和车顶高平两用机枪也可以压制敌军,同时也可以当掩体,掩护步兵。就算机枪子弹也发光了,同样可以充当战场结点。因为坦克数字化,可以和预警机,指挥中心交换数据,指引我方火炮和战机对敌人实施打击。


老霍家那小勇


坦克自发明出来后就一直以杀伤力极强著称,甚至被誉为“陆战之王”。特别是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很多国家不明此为何物,一上战场,就令敌人魂飞魄散,再威风不过了。

虽然航母战机等等这类武器发展的很快,但是坦克却一直是在陆战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它的作用也不是其他武器可以比拟的,现如今各国对于坦克装备还是非常重视的。但实际上,坦克也有它非常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当它的炮弹用光的时候......

说到炮弹用光的情况,可能很多人会想,坦克那么大,一定可以储藏足够的炮弹,一场战争还没结束,炮弹就打光的情况不会出现吧?其实不然,坦克的体积看起来是很庞大,但其自身就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上次小君也写过,装甲兵连个上厕所的地方都没有,用于储存备用炮弹的地方也没想象中那么多。

所以,就目前普遍使用中的坦克来看,一般只能储存四五十个的炮弹。而炮弹会不会在还没结束这场战役之前就用完,要取决于是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但是在战场上炮弹打完的情况却时有发生,那么,如果炮弹用完了该怎么办呢?

把坦克当成“炮弹”、冲到敌方阵营碾压步兵?别傻啦!这样的想法是美好的,如果这样做了,估计还没到地方阵营,就已经被反坦克雷炸没了。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坦克不应该再留在战场上,而是要迅速撤退。

这又让很多网友不解了。坦克如此之大,且四周铜墙铁壁的,体积庞大,留在战场就算不发射炮弹,也能起到威胁的作用。为啥要“逃跑”呢?实际上,炮弹用完之后的坦克留在战场上并没什么实质性的战略意义。而一辆坦克的造价可不是几只枪的费用那么简单,现代坦克都要几百万美元一辆。没有战斗力的坦克留在战场上,是想当火箭筒的活靶子?

坦克作为远距离打击目标的武器,离战场其实是很远的,所以一旦炮弹用完了,也是有时间安全的撤离战场的。所以,正常的坦克会在炮弹即将用完的时候就开启撤退模式,利用高射机枪和两挺并列机枪,实行自我保护并及时发送信号到后勤物资处,以便后勤人员能及时准备需要的炮弹,让坦克一回到营地就能装上炮弹继续冲往战场。

而且一般来说,就算是来不及退到后方补充弹药,也不用担心。因为坦克行军的时候,并不是单打独斗的,伴随坦克行军的还有很多的步兵和其他装甲车辆,他们也能够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打击。所以,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是炮弹用完了,迅速撤退补充弹药就行了,也完全没有必要开着坦克冲向地方阵营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而最后一种特殊情况,如果是被敌人包围后打光炮弹,弃车应该炸毁,不然很有可能被对手俘虏用来打自己人。


军迷巴士


如果坦克在战场上打光了所有炮弹还能生活存下来,那说明这个坦克车组的水平和运气都十分突出,在炮弹消耗完毕而战斗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的情况下,要做的就是尽快撤回己方阵地补充弹药!如果这个时候还傻愣愣的冲锋陷阵,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除了增大己方损耗、给对手增加战果外没什么实际意义。
二战时期的坦克大战景象,未来很难再出现了

国产ZTZ-99A2主战坦克,在现代战争中弹药打光的可能性极小!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首次亮相,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名声大噪,尤其是在欧洲战场上几次大规模的坦克对战中,将坦克的地位提升到了“陆战之王”的地步!二战期间的坦克弹药携带量一般在50发以上,比如德国的“虎式”坦克载弹量达87发、美国的“谢尔曼”坦克载弹量约71发,火力持续性相当强,但即便如此在二战时期的大规模坦克对抗中,确实发生过坦克炮消耗完而战场上依然火热的情况,虽然坦克上也装备了12.7毫米重机枪、7.62毫米轻机枪甚至迫击炮等武器,但这些武器都无法毁伤地方坦克等装甲目标。因此,

一但炮弹消耗完那最好的选择就是从战场撤离,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全身而退,运气不好那就非死即伤了
电影“暴怒”里的谢尔曼坦克谢尔曼坦克的弹药装载方式


德国“虎式”重型坦克结构“虎式”坦克的弹药装载方式

现代坦克的火力和防护力较二战时期已大幅提升,仅就坦克炮而言,现役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普遍为120毫米或者125毫米,而二战时期的坦克炮口径基本都在80毫米以下,美国“谢尔曼”坦克的76毫米主炮、苏联的T-34坦克装备的76毫米主炮及德国“虎式”坦克的88毫米主炮已属于大口径。因此,尽管现代坦克等吨位普遍比二战时期坦克大很多,但弹药携带量有所下降,如美国M1A2坦克携弹量约为40发、德国“豹II”坦克携弹量约为42发,而我国的99A2坦克的携弹量约为40发。虽然现代坦克携弹量较少,但是目前的战场形势已经基本上不会出现类似二战时期的大规模坦克对战,对坦克火力持续性要求要比打击精度、速度和威力要求低的多
现代坦克的弹药(这里是棒子的)

美国M1A2坦克的弹药装载方式现代坦克自动装弹机结构示意图



不仅是坦克,包括战斗机、军舰等,在现代以及未来战争中发生打光所有弹药而战斗未结束或者自身还完好无损的概率是很小的,这也不是说减少大型装备弹药携带量是正确的,而是说对于现代装备而言,高精度、大威力和活力持续性之间药达到一定的平衡,否则要么平台尺寸继续放大、要么打击精度防护力不足。坦克作为攻坚利器,未来也可能会朝着“一招制敌”和“无人操作”的方向发展,也许未来会被装甲机器人或者移动火力支援平台替代,出现“打完就扔”的一次性待遇也未必不可能
科幻作品中的未来装甲火力支援机器人


威呐解析


坦克的主要武器是机枪!坦克的炮弹只是用来打装甲目标或者堡垒目标的,基本上不会用来做覆盖性射击,所以坦克炮弹很少能用光,就算是用光了那也不打紧,只要机枪还有子弹就行了。

坦克炮使用的炮弹是特种弹药,一般来说都是使用穿甲弹或者破甲弹,这种弹药的主要是对付装甲或者堡垒目标的,侧重于击穿能力,用来打对方坦克、装甲车,各种步兵战车以及运兵汽车碉堡那是杠杠的,一发足以报废。但是由于缺少爆破能力,这种弹药对步兵以及堑壕工事的杀伤能力有限,还不如炮兵或者装甲战车使用的榴弹炮杀伤力大。正常来说,坦克会被用来攻坚,突破防线后会直接推进向后纵深穿插,然后把收拾散兵的任务交给随坦克行进的装甲战车或者步兵。至于对对方阵地进行火力压制那是专业炮兵的事。

坦克进入步兵阵地后主要的武器是机枪,这是两个原因决定的,一个是坦克炮本身有自己的射击盲区,坦克炮无法对250米以内1.5米以下的地面目标实施打击。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步兵阵地里,坦克的车载机枪更加好用。坦克机枪本身威力大,有效射程大约是1200米,最大射程则是在2500米以上,在500米的范围里使用车载机枪来对阵地步兵进行杀伤的话,机枪子弹的威力足可以把墙打倒,坦克机枪的备弹量大约是5000~6000发左右,这是打一天的弹药量,一般是足够了,天一黑就会有弹药车上来补充弹药。

坦克最大的威胁是反坦克导弹,但是手持式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大多也只有400~800米,这完全就在坦克的机枪射程之内。所以呢,即便坦克炮弹打光了那么也只是失去对装甲目标的打击能力,根本没其他影响。


优己


在现代化战争中,各种进攻性武器非常的齐全,坦克持续开炮的机会并不多,在战场上打光全部炮弹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坦克是战场上的决定性武器,装甲部队经常进行长时间的持续作战。当战役处于胶着状态的时候,装甲部队的后勤保障很可能会出现问题,一些作战时间比较长,开炮次数比较多的坦克,就有可能出现炮弹打光的问题。


假如坦克在小规模作战中打完全部炮弹,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撤出战场,寻找补给车队进行炮弹补给。假如坦克在大规模会战期间打完所有的炮弹,装甲部队的后面有后勤部队跟随,那么坦克可以减慢行进速度,等到补给结束后,再进行冲锋作战。如果双方交战非常猛烈,后勤车队没有跟上装甲部队的行进速度。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坦克停止前进既不安全也不现实,只有伴随着部队一起冲锋,才是最好的保命方法。



如果坦克的作用是配合步兵作战,那么坦克在打光所有炮弹后,仍然需要配合步兵冲锋。在坦克和步兵协同作战的时候,步兵依靠着坦克掩护冲锋,即使坦克没有炮弹,对方也会畏惧坦克的存在,不敢轻易做出反击。一旦坦克停止前进,那么对方的士气立刻会提升上来,步兵的进攻速度将会受到极大地影响。

其实坦克的攻击武器不止坦克炮,大部分坦克都装备了高射机枪,坦克装备的高射机枪威力巨大,能够起到火力压制的作用,甚至还能够摧毁一些皮薄的步兵战车。坦克的防御能力强大,能够吸引大量敌方火力,即使是打光所有炮弹的坦克,战斗力仍然要强于普通的步兵战车。而且在步兵和坦克协同作战的时候,敌人很少会装备反坦克武器,坦克在没有炮弹的情况下,仍然是战场上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