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西9哥


🌹据正规史书记载:宋朝时期,社会上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引申为“南方粮食和相关农作物”的丰收或丰产,全国“吃穿不愁”!为什么有这样的“谚语”呢?

🌲从唐至宋朝,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为避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加上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迅速,超过了北方。

🌾🌾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地区,成为重要粮仓,因此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垦了许多茶园。

🎍南方无战祸,森林没有受到破坏,又大量种植茶树等,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养生,利于农作物生长。

🌾🌾史料载,北宋初年,福建就引进了“占城稻”,它耐旱涝,生长期短,且生长力强,稻穗长。真宗时扩展推广到江南等地,深受农民欢迎。真宗又令人在宫内种植,将稻穗在朝堂上展览,让百官都来观看。

🎍宋朝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为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内涵,今天仍然有意义!


笑看东篱


大家听到最多的,是苏湖熟,天下足,很少听到湖广熟,天下足,这是为什么呢?

要想理解 湖广熟,天下熟,首先就要理解苏湖熟,天下足。

让我们从政治环境和种植作物两个角度来分析。


“苏湖熟,天下足”是南宋时候的民谚。大概地区,是今天的江浙地区和湖南湖北,尤其是江浙两省。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的粮食供应基地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区。这些地区不仅自身人口稠密,还要运出大量的粮食供应其它地区,所以从宋代以后就流行有“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其实,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就是北宋徽钦二帝被金兵虏走,发生靖康之变,宋朝皇室南渡,在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此时此刻,北方地区有大量的世家大族随皇室南迁,亦有大量平民躲避金兵的残暴,携家带口逃难到南方,客观上这也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的南移。

ps: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代开始,至南宋彻底完成。

靖康之耻示意图

至此,中国的南方,尤其是江浙两省,再也不是西汉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为什么要强调赵宋皇室和大量贫民贵族的南迁呢?因为靖康之变导致北方人口快速下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北方的难民到达还未充足开发的太湖平原,就像清末民初闯关东的难民们一样,发现了大量未开发的土地。这导致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效果,第一个就是江南的富足得到了基层平民的切身体会与验证,那么苏湖熟,天下足这样的说法才会有传播的可能。第二个就是南宋偏安一隅,所谓的天下足,真的、真的、真的无法包含被金夏二国所占领的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所以苏湖熟,天下足,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南宋的天下是不包含中原的,南宋的天下,狭义上只是太湖平原罢了。

南宋狭小的国土

第二个原因就是占城稻的推广。北宋年间,由朝廷也就是官方出面,从今天的越南(当时称之为安南,占城)引进了高产水稻品种占城稻。众所周知,除了在现代化的今天,北方可以种植水稻(以东北的三江平原种植水稻数量为最多),在封建时代,北方是无法种植 水稻的。占城稻的亩产比本土水稻要高很多(据说味道不如本土水稻),而江浙两省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势平坦,水热条件适合水稻种植,自古以来就是稻米的重要产区,引进占城稻之后,普通农民的岁收会明显提升。有关占城稻的作用,有大量的文章,在此不再论述。

平坦的太湖平原:

那么湖广熟,天下足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个不同是天下足的含义不同,第二个不同是种植作物的不同。

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据推测应该是明朝末年出现的。明朝末年,北方被农民起义,尤其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破坏了生产关系,粮食产量下降。南方地区今天的江浙两省在明末已经是人口密集的地区,经济发达,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说,明末的江浙地区虽然没有战乱,经济发达,粮食产量也很高,但是人口数量也是数一数二,又加之工商业发达,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经济作物侵占了一部分农田(比如桑树),所以江浙地区自足可以,想要外调,达到天下足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发达的工商业修建了繁华的江南都市,桑树等经济作物也侵占了大量农田:

那么此时此刻的两湖地区是什么特点呢?今天的武汉长沙似乎在二线城市里也是排前列的,而事实上,一直到清末张之洞在武汉兴起洋务运动之前,武汉在中国的经济版图里是不如苏州南京的。在明朝中期,两湖地区甚至发生了以李原为首的农民起义,人数在最多的时候达到150万之多。因此在两湖地区人口并不如江浙地区密集的前提下,明朝中期顺利的解决了荆襄流民问题,两湖地区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到了恢复,粮食产量上升,除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还有相当数量 的粮食可供外调。

第二个原因是明朝中期,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导致甘薯和玉米传入中国,而甘薯和玉米的产量是明显比水稻要高的。事实上,这两种作物也是后来清朝人口突破两亿四千万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历史上,不论是强盛的汉朝还是唐朝的开元盛世,都极少突破一亿人口。

玉米的亩产量能养活的人,远超水稻:

地瓜(甘薯)的亩产量也是惊人的:


所以湖广熟, 天下足的天下包含的地区更广,或者说从统治者的角度看,湖广熟比苏湖熟的意义更大。而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的作物种植在此时此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总的来说,这两种说法都是一个相对安逸的时代,在相对安逸的地区发生的现象,在应对天灾人祸手段有限的封建时代,这种说法的出现是底层普通人的幸运。
其实这样的道理很明显,我们可以推理到今天的中国,耕地广大而人口稀少的地区同样能起到兼济天下的作用,那就是东三省,尤其是黑龙江省。不过今天的科学技术已经足够发达,即使是人口多如山东河南,其本身的粮食产量也是不低的。

英短银渐层层叠


湖广是指湖南、湖北两省,这句话的意思是“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自古以来,湖广一带自然气候风调雨顺,乃粮食主产区,元代时设为“湖广行省”,明代沿袭了这种行政区划,清代时,把湖广行省划为湖南和湖北两省。

而“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谚语见于明代嘉靖年间,湖南人何孟春在《余冬录》中记载:“‘湖广熟,天下足’之谣,天下信之,盖地有余利也。”

之所以能够实现“湖广熟,天下足”,不只因为这一带具备天时地利,还有两湖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两湖地区主要产粮是稻谷,明清以来,地方政府极为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产技术,甚至对官吏实行“有田功者升,无田功者黜”的政策,生产技术也十分高超,不仅实行了双季稻,而且还推广了轮作复种制度。

同时,再开发滩涂沼泽、围垦河湖造田、兴建水堤、修挖排灌渠系,保证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同治年间的《江夏县志》记载:“谷分早秧、晚秧,早秧于割麦后即插,六月半获之;插晚秧于获早谷之后,仲秋时获之。”这些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了粮产区的土地利用率,繁荣了经济也增强了粮食生产力。

还有,两湖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

地处长江大动脉中游,不仅盛产的粮食可以迅速运往各地,其他粮产区的粮食也能很快运来,这里已成为粮运的集散地,对“两广熟,天下足”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两湖地区仍然还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两广熟,天下足”仍然鼓舞民心!






故事庄苑


以史为鉴,我是中国古代史专篇。

“湖广熟,天下足”这个说法出现在明朝中后期,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湖南、湖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已经成为全国商品粮的基地,所以其每年产量基本可以满足当全国商品粮的供应了。

湖广介绍

湖广在我国古代是作为地名的,明清以后就是指两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湖南、湖北,其实在元代的时候,湖广是叫湖广省,所辖地区为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分以及四川一部分及广州雷州半岛,但是在明清时期就只有湖南湖北,不过却一直延用了这一称呼。湖南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正处于中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已洞庭湖为界,地貌类型多样性,山地,丘陵,平原和岗地兼备。湖北省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湖广地区历史发展

宋元时期,湖广地区粮食产量开始又大的发展,但是粮食产量的的产销中心仍然是在江浙一带,当时民间则是流传的“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明朝的时候,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客农桑,两湖地区人口开始大量增加,有人耕地,而此时的原来江浙地区开始种植棉花,生产丝绸,那么江浙地区的粮食产量开始下降,只能从外地运,而多以两湖地区为粮食产地。到了清代,人口更是大量增长,特别是长沙,成为全国著名的米市,大量销往外省,因此这个时候就形成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喜欢历史的搬砖工


元朝时期将湖南和湖北两省划分为湖广行省,明朝建立后,基本套用了明朝的模式,至清朝又把两省分开,形成了今天湖北和湖南省。“湖广熟,天下足”出现在明天中期以后,《余冬录》一书中云:“‘湖广熟,天下足’之谣,天下信之,盖地有余利也。”道出了“湖广熟,天下足”形成的原因,湖广地区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平原、汉江平原等几个平原构成,地势平坦,宋朝以后,经济发展中心南移,极为重视农田的水利建设,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官员的考核也与农业有关,有田功者赏的政策。

在这种模式下,湖广地区的大批农田发展起来,水稻的种植也由一季变成一年两季,还推行土地轮作制度,粮食产量大增。

粮食产量的增加,必定不会只是自给自足,最后,粮食商品化产生了,湖广地区靠近长江这条黄金运输水路,出产的粮食可以快速运到北方地区以及其它地区,所以便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lishi的镜子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需求,我们现在的“天下足”,讲的是全面小康社会,然而古代社会,由于时代的限制,生产力的限制,他们的“天下足”,就是很简单的解决温饱,老百姓一年四季能吃上饭,穿上衣,这就是太平盛世。


那么为什么说湖广熟、天下足呢?原来还有一种说法,是苏湖熟、天下足,无论哪种说法,指的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是国家的根本,足量的粮食生产是稳定社会的基础,而水稻的引进与推广,中原地区人口南迁,加上长江中下游优良的地理位置,广袤的冲击平原,为水稻和田园桑蚕的生产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然而古代毕竟科技等落后,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差,相对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对于长江的洪水灾害,干旱等,要更容易处理,中原地区不仅要面对黄河的汛期,正常的干旱,还有凌汛,冰冻等自然灾害,一旦爆发严重的灾害,则可能颗粒无收。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各个朝廷都致力于开发江南地区,例如隋朝的京杭大运河等等。

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人民总想过上更富余的生活,而苏湖广地区的丝织业,为老百姓创收,为朝廷创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渠道。即能解决温饱,又能拉动经济,当然是朝廷重视的后花园了。


丹书战史


明代中国当南方经济起来之后,有一句话叫苏湖熟,天下足,苏州府、湖州府这两个地方,粮食种好了天下足。

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到清代的时候这句话变了,叫湖广熟天下足,湖广是哪儿?湖南、湖北这一带,他们变成了粮仓。那你说是不是经济重心变到了湖南、湖北?不是,当时最富有的地方仍然不是这两个地方,而仍然是江南,江南的经济系统发生了切换。他们种更多的棉花,发展更多的家庭的手工纺织业、蚕丝业等等,种经济作物。所以在江南地方他们的现金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非现金收入,什么意思?不是光吃饱就算了,在田里弄点东西,自己能吃饱这不算本事,有本事还能挣到钱。所以什么叫富裕?富裕不是指光能吃的上饭,而是有钱花,如果只种粮食,你有什么钱花呢?

所以到了清代中后期的时候,其实江南地区,就是苏州、江苏这一带,他们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粮食输入地带。所以你看在清代这样一个大规模人口的挤压下,它内部也发育出了一个市场经济的分工系统。


脱离组织的仙人掌


1.自明代之后,湖广地区,也就是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当的强大。也是由于天气比北方要好,适合种植农作物。不只是粮食,而且还有棉花等一系列的非食用产品的农作物。也就是说,如果当时的湖广南方地区,如果事发生灾害,那么代表着这这个国家都受到了影响,农业受到了影响。

2.南方省市由于受到外力困扰比较少,北方有蒙古铁骑,还有各种少数民族的威胁,因此北方不是适合作为粮仓。

3.而且湖广地区的交通比较便利,曾经有一种说法叫做川蜀之地是中国的粮仓,的确,川蜀之地非常的富饶,土地肥沃,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说只能是在湖广南方地区发展农业。

综上所述,所以说还有题主所说的说法。





理工学渣


“湖广熟,天下足”这个说法,是在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并且此后再也没有改变。当时主要指以今湖北、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地带,因为到了明朝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进入大开发时期,湖荡洲滩被大面积围垦为农田,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平提高,作物结构多样化,农副产品商业化突出,城市网络形成,市场体系发育,经济总体水平提高,所以当时这个地带基本已经取代苏杭,成为全国商品粮的基地。只要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最后就出现了“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这句。


看图学历史


湖广省,是在元朝建立的.区域有现在的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

到了明朝时候只指湖南湖北,在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显然是今天的湖南湖北为中心的平原,成了全中国的粮食油料基地.

湖南湖北两省生产大米,两湖粮食丰收,则天下足也.就出现了民间谚语:"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