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軍全盛時已經打到了天津,洪秀全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清朝?

近代以來,大清王朝日益腐朽,再也不見天朝大國神威。而清末一場太平天國運動,幾乎把大清搞得半死。初期,清軍的不堪一擊簡直令人咋舌,太平天國2萬人北伐,3個月就打到天津!一路勢如破竹,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清朝如此不堪一擊,2萬人就能打到天津,那麼為啥洪秀全不直接全軍出動,一鼓作氣滅亡清朝呢?

天平軍全盛時已經打到了天津,洪秀全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清朝?


1853年3月,太平軍攻佔南京,洪秀全改為天京,作為太平天國都城,同時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領2萬太平軍實施北伐,從揚州出發,一路勢如破竹,過山東、河南,前鋒到達天津。清朝軍隊可謂不堪一擊,假使此時太平軍兵力夠,糧草補給夠的話,拿下北京也不是什麼難事。那時,清朝就直接滅亡了!那麼,洪秀全為何讓孤軍深入,而不直接派大軍直搗黃龍呢?

天平軍全盛時已經打到了天津,洪秀全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清朝?


主要是三點考慮:

一是,洪秀全進入南京後,那是被城市的繁華所徹底折服啊!

因此,有了關起門來稱皇稱帝的準備,開始忙於修宮殿,選美女,進取之心喪失的差不多了。沒有那種當初起義時孤注一擲,放手一搏的勇氣。因此,北伐如此大事,其一個大將如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都不派,反而派了三個偏將去北伐,還是孤軍深入,不能不說其進取之心已經喪失。

天平軍全盛時已經打到了天津,洪秀全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清朝?


第二,戰略目的不一。

洪秀全建國後,想的是保住這片江山,因此,他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因為全軍北伐,一旦失利,那麼退路都沒有。而且,其派2萬人北伐,也沒指望靠這兩萬人能夠滅掉300年大清王朝。也是以戰略,軍力試探為主,滅亡大清估計想都沒想。而戰略試探,這兩萬人完全夠了,因為這都是洪秀全起義的老班底,2萬廣西狼兵。戰鬥力異常猛烈,打的清軍猝不及防。

天平軍全盛時已經打到了天津,洪秀全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清朝?


第三,自身危險。

當時情況下,洪秀全佔領南京後,主要的戰略重點在於鞏固南京,佔領南京周圍的地區,如蘇州、安慶、九江等等,因此絕大多數兵力要在周邊攻城掠地,尤其是西征,不可能派出更多人馬北伐大清。從這一點來說,洪秀全典型的小農思想。佔了一塊地盤就滿足了,卻沒有爭天下之心了。

天平軍全盛時已經打到了天津,洪秀全為何不一鼓作氣,滅了清朝?


從其後來1856年天京事變來看,太平天國領導層已經開始陷入享受,和爭權奪利了。天下還沒打下來,窩裡鬥已經開始,能有餘力北伐麼?後來天京事變也只是矛盾集中爆發而已。而這隻可憐的2萬北伐軍,打到天津陷入了清軍合圍,最後全軍覆沒,三位統帥都被押送到北京凌遲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