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怕事“拿不出手”?關於孩子“安全感”的4點忠告,建議收藏

當代社會,孩子成了一家的“寶”,每個家庭成員都在儘自己最大能力去給孩子拼財富,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

可是,即便如此,家長們盡心盡力培養的孩子依舊會出現各種各樣我們想不到的問題,其中“缺乏安全感”就是頭號困惑!

明明已經足夠愛他,各種條件也是極大可能的去給予最好的,可是孩子就是達不到預期想要的樣的,甚至讓自己覺得“拿不出手”!

膽小怕事“拿不出手”?關於孩子“安全感”的4點忠告,建議收藏

出現困惑的家庭大致可以歸類為以下幾3情況:

  • 長輩帶養的孩子:父母拼命工作,給孩子拼生存財富,孩子淪為“留守兒童”!
  • 全職媽媽帶樣的孩子:按道理來說是最幸福的孩子!
  • 穿插式帶養方式:父母節假日陪伴,晚上能抽空陪伴,上班時間由長輩帶孩子!

無論你的家庭屬於哪一種情況,貓咪媽媽在這裡想說的是,每個帶養方式都能教育出自信、陽光、落落大方的寶貝。當然,也能培養出膽小怕事,不自信的孩子,這取決於我們的認知,對孩子的瞭解,對孩子身心發育情況的基本認識。

應該被推崇的帶養方式是什麼?

在忽視大家特殊家庭背景的情況下,最理想的孩子成長環境應該是上文說的第三種;穿插式帶養方式!

從成長環境看:年輕人和老人互相照應,互相理解,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備受滋養的成長環境。

從發育條件看:能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語言發展環境需要,各種陪伴需要,家長相對空間時間充裕,在飲食作息上不會受太多特殊情況干預,孩子營養也更均衡。

所以,相對於“留守兒童”和全職媽媽帶孩子的情況來說,穿插式帶養長大的孩子應該是最幸福的孩子,是最該被人羨慕的家庭成長環境。

但是,問題來了,即便是在最有效的成長環境下培養出的孩子依舊會出現膽小怕事,“拿不出手”,不自信的情況,究竟是為什麼呢?

孩子養育者的育兒觀念才是孩子“自信心”的最終來源!


膽小怕事“拿不出手”?關於孩子“安全感”的4點忠告,建議收藏

這個標題寫完,你們覺得和什麼概念是一個意思?是不是“高效陪伴”?

你以為,這又變成了老生常談的問題。

不好意思,你猜錯了,因為貓咪媽媽今天想談的問題是:

為什麼我們在足夠重視的情況下,孩子還是沒有培養好的問題!

  • 全職媽媽盡心盡力培養孩子: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制定各種計劃規劃,媽媽明明已經做到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樣子,可是孩子卻總是粘著媽媽,處處小心翼翼,晚上不拽著媽媽胳膊都不敢睡覺!
  • 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小心翼翼的伺候吃穿,生怕孩子爸媽說孩子營養跟不上,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帶著孩子出去,生怕孩子在家悶壞了,可是孩子依舊見了生人害怕,不敢大生活說話!
  • 穿插式帶娃家庭:一家子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在幼兒園依舊是不被討喜的那一個,孩子沒有主見,處處盡顯小家子氣。

育兒之路就像是求醫之路,每個家庭的病因都不同,我們都在慢慢的探索適合自己的藥方。

所以說:只有正確的育兒觀念才能培養出自信的,落落大方的孩子!

什麼是正確的育兒觀念?

第一點:尊重孩子,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第一個需要植入內心的觀念就是: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

這裡的呼籲是:

全職媽媽們:請休息一下,調整一下自己的身心狀態。家裡稍稍亂一點,偶爾點一兩次外賣,給你和孩子一點親子時間,不要安排課程,不要嘮叨,只是抱抱孩子,告訴他們:媽媽陪你玩一會!媽媽喜歡和你一起玩兒!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兒去誇別人家的孩子,你家的孩子也很優秀,孩子不是門面,而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

第二點:提升自己的認知力,瞭解孩子發育的特點

在幼兒領域有很多知名的教育家,也有很多的發展理念,我比較推崇和喜歡的有兩個: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2、蒙臺梭利的學前教育思想。建議大家可以適當的去學習瞭解一下。

通過學習相關理論你會自我解惑:

1、6歲以前的孩子有很多行為是受他們的發育情況限制的。

比如睡覺時喜歡摸著媽媽,這是不是個例!很多孩子都有這個階段,不等同於沒有安全感。

如果你有看過相關理論你就會知道,這個是2到3歲孩子發育的一個特殊階段。

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不是硬生生的把你的身體挪開,而應該是抱一下孩子告訴他你愛他,不會離開他,讓他踏踏實實的睡著。

2、孩子怕陌生人、孩子喜歡哭鬧、孩子怕與媽媽分離、粘著媽媽都不等同於沒有安全感。

什麼是兒童的安全感?即在兒童早期與照料者通常是媽媽也可能是其他人之間形成的依戀關係的質量!

舉個例子,媽媽走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沒關係!媽媽回來時孩子很快就恢復了活力,特別容易哄好就說明孩子安全感很好!

相反,孩子對外界沒有反應,誰走對他都沒有影響,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歡樂中,這種孩子是沒有和其他人建立足夠的信任關係,反而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

所以,真正有安全感的孩子=會表達自己情緒的孩子+容易安撫的孩子

大家現在自我檢測一下,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有安全感呢?

自我檢測,自己家的孩子屬於有安全感,為啥盡顯小家子氣,沒有落落大方的個性,不討人喜歡呢?(所謂的拿不出手)


膽小怕事“拿不出手”?關於孩子“安全感”的4點忠告,建議收藏


第一、不要盲目攀比

孩子的成長路徑本身不同,個體差異明顯,最簡單的例子:很有可能受家長遺傳因素影響(勿噴!略帶玩笑口吻)

第二、慣壞了

推薦一個電視劇《虎媽貓爸》,大家可以去看看裡面的女娃娃,自我比照一下,有沒有對上號的地方。

第三、過度包辦限制了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能力跟不上,在同齡人面前做事就會畏首畏尾,總是得不到認可,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自卑。

所以提升孩子能力才是關鍵!

我們給孩子提供了溫室,可曾想過,陽光房裡的空氣終究不如室外的新鮮。

儘量放手,讓孩子順應自己的成長節奏去綻放。

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可以指揮自己言行的老師,看不見,摸不著,但是隻要家長真的意識到才會起作用。

所以,讓我們在愛他們的基礎上給孩子一點自己的空間,去做一個引路人,而不是指揮家,孩子才能變成我們想要的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最美模樣!

本人是一個80後寶媽,期待和大家交流學習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