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這10條"潛規則"的大學生,90%都考上了公務員

每件事情都有其自身的 "潛規則",公務員考試也毫不例外,讀懂下邊10條"潛規則"的大學生,90%都考上了公務員!

明白這10條

1.35歲之前,學歷是一張很重要的入場券。

211和985之後,雙一流的爭論和熱捧越來越激烈,選調生、好的公務員崗位對學歷的要求都很高。說讀書無用的人,多半因為讀了無用書。說學歷無用的人,多半因為拿了無用學歷。

2.大多數人在70%努力的時候,就以為竭盡全力了。只有很少的人付出了150%努力,卻覺得剛剛竭盡全力。

大四還玩著遊戲、追著番劇、逛街打球的學生,每天下課回家看半小時電視、睡前刷半小時微信的學生,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假如在大學期間戒掉這些"愛好",你就能超過很多很多人了。

3.有些同學會感覺到,努力了,卻沒什麼作用。我們首先建立了你的方法不是很差的前提下,比如不是天才的你需要攻克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

你覺得,題也做了,但是感覺考場上,還是碰運氣,看看遇到是不是自己會做的。那隻能說,你的努力還不夠,你肯定沒有刷夠足量的題,你做的量不足以讓你總結歸納出方法。

4.公考最大的敵人是心態,心態最大的敵人是波動。公考路上也許你要經歷3場、5場、或者更多場摸底考試,能有一半完全考出自己水平就算不錯了。考得好得總結經驗,考不好得吸取經驗,不斷反思並反饋。整個過程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均值,減小方差。

5.公考本來就是一場沒有進度條的BOSS戰。與其糾結考試排名第幾,不如給自己設立些"多刷幾道題""多寫幾篇申論""整理多少個詩詞名句"這樣踏踏實實投入時間就能完成的目標。

6.行測中無謂失分,也要有意識地去整理一下。哪些是反覆做反覆錯的,哪些是出題人挖好了坑等你跳的。尤其是那些自己反覆犯的低級錯誤,比如圖形推理題、類比推理提,有上岸前輩經常說,就是不夠疼,疼一次就徹底記住了。

7.公考複習最重要的,不是考試也不是刷題。

公考複習最重要的事,是梳理完成自己對於某一模塊的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包含知識知識體系和方法體系。

知識體系和方法體系之間的溝通是靠考點進行的。這些個考點考什麼知識,用什麼方法,是你複習要弄清的事。申論和麵試關聯度就很大。

8.一時雞血是容易的,難得的是一直保持昂揚的鬥志和堅定的決心。大學期間弄清楚這個道理,並持續給自己目標,持續動力滿滿、意志堅定的同學,現在感覺都挺厲害的,而且你會感覺到以後他們也會很厲害。

9.考上公務員,總有人說,要是我當年怎麼怎麼努力,我也能考上xx崗位,而不是鄉鎮。長期持有這種論調的人,一般屬於現狀還不錯能接受,但是永遠有一些遺憾,他們再也摸不到。你要去感受一下,他們說這句話時候的那種語氣。

希望你不是,如果你是,我想告訴你,在機關工作後,還是有這樣一類人說,要是我大學時候怎麼怎麼努力,我也能獲得xx提拔。

10.進入機關之前,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宿舍-教室-食堂,簡直枯燥死了。工作後,回頭想想:枯燥真好。

沒有人可以輕而易舉的成功,願你真正讀懂這10條"潛規則",考上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