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李的将军有哪些?

一个被爱伤害过的人


开国将帅中,姓李的将军就有好些,上将有:李克农、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中将:李天焕、李作鹏、李成芳、李耀、李寿轩、李雪三。

李克农

李克农,安徽巢县人,开国上将。他是我军隐蔽战线上的杰出领导人物,他长期是我党我军的情报总管。李克农和周恩来、陈赓一起奠基了我军的特工情报事业,有“红色特工之王”的美誉。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李克农一直从事情报特务工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每次遇到关键时刻,他总能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和戴笠领导的军统作斗争时,李克农始终压制戴笠,军统始终无法渗透到延安和中央。而国民党的党政军领导指挥机构,始终存在着我党许多的情报人员。很多时候,国民党的作战计划刚拟定,转眼就送到了延安中央领导的案前。

这其中,当然是李克农立了大功的。毛泽东某次在接见外宾时曾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兼中央调查部部长等职,依旧是我党我军的情报总管。

李天焕

李天焕。湖北红安人,开国中将。他是二炮部队和公安部队(武警部队前身)的首任政委。毛主席评价他“李天焕是个好同志”,叶剑英元帅称赞他在战场上,“他是一只老虎”。

李天焕1929年参加革命以后,对党和革命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他先后参加鄂豫皖、川陕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已经西路军远征,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土地革命时期,李天焕任红30军政治部主任,是红30军政委李先念的得力助手,深受李先念的器重。他多次协助红30军军长、政委作战。

李天焕见证了红四方面军的整发展个历程,是红四方面军的优秀代表。

抗日战争期间,李天焕历任冀中军区队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五军分区政委、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任上,他率部参加百团大战。

李天焕曾和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邓华联手在阜平县城痛击日军。聂荣臻元帅听完此消息后,称赞“邓李联手,凯歌高奏”。

解放战争期间,他以华北野战军第二十兵团政委的身份,领导指挥了绥远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和张家口战役。1949年,李天焕率领第二十兵团参加平津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钦点李天焕担任公安部队的第一任政委,为公安部队的各项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第二炮兵成立后,李天焕转任第二炮兵政委,为二炮部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卫宇


因为李姓是大姓,多出名人。

汉唐时期多有战事,功勋卓著的李氏贵族常常垂名青史,到了近现代,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的抗争之路上,更不乏李姓名人志士,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位从古至今最家喻户晓的李氏名将。


李广,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19年生人,陇西成纪人,西汉时期著名武将。

李广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出生将门世家的他19岁从军,一生征战四十余年,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有飞将军之美誉。

和李广有关系的李姓名将还有李陵(祖孙)、李敢(叔侄)

李典,公元180年-215年生人,东汉兖州山阳郡钜野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在合肥之战中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后代封侯。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生人,雍州三原人。隋末唐初名将。

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


李文忠,公元1339年-1384年生人,江苏人,明朝开国名将。早年随父投奔朱元璋,十九岁时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此后平定江南战事,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明朝建立后,多次征讨北元,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病逝,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


李如松,公元1549年—1598年5月8日生人,辽宁铁岭人,明朝名将。

万历二十六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追赠少保、宁远伯,谥“忠烈”。


李秀成,公元1823年-1864年生人,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主要将领。

一生追随洪秀全,1851年参与金田起义,天京事变后,成为太平军主要统帅,被封忠王。


李鸿章,公元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生人,安徽合肥人,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推动洋务运动,创建淮军,筹建北洋水师,签订马关条约,出使欧美。虽然历史上褒贬不一,但是在民族积贫积弱的年代,他是敢于担当的。


李宗仁,公元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生人,广西桂林人,抗战名将。

官至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先后参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动员广西将士保家卫国,台儿庄大捷中,建立功勋。1965年,回归祖国。


李天佑,公元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生人,广西临桂六塘圩高陂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李克農,公元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生人,安徽巢县烔炀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早年在上海从事中共地下工作,以及后来负责情报、安全灯工作,有“龙潭三杰”之美誉。


HannibalLecter


在1955年的开国将军中,排名第一的是张姓将军,排名第二的是李姓将军,共有110人,其中上将有6位:李达、李克农、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中将有6位:李作鹏、李成芳、李耀、李天焕、李寿轩、李雪三;少将有60位:李元、李平、李发、李贞、 李治、李勃、李信、李觉、 李真、李基、李铨、李震、 李毅、李人林、李士才、李夫克、 李开湘、李木生、李少元、李中权、 李化民、李长暐、李文清、李水清、 李书全、李书茂、李丙令、李世安、 李世焱、李布德、李光辉、李兆炳、 李庆柳、李泛山、李赤然、李呈瑞、 李佐玉、李伯秋、李迎希、李良汉、 李国厚、李荆璞、李钟奇、李俭珠、 李桂林、李振声、李致远、李健良、 李家益、李资平、李继开、李彬山、 李曼村、李逸民、李辉高、李景瑞、 李道之、李福泽、李德生、李耀文。



国民党李姓将军有:李宗仁 李烈钧 李海 李杰 李运成 李桢林 李海 李建中 李生达 李天羽 李汉魂 李家钰 李品仙 李延年 李仙洲 李玉堂 李弥 李涛 李明瀚 李振 李文 李宗黄 李良荣 李楚瀛 李以劻 李益智 李九思 李及兰 李铁军 李树森 李默庵 李士珍、李守瀛 李铣 李强 李国良 李韫珩 李正先 李服膺 李生达 李振球 李藩侯 李翰卿 李忍涛 李仲辛 李铭鼎 李庆祥 李芳仑 李廷 李麒麟 李惠钧 李述湘 李海东 李作复……


北洋军阀李姓将军有:李纯、李森、李云龙、李玉麟、李进才、李松山、李荣殿、李奎元、李振声、李振唐、李厚基、李冠英、李景林、李纪才。


历史军魂


🌹历史上李姓将军列写成文,与热心的历史爱好者共同学习分享!

📒李广:西汉固守北部边疆的名将,忠心义胆,血战匈奴。历史上有——“飞将军”之称。

📔李绩:即瓦岗军谋士军师徐懋功。唐高祖李渊赐予“李”姓。又名李世勣。唐初名将。后出将入相,成为李世民时期名相。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李光弼:唐玄宗时期名将,率部联合回纥(维吾尔)军队,平定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功勋卓著,名垂青史。

📔李自成:发动了明末农民大起义,建立了“大顺”政权,明末农民大起义领袖,世称——李闯王,推翻了明朝统治。(图片②)

📒李成梁:明朝末期驻守辽东的总督,统帅东北的总兵。

📔李秀成: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后朝主要的军事统帅。大战外国洋枪队,威名天下。为保卫太平天国奋斗了终生。史称——“忠王”。

📒李开芳:太平天国中、后期著名将领。

📔李济琛:国民革命军著名领导人,北伐战争时期著名军事指挥员,第四军军长,北伐军主力,有“铁军”之称。叶挺将军为该军独立团团长。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李贞(女):唯一的开国女将军(少将),军委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图片①)

📔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抗联军歌《露营之歌》作者,抗日民族英雄。

📒李坤泰(女):即赵一曼。东北抗日联军著名的女将军,团政委。抗日民族英雄。

📔李天佑:开国上将。第四野战军主力第一纵队首任司令员,(即后来的“万岁军”三十八军)。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图片③)

📒李达: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开国上将。

📔李克农:党中央情报局负责人,长期从事党和国家的情报及安全保卫警备工作。开国上将。

📒开国上将:李志民、李聚奎、李涛。

📔李天焕:开国中将,华北解放军第三兵团政委(即杨成武兵团),首都兵团(即二十兵团)政委。

📒李作鹏:开国中将。第四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43军军长,参加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海军政治委员。

[本文末经作者允许,不可改动。图片源于网络]





笑看东篱


历史上姓李的将军很多,从古至今,数不胜数,这里介绍几位姓李的开国中将。

李耀(1911—2003),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东岳村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兼政治委员、大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香火岭、郭家河、瓦屋基、镇安、袁家沟口、独树镇、四坡村、西峰镇等战役战斗,参加过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时,单身扛着重机枪追敌,累得口吐鲜血,仍追不止,传为佳话。

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第6支队团、总队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开辟豫皖边区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太岳军区独立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2旅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闻夏、临浮、吕梁、汾孝、晋南、襄樊、淮海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天焕(1912—1986),湖北红安大山岗村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三十军第90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参加鄂豫皖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参加仪南、营渠、宣达等战役和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等职。参与指挥进军绥远、太原,解放包头、张家口等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二炮兵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成芳(1914—1984),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区沙子岗村李家河人。

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任红4方面军第31军93师271团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通信营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1旅旅长等职。

参加过鄂豫皖地区三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战时期,参加过沁源围困战、青浮反顽战役、上党战役、闻夏战役、同蒲战役、临浮战役、吕梁战役、汾孝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郑州战役、淮海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等。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姓李的开国中将还有李寿轩、李雪三等,开国少将有李元、李平、李贞、李毅等百十人。


郑国柱


李是古今第一大姓,名将辈出,战国李牧,汉朝李陵、李广,唐朝李孝恭、李靖、李勣、李愬、李光弼,五代李克用、李存勖,明朝李文忠、李成梁、李如松,太平天国李秀成……

近现代史上,人民军队也有不少李姓将军。1614名开国将帅中,李姓足足有110名,仅次于张姓的120名,人数位居次席,其中上将6名,中将6名,少将98名,虽然没有元帅和上将,但胜在人数多。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李姓开国上将和中将。

李达,陕西眉县人,开国上将

李达,陕西眉县人,早年效力冯玉祥的西北军,参加宁都起义后成为红军一员。李达一生担任的军事职务几乎都是参谋长,土地革命时任红军师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时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其参谋长的名头,仅次于以“叶参座”文明的叶剑英。

李达的参谋长生涯中,辅佐过五位开国元帅,最重要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李达辅佐刘伯承元帅长达11年,深得刘、邓两位首长信任,刘伯承曾赞誉“李达是活地图。”

李克农,安徽巢县人,开国上将

李克农,安徽巢县人,隐蔽战线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与钱壮飞、胡底并称“龙潭三皆”与周恩来、陈赓一起,奠基了我军的情报特工事业,被誉为“红色特工之王”。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李克农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始终从事情报特务工作,多次为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立下特殊功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负责军事情报工作。

国民党著名特工之王戴笠被誉为“蒋介石的佩剑”,字雨农,而李克农将军的名字“克农”恰好有“克制雨农”之意,最终戴笠身亡,克农健在。事实证明,在国共两党隐蔽战线的较量上,我党始终处于上风,这与李克农为代表的隐蔽战线工作者的牺牲和奉献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国民党没有戴笠的话历史会重写,我党没有李克农历史会改写!”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据说李克农将军1962年去世时,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都放假庆祝。

李涛,湖南汝城人

李涛,湖南省汝城县人,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知名度不高的特殊将军,他和李克农类似,从事一份特殊的职业——军事情报和机要工作。

李涛在长征期间开始担任党中央和领导安全保卫工作,抗战期间历任中央情报部第三室主任、军委作战部副部长、部长,协助叶剑英抓情报、机要通讯、高参室、警备团工作,成为党中央和领导层的首席高参,牵头建立了全军的战略情报搜集机构,并受党中央和毛主席委托,执掌中央军委印信。叶剑英评价李涛说:“能力很强,既是位好领导,也是位好老师。”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早年参加百色起义,精通武术,擅长“壮拳”,掌上功夫一流。

李天佑是四野名将,也是林彪麾下爱将,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多数时间都隶属林彪麾下,对林彪的军事思想和指挥风格知之甚深,林彪对他也十分信任和器重,在林彪麾下,李天佑先后任东北野战军一纵司令、四野38军军长,被誉为四野第一虎将,尤其在四战四平中,林彪对李天佑委以重任,每次都让他担任前线总指挥。

在辽沈战役时,林彪把一纵这支最强部队留作预备队,更彰显对一纵和李天佑的信任。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我军政工战线杰出领导者,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李志民担任的几乎都是军队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职务,和他搭档担任司令就有我军著名的“三杨”上将——杨成武、杨得志、杨勇。

李志民虽然主要负责政工,不擅长军事指挥,但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还是留下很多“政治攻心”的成功案例,他还擅长合唱指挥,在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庆典上,100多名开国将军组成一支特殊的“将军合唱团”合唱红色歌曲,合唱团总指挥就是李志民。

李聚奎,湖南安化人

李聚奎,湖南安化人,57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被授衔的人。

李聚奎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的主要职务是参谋长,一直在军队从事军事指挥工作,但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因工作需要调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按照当时规定,不在军队任职的是不授衔的,所以1955年授衔时没有李聚奎,但到了1958年,李聚奎又重返部队,没有军衔就很不合适了,于是军委又研究决定授予其上将军衔。

李姓的开国中将有:李耀、李天焕、李成芳、李寿轩、李作鹏、李雪三,详细事迹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李天佑上将,广西临桂人 ,1914年1月8日生,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四野的一员虎将,“万岁军”38军的首任军长,从参加革命起,先后在邓小平、彭德怀、林彪麾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被喻为是“无敌上将”。

李天佑15岁就参加了百色起义,任特务连副连长,直接保护邓小平、张云逸的安全。

李天佑指挥沉静冷静,敢打敢拼,以善打恶仗、硬仗出名。红军长征的湘江战役中,作为彭总红三军团的五师师长,奉命带2个团在广西灌阳新圩阻击国民党军2个师,面对数量和武器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他毫无惧色,沉着机智,指挥若定,打退了敌人几十次冲锋,激战3天3夜,阵地上血流成河,伤亡巨大,但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保住了湘江通道,从左翼掩护中央机关纵队渡过了湘江。

 抗日战争时期,李天佑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伏击战中,他带领官兵一举拿下了老爷庙制高点,日寇拼命反扑,双方展开拉锯争夺,但制高点牢牢掌握在八路军手中,为平型关歼灭板垣师团1000名日寇起到了关键作用。后来他任343旅副旅长、旅长,参加了百团大战,消灭日军数百人,缴获战马数百匹和200支步枪,并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李天佑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两打四平攻坚战,歼敌3万余人。随后又参加辽沈战役。在平津作战中,李天佑担任解放天津西线指挥员,指挥38军、39军,全歼天津国民党军13万人。后担任第13兵团副司令,率部南下参加渡(长)江、解放湖北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历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zj史海拾贝


李姓的人口总共有9000多万人,是现如今我们国家的人口第一大姓,李姓的人口众多是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如此的,因为人口基数的庞大,所以使得李姓出现了很多王侯将相、文人骚客。

如果要说到李姓在历史中所出现的名将人物那绝对是数不胜数的,接下来我们从我们最了解的近代史说起,来大概了解一下李姓历史中所出现的众多名将。

李达

李达是我们的开国上将,李达在年轻的时候当过小学的老师,不过后来因为观念的改变,他放弃了继续当老师的想法,在冯玉祥开办军校的时候,他前去报了名并成功地成为了冯玉祥军校的学生。

在从军校毕业后,李达加入了冯玉祥的军队中,在最后成为了一名旅部的参谋。


不过随着冯玉祥在和蒋介石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失败了,所以李达在冯玉祥失败后,也随之加入到了国民政府编下的军队中。

后来因为很多机遇的出现,他开始加入了我军,并在后来一直长期地担任着各个部队参谋长的职位。 因为功劳巨大,所以在55年授衔的时候,李达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李玉堂

李玉堂是上面那名将军的同学,他也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的学生,在抗战时期,他所率领的军队比李仙洲要来得出名,他所指挥的军队就是抗战史中非常著名的第十军。

在抗战后期的时候,李玉堂同样因为建立下功绩的巨大,被提升为了集团军总司令。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李玉堂的集团军被整编成了一支军级单位,不知道出了什么原因,他的这支整编军中有三支战力强悍的整编师被人给调走了,接下来的他就只剩下了一支整编师供他指挥。


后来虽然他手下又重新有了兵力的补充,但是他仍旧惨遭了败仗,在这一场败仗中,他被俘虏了。

不过因为他演技惊人、假扮成一名士兵逃过了重点关照的原因,所以他后来逃了出来,不过他的这一次被抓导致国民政府国防部对他产生了怀疑,就颁布了一条永不叙用他的条令。

后来在无奈之下,李玉堂就前往海南投靠了薛岳,在后来从海南前往台湾之后,因为种种的原因,他被蒋介石给枪决了。

李克农

在说到民国特工之王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军统的掌门人戴笠亦或是想到了军统的第二号人物笑面虎毛人凤。

但是除了他们这两位声名赫赫的特工大佬之外,那个年代还有着一位特工界的大佬,这位大佬就是我们的李克农上将。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一句话介绍李克农将军的话,我觉得“他是我军雨农”这句话是最能体现李将军地位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的。

李仙洲

李仙洲是抗战时期国军的名将,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因为极为出色的能力,所以他后来通过自己的各种战绩缓缓地走上了自己的青云之路。

李仙洲在抗战爆发后,从他师长的位置上升任到了军长的位置上,然后率领着一支部队开启了他在各大战场中的抗战活动。

因为在抗战中表现出色的原因,所以李仙洲在抗战后期的时候官升一级,成为了集团军的总司令,率领着一支集团军回到他的老家山东展开了对日的作战。

在抗战结束后,李仙洲的官位又上升了很多,他留在了他的山东老家,在这里参与起了即将爆发的内战。


在1947年的时候,因为他受到了伏击加上他本身指挥也非常混乱的原因,所以他率领着的6万军队开始全军覆没,他也自此变成了一名俘虏。

在抗战时期,山东省出了三名姓李的名将,人们习惯把他们合称为三李,李仙洲就是抗战中三李名将中的一员,除了他之外,三李的其他两位名将分别是李延年和李玉堂。

历史中的其他李姓名将

这就是近代史中比较著名的几位李姓名将,而除了这几位名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我们整体历史中其他比较著名的李姓名将。

在最早的历史中,名气最大的李姓将领应该当属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李牧无疑。

而在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朝又出现了一位非常出名的李姓将领,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


在两汉之后,随之出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在这段漫长的混乱时间中,少有李姓的名将出现。

不过在隋朝末年,却出现了一个军事能力非常强大的名将,此人就是辅佐李渊打拼江山的战神李靖。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后面出现的李存孝、李文忠、李成梁等人也是一等一的名将。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的李姓名将,当然以李姓出名将的众多,李姓的名将是必定不止这么一点人的,不过因为这些名将人数实在太过于众多的原因,因此我们就不全部都排列出来了,如果大家有所了解的话,也可以分享一下。


孤客生


历史上有七宗五姓一说,或者七望五姓,是七个望族五个姓氏,其中有两个姓氏分别有两个望族,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李唐正是出自陇西李氏,我们也可以看出李氏有两个郡望,而且跟其他的郡望不一样,其他的郡望主要是出相,出文人,而李氏出了很多将领。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两个在秦国,分别是白起与王翦,有两个在赵国,分别是廉颇与李牧,李牧北抵御匈奴,西多次击败秦军,是赵国不可多得的良将,可惜赵王听信谗言,将李牧杀害。

李信,秦国后期大将,先是与王翦一起灭掉了赵国,又灭掉了赵国,面对着楚国的时候,秦始皇问李信与王翦需要多少万部队,王翦说要六十万,李信就只要二十万,秦始皇就先让李信打楚国,被楚国大将项燕所打败。

李广,西汉时期的飞将军,让匈奴兵闻风丧胆,李广在哪里,他们就不敢出现,李广箭术惊人,曾经某夜引弓射入石头。

李陵,李广之孙,以五万步兵,面对匈奴单于八万骑兵,歼敌万余,最终投降匈奴。

李靖,唐朝第一战将,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之一。

李世民,不仅有贞观之治,更是在军事上,是唐王朝建立的第一功臣,正是因为其军功,被封这天策上将,秦王,才能与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礼,最终成为唐太宗。

五代十国的李克用,李存勖,李存效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最终建立了后唐。

明初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因功被封为曹国公,还有明朝后期在辽东的,李成梁,李如松等人。


历史简单说


李世民。评价将军的軍事才能,莫过于战例。年仅二十岁的李世民,在建立唐朝之际,几乎至始至终,亲率将士,亲临前线,亲自英勇杀敌,激励将士,鼓励士气,这种三亲的作战战风,实为罕见,为后世高度传颂。虎牢关大战,李世民仅率三千之兵,一举击败了实力雄厚的窦建德近二十万大軍,后人如何评价,李世民英武超智…其实依鄙人看来全错了,从战争的结果来看,李世民在气质上,一下就从心理上彻底征服了对方,大家都是久经沙场,见过不怕死的,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怕死的,李世民单骑英勇无比冲在最前,如入无人之境,大家从心里服了,咱们别打了,跟着他吧,定能征服世界,全降了。以兵力对比,三千对近二十万,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古今中外的以少胜多的世界最伟大之记录了。年仅二十多岁的年轻李世民,只有他超人的魅力,彻底的从气质上从心灵感应上压倒与征服了无数的强大对手。李世民是我中华民族第一英雄。李世民不仅战场英姿勃发,勇往而无敌,治世之高明,死囚皆能不挷不押,自觉自愿如期赴刑,而举世著称贞观之治。就鄙人之愚见,李世民一生最伟大之处在于求贤若渴之精神。玄武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生死存亡之关键,李世民见了五花大绑即将就斩的李建民家臣魏征,叽笑道,死老头!死到临头,还有何言?魏征笑曰,那是你建民兄蠢罢了,若依我之言,今天死的当是你!左右闻名,皆出刀剑,只等世民一言,即刻将其剁为肉泥,谁知李世民闻言,急忙按下左右,翻身落马于魏征前,长跪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