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情報專家分析,伊朗軍方正在密謀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你怎麼看?

琅琊利劍


根據這位情報專家的分析,是因為伊朗軍方和魯哈尼在是否公佈伊朗軍方擊落烏克蘭客機方面產生了分歧,在事故發生之初,伊斯蘭革命衛隊並沒有打算將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人。

所以就出現了伊朗政府信誓旦旦地向世界表示,並不是伊朗軍方擊落的,飛機墜毀和伊朗無關。



當魯哈尼知道事件真相時非常震驚的,因為伊朗剛剛強烈否認了烏克蘭客機墜機時間和伊朗有關,但沒想到這事兒確實是像外界傳言的那樣,是被伊朗軍方擊毀的。

作為伊朗總統,魯哈尼認為自己有必要向世界宣佈這個真相,同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站在他這邊,而對於軍方來說,公佈真相對自己在世界和伊朗國內的形象是不利的,可是哈梅內伊和魯哈尼堅決要這麼做,這就是政府和軍方雙方矛盾的根源。


伊斯蘭革命衛隊早在伊斯蘭革命成功之時就已經成立,當時的宗教領袖霍梅尼看到之前有不少伊朗政權因為軍隊政變而垮臺,他怕有一天自己也會被推翻,所以就成立了一支專門兒效忠自己獨立於軍隊之外的武裝力量,這支武裝力量就是伊斯蘭革命衛隊。

這支衛隊是專門兒現在是效忠於哈梅內伊的,但是經過多年以來的發展,軍隊是否完全忠誠於這個極少參與政治的精神領袖,還是非常有疑問的,況且魯哈尼本身是溫和派,他是在哈梅內伊的幫助下才上臺,這和軍方一直以來的強硬態度是有衝突的。


這次蘇萊曼尼被暗殺,也充分說明伊朗施行的溫和態度是失敗的,加上此前美國毀約退出伊核協議,更加令伊朗軍方和政府矛盾激烈,哈梅內伊據說已經身患癌症,也80多歲了,隨時都有可能離開人世,也許伊朗軍方並不需要通過政變來推翻溫和派對伊朗的控制,用其他方法也是一樣的,可以用合法方式讓鷹派上臺,這樣對伊朗對自己都有好處,在美伊關係如此緊張的大背景之下,也許鷹派會贏得更多伊朗人的支持。



琅琊利劍


哈梅內伊是吃素的嗎?他會看著手下的革命衛隊亂來?

如果伊朗革命衛隊發動政變,那麼他們是否能夠在推翻魯哈尼之後,如何能夠繼續保持政局的穩定,就會成為很大的問題。

一、哈梅內伊本身還是傾向於魯哈尼,不會讓革命衛隊亂來。

強硬派的伊朗革命前總統內賈德是什麼一個狀態,還在牢裡邊待著呢。內賈德作為對美強硬派,可謂是一以貫之的,在其任內,伊核問題持續激化,無法得到解決,使得伊朗的國際環境相當的惡劣(雖然現在也不是太好),因此哈梅內伊在其下臺後,也作出選擇,放棄內賈德。

另外在伊朗革命衛隊擊落烏克蘭客機這一件事情上,夜表現出對魯哈尼的維護。

烏克蘭客機被擊毀之初,伊朗革命衛隊原本想要掩蓋誤擊的事實,並且不讓總統魯哈尼得到真相。

但哈梅內伊支持了魯哈尼,把事實的真相通知了他,並支持對伊朗革命衛隊失誤的動作進行懲罰。這是明顯的支持魯哈尼的動作。

伊朗革命衛隊想要發動政變,首先要過了哈梅內伊這關,但看哈梅內伊的動作,通過的可能性不大。

二、推翻魯哈尼,伊朗革命衛隊就會失去伊朗人民的支持。

伊朗雖然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哈梅內伊這個宗教領袖擁有最高的國家權力,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國家的真正權力在於伊朗人民。

魯哈尼是伊朗人民選出來的伊朗總統,雖然要經過哈梅內伊的同意,但如果伊朗革命衛隊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那麼革命衛隊如何向伊朗人民交待。

如果推翻,那麼伊朗人民已經無法選擇他們的總統,他們會怎麼看伊朗革命衛隊,是繼續支持革命衛隊還是要反對革命衛隊。

如果推翻,那麼伊朗人民怎麼看待哈梅內伊,怎麼看待伊朗宗教權力,是繼續支持還是反對。

伊朗政教合一的權力來自於伊朗人民,如果哈梅內伊失去了伊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那麼哈梅內伊的權力也就失去了。

三、伊朗正是多事之秋,國內國際形勢很不利。

被美國暗殺了蘇萊曼尼之後,一度出現了戰爭的苗頭,中東局勢可謂是火藥桶,雖然後來總算穩定下來,但誤擊落烏克蘭客機的事件,又讓伊朗站在國際社會的風口。

如果不是道歉的及時,那麼伊朗在國際社會上面臨的局勢將非常的困難,絕對會引起國際社會的反對不滿。

而且也因為誤擊客機後,伊朗革命衛隊想要隱瞞事件真相,導致了伊朗國內出現了抗議示威,出現了對哈梅內伊的示威。

這種事件的出現,已經讓哈梅內伊感受到,伊朗政教合一權力的基礎受到了威脅,出現了裂痕。

因此在這種時候,哈梅內伊絕對不會允許伊朗革命衛隊發動政變推翻魯哈尼,得罪伊朗溫和派,得罪伊朗人民,而使政教合一的權力受到威脅。


時光之意


英國情報專家安東尼·格里斯在接受《每日鏡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很可能挑戰總統路哈尼,通過殘酷內戰將其推翻。事件的根本原因在於那一架烏克蘭客機被擊落的事情,伊斯蘭革命衛隊拒絕對外公佈事實狀況,而總統魯哈尼堅決表示要把事實公之於眾,魯哈尼認為這是“不可原諒的錯誤”。這一事件把伊朗國內宗教力量和政府之間的矛盾擴大到了一個不可磨合的地步。


不過這只是英國專家的推測,並不能證明伊朗內部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事實上,伊朗國內世俗政權和宗教勢力的鬥爭一直都存在,伊斯蘭革命衛隊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支軍隊,而是一個政治和軍事複合體。他們不僅掌握著伊朗最先進的軍事科技和先進裝備,而且伊朗所有的海外擴張與宗教活動幾乎都是伊斯蘭革命衛隊在帶頭,連總統魯哈尼對於很多事務都不甚瞭解。曾經蘇萊曼尼還在世的時候,邀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訪問伊朗,與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談時,伊朗外長扎裡夫勃然大怒,因為伊斯蘭革命衛隊事先根本沒有通知外交部,會談時也是蘇萊曼尼陪同,扎裡夫以辭職相威脅來迫使伊斯蘭革命衛隊不要過頭。他們的觸角伸的太遠,連外交活動都屏蔽了外交部,還有什麼秘密伊斯蘭革命衛隊沒有告訴伊朗當局?
所以說,伊斯蘭革命衛隊一貫以高傲強硬的態度示人,不僅僅是對美國,對以色列,對於伊朗國內政權也是如此。發動爭變推翻魯哈尼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伊斯蘭革命衛隊就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私器,要魯哈尼下臺不是難事情,魯哈尼作為伊朗國內溫和派,一直以來對外的理性思維在外界看來其實是很正確的,對於伊斯蘭革命衛隊卻是不可接受的。


談笑觀察室


別聽所謂的“英國情報專家”瞎忽悠!在伊朗政治生態中,一直存在著溫和派與強硬派之間的矛盾和分歧,而現任總統魯哈尼一直是溫和派的代表人物。

可伊朗軍方並不一定都屬於強硬派,軍方的立場也並不能完全左右伊朗政局——推翻魯哈尼政府,需要獲得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同意才行。

(圖: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

第一,伊朗“軍方”實則分成兩部分:正規軍數量多,革命衛隊更精銳。

伊朗國家武裝力量即“軍方”,由正規軍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兩部分整合而來,總兵力大約為60萬左右。其中伊朗正規軍人數約30多萬人,革命衛隊約25萬人,正規軍人數多,革命衛隊更精銳,並且後者在伊朗最高領袖心目中更受寵,在伊朗各方勢力中話語權也更重。

(圖: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雖然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是伊朗正規軍名義上的總司令,可顯然伊斯蘭革命衛隊更被領袖看重。因為這支組建於“伊斯蘭革命”之後、壯大於兩伊戰爭期間的武裝力量,擁有海陸空軍、聖城旅以及巴斯基民兵預備役部隊,完全效忠聽命於哈梅內伊,忠誠度不容置疑。

第二,伊朗軍方確實以強硬著稱,不少人對魯哈尼不滿,但他們無法決定後者是否下臺。


伊朗一直存在著強硬派與溫和派的分歧及矛盾。眾所周知現任總統魯哈尼和外交部長扎裡夫都屬於溫和派,主張對美周旋,換取外部尤其是美國鬆綁,為伊朗發展贏得緩和空間。所謂“伊核協議”就是在魯哈尼等溫和派主導下,以伊朗放棄核武器研發為代價達成的。


(圖:魯哈尼和外長扎裡夫)

魯哈尼這一策略遭到伊朗政壇對美強硬派的質疑,而美國在去年單邊退出伊核協議,更加重了這種不滿情緒。

假如按英國情報官員的爆料,伊朗軍方想要推翻魯哈尼政府,就先要區分究竟是哪一部分軍方所為——如果是伊朗正規軍有預謀,則他們完全被革命衛隊壓制,翻不起多大浪花;如果是革命衛隊起意或兩大軍方合流,就必須要看哈梅內伊的態度如何。

第三,魯哈尼的溫和政策、他能否繼續執政最終取決於哈梅內伊的態度。

(圖:魯哈尼和哈梅內伊)


魯哈尼的前任內賈德是一位異常強硬的總統,在他主政時期伊朗積極進行核研發,導致伊朗在國際社會陷入被動和孤立,經濟民生大受影響。

魯哈尼上臺後修正了內賈德的路線,魯的施政主張甚至包括他擔任伊朗總統,是經過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首肯的。事實上伊核協議簽署也的確給伊朗經濟民生帶來發展契機,伊朗GDP增速一度達到了兩位數。

雖說美國政府單邊退群后,哈梅內伊在公開場合也表露出對溫和策略的不滿,但是並不代表哈梅內伊就是一個強硬派。此君屬於超越了強硬派與溫和派爭議的最高裁定者,他尋求的是強硬與溫和之間那個平衡點——對美國及西方,哈梅內伊的策略是兩手都要抓,該強硬的時候強硬,同時又留出緩和的餘地。

(圖:哈梅內伊和軍方將領)

伊朗國家體量偏弱,一味地跟美國強硬對抗下去前途無亮,有必要留下魯哈尼和扎裡夫等人,作為將來談判和緩衝的備胎。

總之,是否推翻魯哈尼政權取決於哈梅內伊的選擇,哈梅內伊不拍板,伊朗軍方打什麼主意都是浮雲。所以英國情報官的分析不靠譜,至少我們眼下還看不到哈梅內伊想要放棄魯哈尼的明顯跡象。


回馬一腔


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的魯哈尼政府?這雖然是個小概率事件,但這種可能性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是存在的。只是軍方未必需要通過政變來推翻魯哈尼。


魯哈尼政府和軍方一直存在分歧,而這種分歧在蘇萊曼尼被美軍斬首後擴大了。魯哈尼在國內被視為溫和派和改革派的代表,但並不受最高領袖和軍方的待見,以蘇萊曼尼為代表的保守派和強硬派人物認為他在對外政策上過於軟弱,對他在內政上的一些改革也有諸多掣肘。而這種分歧和軍方的不滿在蘇萊曼尼被斬首後迅速擴大了:

魯哈尼在內閣會議上公開要求伊朗革命衛隊就誤擊烏克蘭客機事件道歉並承擔責任,而伊朗革命衛隊則在內部會議上對魯哈尼的這一行為表示強烈不滿。反對派公開的錄音顯示:軍方本想將誤擊客機事件甩鍋給個別軍官,而且先隱瞞幾個月再說,而魯哈尼的這一舉動則打亂了軍方對美國的報復行動。而由於軍方和政府的不一致,使得伊朗的民意出現了分裂,本該同仇敵愾地對抗美國轉為了對伊朗現政權的抗議。


如果離開了最高領袖的支持,軍方也可以通過非政變方式來推舉自己的代理人。軍方對魯哈尼不滿的一點在於:在去年國內多次對魯哈尼政府的抗議活動中,都是軍方出面幫助政府穩定局勢,甚至逮捕了前總統內賈德,現在魯哈尼卻不肯承擔一點責任而將誤擊客機的責任全部甩鍋給軍方。如果再來一次大規模的民眾抗議,軍方袖手旁觀的時候魯哈尼政府怎麼辦?當局勢失控的時候,早已不滿的最高領袖(因為民眾抗議的矛盾已經多次指向了哈梅內伊)換一個政府首腦也不是沒有可能。三年前伊朗大選時魯哈尼最大的競爭對手保守派宗教人士易卜拉欣·萊希在去年就已經擔任了伊朗最高法院院長,曾擔任過司法部長的他可是最高領袖的忠實追隨者,在大選中也有38%的得票率!去年就被傳是哈梅內伊的接班人!而在蘇萊曼尼被斬首後,他迅速地站在軍方一邊,宣稱要將特朗普送上國際法庭。現在哈梅內伊身體不好,一旦有事,軍方和保守派實力完全可以推舉不到60歲的易卜拉欣·萊希接任最高領袖,那可比總統職位重要多了!



雲霄飛翼


魯哈尼是伊朗最高領袖認可的人,而且伊朗最強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領導人就是哈梅內伊。發動軍事政變這麼複雜的事不是那麼容易瞞過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伊朗軍隊並不駐紮在首都德黑蘭,而是分成集團軍駐紮在伊朗的邊境地區。要發動政變,非得出動集團軍以上的大批部隊,一個集團軍那麼大的調動動靜德黑蘭難道一點不察覺嗎?再說伊朗軍方有必要冒政治風險推翻魯哈尼嗎?英國情報專家要不就是使“離間計”,要不就是純屬瞎說。

一,魯哈尼是民選總統,但不是伊朗最高決策者。魯哈尼是伊朗名義上的民選總統,任期有限,不是終身總統,伊朗民眾及軍方沒有必要發動政變推翻他。伊朗法律規定總統不能連續超過三屆任期。也就是說,魯哈尼幹完第二個任期就得走人。

魯哈尼2017年8月5日開始第二個任期,到2021年8月5日任滿。

魯哈尼還有18個月就任滿,就是伊軍方對再他不滿也不急這一年多。發動軍事政變不是開玩笑的,弄不好就會把自己給變沒,再說還可能給國家帶來災難性的嚴重後果。像伊朗這種政治分明的國家,發動政變就等於推翻神權集團,而忠於伊朗高層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和巴斯基內衛部隊絕對不會視之不管,所以政變會暴發大規模內戰。

二,伊朗真正的掌權者不是魯哈尼,而是神權集團,推翻魯哈尼也影響不了伊朗的歷史走向。伊朗當選總統必須得到哈梅內尼的承認才能坐上總統寶座,如果伊朗總統敢不聽令於最高宗教領袖,或神權集團對魯哈尼執政不滿意,神權集團完全可以隨時通過議會合法罷免,根本就用不著麻煩伊朗軍方動手。所以想擺平魯哈尼用政治手段就足夠了,根本用不著伊朗軍方費神。

何況魯哈尼一直聽命於神權集團,認真貫徹著高層的旨意。所以掌神權集團沒有必要通過政變的不光彩方式讓他下臺。所以說英國情報專家的言論不過是一派胡言。這不過是一種不高級的“離間計”罷了。西方想顛覆伊朗當局想瘋了,但又不敢動武,所以什麼樣的手段都會用上,包括使用古老的“離間計”。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政體。什麼叫合一?說白了就是政與教分享權力。所謂政指的是世俗政府,教指的是伊朗什葉派教士集團。伊朗政府首腦通過民選競爭產生,什葉派教士領袖是由伊朗大阿亞圖拉(高級教士)委員會選舉出來的馬爾賈(什葉派領袖),代表的是永恆的神和終身伺候神(終身任職)。這個意思與君權神授是差不多的,古代帝王不約而同都稱自己為“天子”,這裡的天指的就是天神。


伊朗的真正實權者是伊朗高級教士集團。伊朗是“教”領導“政”的國家,是奉神權為第一權力的宗教統治國家,所以在關鍵決策上魯哈尼也得聽命於最高宗教領神哈梅內伊,否則就是犯“天條”(古蘭經教義)的行為。教徒犯教義就得懲罰。伊朗總統屬於一般教徒,在宗教地位上遠比什葉派大教士大阿亞圖拉低,更別說和哈什葉派教宗哈梅內伊比了。所以軍方即使推翻魯哈尼也根本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不是可以決定伊朗歷史命運的人。能真正左右伊朗的是伊朗什葉派高級教士集團。代表伊朗政府的魯只不過是神權的一個高級“僕從”。


三,魯哈尼是神權集團的“首席行政官”,再說伊朗的三軍總司令是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伊朗有兩支軍隊,一支是伊朗國家陸海空三軍(十多萬人),另一支是伊斯蘭革命衛隊陸海空三軍。實際上伊朗國家軍隊的高層也是哈梅內伊的人。伊斯蘭革命衛隊裝備精良,軍費充足,掌握著伊朗的導彈力量及伊朗海空精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擁有二十多萬的精銳兵力(一半是特種部隊),加上內衛部隊巴斯基,人數實際上超過五十萬,它才是伊朗真正的槍桿子及國防力量。

雖然魯哈尼名義上是伊朗國家軍隊的總司令,但不是最高總司令。伊朗最高領袖才是伊朗國家軍隊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最高統帥,這兩支軍隊都由最高宗教領袖統一指揮。所以魯哈尼敢不聽令嗎?敢有二心嗎?即使魯哈尼有不臣之心,但沒有槍桿子就成不了事。魯哈尼沒有真正的軍權,所以並不能擁兵自重。


神碼人生大國觀察


英國情報系統能夠傳出,伊朗軍方正在秘密謀劃發動軍事政變,也不是什麼特別難以想象的的是事情,畢竟伊朗近期的一些反應充分的說明,伊朗內部存在漏洞和管理體系混亂。



對於美國刺殺蘇萊曼尼及以後的伊朗反擊,大多數人會認為隨著伊朗的反擊就結束了,但美國挑起本次美伊衝突升級,難道就是為了不痛不癢的結束嗎?很明顯那是不可能,尤其是伊朗當局的一些列反擊反應,向善於從細節獲取情報的西方國家,提供了一些認定伊朗內部存在問題的證據。



蘇萊曼尼下葬的儀式上,發生了重大的踩踏致死之傷事件,二十人死亡又二百多人受傷,說明什麼呢?說明伊朗民眾很憤怒已經失去了理智和信心,同時也說明伊朗當局對伊朗民眾組織和預判能力很差,沒有預測到那麼多人參加葬禮,也無法控制葬禮上的人員騷動,而這只是其一。



葬禮當晚凌晨,伊朗發射了十餘枚導彈攻擊了美軍位於伊拉克的軍事基地,也是在當晚,伊朗擊落了一架烏克蘭客機,但伊朗當局在發生擊落客機的第一時間並不清楚,很多人會覺得伊朗當局試圖掩蓋擊落客機的事實,然而伊朗當局在第一時間卻邀請國際社會共同解讀飛機黑匣子,這足矣說明伊朗當局根本不清楚,然而擊落客機卻是事實,這說明伊朗軍方並沒有第一時間通知伊朗當局。



綜合這兩件事情的情況來看,伊朗當局對伊朗局勢的掌控並非如伊朗宣傳的那麼到位,伊朗軍方可以向伊朗當局瞞報,也有可能發動軍政變,或許是不滿伊朗當局對美國的挑釁的軟弱,也有可能是想倒向美國!但對當局的不滿卻是不爭的事實。


涇水書生



以伊朗革命衛隊為首的強硬保守派和以魯哈尼總統、扎裡夫外長的溫和改革派由於政治立場、外交政策等等存在巨大的分歧,對立嚴重,有時候內鬥得你死我活,但伊朗正遭到美國的嚴厲極限施壓,大敵當前,雙方都會管控對立,不會發生伊朗軍方正密謀推翻魯哈尼政府的事情,所謂的英國情報專家分析出這個論斷,不過是美英為首的西方針對伊朗搞的離間計,企圖搞亂伊朗,好混水摸魚。

魯哈尼政府與以革命衛隊為首的強硬保守派的矛盾與衝突眾所周知,雙方有時內鬥得非常厲害,去年,革命衛隊一度逼得魯哈尼最重要的助手、外交部長扎裡夫提交了辭職信,但被魯哈尼拒絕了。


同時,革命衛隊為首的強硬保守派以腐敗為由,逮捕了魯哈尼的弟弟,他也是伊核協議的伊朗重要談判官。

1月8日,革命衛隊的空軍防空部隊把一架烏克蘭的波音737客機當作入侵的美國戰機,人為失誤地將其擊落,導致機上的176人全部遇難。伊朗直到11日才承認了此事,並道歉,遭到千夫所指,伊朗陷入了一場國際危機之中。

伊朗革命衛隊空軍司令哈吉扎德出來道歉,並表示將承擔所有的責任。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表示軍方沒有隱瞞空難事件,也沒有篡改事故現場與雷達數據。


魯哈尼多次表示要懲罰製造了空難事件的軍方,向美英等西方展現了更大的綏靖態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嗅到了其中危險的味道,1月下旬頻繁地發表講話,猛烈抨擊美國,阻止魯哈尼、扎裡夫的綏靖,魯扎二人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往回縮了。

1979年後,伊朗的主要權力一直掌控在最高領袖及其帶刀侍衛革命衛隊手裡,歷屆政府都很弱勢,沒有多少的權力,強硬保守派若想要政府倒臺,根本用不著發動軍事政變,只需要最高領袖動動嘴巴,發表一份講話即可。

所以,伊朗根本不會發生軍方密謀推翻魯哈尼政府的事情,西方的這個離間計太拙劣了。


飛狼


英國一位安全與情報問題方面的國際專家表示,由於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被美軍襲殺,之後又“意外”發生烏克蘭航班被伊朗軍方擊落,伊朗政府與軍隊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後者極有可能挑戰總統魯哈尼,並發動殘酷內戰將其趕下臺。(2月1日《南方都市報》)


英國情報專家稱,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總統魯哈尼,主要包括三層意思:


純屬譁眾取寵。


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蘇萊曼尼被美軍襲殺,伊朗政府已經作出回應——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伊朗軍方與伊朗政府哪來的矛盾?伊朗軍方錯誤地擊落烏克蘭客機,這確實是伊朗軍方的失誤,伊朗政府承擔責任——道歉、賠償、追責,理所應當、天經地義,伊朗軍方怎麼就對伊朗政府不滿了?怎麼就要推翻伊朗總統魯哈尼了?


眾所周知,伊朗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伊朗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是直接效忠哈梅內伊的,如果伊朗總統魯哈尼和伊朗軍隊的矛盾不可調和,哈梅內伊可以將魯哈尼直接拿下,哪裡用不著伊朗軍隊去推翻魯哈尼?而且,魯哈尼表態要對伊朗軍隊錯誤擊落烏克蘭客機進行追責,哈梅內伊是贊成的,這也是伊朗負責任的做法。否則,如果伊朗不認錯、不賠償、不追責,勢必引起國際社會共同譴責,讓伊朗處於孤立地位。


無論是美國暗殺伊朗軍方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還是伊朗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魯哈尼的做法無懈可擊。伊朗軍隊錯誤地擊落烏克蘭客機,其實不用魯哈尼表態,伊朗軍隊也會主動承擔責任。所以,英國情報專家稱,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魯哈尼,完全是一家之言、一己之見,純屬譁眾取寵,自我感覺良好。


妄圖挑撥離間。


因為美國製裁,伊朗經濟舉步維艱,民眾生活十分困難,國內確實有些矛盾,伊朗民眾差不多舉行示威遊行。然而,這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伊朗總統魯哈尼看來,伊朗民眾只要是爭取自身合法權利,並不違法,如果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慫恿和挑唆,企圖擾亂伊朗正常秩序,那就不可容忍,而且伊朗民眾也不會上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當。


伊朗民眾非常清楚,去年5月以來,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就是要造成伊朗內亂,讓伊朗民眾自己起來推翻伊朗政府,這是美國始終沒有對伊朗動武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美國的豪強霸道,伊朗民眾必須吸取伊拉克民眾不團結的教訓,必須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應對美國的施壓。伊朗民眾團結如鐵、團結如鋼,這是伊朗戰勝美國的法寶,也是美國不敢打伊朗的根本原因。所以,英國情報專家稱,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魯哈尼,完全是挑撥離間,伊朗政府和伊朗軍方怎麼可能沒腦子——你越來挑撥離間,伊朗上下越團結,越不給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可乘之機。


巴結討好美國。


美國製裁伊朗40多年了,伊朗軟硬不吃,美國束手無策。特別是目前,美國對伊朗黔驢技窮,打又不敢打,談又沒處談。這時,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似乎看到了巴結討好美國的大好良機——挑起伊朗的內亂,鼓動伊朗軍隊推翻伊朗政權,就是對美國的最好巴結,就能讓英美特殊關係更上一層樓。


英國為啥要巴結美國?因為英國剛剛“脫歐”,“單飛”之後需要靠山,這個靠山就是美國。所以,無論英國政府還是英國政客,都會想盡辦法、不遺餘力巴結討好美國:之前,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緊張,英國就炮製“間諜中毒案”中傷俄羅斯;目前,美國與伊朗劍拔弩張,英國就煽風點火,造謠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殘酷內戰推翻魯哈尼……英國對美國做的一切,完全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毛開雲


英國情報六局、美國軍情局和以色列的摩薩迪是全球最厲害的諜戰機構,從情報蒐集、敵對國政權更迭設計、謀殺等方面的技術天下無雙,技藝超人。

英國情報專家分析:伊朗軍方密謀發動推翻總統魯哈尼政府,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伊朗是歷史悠久的國家,歷經帕提亞帝國(安息王朝)→薩珊王朝(又稱二波斯帝國)→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齊亞爾王朝→伊爾汗國→黑羊(白羊)王朝→薩菲爾王朝→阿夫沙爾王朝→卡扎爾王朝→巴列維王朝→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王朝政權被顛覆都是軍隊譁變而促成。因此,伊朗現政權成立後,先知先覺的霍梅尼就搞一個"政教合一"的雙政府,其一總統為首的世俗政府,其二最高領袖領導的宗教政府。

伊朗是全球一國、兩軍的唯一國家,目的就是防止軍隊再次譁變,陰謀策劃顛覆政權。

伊朗的政府軍有36萬人,海陸空三軍齊全,裝備不是最好,這支軍隊歸屬總統領導的世俗政府統帥;革命衛隊13萬人,海陸空也齊全,不過高精尖武器裝備歸他們使用。特別是革命衛隊下轄"巴斯基"民兵武裝40多萬人,是伊朗準軍事部隊,可巴斯基成員近千萬遍佈全國各個領域。和平時期是生產者,戰時就是抗槍打仗的猛虎。

伊朗政府軍說白了就是守衛疆土的國防軍,革命衛隊是維護國家安全的軍事力量,政府軍開支由財政支付,革命衛隊的活動經費自籌,因為,伊朗65%的工業、農業、軍工、石油生產及出口等等都被革命衛隊掌控,包括醫院和學校等國計民生行業。革命衛隊聽命於宗教政府,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神棍"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領導。

如果有一天伊朗政府軍判亂政變,後果下場是咋樣呢?只有自取滅亡一條路可走。

伊朗的軍事機構裡面,不論政府軍還是革命衛隊,必須有"毛拉"存在,就是宗教指導員。伊朗人92%都是什葉派教徒,一天不念《古蘭經》就是冒犯穆罕默德,"古蘭經"就是伊朗人的指路明燈。所以,伊朗軍隊受宗教控制和指揮,政府軍推翻總統魯哈尼啥用沒有,可後果是徹底被革命衛隊剿滅。

個人認為:英國情報人員的分析純屬胡扯瞎咧咧,製造恐慌和發起心理戰及混淆視聽。有點明白伊朗現狀的人都會哈哈哈哈……當笑話聽聽,不可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