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的韶阳楼有什么历史故事?

亚北农产品


乘坐普通火车抵达韶关东站,你总能透过窗口看到高高屹立在莲花山头的韶阳楼。



现今的韶阳楼是2009年在莲花山顶建成的。至今已有10个年头,它已经是韶关一座地标建筑。关于它的历史,韶阳楼是本地历史资料中存在的一座楼阁,具体位置尚不清楚。

以上两图:韶关发布


进入韶阳楼第一层,你可以看到塔中心保护着“古塔基遗址”,韶阳楼就是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个古塔,目前难以确定塔名和准确年代。


中间玻璃保护着的是写着“拔地倚天”的瓦当,这就是韶阳楼底座岩石刻字“拔地倚天”的由来。



韶阳楼一共有5层,中间有夹层,每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可以让游客了解源远流长的“韶”文化:韶乐文化、韶关历史名人等,并且还会在节日举办节庆活动,邀市民参加。


2017年七月,韶阳楼向公众免费开放。(以前要收门票)

2018年中旬,韶阳楼进行维护修缮,于2019年元旦重新开放。


韶阳楼最顶层,可以与芙蓉山遥遥对望,一览众山小,你去看过了吗?



韶关家园


以前就是一个小亭子。


老0酒


以前是座尼姑庵


龙津兜


一、“韶阳楼”的故事及由来

韶阳楼是韶州府城内原有的一座楼阁。据清朝《广东通志》记载:唐初,韶城已建有韶阳楼,但是未记始建具体年份;清中后期的《韶州府志》、《曲江县志》中也有关于韶阳楼的记载,指其在“南门外,临江,创始无考,元末废”;唐人许浑有一首七言律诗《韶州韶阳楼夜宴》,则直接点出了韶州有韶阳楼的事实。

据清前《广东通志》记载,唐初,韶城已建有“韶阳楼”。唐代诗人许浑有七言律《韶州韶阳楼夜宴》,佐证韶州唐时已有韶阳楼。清中、后期之《韶州府志》、曲江县志亦记载,指其“在南门外,临江,创始无考,元末废”。为提升韶城文化品位,韶关市政府于2009年在莲花山顶建成韶阳楼。

“韶阳”特指五岭以南之韶地(古以“山南水北”为阳、韶处五岭以南,故称为“韶阳”),地域彩浓郁,汇总了韶关历史文化之核心内涵,彰显了韶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地曾宏开郡治舳舶盈津然乃象战效原史籍辉煌添胜概,何时再簇拥莲花萧韶九奏且夫飞宵汉风光绮丽慰乡情。”这是韶阳楼主联,富有极厚重的历史感,它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发生于此山此城的重大历史事件囊括其中。

上联的“此地曾宏开郡治”,特指三国吴甘露元年(265 年)此地首次设置始兴郡,并于莲花山下建治所,于南朝梁承圣中(553—554年)再于此设置东衡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取韶石山的“韶”字改东衡州为韶州,点明了此处曾为韶地的政治中心;“舳舶盈津”特指明嘉靖年间设关于韶州后,韶州商贸繁华兴旺景象,点明了此地曾为岭南的商业重镇;“然乃”为转折副词,语意转折巧妙;“象战郊原”特指宋开宝三年(970年)北宋大将潘美率军伐南汉,南汉李承渥列象阵于莲花山上,兵败,此战之后岭南得以平定,进入快速开发阶段,点明韶州历来为军事重镇的特点。这些史实共同印证了“史籍辉煌”;“添胜概”特指建楼之实。

下联:“何时再”,一“再”字点明了现代韶关人建设美好家园、重现韶关雄风的迫切心情;“簇拥莲花”比喻此地祥瑞太平而美丽,同时点出莲花山地名,暗合后文之“风光绮丽”;“箫韶九奏”化用《尚书》中“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之句,比喻升平气象;“且夫”连接副词,有递进意;“龙飞霄汉”化用《周易》中“飞龙在天,利见(现)大人”之句,暗喻韶阳楼拔地倚天望之如欲飞腾的气势,十分贴切;“慰乡情”则不仅韶人慰,外出游子亦慰,以韶地为第二故乡者亦慰!

韶阳楼一楼有莲花山古塔遗址简介,其中写道:“莲花山古塔遗址坐落于“韶阳楼”中心位置,目前只存塔基。塔平面呈六角形,边长5米,塔基深2.5米、面积约102平方米,古塔座东南朝西北,方向为340°。”从古塔遗址发掘出土的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该塔建筑形制结构的年代考证看,该塔可初步定为清代建筑。人们在清理塔基时发现后匾一块,匾中阳刻“拔地倚天”四字,周边环绕阳刻蝙蝠、如意等吉祥图案。据推测,该匾应为古塔门匾。

韶阳楼楼内将展示韶关文史资料、书法艺术、品茗棋艺,加上逐层有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使韶阳楼将成为韶人和外地游客了解韶城悠久历史文化以及观景休憩、陶冶情操的好去处,成为韶关市新的景观地标!

二、韶阳楼现状。

韶阳楼坐落在莲花山山顶,该处层峦叠翠,状如莲花,是距离韶关市区最近的地理制高点。置身此处可鸟瞰整个“三江六岸”的韶关市区,环视万亩林海。韶阳楼坐东南朝西北,平面以“亚”字型上转“十”字型构成,呼应莲花山之意。韶阳楼占地面积1938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楼总高度42.8米,共5层,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寓意“登楼者凭栏远望,发思古之幽情,观今朝之昌盛,畅未来之美景”。

仔细观看,韶阳楼每层渐次收分的檐柱、层层出挑的平座栏杆、起翘灵动的翼角,都采用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既吻合了韶州唐宋之盛,同时整体建筑风格又体现了岭南古建筑兼北方的雄浑和南方的秀丽之妙;细部则采用粤北建筑中一些典型的地方建筑特征,如朵状插拱、穿枋构件等,突出了地方建筑特色。

韶阳楼各楼层均设有一个文化主题,它们分别是:“拔地倚天”、“闻韶鸣凤”、“禅钟悠扬”、“风度千秋”、“莲峰清韵”。这些文化主题以韶关最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传说)和文化名人为题材创作壁画,使人登楼观画能知韶关历史文化,从而增进爱我韶关和建设家乡的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